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常修澤
2023年7月19日——7月21日,筆者應邀參加了由國家發改委委託、中國國際諮詢工程公司具體組織的“沈撫改革創新示範區調研行”。調研組成員多來自國家發改委等有關部委,同時遼寧省也派專家參加。通過現場調查、座談和多方交流,使我對沈撫改革創新示範區工作進展情況有了初步了解,並引發了自己對“東北振興可否先在‘小塊區’取得突破”的思考。
一、簡要背景
(一)創辦與支持
根據相關歷史資料,沈撫改革創新示範區是東北在貫徹落實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的背景下,由遼寧省於2017年4月自主啟動的,後得到國家支持。
支持1:2018年9月13日,國務院正式批复《沈撫改革創新示範區建設方案》(國函第116號),這似成為一把“尚方寶劍”。
支持2:2019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於支持東北地區深化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發[2019]37號)中,明確提出要“繼續支持沈撫改革創新示範區建設”,從而使示範區一定底氣。
支持3:2020年4月,中央編辦批復設立示範區黨工委和管委會,正式納編,體制內關注。
(二)地域與歷史
1.地域:筆者先在有關材料就看到,後在規劃建設展示館進一步了解到簡況(見圖1)

該示範區位於瀋陽市和撫順市兩城之間,西距瀋陽市中心23公里,東距撫順市中心16公里。據介紹,示範區由瀋陽、撫順兩個片區“託管”而成,面積2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17.2萬人(地域見圖2)。

從上圖可見,中間類似“鳥兒展翅”狀的即是示範區(至於“託管”模式,本文最後將議到)。
2.歷史:我尚未查閱更多史書,只在路上,看到一條“玄菟路”,引起興趣。前幾年在參觀遼寧歷史博物館時得知,漢武帝期間,曾在東北設立樂浪、玄菟、真番、臨屯四郡(史稱“漢四郡”),但玄菟郡在哪,一直不知。在車上,李剛副主任告之我,經考據就在這一帶,頗為欣慰。
(三)最新態勢
據調研組內熟悉遼寧省情況的省發改委原副主任周喜鼎同志介紹(見圖3),2022年3月,遼寧省政府出台了《遼寧省推進“一圈一帶兩區”區域協調發展三年行動方案》。

其中,居首位的就是“一圈”,即“瀋陽現代化都市圈”。人們一般稱“七市”:包括瀋陽、鞍山、撫順、本溪、阜新、遼陽、鐵嶺。其實準確說,應該是“七市+1”,1就是“沈撫示範區”。
最新態勢是,沈撫示範區正根據“省三年行動方案”,錨定相關重點任務,積極推進過程中。
在了解了基本背景情況後,筆者進入相關事業單位及一線企業,感到在產權、政務、產業三個方面有一定進展。現分別展開闡述如下:
二、產權:民營經濟“主力軍”?
沈撫示範區作為示範區,給誰做“示範”?請看中央給予的第一個定位:“東北改革開放先行區”。 (見圖4)

顯然是給東北做示範。而東北的問題是啥?我在《中國東北轉型通論》提出“三重銹帶論”,第一個就是“體制銹帶”,具體表現在:東北市場化程度低,民營經濟不發達。因此,東北轉型在產權制度上的變革:就是要“做大做強民營經濟”,這應是沈撫示範區改革創新的“靶向點”。偏離此,就是“脫靶”。
沈撫示範區“脫靶”了沒有?需要實際現場調研。
通過調研,發現3家民營企業比較典型。
第一家:拓邦鴻基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這是我此次考察的第一家企業,本來原定日程沒有,出發前臨時決定考察,得到意外收穫(見圖5)。

進該公司方知是一家專業生產“半導體高純石英器件”的企業,主導產品是半導體晶圓製造及太陽能電池製造所需的關鍵核心零部件(包括一部分為軍品配套)。我不懂技術,但聽專家介紹,此件主要應用於:高溫氧化、外延、光刻、刻蝕、擴散、CVD等核心工藝製程(見圖6)。
管委會同志告訴我,公司核心人物曾在一家高精尖半導體企業幹過,後下海自己創業,產權為“全資民營”。同時,還吸引有海外學習或工作經歷的人才加盟團隊。現在公司已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並參與製定工信部半導體石英行業標準,十分難得。

