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火龍,香港獨特的中秋習俗。與傳統的舞龍不同,舞火龍是在龍身上插滿點燃的長香,穿行大街小巷,與市民同慶。2011年,香港的大坑舞火龍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2年,大坑火龍文化館建成,成為香港首個歷史建築活化與非遺項目相結合的展館。疫情三年,舞火龍停辦三年。今年中秋,火龍將再度重現。當龍身重燃、鑼鼓再起,天下人齊赴的,是一個名為“家”的團圓約定。
文 | 本刊記者 黃鈺潔
火龍初起:傳承百年的守護
相傳在1880年中秋前夕,颱風過境香港島的大坑村,後村出現一條巨大的蟒蛇。經村民合力,蟒蛇終被打死,但在第二日,蟒蛇的屍體不翼而飛。隨後村內暴發瘟疫,多名村民染病身亡。有傳聞此蟒蛇為龍王之子,特意降疫報仇,村民惶惶不可終日。後一名老村民聲稱得到觀音菩薩托夢,需在中秋節連續三晚舞動火龍繞村遊行,同時燃放爆竹,便可驅走瘟疫。此法奏效後,村民每年都紮製火龍在村內街道巡遊,以保合境平安。此後,舞火龍這一活動便成為香港獨特的中秋習俗,除在戰爭時期停辦3年外,百年來從未缺席。
2020至2022年,受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疫情影響,大坑舞火龍活動再次停辦,至2022年6月,大坑火龍文化館開幕,火龍才重現人間。今年,隨著疫情平息、市民生活復常,舞火龍終將在中秋節再度舉辦。為獲得大坑舞火龍的更多資料,記者前往位於銅鑼灣書館街12號的大坑火龍文化館,一覽為快。
文化館面積不大,其中,以50%比例縮放的火龍龍頭及展示舞火龍中“起龍”陣式的迷你模型最為引人注目,輔以館內播放的介紹影片,生動再現了儀式開始時,火龍初起的熱鬧景象:
每年7月,大坑坊眾福利會會組織街坊、遊客共同重新製作火龍。火龍總長67米,由龍頭、龍尾及31節龍身組成。龍頭及龍尾的骨架先由藤枝屈成雛形,再用鐵線於藤架上紮上一層厚厚的珍珠草而成。其中,龍頭的眼睛由手電筒組成、龍嘴由鐵片繪製、舌頭則為漆紅的鋼片,龍鬚則用約70釐米長的榕樹氣根紮成。單龍頭一節插滿長壽線香後,即重約45公斤,需要由8至10位健兒接力交替舞動。兩顆舞龍所用的龍珠則以沙田柚為核心,插滿線香製成。待到農曆八月十四日晚,大坑居民則會在供奉觀音的蓮花宮內,為火龍進行點睛開光儀式:總指揮會以客家話在蓮花宮主持拜神儀式,參與舞龍的健兒相繼在廟內上香,祈求舞過火龍後,合家平安、丁財兩旺。接著,新龍會被運至安庶庇街,由總指揮主持“起龍”儀式,在對火龍簪花掛紅、並在火龍前參拜後,“舞火龍”便正式開始。
隨著節節龍骨升騰,一條由線香點燃的火龍便“活”了過來。鑼鼓聲下,近300人舞動著插有約一萬兩千支長壽線香的巨大火龍,與男女小童所組成的紗燈隊,共同循順時針方向穿梭於大坑一帶的大街小巷中,所到之處人聲鼎沸,氣勢十足、熱鬧非凡。巡遊期間,火龍隊會將火龍身上燒剩的香派送給市民和遊客,意為分享福運。自2010年起,火龍更會在中秋當日晚10時左右,舞至鄰近的維多利亞公園中秋彩燈會,與更多市民同樂。農曆八月十六日,舞火龍則會以反時針方向圍繞大坑區舞動一周,名為“行大運”。完畢後,火龍則會被運至銅鑼灣避風塘,並被拋進海裡,以示“送龍落海龍歸天”。如今,為符合現代社會要求,主辦方會安排艇家立即把火龍從海中撈起,以免火龍阻礙船隻航道、污染海面。
