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內地與香港、澳門分別簽署《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開創了“一國兩制”下內地與港澳制度性合作的典範,成為內地最早簽署實施、符合世貿組織規則的高水平自由貿易協議。CEPA實施20年成效巨大,持續深化兩地經貿合作交流,極大鞏固提升香港優勢地位,為國家探索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模式積累寶貴經驗,成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最重要平台。香港由治及興新階段,依托CEPA合作機制,將更好發揮香港“一國兩制”、“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助力香港更好參與新發展格局構建,在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中獲得經濟增長新動能。
文 | 北京 曹晉麗
先行先試:CEPA不斷探索“一國兩制”新實踐
隨著兩地經貿合作發展和國家深化改革開放需要,一方面,CEPA持續豐富拓展合作領域,始終保持內地最高開放水平,充分彰顯國家全力支持香港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決心;另一方面,通過“先行先試”,為國家探索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模式積累寶貴經驗。
CEPA是深化經貿合作、以共同發展應對區域經濟合作挑戰的選擇。改革開放以來,香港依托內地經濟腹地,實現自身製造業和服務業轉型發展,為內地經濟起飛發展作出巨大貢獻。一方面,隨著兩地經貿合作快速提升,不可避免存在一些貿易、投資障礙問題,加上回歸後,受亞洲金融危機衝擊等影響,香港經濟暫時出現困難,急需創新兩地合作機制模式,為香港穩定增長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商簽區域貿易協定成為參與全球化主流,與此同時,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開啟內地改革開放的新階段。如何更好發揮香港平台優勢、共同參與區域經濟合作,是急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在此背景下,2001年11月,時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提出兩地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建議,得到中央高度重視和支持。2002年1月,CEPA磋商在北京啟動,歷時20個月最終達成相關安排。
CEPA內容全面豐富具有開放性,始終保持內地最高開放水平。內地充分考慮香港產業現實基礎,聚焦鞏固提升香港優勢地位,從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需要出發,持續修訂豐富CEPA內容,形成“1+10+5”框架,即:2003年1份CEPA協議;2004-2013年先後簽署10份補充協議;5份子協議分別是,2014年《關於內地在廣東與香港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協議》(《廣東協議》),2015年《服務貿易協議》,2017年《經濟技術合作協議》,2018年《貨物貿易協議》,2019年關於修訂《服務貿易協議》的協議。從內容看,相較其他自貿協議,CEPA不僅貨物貿易降稅範圍廣、速度快,而且更偏重於服務貿易,投資領域建立了系統多元的保障制度,為香港實現經濟復蘇增長、共享國家發展機遇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市場先機。一是內地對原產地為香港的貨物,全部給予零關稅待遇,並不斷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提升口岸通關能力和效率,增加透明度,促進要素高效便捷流動;二是首次以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大幅擴大內地對香港服務業開放的深度和廣度,同時降低香港企業和專業人士進入內地市場的門檻,促進內地與香港的服務業不斷融合發展;三是給予香港投資者更多保障,使香港的產業能享受國家發展戰略、尤其是“一帶一路”建設和次區域合作的機遇。
CEPA在改革“深水區”探索新模式,是“一國兩制”成功實踐。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內地服務業市場開放,就是先在CEPA框架內基本實現廣東與香港、澳門服務貿易自由化,為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積累了經驗”。建立中央與特區政府合作機制平台。CEPA磋商、簽署和實施過程中,內地與香港成立了聯合指導委員會,建立溝通渠道和協商協調機制,相互通報重要政策信息,由此建立了中央政府與特區政府經貿領域全面合作機制和溝通平台,為後續港澳對接國家發展戰略搭建了溝通交流、協商平台。為內地服務業開放進行壓力測試。香港優勢服務業及專業人士先行進入內地,帶來全新的國際化經營理念和先進服務方式,同時客觀上對內地眾多服務行業進行了動態壓力測試,最終促進了內地服務業水平的提高和經濟結構優化。為外資管理體制改革積累寶貴經驗。長期以來,內地對外資准入採取的是逐案審批制,對外商簽的自貿協議也都是採取“正面清單”方式,與國際主要經濟體通行做法有較大差異。CEPA以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為試點,率先對港澳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為後續全面推廣、實行外資備案管理改革等積累寶貴經驗。助力推動優化內地營商環境。CEPA框架下,內地累計修改制定法規規章180餘部,不斷優化監管流程,整體營商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聚焦經貿:CEPA極大鞏固提升香港優勢地位