這家拓邦鴻基公司的可貴之處在於,把突破“卡脖子”難題作為企業使命,成了半導體石英“國產化替代”的第一主力軍。
第二家,民營控股的紅銀金屬有限公司。這是一家集先進金屬材料研發及產銷服於一體的企業(見圖7)。據介紹,該企業以5億元價格收購了中科院金屬所多項技術產權而起家,之後艱難做大。我很關注這家混合所有製企業的產權結構,經梳理分析,上海某民企持股65%,金屬所專家團隊持15%多,還有兩位自然人近10%,國有資本佔10%(中科院金屬所)。在民營控股下,國資民資合作,在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金屬材料攻關,已經取得航空航天相關認證證書和資質,全力“破壟”,取得突破。

第三家:鵬悅科技公司。這是一家創新型醫療器械企業,產權為“全資民營”。老闆為醫療行業專家,有海外經歷。介紹說他們圍繞精準醫療,“非新而不為,只做0~1”。已有“三個首創”:(1)腫瘤低溫靶向治療系統(氬氦刀),為國內首創,國內市場佔52%;(2)心臟低溫消融系統,為國內首創;(3)無創肺小結節低溫消融系統,為國內外首創。聽此三項介紹,我不由伸出三個手指,稱讚造福百姓(見圖8)。

當然,我相信考察所看的,應該是示範區的“掌上明珠”(優秀企業),一般企業和困難企業未能考察,確實遺憾,下次補上。
僅就三家企業,經實地考察,我發現三個特點比較明顯:
首先是,產權關係規範。拓邦鴻基公司和鵬悅科技公司作為“全資民營企業”,產權100%歸個人所有,自不待說,即使是混合所有製的紅銀金屬有限公司,民營控股,國有參股,產權關係也十分清晰,特別是還有科研團隊股份,令我欣慰。
第二,三家企業進入的均是高科技行業,有的已經進入高精尖或壟斷性領域(後面還將分析)。
第三,三家企業市場較旺,經濟效益明顯,不存在國際經濟組織約束性條文中所謂政府“非商業性援助(行政性援助)”問題,有助於參與製度性開放。
這是筆者從點上得到的產權啟示,總體結構情況如何?經向示範區發改局局長慈鴻剛了解,整個示範區企業的所有製結構和上繳稅收結構情況如下:
據2022年底的數據,全區各類企業總數為12464家,其中全資和控股民企10533家,佔91.43%(大體相當於全國93%的水平),但民營經濟上繳稅收比重很高,佔85 %,比全國的59.6%要高25個百分點。
我調查的那天(2023年7月20日),恰好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公布(7月19日)轉天,該文件第一句就是:“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這句判斷是就全國說的,但就沈撫改革創新示範區來說,企業主體佔91.43%,向國家繳稅佔85%,是否可以說是“主力軍”呢?
就下一步示範區產權制度方面的改革創新提兩條建議:
其一,建議實行“職務發明”成果“產權分割”。拙著《廣義產權論》(2009)曾提出:“還應將這部分'知識'產權的一部分分配給具體創造該'知識'產權的技術人員。”即;“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該單位所有,另一部分由技術人員持有”(常修澤:《廣義產權論》,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見圖9)

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要求:“健全職務科技成果產權制度”,明確提出要“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改革,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此文件下達已經三年,但落實不夠。建議沈撫改革創新示範區可率先試點,作出示範。
其二,建議在“非標類資本市場”和“標準資本市場”兩方面繼續拓展。在育成中心,看到科技成果轉讓內容,建議正式建立知識產權交易市場。 (見圖10)另外,在參與“標準資本市場”方面,建議試行“知識產權證券化”,廣州中新知識城等地已有先例,建議學習借鑒,在東北先行。

