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詠華院士是國際知名的無機化學家。她在香港出生成長,從小學到博士研究生均在香港就讀,博士畢業後在香港高校任教與做研究,因此被稱作“港產”化學家。午間時分,如果您在香港大學周邊的街巷裡遇見她,那一定是她在前往粉麵店用餐或餐後返校的路上,這也是她僅有的“健身”時間。她永遠梳著整齊烏黑的短髮,穿著剪裁合體的襯衣、西服加套裙或長褲,微笑的眼神散發著睿智的光芒。她每天早上七點半左右到校,晚上八九點後回家,除了外出訪問,每周工作六天,周日把工作帶回家做。這一生活軌跡和外表形象40年來未曾改變,真可以定義為“任詠華Style”。
文| 香港 陳恆
任詠華院士在無機化學研究領域勇攀高峰,尤其在發光材料領域作出了先驅性貢獻,獲得國際科學界一致認可。她在教書育人、建言獻策,以及為人處世上都有自己的獨特見解。正如愛因斯坦所說,“唯有以偉大而純潔的人物為榜樣,才能引發高尚的思想和行為的產生。”任詠華院士不僅可以作為青年學人的有益教材,也是激勵香港同胞自立自強的生動榜樣。
科研:自強不息攀高峰
任詠華的父親是土木工程師,母親是家庭主婦,一家人過著普通生活。小時候的她學習並不出眾,平常同學背一兩次就能記住的東西,她要背好幾次才能記住,中學會考成績“五優四良”,只能算是中上。年少的她喜歡閱讀,愛看科學書籍,對大自然擁有強烈的好奇心,期盼在繽紛世界裡找到自己的答案,由此她養成了善於分析的性格。
小學時,她不慎打破了一支溫度計,從中泄出的水銀在她手上自由流動和聚併,令她驚奇難忘。初中時她便喜歡上了化學,在化學課上,她能把不同的物質放在一起產生化學反應、觀察各種顏色的改變,這激發了她從事科研的巨大興趣。她十分崇敬化學家居里夫人。她說,居里夫人的事跡,不同年齡的人去看,有不同的體會。小時候看的是故事,現在看到的是一種科學求真的精神,是全身心投入科學貢獻人類的大愛精神。她把居里夫人的名言“Be less curious about people and more curious about ideas(少一點對人的好奇心,多一些對想法的好奇心)”放在個人學術網頁上,作為激勵自己的箴言。
她升入香港大學時放棄了許多人夢想追逐的醫學和藥劑學,毅然選擇了化學,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一直到博士研究生,都在潛心專攻化學。她說,“這是一個靠化學才能正常運轉的世界”、“化學於我不只是工作,還是興趣,是同吃飯睡覺一樣的事情”。攻讀博士期間,她研究金屬釕和鋨的氧化物的化學性質及它們的催化和光催化反應,奠定了學術根基,剛參加工作時又致力於“發光金屬配合物” 的研究。2005年,任詠華以“過渡金屬炔基及硫屬簇配合物的分子設計及其發光性能的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11年,她獲得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以表彰其在發光材料以及捕捉太陽能的創新技術方面的貢獻。從2008年至2020年,她擔任美國化學會無機化學《Inorganic Chemistry》的副主編。從2020年開始,她擔任《Natural Sciences》化學領域主編。現在她致力於發光材料及光功能分子和超分子材料創新技術的研究,以較為普及的金(Ⅲ)取代貴金屬銥,合成多種分子功能材料,並將其應用於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顯示屏及固態照明中。她希望把化學和物理領域結合以發展新的材料並解決能源相關問題,同時結合化學與生物學或醫藥學來檢測及治療疾病,進軍有挑戰的科研新領域。
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她自強不息,永不滿足,永不懈怠,靠的就是韌勁堅持,不畏艱難,無拘無束。她常說:“我的起步比較低,博士畢業後,並沒有直接去海外做博士後,所以更要靠自己不懈的努力來填補。”她認為,從事科學研究需要堅定不移的信念,往往需要付出幾十年甚至一輩子的努力才能有所成就;一流的學校有一般的學生,一般的學校也有一流的學生,高材生若停在原來的位置上就是退步;人不能自滿,要向前看,不能沉湎在自己是狀元的過往中,不能把自己過去的風光常常掛在嘴邊。正是這份對自己的清醒認知,以及對科學的熱愛,使她養成了每天堅持工作10多個小時的習慣,在實驗室裡與化學朝夕相處,讀文獻、做實驗,樂此不疲。