CEPA實施20年成效巨大,香港與內地經貿合作交流持續深化,極大提升了香港的優勢與競爭力,有力支撐香港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
香港與內地互為重要的貿易夥伴。貨物貿易方面,據海關總署統計,2003-2022年,內地與香港的貨物貿易額從873.9億美元增至3,053.8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到6.5%;截至2023年5月,香港享受CEPA零關稅貨物1,156億元人民幣,關稅減讓94.4億元。另據香港統計,2022年香港與內地貿易額為4.6萬億港元,是2003年1.5萬億港元的3.1倍;截至2023年6月30日,香港累計批准原產地證書238,362件。服務貿易方面,據商務部統計,2019年,內地與香港服務進出口總額1,611.2億美元,其中,自香港進口989.5億美元,佔總比19.7%,是內地最大的服務進口來源地;2020年服務進出口總額降至1,450.8億美元,2021年增至約2,000億美元。另據香港統計,2003-2018年,香港與內地服務貿易總額由2,606億港元增至5,776.7億港元,年均增速5.45%。
香港是內地最大的境外投資來源地和境外投資目的地。據商務部統計,截至2023年5月,內地累計吸收香港、澳門資金1.7萬億美元,佔內地吸收境外投資總量的59.8%;內地對香港、澳門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存量近1.5萬億美元,佔內地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的近六成。另據香港統計,截至2021年底,內地是香港第一大投資目的地,投資存量達76,807億港元,佔總存量的49.3%;內地是香港第二大外來投資來源地,投資存量達42,276億港元,佔比27.7%。
CEPA極大促進香港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根據香港統計,2003-2022年,香港GDP由12,566.7億港元增至28,180.5億港元,年增速達到4.3%。從四項支柱產業(金融服務、旅遊、貿易及物流、專業服務及其他工商業支援服務)看,增加值由2003年6,453億港元增至2021年15,483億港元,年均增長5%;其中,金融服務業2019年首次成為第一大行業,2003-2020年,行業增加值由1,633億港元增至最高值5,998億港元,佔GDP比重由13.3%增至23.4%。從六大優勢產業(文化及創意產業、教育產業、醫療產業、環保產業、創新科技活動和檢測及認證產業)看,增加值由2008年1,207.7億港元增至2021年2,591.3億港元,年均增長6%。尤其值得一提的是,CEPA將香港與內地合拍的影片視為國產影片在內地發行,誕生出《臥虎藏龍》《葉問》《寒戰》等家喻戶曉的佳作,幫助香港電影業再次振興。從旅遊消費看,2003-2022年,內地訪港累計超過5億人次;2003-2019年,內地旅客在港累計消費2.24萬億港元。從帶動就業看,以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為例,2017年就業人數達到63.9萬人,比2008年增加了8.7萬人。從專業人士到內地就業看,截至2023年6月30日,香港累計簽發《香港服務提供者證明書》3,393份,其中,運輸服務與物流服務1,416份(佔比41.7%),分銷服務373份(佔比11%),航空運輸服務308份(佔比9.1%)。
香港優勢地位進一步鞏固加強。隨著CEPA實施,香港與內地之間要素流動更加便捷自由,疊加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香港自身優勢得到極大鞏固提升。2022年,香港是全球第十大商品輸出地,機場貨運量全球第一,貨櫃吞吐量全球排名第九,吸收外來投資全球排第四位,對外投資全球排第七位,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亞洲第二大和全球第四大外匯市場,創新指數排名全球第十四。截至2023年3月底,香港股票總市值4.7萬億美元,亞洲排名第四,全球排名第七。
新起點:CEPA助力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國家“十四五”規劃對香港提出了“八個中心”新定位,習近平總書記在香港回歸25周年大會上,就香港開創新局面、實現新飛躍提出4點希望,開啟了香港由治及興新階段。依托CEPA機制,將更好助力香港參與新發展格局構建,更好擔當國內大循環的“參與者”、國際循環的“促成者”,在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中獲得經濟增長新動能。
