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愛我中華”香港青少年軍精英湖北參觀交流團來到三峽大壩,實地領略迄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利水電工程的宏偉風采。
國之重器用之於民
在185觀景平臺和壇子嶺,大家近距離觀雄偉壯觀的三峽大壩,賞秀美的峽江風景。
9歲的香港青少年軍團員謝曜宇看着眼前的山水“畫卷”感慨:山很綠、水很清、天很藍,還有很多珍稀植物、珍稀魚類,一點都沒有被污染的痕跡!
講解員告訴他,三峽大壩在我國不僅僅是發電這麼簡單,它還具有水利、航運、環保等多個方面的作用,實現了能源、環保與經濟價值的完美交融。
謝曜宇聽完後表示,“三峽大壩為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帶來了巨大的益處,真的覺得非常的自豪,今後還要帶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來這裏遊玩!”
銘記百萬移民壯舉 傳承三峽移民精神
氣勢磅礴的大壩、上下接駁的升船機、啟閉有序的五級船閘、轟鳴不已的發電機組……三峽工程是保護和治理長江的關鍵性骨幹工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承載着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
“三峽大壩舉世矚目、利在千秋,凝結了幾代人的心血和智慧,也體現了為國擔當、為民造福的家國情懷。”香港青少年軍總會高級培訓主任陸海豪表示,此次帶着孩子們實地探訪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也是希望大家能夠瞭解三峽歷史,增強愛國情懷。
當瞭解到爲了建設三峽工程,百萬移民告別故土,同學們紛紛感慨:三峽大壩工程的順利推進,離不開庫區人民的熱忱付出,要牢記這段珍貴的歷史。
隨後,交流團登上兩壩一峽遊船,體驗了一把“水漲船高”的震撼。
遊船經過三峽大壩船閘時,展現了爬樓式通船絕技。香港青少年軍團員林芷同看着不斷下降的高度驚呼道:沒想到船也能“坐電梯”,40分鐘就能通過三峽大壩了,真是神奇!
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心更近
駛過三峽人家時,傳統的三峽吊腳樓點綴於山水之間。同學們揮動手臂,和那兒的遊客們熱情地打着招呼,完成了一場場“水岸聯動”。
“這兒還有人居住嗎?”“這些建築為何是這個樣子的?”大家發出一連串疑問,稚嫩的臉上滿是對三峽故事、荊楚文化的好奇。
在甲板上,餘詩雅手握“兩壩一峽”的文創雪糕面朝着美麗的西陵峽打卡。此行,她還準備帶回一顆具有美好寓意的綠色石頭作為禮物送給自己的朋友。
“這次行程,我交到了很多好朋友。希望今後能夠更多參與到這樣的活動中,廣交朋友、廣結友情。”她期待在接下來的行程中,與武漢的小朋友們一起捏麵塑,增進對彼此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