——為我們講述這段歷史的,正是文化館展覽影片裡的大坑舞火龍傳承人及已故總指揮陳德輝。20歲接棒總指揮,這位老人一舞就是半個世紀。大坑舞火龍,也正是在陳德輝的推動下,逐漸為更多人所知:2011年5月23日,大坑舞火龍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7年,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9年,獲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保護實踐案例,肯定香港對大坑舞火龍的保護和宣傳工作;2022年6月,大坑火龍文化館開幕,成就了香港首個非遺和歷史建築相結合的項目。如今,斯人已逝,但文化館內卻依然播放著他的影像,向叩開歷史門扉的每一位路人,眼帶笑意又自豪地講述著這段歷史。據大坑火龍文化館工作人員介紹,今年的中秋舞火龍活動將由大坑坊眾福利會與文化館合作舉辦,大坑坊眾福利會副理事張國豪將接任成為大坑舞火龍的傳承人和總指揮。
火龍初起,便傳承百年舞動至今。它最早源於大坑居民的守望相助,又作為大坑居民共同的成果,被一代代人傳承至今。當火龍再度在黑夜裡被點亮、被舞起時,被守護、被庇佑的,不僅是火龍光芒下的社區居民;火龍其本身,亦是跨越百年的人們攜手共同傳承、守護的成果。
喜結龍團:遊子的接力重聚
舞龍一次,便需300健兒,這對於僅僅是大坑區內的街坊組織與非盈利機構的舞火龍主辦方——大坑坊眾福利會來說,並非易事。因此,與其他需要科班出身的非遺傳承項目不同,大坑舞火龍仿佛將“天下一家”的概念發揮到了極致:
大坑舞火龍的參與者完全對外公開報名,除了大坑本地居民外,常常也有外國遊客進入到籌辦舞火龍所開設的培訓課程中,一同參與舞火龍全程。陳德輝生前曾說:“雖然有部分街坊已經遷往其他地方,依然會回來參加舞火龍活動。以前搬離大坑社區的街坊,在中秋節也會回來取火龍身上龍頭香,或是帶龍餅、香枝回家;年老的人舞不動了,就會回來和老前輩聚舊、和舊街坊閒話家常;年輕人也很樂意回來繼續舞火龍。”這一完全向外開放的舞火龍培訓課程,不僅將這一技藝傳承了下來,也邀請了世界各地的人一起加入至大坑這一大家庭中:對於外來人來說,即便身處異鄉,也能在此體驗到大坑社區“家”的氛圍;而對於由大坑搬遷出去的原居民來說,這一開放的培訓課程則意味著:“無論你在哪,大坑的家門永遠向你敞開。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我們就在這裡;一年一度的舞火龍,也就在這裡,等你們來看”——即便跨越時間、跨越代際、跨越距離、跨越滄海桑田的城市變遷,這一約定依然生效。
最能體現這一精神的,則為舞火龍表演中名為“喜結龍團”(俗稱 “打龍餅”)的陣式。文化館中,亦有展示該陣式的縮略模型。這一陣式需由300多位舞龍健兒交替手持竹竿,合力將200多尺的火龍繞成一團舞動,寓意一團和氣。然而,這一陣式並不如看上去的那麼簡單。火龍身上的每段線香長達45釐米,幾近成年男子半臂距離。在舞動的過程中,濺落的燙人香灰、彌漫的嗆眼煙氣、越發沉重的龍身,都對舞龍健兒維持陣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八步一接棒,十步一換人,如此高頻率的接棒與換人卻從未引起表演的阻塞和中斷。相反,在一高一低、一起一落的舞動龍頭和竹竿撐起又落下的瞬間,總會有一雙手穩穩接過前人的重擔,帶著滿身的香灰和飛濺的煙火,毫不猶豫地舞下去、舞下去、舞下去。
正如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的廖迪生教授所說:“大坑居民將一個來自不同地方的客家人所創立的地方文化傳統發揚光大,舞火龍成為建立地方認同、團結社區的集體活動。在都市化的過程中,人口流動,鄰里關係被破壞,在香港寸金尺土的都市環境中,維持傳統活動,尤為困難。大坑舞火龍則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成功例子。”
大坑火龍文化館:
社區共融互助的實物凝聚
而這一鄰里凝聚合力的精神,也體現在大坑火龍文化館的籌建過程中。