加快完善CEPA制度體系,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繼續提升內地與港澳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推動要素高效便捷流動,更好發揮香港在綠色低碳、數字經濟、金融科技等領域優勢。進一步拓寬開放領域,推進規則機制銜接,擴大香港專業人士資格認證範圍。對標CPTPP、DEPA等國際高標準開放規則先行先試,在數字貿易、創新科技、金融、法律和爭議解決、電子商務、中小企業、環境等領域加強合作。支持香港盡早加入RCEP,拓展區域經濟合作。繼續加強次區域合作,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升市場一體化水平,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支持香港更好參與國家區域重大戰略。
以境外合作區為平台,支持香港深度參與“一帶一路”。 2021年,商務部與香港特區政府簽署《關於推進境外經貿合作區高質量發展合作備忘錄》,支持香港以合作區為平台,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未來,香港將繼續發揮在金融、專業服務、物流、貿易等方面的優勢,與內地優勢互補,推進“內地+香港+‘一帶一路’國家”三方合作,實現共同發展。
支持香港用好各類國家展會平台拓展更大市場機遇。進博會、廣交會、服貿會等重要展會,為香港拓展市場新機遇提供最佳平台。香港貿易發展局連續五年參與進博會並設立香港服務業展區和香港產品展區,2022年第五屆進博會上有超過200家香港企業參展;積極參與服貿會,並設立“香港館”,宣傳香港獨特優勢。今年舉辦的133屆廣交會,專門組織香港專場對接活動,在展館現場設立“香港採購商驛站”,為香港提供打入內地市場、與內地相關產業合作、拓展“一帶一路”市場提供更大支持,尤其是助力大灣區港資製造類企業轉型升級、穩生產挖掘新的貿易機會。未來,隨著國家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更多合作交流平台將為香港提供更大舞台。
(作者係國家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台港澳研究所所長,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3年8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7/31/nZIopVN5XK02XZyj2fuPkuKsP1zuxNcaCzf.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2003年,內地與香港、澳門分別簽署《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開創了“一國兩制”下內地與港澳制度性合作的典範,成為內地最早簽署實施、符合世貿組織規則的高水平自由貿易協議。CEPA實施20年成效巨大,持續深化兩地經貿合作交流,極大鞏固提升香港優勢地位,為國家探索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模式積累寶貴經驗,成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最重要平台。香港由治及興新階段,依托CEPA合作機制,將更好發揮香港“一國兩制”、“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助力香港更好參與新發展格局構建,在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中獲得經濟增長新動能。
文 | 北京 曹晉麗
先行先試:CEPA不斷探索“一國兩制”新實踐
隨著兩地經貿合作發展和國家深化改革開放需要,一方面,CEPA持續豐富拓展合作領域,始終保持內地最高開放水平,充分彰顯國家全力支持香港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決心;另一方面,通過“先行先試”,為國家探索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模式積累寶貴經驗。
CEPA是深化經貿合作、以共同發展應對區域經濟合作挑戰的選擇。改革開放以來,香港依托內地經濟腹地,實現自身製造業和服務業轉型發展,為內地經濟起飛發展作出巨大貢獻。一方面,隨著兩地經貿合作快速提升,不可避免存在一些貿易、投資障礙問題,加上回歸後,受亞洲金融危機衝擊等影響,香港經濟暫時出現困難,急需創新兩地合作機制模式,為香港穩定增長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商簽區域貿易協定成為參與全球化主流,與此同時,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開啟內地改革開放的新階段。如何更好發揮香港平台優勢、共同參與區域經濟合作,是急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在此背景下,2001年11月,時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提出兩地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建議,得到中央高度重視和支持。2002年1月,CEPA磋商在北京啟動,歷時20個月最終達成相關安排。
