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嘉俊 I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
夏 楠 I 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員
香港是全球最健康的經濟體之一。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香港男性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已達83.2歲,女性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更長達87.9歲。世界銀行統計數據顯示,香港人口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已連續8年位居世界首位。與此同時,香港醫療服務體系效率在全球位居前列,根據彭博社(Bloomberg)公布的2020年彭博醫療效率指數,香港得分排名全球第二。雖然香港公共醫療開支在過去20年間不斷增加,但根據2020-2021年數字,該支出僅佔本地生產總值的7.3%,與同時期經合組織(OECD)國家平均佔比9.7%相比仍處於較低水平,顯示香港以相對較少的醫療衞生費用取得不錯的人口健康成效。
市民醫療服務需求日益增長 現有醫療服務體系面臨挑戰
事實上,我們注意到香港人口結構和疾病組成逐漸發生變化,對現有醫療體系帶來巨大挑戰。在人口結構方面,香港人口老化趨勢日益嚴重。聯合國人口基金會最新發布的《2023年世界人口狀況》指出,香港每名婦女平均只生育0.8名子女,為全球最低。同時,香港人口的預期壽命愈來愈長,男性的平均預期壽命從1986年的74.1歲,大幅增至2020年的82.9歲,女性的平均壽命亦從1986年的79.4歲,增至2020年的88.0歲。這兩大因素揭示了香港人口老化不可逆轉的趨勢,當中80歲及以上的長者人口增幅最為顯著,由2021年約為40萬,預計倍增至2040年接近99萬。香港人口老化的情況直接影響醫療系統的負擔。由於老齡人口身體機能退化的問題較為嚴重,他們使用醫療服務的機會亦會相對較高。在此人口老化趨勢下,香港醫療系統所面對的服務需求,可能會以幾何級數上升。
不僅如此,慢性疾病患者數量增長的趨勢亦值得關注。香港慢性疾病患者的百分比按年齡上升,根據2020-2021年度進行的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分析顯示,有關百分比由25至34歲人士的8.1%逐漸上升至45至54歲人士的25.4%,及後倍增至65歲及以上人士的75.0%。當中,高血壓、高血糖(或糖尿病)及高膽固醇等俗稱「三高」的慢性疾病尤其值得注意。自2000年起,高血壓一直是最多香港長者患上的慢性疾病,在2020年,每3名長者就有2名患有高血壓,比例之高不容忽視。糖尿病亦長期是香港長者人口當中最常見的三種慢性疾病之一,在2020年影響著近三成的長者。高膽固醇則是近20年長者患病比例升幅顯著的慢性疾病,由2000年僅有4.3%長者患病大幅增加至2020年有34.3%長者患病。雖然「三高」患者可以透過藥物及改變生活習慣控制病情,但若未得到妥善管理,會引致不同的併發症,嚴重影響長者的健康。
除了整體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口比例上升之外,在香港患有慢性疾病及多重慢性疾病的情況有亦年輕化趨勢。根據醫院管理局數字統計,2010至2019年間,40至64歲組別的慢性疾病患者數目每年增加速度達到4.1%,然而同時期同年齡組別的人口增長速度只有0.8%。慢性疾病患者增長數量大幅超越同年齡段人口增長數量,令人憂慮香港的醫療體系未來能否滿足市民需求。醫院管理局統計數據更預計未來20年間,慢性疾病患者的數目將由2019年的約200萬人增加50%,即在2039年增至約300萬人。