三、政務:如何把權力關進“法治”的籠子裡?
沈撫改革創新示範區,另一個定位是“營商環境標杆區”(其中政務服務是一個重要方面)。這方面怎樣了?在示範區李剛副主任帶領下,實地考察了政務服務中心(見圖11)。

在政務服務中心大廳內,聽示範區審批局(也是營商環境局)王鶴錦局長(女)介紹情況。按世界銀行關於考核營商環境的11個一級指標重要程度,結合中國特別是東北在營商環境方面存在的問題,我重點關注的是企業在市場准入(特別是企業壁壘)、生產經營(包括投資保障、信貸、稅收等)和退出階段,政務服務的一些做法。 (見圖12)

圍繞政務服務話題:營商環境瞄準誰?回答:“企業服務”,且有標語為證,比較精準(見圖13)。

東北為啥“投資不過山海關”?問題就在這裡。
在政務服務中心大廳,見一這條標語:“辦事不找關係,用權不圖好處”,很高興,有針對性(見圖14)。

我為什麼關注?因為拙著《中國東北轉型通論》(見圖15)。曾講過“東北是熟人社會、人情社會”(第257頁);同時,長期的計劃經濟“其結果,導致東北整個社會聯繫體系的官僚化。這是'官本位'的體制來源”(第253頁)。

針對“關係社會”,確實應該“辦事不找關係”,針對“官本位社會”,確實應該“用權不圖好處,”用意是好的。但它居於“權力鏈條”的什麼點位呢?我一邊看一邊想。
在參觀政務服務中心的末尾,看到一個音視頻檢察監控系統,很透明,也很及時,對於監督和防止“辦事找關係,用權圖好處”,起到了監控作用。 (見圖16)這個更處在末端。

這裡有個“理念”問題,鑑於傳統“計劃經濟造成的社會聯繫體制的官僚化”,我建議:可否重點應放在“權力鏈”前端?不是講“放管服”改革嗎? “放管服”首先是“放權”削權,真正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當然也發揮政府作用),但現在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到底如何?只有首先放權,削權,並真正將權力關進“法治”的籠子,才能有效。否則可能是“事倍功半”? 。
我把想法與王鶴錦局長做了交流,她贊成重點應放在“權力鏈”前端,“放管服”首先是“放權”削權的建議,但表示“我們這一層級有難度”。由此想到,上級權力部門是否應該率先“放權”呢? (見圖17)

離開政務服務中心,來到“保護知識產權中心”。這是省知識產權局的下屬單位,同時加掛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瀋陽代辦處的牌子。
它首先是作知識產權的前期確權,尤其是面對示範區若干高新技術領域,開展專利代辦、快速預審等工作、同時,還作知識產權的運營導航和維權協作等(見圖18)。
從東北地區面上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由於侵權違法成本低、維權成本高,維護知識產權的難度很大,在此背景下,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可能成為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個有力平台。

四、產業:如何從實際出發打造“新引擎”?
國務院批复“示範區”的“四個定位”中,後兩者即“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和”遼寧振興發展的新引擎”,都涉及主導產業問題。這裡有個有趣現象,就是如何從實際出發確定主導產業。
從相關資料看到,原來“示範區”確定的是六大主導產業——數字經濟,生命健康,信息技術應用及設備,智能製造,新材料和氫能以及現代服務業。最近已經聚焦到三大主導產業。這種突出重點的務實做法值得肯定。
主導產業1:先進裝備製造業。
先進裝備製造業是東北特別是瀋陽的優勢產業,“示範區”充分挖掘這一優勢產業的潛能,我參觀的中煤科工集團研究院產業基地,是一家國有企業,專門生產礦山專用設備,研究院一位副研究員給介紹企業發展歷程和創新項目(見圖19)。