任詠華認為科學的突破來源於自由追求探索,潛心基礎研究,忠於實驗結果。比如在化學實驗過程中,要有一個開放的思維,不能預設前提,不能帶有偏見,要尊重實驗結果。她認為,有時沒有看到自己所期待的實驗結果,並不是一件壞事,每次實驗的背後都有驚喜,不能錯過每一次發現真理的機會。她非常享受在實驗室的每個時刻,不管是失敗還是成功,她都樂在其中,“好像一個藝術家一樣,發揮創意,創造出世界上本不存在的分子。”所以有些實驗的不成功也並不一定意味著完全的失敗,或許可能因此開創一個全新的領域。
教學:求新求實嚴育人
1988年博士畢業後,她在香港城市大學(當時的城市理工學院)新成立的應用科學系任教,承擔高級文憑課程教學。1990年,回到母校香港大學任教,此後從未離開。在35年的教學生涯中,她總是樂於接受院系裡為她編排的不同年級、不同學科領域的新課程,從不懼怕接受新的困難挑戰。
為了讓學生及時了解前沿知識,她總是先自學起來,逼自己學得比學生早、比學生快,然後再教學生。她重視教學相長、師生互動,認為學生問的問題,也會激發教師不斷反思進步。她在教學中不喜歡教描述性的東西,而尤為重視教授概念和原理,培養學生清晰的邏輯思維,使他們掌握基本原理。因此,每教一個新學科,都是她對專業的一次新的反思。她說:“終身自我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我每天都在學新東西。如果你停在這裡,別人前進了,你就是在退步。”
她指導研究生以嚴出名。比如,審閱博士生的論文,她從來都是一次次親自批改,五六遍、七八遍、十來遍,不厭其煩。學生也要按她的要求一再修改,直至導師放心滿意。凡是學生提交的實驗報告,特別是有新發現處,她總是一而再地提出疑問,從實驗的樣品數量、質量到實驗的步驟、流程,一點點、一步步,一一核實,甚至會要求學生反復實驗。她說:“實驗中越重要的結果、越重大的發現,越要增加對學生的挑戰,這是為了避免假數據產生假信號而導致誤判”、“科研工作者的品格中,最重要的一條是要誠實,我希望學生能忠於他們的實驗結果”、“一次不忠實,終身信用受打擊”。她要求學生對新的發現不說過頭的話、不抱僥倖心理、不好大喜功,而是要無比嚴謹。正是由於她的嚴苛要求,她的科研團隊一直在國際學術同行中保持良好誠信。
誠然,實驗也不可能百分之百沒有錯。基於當時的數據所得出的結論可能是正確的,但未來如果儀器設備有了改進,也不排除他人推翻你的實驗結論的可能性,當然這是實驗條件變化所導致的實驗結論不完善。而如果實驗真的出錯,就要主動承認並承擔責任。
她常說,“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多培養一些年輕人,利用地球上儲量豐富的元素,來研發出更多的新材料,解決發光、能源和功能分子材料上的難題”。在香港大學教學期間,她一直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心得勉勵有志從事科研的青年一代,激發年輕人對科學的興趣,激勵他們放手去做、全心全意地追尋自己的夢想。她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夢想,如果沒有了夢想,人就失去了靈魂。
創新:赤誠無私獻良言
任詠華也並不是完全囿於實驗室,相反她非常善於向政府及業界建言獻策、推動創新。她認為,科學界要與產業中下游加強溝通合作,優化整個創科生態圈。她說,“我們做基礎科研不能閉門造車,創科生態圈如同食物鏈,環環相扣,只有官產學研相結合,才能將這個生態圈發展得更好”。 她一直倡導加強香港學者與內地學者的合作,尤其重視大灣區的融合發展,希望能通過一些專項資金和科研活動,讓學者學生融合在一起,增進對彼此文化的了解。上個世紀90年代,內地一批學者來香港深造,看到其中的很多人現在都成了學界的中堅力量,她對此感到十分欣慰。