館內保育的石碑,講述了這一建築的前身歷史:位於大坑書館街12號的大坑火龍文化館,前身為1909年晚清時期由當地居民捐助創立的孔聖義學,大坑及附近的貧窮子弟均可到義學讀書。日佔時期,校舍遭到破壞,義學被迫停辦。大坑坊眾福利會遂於1949年捐助重建義學,繼續辦學以造福失學兒童。重建後,這一建築一直用作教育用途。大坑附近街道均以政府官員命名,唯這一建築物前的街道被命名為“書館街(School Street)”,更顯示出這一學校在鄰里間的重要意義。
2010年12月,書館街12號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三級歷史建築,並在2013年被政府納入第四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邀請非牟利團體申請活化並使用。2015年6月,大坑坊眾福利會成功獲批把這座三級歷史建築活化成大坑火龍文化館。經歷建築顧問招標、設計方案、政府部門與委員會審批、承建商招標,活化工程最終於2019年11月正式開展。2022年,大坑火龍文化館正式開幕。
活化後的建築面積並不算大,佔地面積約131平方米,總樓面面積約338平方米。這幢僅3層的建築物外觀採用簡約現代主義風格,強調功能性及實用性,大坑坊眾福利會為街坊性組織,人力物力均有限,而大坑火龍文化館採取的是社會企業運營模式,需自負盈虧。因此大坑火龍文化館則兼備了多種特色:
除前文所提及的大坑舞火龍專題展覽、介紹建築本身歷史的紀念“孔聖義學”創立的石碑外,地下層的影視區也會在每天的上午11時至下午5時,每小時播放介紹大坑客家村演變歷史、建築物本身歷史、大坑舞火龍歷史等的宣傳片,並設有紀念品店,銷售與舞火龍和客家文化相關的產品。大坑火龍文化館還推出了預約免費導覽團的項目,為遊客提供更深入生動的講解,體現了大坑社區對舞火龍這一傳統習俗的珍視與保護。建築物一樓,則被活化為客家文化主題餐廳,將非物質文化精神融於置景與餐飲之中,不忘大坑社區之客家村的文化根源。二樓則保留作為多用途空間,以便開展社區內教學、工作坊、講座等多種小型活動,繼“孔聖義學”之精神,不僅為大坑社區居民,也為更多的市民提供了新的活動“基地”。
從晚清時期“孔聖義學”的社區居民凝力互助,到現今的大坑火龍文化館,正如同館內“倡建大坑孔聖義學碑記”上所寫,大坑“後之學者須念遺澤”,義學的教育精神、社區的團結互助精神被代代相傳——正似文化館外牆頂部那顆象徵著火龍戲珠的龍珠,在一眾居民樓中和諧又獨特,像一束永遠升騰、永不結束、永遠燦爛的煙花。
人們看舞火龍時,是在看什麼?
舞火龍的魅力到底是什麼?竟使人們跨越時間、跨越地區,不計時間成本、不惜物質代價,年年相聚、年年如此。
在參觀大坑火龍文化館的過程中,我一直帶著這個問題,觀察每個細節,意圖找到答案。而最終,當我看見館內展覽影片中,已故傳承人陳德輝在講起街坊關心文化館建設臉上帶著的驕傲時;看見他介紹舞火龍傳統眼神裡流露出的自豪時;看見舞火龍尾聲,舞龍隊和坊眾們一同看著升騰的火龍、空中的圓月,帶著笑意喊出的那句:“慶團圓,大團圓,中秋之夜人月兩團圓”時,我找到了答案:
舞火龍之於大坑,正像一個延續了百年的“約定”——操辦舞龍的老一輩們,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訴社區裡的每一個或遠遊、或堅守的成員:“我會在,歡迎你回來”;而大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訴世界:“我會在,歡迎你來”。
大坑火龍文化館,正是這一“約定”的實體化。無論風吹雨打、時代變遷,它就佇立在書館街的12號,就算經歷戰爭摧殘,也會再次重建,如港灣裡的一座燈塔,告訴人們:
“這裡是家。隨著都市化發展和時代變遷,人們四海為家。
但當火龍身上的長香再度被點亮,人們對酒賞月,千里嬋娟,天下又何嘗不是一家?”
