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由香港好聯盟獲鴻文慈善基金贊助、婦女事務委員會支持的人口政策與香港未來發展論壇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該論壇邀請了特區政府官員、國內專家、本地學者出席,共同研討、探討香港人口政策問題,從而引起社會關注及特區政府正視此議題。

是次論壇還邀請了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林怡,香港好聯盟榮譽顧問范徐麗泰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以及中聯辦協調部副部長徐小林擔任主禮嘉賓。
香港好聯盟主席陳婉嫻致歡迎辭表示,今次舉辦人口政策與香港未來發展論壇,目的是希望透過聚集兩地專家共同研討、探討香港社會因政府缺乏人口政策的規劃,人口結構出現失衡,適婚青年不願生育,人口老化缺乏勞動力等問題,期望通過研討提出改善建議,推動政府制定相關政策,促進香港社會發展。
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林怡作視頻致辭時表示,此次論壇,香港好聯盟立足基層實踐,聚焦本地人口結構、適齡青年生育和人口老齡化等民生問題研討交流,為特區政府制定人口政策提供對策建議,維護香港來之不易的良政善治新局面,很有意義。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代表特區政府致辭時指出,社會上對於香港出生率低多有討論,認為與女性個人選擇、生活模式、目前經濟情況多種因素有關,不能簡單將此問題定義為“婦女問題”,否則會給婦女戴上“無形枷鎖”。她認為生育率問題需要社會各界一起去做,形容“不是單靠女人就可以做到”。
在論壇主題演講環節中,全國政協第十三、十四屆委員、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以“國家人口問題與婦女發展”為題,講述了國家人口政策發展形勢,中國女性發展狀況及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及未來應如何促進社會性別平等,構建家庭友好社會環境。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以“從引進人才及人力資源規劃看特區政府人口政策的實施”為題,講解特區政府針對人口的有關政策。他提及香港老齡化全國領先,現時每五個市民中有是一人在65歲以上,對社會福利造成壓力大,亦影響勞動市場,故輸入外勞有現實意義。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葉兆輝以“香港人口政策的現況和前瞻”為題作主題演講,講述了香港從上世紀60年代至展望2046年的人口結構變化,認為社會各界必須集思廣益,共同做好人口政策的相關工作,避免出現老年齡化社會衍生出的各種問題。

其後,在分享嘉賓環節中,嘉賓們也深入交流了香港的人口政策問題。
立法會議員梁毓偉分享了他在立法會動議的“制定全面人口政策”議案,希望特區政府以高層次統籌和跨部門協作方式制訂全面人口政策,包括在婚姻、生育、養育、教育和住屋等多方面為青年人打造適合組織家庭的社會環境,同時為香港在老齡化社會下的產業發展、勞動力需求、安老措施等作籌劃,從而確保香港人口結構的可持續性。
婦女事務委員會委員、周大福教育集團總裁及執行副主席鄭余雅穎也表示,人口政策是一個大課題,短期香港特區政府須吸引外來專才,及釋放本地勞工市場洗濳在勞動力,以維持香港競爭力。不過,長遠來說,香港必須要做人才培育工作,從教育方面入手,透過技能及思維訓練,為香港未來培養足夠人的人才。
香港好聯盟顧問陳麗雲表示,現時香港人平均夀命不斷延長,不少到達退休年齡的長者仍是十分健康及有活力,故建議香港社會應推行長者友善政策,讓有能力的65-80歲人士延後退休年齡或增加兼職工作,不單能讓他們生活充實又有意義,也可解決本地勞動力不足、老年人口為香港帶來社福負擔等政策問題。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高級研究幹事暨醫務社工關彤表示,香港大學研究團隊一直都關注香港市民的生育健康。她提倡在中學及大學期間可增加生育健康之教育,令年輕人可以知道不同選擇的利弊,從而及早規劃人生。
最後,香港好聯盟副主席葉順興作是次論壇作總結發言時,向特區政府提出以下4點建議:一,應設立專班研究人口政策;二,制定引進及挽留人才及機制;三,推行鼓勵生育的措施;四,完善養老制度,應對老齡化社會。她表示,期望特區政府可以吸納意見,制定好長遠的人口政策,讓香港有足夠人才配合發展需要,使香港未來能有更璀璨輝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