在人口老化加上慢性疾病患者的比例日益增加的情況下,如何應對日益沉重的疾病負擔和市民有增無減的醫療需求,有效為患者提供足夠且適切的護理,是香港醫療體系未來必然面對的挑戰,亦是醫療體系亟待解決的問題。然而,香港醫療制度面臨的困境已經相繼浮現,其中最令人詬病的無疑是過長的專科門診輪候時間。在人口老化的背景下,患有多種疾病的患者,尤其是長者,通常需要接受多個專科或附屬專科的治理。香港專科門診服務及相關處方藥物得到政府大幅資助,費用低廉,加之部分處方藥物在較低層級的護理服務中難以獲取,以致於很多病人儘管未必需要專科護理,但仍會到專科門診求診。在現行制度下,患者需要分別輪候多項專科服務,效率較低而且導致不必要的求診個案,更會延長醫療服務的輪候時間及增加進出醫院的循環,令患者獲得服務的困難增加。此外,若病人再次需要專科門診護理,便需要在極長的輪候隊伍重新排隊,所以有專科門診的病人不願意完結其診治個案,令醫生在安排結案時遇到困難,形成惡性循環。除此之外,不同層級醫療護理服務之間缺乏協調、銜接不佳,服務供應偏重急症和偶發性疾病的應急處置而缺乏針對慢性疾病的持續護理,社區護理服務供應不足等都是香港現有醫療體系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
加快醫療服務體系改革 發展基層醫療服務
要應對前文提到的種種挑戰,香港醫療體系需要加快改革步伐,其中一條出路就是發展基層醫療服務。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團隊認為,為應對現時的醫療目標及需求,香港需要建立一個以人為本、以基層醫療為主導的綜合醫療體系,讓患者能夠獲得全面基層醫療服務及提升健康水平的同時,減輕公營醫療體系服務壓力。
在社會各界多年提倡發展基層醫療的背景下,香港特區政府近年來推出多項措施和政策。2017年施政報告中,政府提出大力推動基層醫療健康的政策方向,更於2022年施政報告中強調重整醫療體制,將目前以治療為主、以醫院為中心的格局,轉向以預防為重、以社區為中心的體制,同時投放更多資源推動基層醫療。2022年年底,香港醫務衞生局公布《基層醫療健康藍圖》(下稱「藍圖」),提出以預防為主、以社區為本、以家庭為中心和早發現早治療的策略。具體而言,香港醫療體系將從建立社區基層醫療系統、加強基層醫療服務管理、整合基層醫療健康資源、規劃基層醫療人手及改善數據互通和健康監測五個角度入手,最終實現改善市民的整體健康狀況、提供便捷及連貫的醫療服務以及建立一個可持續的醫療健康系統三個主要改革目標。
為達成以上目標,香港特區政府自2019年起在全港18區成立地區康健中心,以醫社合作、公私營協作及地區為本為原則,為市民提供健康推廣、健康評估、慢性疾病管理及社區復康等服務。截至2022年年底,全港18區均設有地區康健中心或康健站,為市民提供基層醫療服務,這正為整合基層醫療服務資源、在社區建立系統性的健康促進和慢性疾病管理的支援網絡奠定基礎。根據藍圖,地區康健中心的定位是區內醫療服務樞紐,未來可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通過與社區內的相關持份者建立聯繫,組織跨領域服務團隊,從而為市民提供一系列高質素且適切的預防、治療與護理服務。在此基礎上,康健中心/當局需設計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流程,以對現有服務模式與資源投放進行有效監察、評估、檢討和更新,加強不同層級服務提供者之間的連結,促進不同界別之間的協作。
要成功實現醫療體系改革,離不開「人」的參與。一方面,從市民角度出發,政府需要加強推廣「每個人都是自己第一健康責任人」的理念,提升市民對自己健康負責的意識。當前,政府正積極籌備為期三年的「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透過私營醫療界別的家庭醫生,及早識別易患高血壓和糖尿病的人士,並根據以實證為本的篩查和治療方案,透過社區的健康促進和慢性病管理的支援網絡,令有需要的市民可以在社區做到自我照顧和疾病管理。從服務提供者角度,必須建立足夠和適切的醫護人力儲備,不僅包括可處理多種慢性病及相關併發症的家庭醫生,亦包括其它醫療及服務醫療專業人員,以為市民在社區提供從預防到復康及紓緩治療,從身體健康到精神健康,從西醫到傳統中醫的全方位醫療照護。在此過程中,政府應促進市民與服務提供者建立可持續的夥伴關係,並通過逐步完善的電子健康記錄互通系統,全面並完整記錄患者的診療康復過程,確保患者既使在轉換不同服務提供者的過程中,仍能獲得一致穩定的服務。