它是一個約定、是一種無言的默契,是一個社區家文化的具體體現。
而這種團圓、家的意象,正是中華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大坑火龍文化館供圖,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3年9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9/4/bdQvAYH1BBk7vsYVDHR0b4Qpjygif9zyh3v.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舞火龍,香港獨特的中秋習俗。與傳統的舞龍不同,舞火龍是在龍身上插滿點燃的長香,穿行大街小巷,與市民同慶。2011年,香港的大坑舞火龍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2年,大坑火龍文化館建成,成為香港首個歷史建築活化與非遺項目相結合的展館。疫情三年,舞火龍停辦三年。今年中秋,火龍將再度重現。當龍身重燃、鑼鼓再起,天下人齊赴的,是一個名為“家”的團圓約定。
文 | 本刊記者 黃鈺潔
火龍初起:傳承百年的守護
相傳在1880年中秋前夕,颱風過境香港島的大坑村,後村出現一條巨大的蟒蛇。經村民合力,蟒蛇終被打死,但在第二日,蟒蛇的屍體不翼而飛。隨後村內暴發瘟疫,多名村民染病身亡。有傳聞此蟒蛇為龍王之子,特意降疫報仇,村民惶惶不可終日。後一名老村民聲稱得到觀音菩薩托夢,需在中秋節連續三晚舞動火龍繞村遊行,同時燃放爆竹,便可驅走瘟疫。此法奏效後,村民每年都紮製火龍在村內街道巡遊,以保合境平安。此後,舞火龍這一活動便成為香港獨特的中秋習俗,除在戰爭時期停辦3年外,百年來從未缺席。
2020至2022年,受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疫情影響,大坑舞火龍活動再次停辦,至2022年6月,大坑火龍文化館開幕,火龍才重現人間。今年,隨著疫情平息、市民生活復常,舞火龍終將在中秋節再度舉辦。為獲得大坑舞火龍的更多資料,記者前往位於銅鑼灣書館街12號的大坑火龍文化館,一覽為快。
文化館面積不大,其中,以50%比例縮放的火龍龍頭及展示舞火龍中“起龍”陣式的迷你模型最為引人注目,輔以館內播放的介紹影片,生動再現了儀式開始時,火龍初起的熱鬧景象:
每年7月,大坑坊眾福利會會組織街坊、遊客共同重新製作火龍。火龍總長67米,由龍頭、龍尾及31節龍身組成。龍頭及龍尾的骨架先由藤枝屈成雛形,再用鐵線於藤架上紮上一層厚厚的珍珠草而成。其中,龍頭的眼睛由手電筒組成、龍嘴由鐵片繪製、舌頭則為漆紅的鋼片,龍鬚則用約70釐米長的榕樹氣根紮成。單龍頭一節插滿長壽線香後,即重約45公斤,需要由8至10位健兒接力交替舞動。兩顆舞龍所用的龍珠則以沙田柚為核心,插滿線香製成。待到農曆八月十四日晚,大坑居民則會在供奉觀音的蓮花宮內,為火龍進行點睛開光儀式:總指揮會以客家話在蓮花宮主持拜神儀式,參與舞龍的健兒相繼在廟內上香,祈求舞過火龍後,合家平安、丁財兩旺。接著,新龍會被運至安庶庇街,由總指揮主持“起龍”儀式,在對火龍簪花掛紅、並在火龍前參拜後,“舞火龍”便正式開始。
隨著節節龍骨升騰,一條由線香點燃的火龍便“活”了過來。鑼鼓聲下,近300人舞動著插有約一萬兩千支長壽線香的巨大火龍,與男女小童所組成的紗燈隊,共同循順時針方向穿梭於大坑一帶的大街小巷中,所到之處人聲鼎沸,氣勢十足、熱鬧非凡。巡遊期間,火龍隊會將火龍身上燒剩的香派送給市民和遊客,意為分享福運。自2010年起,火龍更會在中秋當日晚10時左右,舞至鄰近的維多利亞公園中秋彩燈會,與更多市民同樂。農曆八月十六日,舞火龍則會以反時針方向圍繞大坑區舞動一周,名為“行大運”。完畢後,火龍則會被運至銅鑼灣避風塘,並被拋進海裡,以示“送龍落海龍歸天”。如今,為符合現代社會要求,主辦方會安排艇家立即把火龍從海中撈起,以免火龍阻礙船隻航道、污染海面。