任詠華對如何構建具有吸引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將我國建設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踴躍建言獻策。特別是擔任全國政協委員後,她更加主動作為。她認為,國家有必要成立若干個科研基金,通過這些平台來招攬海外的優秀學者到中國做博士後、開立科研項目,如日本學術振興會 (JSPS)、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等, 吸引一些交叉學科的理學碩士及哲學博士研究生。此外,也可以參考德國洪堡基金會(Alexander von Humboldt-stiftung)的做法,不但為傑出的科學家提供贊助,而且還將他們整合在一個跨越國界的網絡——“洪堡家庭”中,將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術精英與德國聯繫在一起,與他們保持緊密的長期聯繫,讓國際朋友有歸屬感,以此促進來自國外的優秀科學家和學者之間的學術合作。還可以學習歐盟的瑪麗.居里行動計劃(Marie Skłodowska-Curie Actions),資助來自國外的優秀青年科學家和希望出國進修的青年科學家。她特別希望香港可以做這個幫助海內外優秀學者交流的橋樑,打造一個新品牌。
她還建議,魏茨曼科學研究所嚴謹聘任人才的做法值得借鑒,即在招聘時設置較為嚴格的要求以吸納最優秀的人,而一旦決定聘用人才後,則應給予他們充足的信任,為他們固定提供5年的科研經費, 5年後再評估其科研成果,讓研究者能安心踏實地做科研。另外,也可以向海外的優秀學者發放中國綠卡,使他們留下來做科研。她十分讚賞騰訊創設的“新基石研究員項目(New Cornerstone Investigator Program) ”,這是一項聚焦原始創新,鼓勵自由探索,具公益屬性的新型基礎研究資助項目,由騰訊公司10年內投入100億人民幣,長期穩定地支持一批傑出科學家潛心基礎研究,實現“從0到1”的創新突破。她認為,騰訊的這一務實做法,讓科學家不用為柴米油鹽發愁而專心搞科研。這樣可以充分保障科學家的原創精神,最優秀的科學家也得以免去經常申報項目的操勞,降低洩露自己研究計劃的風險,避開科研上的不正當競爭。
處世:崇淡就簡度生活
無論是初晤任詠華院士,抑或是與她多年老相識,無論是在一個多麼盛大的宴會,還是在香港普通的茶餐廳,你所見到的任詠華院士,永遠是一位有著科學家的質樸謙遜又充滿智慧的形象。她說,她是一個“不會生活”的人,大部分的襯衫都是裁縫製作的,多數上衣外套等衣物都是好幾件一模一樣的,買手提袋也都找同一款。40年來,她的風格從未改變過。她把容貌裝扮完全看作是外在的東西,認為自己不值得在上面花時間選擇和考慮,而這追求簡約的生活方式也受到了公務員丈夫的理解與支持。
任詠華從來不計較得失。她認為,有時計算多了,可能走彎路,做人不能想得太多,做事情不應該斤斤計較。例如團隊合作的時候,人們常常會覺得有不出力的人,但不應簡單的只看誰多做誰少做:多做的時候你可能沒有吃虧,因為你能學到更多的東西、面對並解決更多不同的難題,在這一過程中,你獲得了更好的實踐機會。看似多做吃虧的人反而收獲更多、看似少做佔便宜的人可能錯失了進步的機會。從事科學研究就是安心做自己喜歡的事,科研的過程也是一個享受的過程。任詠華淡泊看待名利,認為成功與否都應該讓別人去評價,自己決定的事,則會堅持去做、全力以赴地去做,把它做到最好,盡好自己的責任。
馬克思說過:“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我有幸與任院士認識多年,通過對她的特別訪談,更加了解她的志向之堅定純粹,她在科學道路上的勤奮攀登及嚴於律己。她尊重事實、客觀公正的人格,她創造了光輝科研成果的事跡,值得各界學習。