要成功推行「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就具體服務流程而言,地區康健中心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除要求參加計劃人士需要首先成為地區康健中心的會員外,地區康健中心內的專業醫護人員亦負責為篩查結果屬正常的參加者提供自我保健計劃和疾病預防教育。此外,地區康健中心亦負責向市民提供健康教育和服務資訊,提升市民的健康知識,使他們更易了解自己所需的醫療服務。要實現此目標,地區康健中心運營機構需要在維持原有服務模式的基礎上加強創新,通過多種模式接觸區內市民,促進市民對基層醫療及相關計劃的了解和參與程度,真正成為自己的「第一健康責任人」。目前,有運營機構通過開設外展流動服務車,與區內不同公私營服務機構合作,透過講座等形式,擴大與市民的接觸面及服務市民的機會。亦有運營機構配合在職市民需要,延長服務時間到晚上10時,以方便市民了解並參與計劃。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是香港進行醫療體系改革,推進基層醫療健康服務開展的重要一步。長遠而言,政府應對其進行全面持續評估以確保項目可以回應持續改變的服務需求。政府在計劃說明中亦提出會通過政府內部和委託本地大學對項目架構、程序及成效進行評估。在評估過程中,政府應充分考慮不同持份者,如家庭醫生、市民、地區康健中心及其他醫療專業人員的意見,同時結合診療數據,以全面收集相關資訊,從而適時調整項目的細節安排。若項目成效顯著,政府應儘快將項目常規化並擴展到其它疾病。
香港醫療正走在改革的道路上,希望政府可以快馬加鞭,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推出更多措施,加快醫療體系轉型進程,在促進香港基層醫療服務發展及令市民獲得更多快捷方便服務的同時,減輕公營醫療機構負擔,促進「健康香港」的建設。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3年7-8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8/22/98EUGSkx70dWhcZTcgeRQYfBhmbPevIbnS6.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周嘉俊 I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
夏 楠 I 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員
香港是全球最健康的經濟體之一。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香港男性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已達83.2歲,女性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更長達87.9歲。世界銀行統計數據顯示,香港人口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已連續8年位居世界首位。與此同時,香港醫療服務體系效率在全球位居前列,根據彭博社(Bloomberg)公布的2020年彭博醫療效率指數,香港得分排名全球第二。雖然香港公共醫療開支在過去20年間不斷增加,但根據2020-2021年數字,該支出僅佔本地生產總值的7.3%,與同時期經合組織(OECD)國家平均佔比9.7%相比仍處於較低水平,顯示香港以相對較少的醫療衞生費用取得不錯的人口健康成效。
市民醫療服務需求日益增長 現有醫療服務體系面臨挑戰
事實上,我們注意到香港人口結構和疾病組成逐漸發生變化,對現有醫療體系帶來巨大挑戰。在人口結構方面,香港人口老化趨勢日益嚴重。聯合國人口基金會最新發布的《2023年世界人口狀況》指出,香港每名婦女平均只生育0.8名子女,為全球最低。同時,香港人口的預期壽命愈來愈長,男性的平均預期壽命從1986年的74.1歲,大幅增至2020年的82.9歲,女性的平均壽命亦從1986年的79.4歲,增至2020年的88.0歲。這兩大因素揭示了香港人口老化不可逆轉的趨勢,當中80歲及以上的長者人口增幅最為顯著,由2021年約為40萬,預計倍增至2040年接近99萬。香港人口老化的情況直接影響醫療系統的負擔。由於老齡人口身體機能退化的問題較為嚴重,他們使用醫療服務的機會亦會相對較高。在此人口老化趨勢下,香港醫療系統所面對的服務需求,可能會以幾何級數上升。