看他們研製的特種機器人,助力煤礦掘進智能化(見圖20)。據介紹,“示範區”有多家特種機器人廠家,把先進裝備製造業提高到智能化水平。

主導產業2:生命健康產業。
“示範區”著眼於現代醫養體系,打造了個健康產業生態圈,在本文產權部分提到的鵬悅科技公司,秉承“生命健康至上”理念,已成為智能醫療行業的領軍者。
主導產業3:新材料產業。
“示範區”新材料產業多為關鍵戰略性材料。本文產權部分提到的拓邦鴻基有限公司生產的是半導體材料(見圖21),紅銀公司生產的是航空發動機金屬材料,除此之外,尚有氫燃料電池材料等。

難能可貴的是,示範區著力注意發揮數字經濟的引領作用,為面上提供“數字賦能”。我看了該區數字經濟創新育成中心,孵化器也。 (見圖22)

此孵化器採取“政府搭台,企業唱戲”的模式,由民營企業芝倪公司組織運營。該公司經理名字為“傅瑪”,他介紹了以民營公司運營數字育成中心孵化器的做法,“第三方服務”。

考察數字育成中心後,看到一張數字經濟產業分佈圖(見圖23),了解格局後同時也引起我深度思考。在科學界探索和企業界實踐中,產生自己的一個觀點:當今人類正在風氣雲湧的數字經濟浪潮,不僅僅是一個平台或具體業態問題,而是一種“人類文明的新形態”。它正在以其前所未有的開放性、公平性和自主性,影響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這裡既有嚴峻的挑戰,更有難得的機遇,示範區應該抓住機遇。
如何抓住數字經濟機遇?可否挖掘“四類人本產權”(即知識產權、技術產權、管理產權、勞動力產權)的潛能(見圖24),從根本上調動“人本要素資源”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尤其要用市場化的思維推進要素配置的改革,這既是發展的需要,也是改革創新的題中應有之義。可否?共商。

五、簡短結語:新形勢下如何前進一步?
一線調研結束,應邀參加示範區座談會。見牆上有幅標語:打響“遼沈戰役”,而且“堅決”。 (見圖25)頗為感慨:雖然示範區在上述產權、營商、產業三方面有所進展,但這只是小塊區甚至只是“點”上(而且看的是好典型)。從面上看,自2003年中央提出“振興東北”以來,已經20年了,但整個“遼沈戰役”尚未取勝,此時提出“打響遼沈戰役”是明智的,否則如何取得新突破?

座談會上,筆者先聽取管委會報告和北京遼寧諸專家發言,接近最後,應邀作十多分鐘發言(見圖26)。圍繞本文標題,《東北振興可否先在“小塊區”取得突破? 》,結合考察沈撫改革創新示範區的產權,政務,產業,給予探索性肯定回答。

問題是在新形勢下,如何前進一步?這裡幾點建議:
第一,以政府自身改革創新為發力點,在營商環境再造上下功夫。
營商環境是東北振興的沉重話題。建議示範區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第一要務。須知:良好的營商環境之真諦是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其中“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我們“辦事不找關係,用權不圖好處”,是好的,下一步要設法將權力關進“法治”的籠子裡。
第二,建議:不再注重考核示範區工業產值之類指標(見圖27),而重點考核制度改革與創新指標。要明確“你到底要什麼?”

第三,探索制度型開放。這方面這次調研不夠。從體制層面研究,前一段開放尚屬於淺層次的“政策型開放”,下一步,應著力探索“制度型開放”。 “制度型”是啥? “八字”加一“等”,即: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示範區應盡快達到這一新境界。
第四,建議:要允許並鼓勵像拓邦公司、紅銀公司這樣的民營企業,大膽進入高精尖門類及壟斷性行業(包括軍品生產配套),在壟斷行業盡快嘗試向民營資本推出一批重大項目,有關部門應盡快審批,不要怕!
第五,建議:著力造就一批我稱之“超限制”的企業家(見圖28)。這是活力之源!

最後,第六,對於示範區本身的“分片託管”體制,建議早做研究,具體改革有兩方案。
筆者在調研過程中,得到遼寧省發改委、沈撫示範區管委會以及中諮公司調研組領隊和相關專家支持幫助,謹致謝忱。
(作者係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教授、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8/31/VXRBjy8CAyomDdfB1SrJGWeG3lsA3EbXfir.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