(作者係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員、博士,部分圖片由香港大學提供,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3年8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7/30/DSUuDpHtwuIWKwRxtLeXtG3XnF362BPYTkD.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任詠華院士是國際知名的無機化學家。她在香港出生成長,從小學到博士研究生均在香港就讀,博士畢業後在香港高校任教與做研究,因此被稱作“港產”化學家。午間時分,如果您在香港大學周邊的街巷裡遇見她,那一定是她在前往粉麵店用餐或餐後返校的路上,這也是她僅有的“健身”時間。她永遠梳著整齊烏黑的短髮,穿著剪裁合體的襯衣、西服加套裙或長褲,微笑的眼神散發著睿智的光芒。她每天早上七點半左右到校,晚上八九點後回家,除了外出訪問,每周工作六天,周日把工作帶回家做。這一生活軌跡和外表形象40年來未曾改變,真可以定義為“任詠華Style”。
文| 香港 陳恆
任詠華院士在無機化學研究領域勇攀高峰,尤其在發光材料領域作出了先驅性貢獻,獲得國際科學界一致認可。她在教書育人、建言獻策,以及為人處世上都有自己的獨特見解。正如愛因斯坦所說,“唯有以偉大而純潔的人物為榜樣,才能引發高尚的思想和行為的產生。”任詠華院士不僅可以作為青年學人的有益教材,也是激勵香港同胞自立自強的生動榜樣。
科研:自強不息攀高峰
任詠華的父親是土木工程師,母親是家庭主婦,一家人過著普通生活。小時候的她學習並不出眾,平常同學背一兩次就能記住的東西,她要背好幾次才能記住,中學會考成績“五優四良”,只能算是中上。年少的她喜歡閱讀,愛看科學書籍,對大自然擁有強烈的好奇心,期盼在繽紛世界裡找到自己的答案,由此她養成了善於分析的性格。
小學時,她不慎打破了一支溫度計,從中泄出的水銀在她手上自由流動和聚併,令她驚奇難忘。初中時她便喜歡上了化學,在化學課上,她能把不同的物質放在一起產生化學反應、觀察各種顏色的改變,這激發了她從事科研的巨大興趣。她十分崇敬化學家居里夫人。她說,居里夫人的事跡,不同年齡的人去看,有不同的體會。小時候看的是故事,現在看到的是一種科學求真的精神,是全身心投入科學貢獻人類的大愛精神。她把居里夫人的名言“Be less curious about people and more curious about ideas(少一點對人的好奇心,多一些對想法的好奇心)”放在個人學術網頁上,作為激勵自己的箴言。
她升入香港大學時放棄了許多人夢想追逐的醫學和藥劑學,毅然選擇了化學,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一直到博士研究生,都在潛心專攻化學。她說,“這是一個靠化學才能正常運轉的世界”、“化學於我不只是工作,還是興趣,是同吃飯睡覺一樣的事情”。攻讀博士期間,她研究金屬釕和鋨的氧化物的化學性質及它們的催化和光催化反應,奠定了學術根基,剛參加工作時又致力於“發光金屬配合物” 的研究。2005年,任詠華以“過渡金屬炔基及硫屬簇配合物的分子設計及其發光性能的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11年,她獲得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以表彰其在發光材料以及捕捉太陽能的創新技術方面的貢獻。從2008年至2020年,她擔任美國化學會無機化學《Inorganic Chemistry》的副主編。從2020年開始,她擔任《Natural Sciences》化學領域主編。現在她致力於發光材料及光功能分子和超分子材料創新技術的研究,以較為普及的金(Ⅲ)取代貴金屬銥,合成多種分子功能材料,並將其應用於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顯示屏及固態照明中。她希望把化學和物理領域結合以發展新的材料並解決能源相關問題,同時結合化學與生物學或醫藥學來檢測及治療疾病,進軍有挑戰的科研新領域。
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她自強不息,永不滿足,永不懈怠,靠的就是韌勁堅持,不畏艱難,無拘無束。她常說:“我的起步比較低,博士畢業後,並沒有直接去海外做博士後,所以更要靠自己不懈的努力來填補。”她認為,從事科學研究需要堅定不移的信念,往往需要付出幾十年甚至一輩子的努力才能有所成就;一流的學校有一般的學生,一般的學校也有一流的學生,高材生若停在原來的位置上就是退步;人不能自滿,要向前看,不能沉湎在自己是狀元的過往中,不能把自己過去的風光常常掛在嘴邊。正是這份對自己的清醒認知,以及對科學的熱愛,使她養成了每天堅持工作10多個小時的習慣,在實驗室裡與化學朝夕相處,讀文獻、做實驗,樂此不疲。