不僅如此,慢性疾病患者數量增長的趨勢亦值得關注。香港慢性疾病患者的百分比按年齡上升,根據2020-2021年度進行的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分析顯示,有關百分比由25至34歲人士的8.1%逐漸上升至45至54歲人士的25.4%,及後倍增至65歲及以上人士的75.0%。當中,高血壓、高血糖(或糖尿病)及高膽固醇等俗稱「三高」的慢性疾病尤其值得注意。自2000年起,高血壓一直是最多香港長者患上的慢性疾病,在2020年,每3名長者就有2名患有高血壓,比例之高不容忽視。糖尿病亦長期是香港長者人口當中最常見的三種慢性疾病之一,在2020年影響著近三成的長者。高膽固醇則是近20年長者患病比例升幅顯著的慢性疾病,由2000年僅有4.3%長者患病大幅增加至2020年有34.3%長者患病。雖然「三高」患者可以透過藥物及改變生活習慣控制病情,但若未得到妥善管理,會引致不同的併發症,嚴重影響長者的健康。
除了整體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口比例上升之外,在香港患有慢性疾病及多重慢性疾病的情況有亦年輕化趨勢。根據醫院管理局數字統計,2010至2019年間,40至64歲組別的慢性疾病患者數目每年增加速度達到4.1%,然而同時期同年齡組別的人口增長速度只有0.8%。慢性疾病患者增長數量大幅超越同年齡段人口增長數量,令人憂慮香港的醫療體系未來能否滿足市民需求。醫院管理局統計數據更預計未來20年間,慢性疾病患者的數目將由2019年的約200萬人增加50%,即在2039年增至約300萬人。
在人口老化加上慢性疾病患者的比例日益增加的情況下,如何應對日益沉重的疾病負擔和市民有增無減的醫療需求,有效為患者提供足夠且適切的護理,是香港醫療體系未來必然面對的挑戰,亦是醫療體系亟待解決的問題。然而,香港醫療制度面臨的困境已經相繼浮現,其中最令人詬病的無疑是過長的專科門診輪候時間。在人口老化的背景下,患有多種疾病的患者,尤其是長者,通常需要接受多個專科或附屬專科的治理。香港專科門診服務及相關處方藥物得到政府大幅資助,費用低廉,加之部分處方藥物在較低層級的護理服務中難以獲取,以致於很多病人儘管未必需要專科護理,但仍會到專科門診求診。在現行制度下,患者需要分別輪候多項專科服務,效率較低而且導致不必要的求診個案,更會延長醫療服務的輪候時間及增加進出醫院的循環,令患者獲得服務的困難增加。此外,若病人再次需要專科門診護理,便需要在極長的輪候隊伍重新排隊,所以有專科門診的病人不願意完結其診治個案,令醫生在安排結案時遇到困難,形成惡性循環。除此之外,不同層級醫療護理服務之間缺乏協調、銜接不佳,服務供應偏重急症和偶發性疾病的應急處置而缺乏針對慢性疾病的持續護理,社區護理服務供應不足等都是香港現有醫療體系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
加快醫療服務體系改革 發展基層醫療服務
要應對前文提到的種種挑戰,香港醫療體系需要加快改革步伐,其中一條出路就是發展基層醫療服務。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團隊認為,為應對現時的醫療目標及需求,香港需要建立一個以人為本、以基層醫療為主導的綜合醫療體系,讓患者能夠獲得全面基層醫療服務及提升健康水平的同時,減輕公營醫療體系服務壓力。
在社會各界多年提倡發展基層醫療的背景下,香港特區政府近年來推出多項措施和政策。2017年施政報告中,政府提出大力推動基層醫療健康的政策方向,更於2022年施政報告中強調重整醫療體制,將目前以治療為主、以醫院為中心的格局,轉向以預防為重、以社區為中心的體制,同時投放更多資源推動基層醫療。2022年年底,香港醫務衞生局公布《基層醫療健康藍圖》(下稱「藍圖」),提出以預防為主、以社區為本、以家庭為中心和早發現早治療的策略。具體而言,香港醫療體系將從建立社區基層醫療系統、加強基層醫療服務管理、整合基層醫療健康資源、規劃基層醫療人手及改善數據互通和健康監測五個角度入手,最終實現改善市民的整體健康狀況、提供便捷及連貫的醫療服務以及建立一個可持續的醫療健康系統三個主要改革目標。