——為我們講述這段歷史的,正是文化館展覽影片裡的大坑舞火龍傳承人及已故總指揮陳德輝。20歲接棒總指揮,這位老人一舞就是半個世紀。大坑舞火龍,也正是在陳德輝的推動下,逐漸為更多人所知:2011年5月23日,大坑舞火龍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7年,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9年,獲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保護實踐案例,肯定香港對大坑舞火龍的保護和宣傳工作;2022年6月,大坑火龍文化館開幕,成就了香港首個非遺和歷史建築相結合的項目。如今,斯人已逝,但文化館內卻依然播放著他的影像,向叩開歷史門扉的每一位路人,眼帶笑意又自豪地講述著這段歷史。據大坑火龍文化館工作人員介紹,今年的中秋舞火龍活動將由大坑坊眾福利會與文化館合作舉辦,大坑坊眾福利會副理事張國豪將接任成為大坑舞火龍的傳承人和總指揮。
火龍初起,便傳承百年舞動至今。它最早源於大坑居民的守望相助,又作為大坑居民共同的成果,被一代代人傳承至今。當火龍再度在黑夜裡被點亮、被舞起時,被守護、被庇佑的,不僅是火龍光芒下的社區居民;火龍其本身,亦是跨越百年的人們攜手共同傳承、守護的成果。
喜結龍團:遊子的接力重聚
舞龍一次,便需300健兒,這對於僅僅是大坑區內的街坊組織與非盈利機構的舞火龍主辦方——大坑坊眾福利會來說,並非易事。因此,與其他需要科班出身的非遺傳承項目不同,大坑舞火龍仿佛將“天下一家”的概念發揮到了極致:
大坑舞火龍的參與者完全對外公開報名,除了大坑本地居民外,常常也有外國遊客進入到籌辦舞火龍所開設的培訓課程中,一同參與舞火龍全程。陳德輝生前曾說:“雖然有部分街坊已經遷往其他地方,依然會回來參加舞火龍活動。以前搬離大坑社區的街坊,在中秋節也會回來取火龍身上龍頭香,或是帶龍餅、香枝回家;年老的人舞不動了,就會回來和老前輩聚舊、和舊街坊閒話家常;年輕人也很樂意回來繼續舞火龍。”這一完全向外開放的舞火龍培訓課程,不僅將這一技藝傳承了下來,也邀請了世界各地的人一起加入至大坑這一大家庭中:對於外來人來說,即便身處異鄉,也能在此體驗到大坑社區“家”的氛圍;而對於由大坑搬遷出去的原居民來說,這一開放的培訓課程則意味著:“無論你在哪,大坑的家門永遠向你敞開。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我們就在這裡;一年一度的舞火龍,也就在這裡,等你們來看”——即便跨越時間、跨越代際、跨越距離、跨越滄海桑田的城市變遷,這一約定依然生效。
最能體現這一精神的,則為舞火龍表演中名為“喜結龍團”(俗稱 “打龍餅”)的陣式。文化館中,亦有展示該陣式的縮略模型。這一陣式需由300多位舞龍健兒交替手持竹竿,合力將200多尺的火龍繞成一團舞動,寓意一團和氣。然而,這一陣式並不如看上去的那麼簡單。火龍身上的每段線香長達45釐米,幾近成年男子半臂距離。在舞動的過程中,濺落的燙人香灰、彌漫的嗆眼煙氣、越發沉重的龍身,都對舞龍健兒維持陣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八步一接棒,十步一換人,如此高頻率的接棒與換人卻從未引起表演的阻塞和中斷。相反,在一高一低、一起一落的舞動龍頭和竹竿撐起又落下的瞬間,總會有一雙手穩穩接過前人的重擔,帶著滿身的香灰和飛濺的煙火,毫不猶豫地舞下去、舞下去、舞下去。
正如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的廖迪生教授所說:“大坑居民將一個來自不同地方的客家人所創立的地方文化傳統發揚光大,舞火龍成為建立地方認同、團結社區的集體活動。在都市化的過程中,人口流動,鄰里關係被破壞,在香港寸金尺土的都市環境中,維持傳統活動,尤為困難。大坑舞火龍則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成功例子。”
大坑火龍文化館:
社區共融互助的實物凝聚
而這一鄰里凝聚合力的精神,也體現在大坑火龍文化館的籌建過程中。
館內保育的石碑,講述了這一建築的前身歷史:位於大坑書館街12號的大坑火龍文化館,前身為1909年晚清時期由當地居民捐助創立的孔聖義學,大坑及附近的貧窮子弟均可到義學讀書。日佔時期,校舍遭到破壞,義學被迫停辦。大坑坊眾福利會遂於1949年捐助重建義學,繼續辦學以造福失學兒童。重建後,這一建築一直用作教育用途。大坑附近街道均以政府官員命名,唯這一建築物前的街道被命名為“書館街(School Street)”,更顯示出這一學校在鄰里間的重要意義。