任詠華認為科學的突破來源於自由追求探索,潛心基礎研究,忠於實驗結果。比如在化學實驗過程中,要有一個開放的思維,不能預設前提,不能帶有偏見,要尊重實驗結果。她認為,有時沒有看到自己所期待的實驗結果,並不是一件壞事,每次實驗的背後都有驚喜,不能錯過每一次發現真理的機會。她非常享受在實驗室的每個時刻,不管是失敗還是成功,她都樂在其中,“好像一個藝術家一樣,發揮創意,創造出世界上本不存在的分子。”所以有些實驗的不成功也並不一定意味著完全的失敗,或許可能因此開創一個全新的領域。
教學:求新求實嚴育人
1988年博士畢業後,她在香港城市大學(當時的城市理工學院)新成立的應用科學系任教,承擔高級文憑課程教學。1990年,回到母校香港大學任教,此後從未離開。在35年的教學生涯中,她總是樂於接受院系裡為她編排的不同年級、不同學科領域的新課程,從不懼怕接受新的困難挑戰。
為了讓學生及時了解前沿知識,她總是先自學起來,逼自己學得比學生早、比學生快,然後再教學生。她重視教學相長、師生互動,認為學生問的問題,也會激發教師不斷反思進步。她在教學中不喜歡教描述性的東西,而尤為重視教授概念和原理,培養學生清晰的邏輯思維,使他們掌握基本原理。因此,每教一個新學科,都是她對專業的一次新的反思。她說:“終身自我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我每天都在學新東西。如果你停在這裡,別人前進了,你就是在退步。”
她指導研究生以嚴出名。比如,審閱博士生的論文,她從來都是一次次親自批改,五六遍、七八遍、十來遍,不厭其煩。學生也要按她的要求一再修改,直至導師放心滿意。凡是學生提交的實驗報告,特別是有新發現處,她總是一而再地提出疑問,從實驗的樣品數量、質量到實驗的步驟、流程,一點點、一步步,一一核實,甚至會要求學生反復實驗。她說:“實驗中越重要的結果、越重大的發現,越要增加對學生的挑戰,這是為了避免假數據產生假信號而導致誤判”、“科研工作者的品格中,最重要的一條是要誠實,我希望學生能忠於他們的實驗結果”、“一次不忠實,終身信用受打擊”。她要求學生對新的發現不說過頭的話、不抱僥倖心理、不好大喜功,而是要無比嚴謹。正是由於她的嚴苛要求,她的科研團隊一直在國際學術同行中保持良好誠信。
誠然,實驗也不可能百分之百沒有錯。基於當時的數據所得出的結論可能是正確的,但未來如果儀器設備有了改進,也不排除他人推翻你的實驗結論的可能性,當然這是實驗條件變化所導致的實驗結論不完善。而如果實驗真的出錯,就要主動承認並承擔責任。
她常說,“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多培養一些年輕人,利用地球上儲量豐富的元素,來研發出更多的新材料,解決發光、能源和功能分子材料上的難題”。在香港大學教學期間,她一直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心得勉勵有志從事科研的青年一代,激發年輕人對科學的興趣,激勵他們放手去做、全心全意地追尋自己的夢想。她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夢想,如果沒有了夢想,人就失去了靈魂。
創新:赤誠無私獻良言
任詠華也並不是完全囿於實驗室,相反她非常善於向政府及業界建言獻策、推動創新。她認為,科學界要與產業中下游加強溝通合作,優化整個創科生態圈。她說,“我們做基礎科研不能閉門造車,創科生態圈如同食物鏈,環環相扣,只有官產學研相結合,才能將這個生態圈發展得更好”。 她一直倡導加強香港學者與內地學者的合作,尤其重視大灣區的融合發展,希望能通過一些專項資金和科研活動,讓學者學生融合在一起,增進對彼此文化的了解。上個世紀90年代,內地一批學者來香港深造,看到其中的很多人現在都成了學界的中堅力量,她對此感到十分欣慰。
