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界代表、視覺藝術家陳世英8月15日出席紫荊雜誌社舉辦的創新科技與藝術發展高峰論壇2023並發表主題演講,演講全文如下。
大家好,非常感謝大會的邀請,令我今天可以和在座的各位社會賢達共聚一堂,探討藝術和創新。剛才聽了很多專家講了AI,講了很多科技,但是我自己比較實際回歸我自己的創作路程,至今我已經從事藝術創作超過半個世紀,我創作的媒介是包括了寶石、金屬和陶瓷以及其他接近永恆的物料、材質,我選擇接近永恆的物料是因為我創造的目的是要為未來留下生命的證據。我創作的對像是歷史,所以當我收到大會邀請,我有那麼一剎那是不知所措,我對Web3.0的理解是非常有限,我相信在座的任何一位都比我更加清楚網絡世界的最新發展的趨勢,但是同時我也意識到我們必須正視另一個更深層的問題,在這一個極速變遷的世界裡面,藝術家要如何找到自己在歷史中的地位呢?我將用以下十幾分鐘的時間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經歷。
1987年我生命中的第一個創新是“世英切割”,經歷了兩年半的研究修行終於面世,而“世英切割”是一個幻象的雕刻法,在正面看是五個女神,其實只有中間的女神是做了雕刻,而其他四個女神都是倒影。“世英切割”結合了寶石切割,刃雕內雕而成,雕刻的時候虛幻和現實交錯,要運用逆向思維,深的要淺,淺的要深,左就是右,右就是左,要的部分要將它挑走,不要的部分將它保留,眼前雕刻的是一個面,想像中是五個面。兩年半的時間裡面,其中半年我用了研發精緻的雕刻工具,我去了一個工廠做機械學徒,最終發現可以將牙醫的工具改裝成雕刻刀。
但是牙醫鑽頭的轉速是每分鐘高達36,000轉,高速摩擦,產生高溫,所以一碰到寶石,寶石的表面就很容易會崩,甚至破裂,唯有將寶石放在水裡面做雕刻,由於水模糊了視野,開始的時候只能夠每挑一下就將寶石由水裡面拿出來,擦乾,小心檢查,確認雕刻是無誤的,又將寶石再放回水裡面繼續雕刻,一刀一刀如此的雕刻下去,直至我將雕刻的感知重複到一個地步,雕刻刀就是我的手,我的心,意念完全合二為一。我感覺到我自己存在的時候,自由的意識雕刻,到了這個狀態我可以將寶石放在水裡面雕刻幾分鐘都不需要再檢查,女神的面依然是完美無瑕的。
“世英切割”Wallace Cut是我一生裡面第一個創新,在1987年的時候只有人腦,但是沒有電腦,只有雙手,是沒有幫手,幾年前我在德國寶石鎮Idar-Oberstein見到一個雕刻師他拿著一件半失敗的作品,那個雕刻師很老實的告訴我有人叫他模仿“世英切割”,他也都很誠實的承認他感覺到束手無策。“世英切割”帶給我除了在生命裡面第一個重要的里程,也是一次啟蒙的旅程,自從發明了“世英切割”之後,我對創新兩個字深信不疑,我篤信異想可以天開,想得出就能做得到。
到了2000年初左右,我有一天看到報紙上面有一篇文章講的是心臟起搏器,讀到這一篇文章,我才認識到原來一種金屬叫鈦金屬,重量是同體積黃金的1/5,和人體親和,而且無堅不摧,我知道如果我能夠掌握到鈦金屬,我的創造空間就有更大的可能性。我最初對鈦金屬是無從入手,於是我就用最原始的方法在一塊鈦的原料上面又敲又打又雕又刻,千錘百煉之後我終於做了一個大象的形象。我最終用了8年的時間成功掌握了鈦金屬的特性和鑄造的方法,甚至創造出彩虹的色彩,甚至將鈦金屬化作繞指柔。上一年我在上海做出了一件高達11米的大型鈦金屬的雕刻,相信是在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鈦金屬的藝術作品。鈦金屬令我了解到人會成長,物料也是一樣,可以由淺入深,可以由小變大,可以有無限未知的潛能,作為一個藝術家,如果往往只是追求現成的物料,已知的材質,對物料的束縛也是對自己的枷鎖,對藝術修途有很大的局限。
我最新的一個創新用了7年的時間,在2018年通過《紐約時報》對外發布,叫“世英陶瓷”,是一種比鋼更加堅韌五倍的陶瓷,密度是藍寶石的一倍。陶瓷在中國是偉大的發明之一,和中國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從一般起居生活到無價的博物館收藏,幾乎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有陶瓷的足跡,我想改變陶瓷的命運,我想陶瓷成為我創作的一部分,“世英陶瓷”內外都是一樣的,光亮的質感和寶石的色彩相互呼應。研發陶瓷期間我聽到很多反對聲音,有專門做市場研究的朋友叫我放棄,說陶瓷的發展已經飽和,研究陶瓷浪費時間,當然我也是一意孤行,好像我研究“世英切割”、鈦金屬的時候都是一樣,支持者寡,知音難求。我用“世英陶瓷”創造第一件作品,一隻叫做宇宙新生的戒指,成為了大英博物館第一件永久收藏的中國當代珠寶藝術作品。
驀然回首,我發現原來我已經由80年代末的Web1.0,2000年的Web1.0走到今天的Web3.0,我追求創新的同時,世界上面千千萬萬個來自不同界別的人同時都在創新,創新本來就是人類本質的一部分,Web3.0之後會有4.0、5.0、6.0,對於藝術家而言,一切的工藝、技術、科技、物料都是為創意而存在,都是為了要成為思想精神的載體,表達存在本身的價值和意義。實體世界和虛擬世界不需要去競爭,兩者可以並存,相輔相成,藝術家可以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藝術的創造過程同樣是一個自我探索的過程,世間瞬息萬變,而萬變不離其宗,謝謝大家。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8/15/OHR9UDabKCbo7Z2SGrSRvSUTsVSDZx3roYx.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