CEPA內容全面豐富具有開放性,始終保持內地最高開放水平。內地充分考慮香港產業現實基礎,聚焦鞏固提升香港優勢地位,從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需要出發,持續修訂豐富CEPA內容,形成“1+10+5”框架,即:2003年1份CEPA協議;2004-2013年先後簽署10份補充協議;5份子協議分別是,2014年《關於內地在廣東與香港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協議》(《廣東協議》),2015年《服務貿易協議》,2017年《經濟技術合作協議》,2018年《貨物貿易協議》,2019年關於修訂《服務貿易協議》的協議。從內容看,相較其他自貿協議,CEPA不僅貨物貿易降稅範圍廣、速度快,而且更偏重於服務貿易,投資領域建立了系統多元的保障制度,為香港實現經濟復蘇增長、共享國家發展機遇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市場先機。一是內地對原產地為香港的貨物,全部給予零關稅待遇,並不斷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提升口岸通關能力和效率,增加透明度,促進要素高效便捷流動;二是首次以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大幅擴大內地對香港服務業開放的深度和廣度,同時降低香港企業和專業人士進入內地市場的門檻,促進內地與香港的服務業不斷融合發展;三是給予香港投資者更多保障,使香港的產業能享受國家發展戰略、尤其是“一帶一路”建設和次區域合作的機遇。
CEPA在改革“深水區”探索新模式,是“一國兩制”成功實踐。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內地服務業市場開放,就是先在CEPA框架內基本實現廣東與香港、澳門服務貿易自由化,為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積累了經驗”。建立中央與特區政府合作機制平台。CEPA磋商、簽署和實施過程中,內地與香港成立了聯合指導委員會,建立溝通渠道和協商協調機制,相互通報重要政策信息,由此建立了中央政府與特區政府經貿領域全面合作機制和溝通平台,為後續港澳對接國家發展戰略搭建了溝通交流、協商平台。為內地服務業開放進行壓力測試。香港優勢服務業及專業人士先行進入內地,帶來全新的國際化經營理念和先進服務方式,同時客觀上對內地眾多服務行業進行了動態壓力測試,最終促進了內地服務業水平的提高和經濟結構優化。為外資管理體制改革積累寶貴經驗。長期以來,內地對外資准入採取的是逐案審批制,對外商簽的自貿協議也都是採取“正面清單”方式,與國際主要經濟體通行做法有較大差異。CEPA以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為試點,率先對港澳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為後續全面推廣、實行外資備案管理改革等積累寶貴經驗。助力推動優化內地營商環境。CEPA框架下,內地累計修改制定法規規章180餘部,不斷優化監管流程,整體營商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聚焦經貿:CEPA極大鞏固提升香港優勢地位
CEPA實施20年成效巨大,香港與內地經貿合作交流持續深化,極大提升了香港的優勢與競爭力,有力支撐香港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
香港與內地互為重要的貿易夥伴。貨物貿易方面,據海關總署統計,2003-2022年,內地與香港的貨物貿易額從873.9億美元增至3,053.8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到6.5%;截至2023年5月,香港享受CEPA零關稅貨物1,156億元人民幣,關稅減讓94.4億元。另據香港統計,2022年香港與內地貿易額為4.6萬億港元,是2003年1.5萬億港元的3.1倍;截至2023年6月30日,香港累計批准原產地證書238,362件。服務貿易方面,據商務部統計,2019年,內地與香港服務進出口總額1,611.2億美元,其中,自香港進口989.5億美元,佔總比19.7%,是內地最大的服務進口來源地;2020年服務進出口總額降至1,450.8億美元,2021年增至約2,000億美元。另據香港統計,2003-2018年,香港與內地服務貿易總額由2,606億港元增至5,776.7億港元,年均增速5.45%。
香港是內地最大的境外投資來源地和境外投資目的地。據商務部統計,截至2023年5月,內地累計吸收香港、澳門資金1.7萬億美元,佔內地吸收境外投資總量的59.8%;內地對香港、澳門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存量近1.5萬億美元,佔內地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的近六成。另據香港統計,截至2021年底,內地是香港第一大投資目的地,投資存量達76,807億港元,佔總存量的49.3%;內地是香港第二大外來投資來源地,投資存量達42,276億港元,佔比27.7%。
