茶療是以飲茶方式達到養生保健、防病治病的一種方法。日常生活中,人們飲茶最常見的是飲用茶葉。茶葉根據樹種不同,以及後期製作方法不同,共有六種類型。按照發酵程度由輕到重分別為:綠茶(未發酵)、白茶(微發酵)、黃茶(輕發酵)、青茶(半發酵)、紅茶(全發酵)、黑茶(后發酵)。各類茶葉的功效有所不同。綠茶(如龍井)、白茶(如壽眉)寒涼,黃茶(如君山銀針)涼性,青茶(如鐵觀音)皆有,紅茶(如金駿眉)、黑茶(如普洱)溫性。根據古今記載,茶葉有非常多的功效,包括:生津止渴、解毒清熱、消暑、消食去肥膩、醒酒、通便利尿、祛風解表、固齒、益氣力等。但不管何種茶葉,均有提神、利尿、消滯等較為一致的基本功效。
「茶療」中的「茶」不僅包含茶葉,也包含花草、藥材製成的「代茶飲」。茶療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唐代《外臺秘要》中有就已經有「代茶飲」的記載。宋代醫藥書籍中記錄了較多茶療方,《太平圣惠方》中列有茶療方10余種。元代《飲膳正要》中記載了多種藥茶的製作方法及功效。明、清時期關於茶療的研究及應用就更為普遍。現代的茶療汲取中國傳統茶文化的精粹,透過飲用各種茶葉、花茶及藥茶,達到養生保健與防病治病的功效。王琦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將人的體質共分為九種,不同體質特徵在前一期專欄中已做介紹。依據不同的體質特性適宜飲用不同的茶療方:
1、平和體質 可按個人喜好飲用,按照四季更替,調換不同寒熱性質的茶飲。例如夏天多濕熱,可飲綠茶,冬天多寒涼,可飲茶性偏溫的紅茶或其他保健茶。
2、氣虛體質 應補氣,尤其是肺脾之氣。只有氣足才能肢體有力、精力旺盛,不易傷風感冒。補氣以選擇藥茶為主。茶療方如:參棗茶(石柱參片6g,紅棗2個)。
3、陽虛體質 應溫陽祛寒,適合飲紅茶及薑茶等。茶療方如:黑糖薑母茶、桂花紅茶。
4、陰虛體質 應滋陰生津。只要陰液充足,虛火自然可熄滅。平時應多飲水,有利於補充體內陰液。茶葉沒有特別強的滋陰效果,故需要搭配花草或藥茶。茶療方如:西洋參枸杞茶(西洋片6g,枸杞子10g)。
5、痰濕體質 應健脾化濕。由於脾生痰,脾氣虛弱,不能化濕,水濕長期積聚,便化成痰濕。茶葉中以熟普洱的健脾功效最好。茶療方如:青皮普洱茶。
6、濕熱體質 應清熱祛濕。日常可飲綠茶、金蓮花、金銀花、野菊花、木棉花等。香港的涼茶有清熱祛濕作用。
7、血瘀體質 應活血祛瘀,日常保健應注意防止血瘀積聚與臟器形成腫塊。日常適合飲玫瑰花茶或紅茶。藥物之中可選擇藏紅花、赤芍、益母草、丹參等。茶療方如:玫瑰紅花茶(玫瑰花7g,藏紅花5條)。
8、氣鬱體質 應理氣活血、疏肝解鬱。日常保健中可選擇飲用合歡花、紅茶、茉莉花、素馨花、月季花、青皮、陳皮等。
9、特稟體質 應扶正祛邪。宜飲茶性為溫性的茶,例如紅茶、鐵觀音、岩茶、熟普洱或陳年生普洱。藥茶的材料可選擇人參花、黨參、甘草、太子參、薄荷葉等。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7/4/Hpr80YvcrIN5nNZ8HCjikfnNXPmr2elFpez.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