2010年12月,書館街12號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三級歷史建築,並在2013年被政府納入第四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邀請非牟利團體申請活化並使用。2015年6月,大坑坊眾福利會成功獲批把這座三級歷史建築活化成大坑火龍文化館。經歷建築顧問招標、設計方案、政府部門與委員會審批、承建商招標,活化工程最終於2019年11月正式開展。2022年,大坑火龍文化館正式開幕。
活化後的建築面積並不算大,佔地面積約131平方米,總樓面面積約338平方米。這幢僅3層的建築物外觀採用簡約現代主義風格,強調功能性及實用性,大坑坊眾福利會為街坊性組織,人力物力均有限,而大坑火龍文化館採取的是社會企業運營模式,需自負盈虧。因此大坑火龍文化館則兼備了多種特色:
除前文所提及的大坑舞火龍專題展覽、介紹建築本身歷史的紀念“孔聖義學”創立的石碑外,地下層的影視區也會在每天的上午11時至下午5時,每小時播放介紹大坑客家村演變歷史、建築物本身歷史、大坑舞火龍歷史等的宣傳片,並設有紀念品店,銷售與舞火龍和客家文化相關的產品。大坑火龍文化館還推出了預約免費導覽團的項目,為遊客提供更深入生動的講解,體現了大坑社區對舞火龍這一傳統習俗的珍視與保護。建築物一樓,則被活化為客家文化主題餐廳,將非物質文化精神融於置景與餐飲之中,不忘大坑社區之客家村的文化根源。二樓則保留作為多用途空間,以便開展社區內教學、工作坊、講座等多種小型活動,繼“孔聖義學”之精神,不僅為大坑社區居民,也為更多的市民提供了新的活動“基地”。
從晚清時期“孔聖義學”的社區居民凝力互助,到現今的大坑火龍文化館,正如同館內“倡建大坑孔聖義學碑記”上所寫,大坑“後之學者須念遺澤”,義學的教育精神、社區的團結互助精神被代代相傳——正似文化館外牆頂部那顆象徵著火龍戲珠的龍珠,在一眾居民樓中和諧又獨特,像一束永遠升騰、永不結束、永遠燦爛的煙花。
人們看舞火龍時,是在看什麼?
舞火龍的魅力到底是什麼?竟使人們跨越時間、跨越地區,不計時間成本、不惜物質代價,年年相聚、年年如此。
在參觀大坑火龍文化館的過程中,我一直帶著這個問題,觀察每個細節,意圖找到答案。而最終,當我看見館內展覽影片中,已故傳承人陳德輝在講起街坊關心文化館建設臉上帶著的驕傲時;看見他介紹舞火龍傳統眼神裡流露出的自豪時;看見舞火龍尾聲,舞龍隊和坊眾們一同看著升騰的火龍、空中的圓月,帶著笑意喊出的那句:“慶團圓,大團圓,中秋之夜人月兩團圓”時,我找到了答案:
舞火龍之於大坑,正像一個延續了百年的“約定”——操辦舞龍的老一輩們,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訴社區裡的每一個或遠遊、或堅守的成員:“我會在,歡迎你回來”;而大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訴世界:“我會在,歡迎你來”。
大坑火龍文化館,正是這一“約定”的實體化。無論風吹雨打、時代變遷,它就佇立在書館街的12號,就算經歷戰爭摧殘,也會再次重建,如港灣裡的一座燈塔,告訴人們:
“這裡是家。隨著都市化發展和時代變遷,人們四海為家。
但當火龍身上的長香再度被點亮,人們對酒賞月,千里嬋娟,天下又何嘗不是一家?”
它是一個約定、是一種無言的默契,是一個社區家文化的具體體現。
而這種團圓、家的意象,正是中華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大坑火龍文化館供圖,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3年9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9/4/bdQvAYH1BBk7vsYVDHR0b4Qpjygif9zyh3v.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