CEPA極大促進香港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根據香港統計,2003-2022年,香港GDP由12,566.7億港元增至28,180.5億港元,年增速達到4.3%。從四項支柱產業(金融服務、旅遊、貿易及物流、專業服務及其他工商業支援服務)看,增加值由2003年6,453億港元增至2021年15,483億港元,年均增長5%;其中,金融服務業2019年首次成為第一大行業,2003-2020年,行業增加值由1,633億港元增至最高值5,998億港元,佔GDP比重由13.3%增至23.4%。從六大優勢產業(文化及創意產業、教育產業、醫療產業、環保產業、創新科技活動和檢測及認證產業)看,增加值由2008年1,207.7億港元增至2021年2,591.3億港元,年均增長6%。尤其值得一提的是,CEPA將香港與內地合拍的影片視為國產影片在內地發行,誕生出《臥虎藏龍》《葉問》《寒戰》等家喻戶曉的佳作,幫助香港電影業再次振興。從旅遊消費看,2003-2022年,內地訪港累計超過5億人次;2003-2019年,內地旅客在港累計消費2.24萬億港元。從帶動就業看,以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為例,2017年就業人數達到63.9萬人,比2008年增加了8.7萬人。從專業人士到內地就業看,截至2023年6月30日,香港累計簽發《香港服務提供者證明書》3,393份,其中,運輸服務與物流服務1,416份(佔比41.7%),分銷服務373份(佔比11%),航空運輸服務308份(佔比9.1%)。
香港優勢地位進一步鞏固加強。隨著CEPA實施,香港與內地之間要素流動更加便捷自由,疊加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香港自身優勢得到極大鞏固提升。2022年,香港是全球第十大商品輸出地,機場貨運量全球第一,貨櫃吞吐量全球排名第九,吸收外來投資全球排第四位,對外投資全球排第七位,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亞洲第二大和全球第四大外匯市場,創新指數排名全球第十四。截至2023年3月底,香港股票總市值4.7萬億美元,亞洲排名第四,全球排名第七。
新起點:CEPA助力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國家“十四五”規劃對香港提出了“八個中心”新定位,習近平總書記在香港回歸25周年大會上,就香港開創新局面、實現新飛躍提出4點希望,開啟了香港由治及興新階段。依托CEPA機制,將更好助力香港參與新發展格局構建,更好擔當國內大循環的“參與者”、國際循環的“促成者”,在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中獲得經濟增長新動能。
加快完善CEPA制度體系,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繼續提升內地與港澳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推動要素高效便捷流動,更好發揮香港在綠色低碳、數字經濟、金融科技等領域優勢。進一步拓寬開放領域,推進規則機制銜接,擴大香港專業人士資格認證範圍。對標CPTPP、DEPA等國際高標準開放規則先行先試,在數字貿易、創新科技、金融、法律和爭議解決、電子商務、中小企業、環境等領域加強合作。支持香港盡早加入RCEP,拓展區域經濟合作。繼續加強次區域合作,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升市場一體化水平,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支持香港更好參與國家區域重大戰略。
以境外合作區為平台,支持香港深度參與“一帶一路”。 2021年,商務部與香港特區政府簽署《關於推進境外經貿合作區高質量發展合作備忘錄》,支持香港以合作區為平台,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未來,香港將繼續發揮在金融、專業服務、物流、貿易等方面的優勢,與內地優勢互補,推進“內地+香港+‘一帶一路’國家”三方合作,實現共同發展。
支持香港用好各類國家展會平台拓展更大市場機遇。進博會、廣交會、服貿會等重要展會,為香港拓展市場新機遇提供最佳平台。香港貿易發展局連續五年參與進博會並設立香港服務業展區和香港產品展區,2022年第五屆進博會上有超過200家香港企業參展;積極參與服貿會,並設立“香港館”,宣傳香港獨特優勢。今年舉辦的133屆廣交會,專門組織香港專場對接活動,在展館現場設立“香港採購商驛站”,為香港提供打入內地市場、與內地相關產業合作、拓展“一帶一路”市場提供更大支持,尤其是助力大灣區港資製造類企業轉型升級、穩生產挖掘新的貿易機會。未來,隨著國家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更多合作交流平台將為香港提供更大舞台。
(作者係國家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台港澳研究所所長,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3年8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7/31/nZIopVN5XK02XZyj2fuPkuKsP1zuxNcaCzf.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