為達成以上目標,香港特區政府自2019年起在全港18區成立地區康健中心,以醫社合作、公私營協作及地區為本為原則,為市民提供健康推廣、健康評估、慢性疾病管理及社區復康等服務。截至2022年年底,全港18區均設有地區康健中心或康健站,為市民提供基層醫療服務,這正為整合基層醫療服務資源、在社區建立系統性的健康促進和慢性疾病管理的支援網絡奠定基礎。根據藍圖,地區康健中心的定位是區內醫療服務樞紐,未來可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通過與社區內的相關持份者建立聯繫,組織跨領域服務團隊,從而為市民提供一系列高質素且適切的預防、治療與護理服務。在此基礎上,康健中心/當局需設計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流程,以對現有服務模式與資源投放進行有效監察、評估、檢討和更新,加強不同層級服務提供者之間的連結,促進不同界別之間的協作。
要成功實現醫療體系改革,離不開「人」的參與。一方面,從市民角度出發,政府需要加強推廣「每個人都是自己第一健康責任人」的理念,提升市民對自己健康負責的意識。當前,政府正積極籌備為期三年的「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透過私營醫療界別的家庭醫生,及早識別易患高血壓和糖尿病的人士,並根據以實證為本的篩查和治療方案,透過社區的健康促進和慢性病管理的支援網絡,令有需要的市民可以在社區做到自我照顧和疾病管理。從服務提供者角度,必須建立足夠和適切的醫護人力儲備,不僅包括可處理多種慢性病及相關併發症的家庭醫生,亦包括其它醫療及服務醫療專業人員,以為市民在社區提供從預防到復康及紓緩治療,從身體健康到精神健康,從西醫到傳統中醫的全方位醫療照護。在此過程中,政府應促進市民與服務提供者建立可持續的夥伴關係,並通過逐步完善的電子健康記錄互通系統,全面並完整記錄患者的診療康復過程,確保患者既使在轉換不同服務提供者的過程中,仍能獲得一致穩定的服務。
要成功推行「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就具體服務流程而言,地區康健中心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除要求參加計劃人士需要首先成為地區康健中心的會員外,地區康健中心內的專業醫護人員亦負責為篩查結果屬正常的參加者提供自我保健計劃和疾病預防教育。此外,地區康健中心亦負責向市民提供健康教育和服務資訊,提升市民的健康知識,使他們更易了解自己所需的醫療服務。要實現此目標,地區康健中心運營機構需要在維持原有服務模式的基礎上加強創新,通過多種模式接觸區內市民,促進市民對基層醫療及相關計劃的了解和參與程度,真正成為自己的「第一健康責任人」。目前,有運營機構通過開設外展流動服務車,與區內不同公私營服務機構合作,透過講座等形式,擴大與市民的接觸面及服務市民的機會。亦有運營機構配合在職市民需要,延長服務時間到晚上10時,以方便市民了解並參與計劃。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是香港進行醫療體系改革,推進基層醫療健康服務開展的重要一步。長遠而言,政府應對其進行全面持續評估以確保項目可以回應持續改變的服務需求。政府在計劃說明中亦提出會通過政府內部和委託本地大學對項目架構、程序及成效進行評估。在評估過程中,政府應充分考慮不同持份者,如家庭醫生、市民、地區康健中心及其他醫療專業人員的意見,同時結合診療數據,以全面收集相關資訊,從而適時調整項目的細節安排。若項目成效顯著,政府應儘快將項目常規化並擴展到其它疾病。
香港醫療正走在改革的道路上,希望政府可以快馬加鞭,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推出更多措施,加快醫療體系轉型進程,在促進香港基層醫療服務發展及令市民獲得更多快捷方便服務的同時,減輕公營醫療機構負擔,促進「健康香港」的建設。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3年7-8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8/22/98EUGSkx70dWhcZTcgeRQYfBhmbPevIbnS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