任詠華對如何構建具有吸引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將我國建設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踴躍建言獻策。特別是擔任全國政協委員後,她更加主動作為。她認為,國家有必要成立若干個科研基金,通過這些平台來招攬海外的優秀學者到中國做博士後、開立科研項目,如日本學術振興會 (JSPS)、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等, 吸引一些交叉學科的理學碩士及哲學博士研究生。此外,也可以參考德國洪堡基金會(Alexander von Humboldt-stiftung)的做法,不但為傑出的科學家提供贊助,而且還將他們整合在一個跨越國界的網絡——“洪堡家庭”中,將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術精英與德國聯繫在一起,與他們保持緊密的長期聯繫,讓國際朋友有歸屬感,以此促進來自國外的優秀科學家和學者之間的學術合作。還可以學習歐盟的瑪麗.居里行動計劃(Marie Skłodowska-Curie Actions),資助來自國外的優秀青年科學家和希望出國進修的青年科學家。她特別希望香港可以做這個幫助海內外優秀學者交流的橋樑,打造一個新品牌。
她還建議,魏茨曼科學研究所嚴謹聘任人才的做法值得借鑒,即在招聘時設置較為嚴格的要求以吸納最優秀的人,而一旦決定聘用人才後,則應給予他們充足的信任,為他們固定提供5年的科研經費, 5年後再評估其科研成果,讓研究者能安心踏實地做科研。另外,也可以向海外的優秀學者發放中國綠卡,使他們留下來做科研。她十分讚賞騰訊創設的“新基石研究員項目(New Cornerstone Investigator Program) ”,這是一項聚焦原始創新,鼓勵自由探索,具公益屬性的新型基礎研究資助項目,由騰訊公司10年內投入100億人民幣,長期穩定地支持一批傑出科學家潛心基礎研究,實現“從0到1”的創新突破。她認為,騰訊的這一務實做法,讓科學家不用為柴米油鹽發愁而專心搞科研。這樣可以充分保障科學家的原創精神,最優秀的科學家也得以免去經常申報項目的操勞,降低洩露自己研究計劃的風險,避開科研上的不正當競爭。
處世:崇淡就簡度生活
無論是初晤任詠華院士,抑或是與她多年老相識,無論是在一個多麼盛大的宴會,還是在香港普通的茶餐廳,你所見到的任詠華院士,永遠是一位有著科學家的質樸謙遜又充滿智慧的形象。她說,她是一個“不會生活”的人,大部分的襯衫都是裁縫製作的,多數上衣外套等衣物都是好幾件一模一樣的,買手提袋也都找同一款。40年來,她的風格從未改變過。她把容貌裝扮完全看作是外在的東西,認為自己不值得在上面花時間選擇和考慮,而這追求簡約的生活方式也受到了公務員丈夫的理解與支持。
任詠華從來不計較得失。她認為,有時計算多了,可能走彎路,做人不能想得太多,做事情不應該斤斤計較。例如團隊合作的時候,人們常常會覺得有不出力的人,但不應簡單的只看誰多做誰少做:多做的時候你可能沒有吃虧,因為你能學到更多的東西、面對並解決更多不同的難題,在這一過程中,你獲得了更好的實踐機會。看似多做吃虧的人反而收獲更多、看似少做佔便宜的人可能錯失了進步的機會。從事科學研究就是安心做自己喜歡的事,科研的過程也是一個享受的過程。任詠華淡泊看待名利,認為成功與否都應該讓別人去評價,自己決定的事,則會堅持去做、全力以赴地去做,把它做到最好,盡好自己的責任。
馬克思說過:“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我有幸與任院士認識多年,通過對她的特別訪談,更加了解她的志向之堅定純粹,她在科學道路上的勤奮攀登及嚴於律己。她尊重事實、客觀公正的人格,她創造了光輝科研成果的事跡,值得各界學習。
(作者係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員、博士,部分圖片由香港大學提供,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3年8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7/30/DSUuDpHtwuIWKwRxtLeXtG3XnF362BPYTk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