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日前公佈《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為兩地未來發展明確方向、突出目標、部署任務。《規劃》以2025年和2035年為兩個關鍵節點,提出共30項措施,旨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創科高質量發展。
筆者從2022年7月開始,於立法會、深圳市政協等不同平台上,多次倡議香港與深圳可以共同尋求中央支持,創新治理模式,探索“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河套方案”。當中,許多建議不僅獲粵港兩地政府採納,亦於《規劃》中獲得體現,包括創新治理模式、基建交通“硬聯通”、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軟聯通”及“心聯通”等。
一、積極穩步推動創新治理體系
習主席“七一講話”明確了“一國兩制”是經過實踐反復檢驗的好制度,沒有任何理由改變,必須長期堅持。“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仍需創新和突破,究其原因是兩地深度合作的一些工作超越了深圳和香港各自的治理範圍。因此筆者建議兩地可共同尋求中央支持,爭取適時出台方案,在河套和前海先行先試、創新治理,包括“雙主任制”管理委員會模式、研究在河套 “一區兩園”互相持股或協議合作的可行性,甚至研究設立法定機構,配合深圳和香港各自的立法權理順落地細節,以實現園區管理體制的突破。同時,筆者亦建議高層主動對接,由高層帶領專班合作,以問題導向設下目標,爭取以小切口帶動大變化。
今次《規劃》提出完善合作機制,包括建立定期會晤制度和專題會商制度等,對治理模式作出創新,推動了雙方深度合作。
筆者期望在2025年和2035年兩個關鍵節點後,雙方可以根據經驗,在中央支持下,積極穩步推動創新治理體系。
二、著力做到“硬聯通”、“軟聯通”及“心聯通”
筆者一直呼籲粵港澳大灣區內協同發展,需要轉變思維,制定政策要超越地理界限,不能單單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規劃,除了規則銜接、機制對接“軟聯通”,基建交通“硬聯通”,也要著力做到“心聯通”。
《規劃》提出一系列影響香港北部邊境的未來拓展方向,包括交通網絡配合香港研究北環線支線經落馬洲河套地區的香港園區接入新皇崗口岸的可行性;結合皇崗口岸一地兩檢計劃,採取“一綫高度便利出入境”通關模式,便利科研人員進出;建立機構和個人白名單制度,探索國際互聯網數據跨境安全有序流動;研究允許在深圳園區海關監管區域內註冊的港資企業協議選擇適用香港法律解決合同糾紛以及協議選擇香港為仲裁地等,以發揮香港普通法優勢。
期望未來在《規劃》下,兩地可以加快落實各項政策措施,著力做到“三通”,將河套的發展提速升級,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極點,努力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筆者留意到《規劃》要求深圳園區建設要積極主動與香港園區協同發展、優勢互補,因此,筆者期望香港特區政府即將出台的《施政報告》可以把握此重大機遇,在河套發展上全面對接《規劃》,推動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和規劃發展北部都會區。讓香港可以藉此東風,充分發揮香港在一國兩制制度優勢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超級聯系人”作用,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https://minio.bau.com.hk/zjsp/caVG1OU1kjNOCZpuYNOGt1t5vh3WHftf.jpe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中央日前公佈《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為兩地未來發展明確方向、突出目標、部署任務。《規劃》以2025年和2035年為兩個關鍵節點,提出共30項措施,旨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創科高質量發展。
筆者從2022年7月開始,於立法會、深圳市政協等不同平台上,多次倡議香港與深圳可以共同尋求中央支持,創新治理模式,探索“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河套方案”。當中,許多建議不僅獲粵港兩地政府採納,亦於《規劃》中獲得體現,包括創新治理模式、基建交通“硬聯通”、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軟聯通”及“心聯通”等。
一、積極穩步推動創新治理體系
習主席“七一講話”明確了“一國兩制”是經過實踐反復檢驗的好制度,沒有任何理由改變,必須長期堅持。“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仍需創新和突破,究其原因是兩地深度合作的一些工作超越了深圳和香港各自的治理範圍。因此筆者建議兩地可共同尋求中央支持,爭取適時出台方案,在河套和前海先行先試、創新治理,包括“雙主任制”管理委員會模式、研究在河套 “一區兩園”互相持股或協議合作的可行性,甚至研究設立法定機構,配合深圳和香港各自的立法權理順落地細節,以實現園區管理體制的突破。同時,筆者亦建議高層主動對接,由高層帶領專班合作,以問題導向設下目標,爭取以小切口帶動大變化。
今次《規劃》提出完善合作機制,包括建立定期會晤制度和專題會商制度等,對治理模式作出創新,推動了雙方深度合作。
筆者期望在2025年和2035年兩個關鍵節點後,雙方可以根據經驗,在中央支持下,積極穩步推動創新治理體系。
二、著力做到“硬聯通”、“軟聯通”及“心聯通”
筆者一直呼籲粵港澳大灣區內協同發展,需要轉變思維,制定政策要超越地理界限,不能單單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規劃,除了規則銜接、機制對接“軟聯通”,基建交通“硬聯通”,也要著力做到“心聯通”。
《規劃》提出一系列影響香港北部邊境的未來拓展方向,包括交通網絡配合香港研究北環線支線經落馬洲河套地區的香港園區接入新皇崗口岸的可行性;結合皇崗口岸一地兩檢計劃,採取“一綫高度便利出入境”通關模式,便利科研人員進出;建立機構和個人白名單制度,探索國際互聯網數據跨境安全有序流動;研究允許在深圳園區海關監管區域內註冊的港資企業協議選擇適用香港法律解決合同糾紛以及協議選擇香港為仲裁地等,以發揮香港普通法優勢。
期望未來在《規劃》下,兩地可以加快落實各項政策措施,著力做到“三通”,將河套的發展提速升級,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極點,努力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筆者留意到《規劃》要求深圳園區建設要積極主動與香港園區協同發展、優勢互補,因此,筆者期望香港特區政府即將出台的《施政報告》可以把握此重大機遇,在河套發展上全面對接《規劃》,推動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和規劃發展北部都會區。讓香港可以藉此東風,充分發揮香港在一國兩制制度優勢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超級聯系人”作用,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https://minio.bau.com.hk/zjsp/caVG1OU1kjNOCZpuYNOGt1t5vh3WHftf.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