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逸飛
筆者曾在今年5月30日,受外交部特派員公署邀請,參加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舉辦的「以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 立足香港平台講好國家和香港故事座談會」。 在座談會上,很榮幸能聽到很多來自不同界別的嘉賓對如何講好國家、香港故事的高見,受益匪淺。筆者分享環節中也首次指出「講好香港故事」和「講好中國故事」的關係:講好香港故事就是講好「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中國故事。
筆者曾在2020年武漢封城期間與香港文匯報合作,不間斷日更形式拍攝了封城76天及解封城市重啟24天,共計100天100集的紀實紀錄片《武漢日記》,在香港文匯報新媒體《點新聞》陸續播出,讓世界了解了中國武漢一線抗疫的情形。 《武漢日記》紀實紀錄片通過對武漢群像(約2,000個面孔)的拍攝,真實展示了疫情下的中國人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等精神和品格。 《武漢日記》紀實紀錄片講述的中國抗疫故事,其實就是講述的中國的制度優勢,講述在遇到泰山壓頂的危難時刻,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經受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而講述香港故事,歸根結底就要講述「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總書記的講話,同樣為我們舉辦講好香港故事短視頻大賽提供了根本遵循原則。香港一直在國家改革開放道路上擔當重要角色。隨著香港回歸祖國第26年,「一國兩制」由科學構想變為生動實踐,香港走上了與祖國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道路。
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故事,也是我們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打破西方話語霸權的必然選擇。而香港,作為中國面向國際的窗口角色,在宣傳方面更有著充分發揮背靠祖國,面向世界之職之能,將國家的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實施過程、香港由治到興的發展新征程,香港市民在「一國兩制」下和諧幸福美麗生活展現給內地同胞和全世界的使命和責任。講好香港故事就是在講好新時代下「一國兩制」的中國故事。
但是,如何講好香港故事,在大眾傳媒時代,城市形象的傳播與塑造與大眾傳媒息息相關。而社交媒體時代,短視頻作為新媒體形式與新傳播方式,對城市形象傳播產生重要影響,使城市形象傳播範圍大眾化、普適化,傳播速度持續走高,城市形象在傳播中更立體、更多元。
在內地,短視頻行業正在經歷爆炸式增長。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國內短視頻用戶數量已經超過了10億,短視頻市場規模也達到了數百億美元。隨著5G的普及,短視頻行業將進一步壯大。 而在國外,短視頻市場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趨勢。特別是在歐美地區,短視頻已經成為了許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抖音短視頻的海外版Tik Tok全球上線以來,覆蓋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月活躍性用戶越來越多。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短視頻內容領跑者。倒逼著YouTube等國外平台,開通了短視頻內容。
我們再講講香港情況。對於香港青年來講,他們的大部分選擇依然是YouTube、長視頻。短視頻依然沒有成為習慣性的首要選擇。 而香港作為祖國鏈接內外的橋頭堡,也是講好「一國兩制」制度優勢的橋頭堡、主陣地,短視頻陣地就顯得很重要了。掌握短視頻這種鏈接海內外青年的重要媒介,必將在宣傳香港優勢,吸引世界目光中有所作為,大有作為。
(作者係「首屆講好香港故事短視頻大賽」發起人兼總導演,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