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食品安全關乎國人生命健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龐國芳30餘年致力於食品科學檢測技術理論與實踐研究,在農藥等化學污染物殘留微量分析技術領域作出了開拓性工作。他是我國食品安全檢測領域的第一位院士,曾3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也是第一位榮獲國際AOAC(國際分析化學家協會)最高科學榮譽獎——哈維.威利獎的中國科學家。圍繞如何提升食品科學檢測水平、更好保障國民“舌尖上的安全”等相關話題,記者採訪了龐國芳。
文| 本刊記者 馮琳
中國食品安全總體形勢趨穩向好
記者:食品安全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您能否從專業角度闡釋一下食品安全的特點和重要性?
龐國芳:食品安全涉及經濟、社會、科技、政治等多因素、多環節。不同歷史發展階段下,食品安全的主要特徵不同,一定時期內的潛在風險可能演變成未來階段的突出問題,所以食品安全需要在掌握其歷史特徵的前提下開展社會治理。總的來說,食品安全具有“動態性和層次性、絕對性和相對性、現實性與潛在性、系統性與區域性”等主要特徵,同時具有歷史性特徵和社會治理的特點。
強化食品安全治理、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有利於促進食品產業升級,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有利於保障食品供給與安全,提升民生品質;有利於維護國家形象,提升國際地位;有利於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與可持續發展。
記者:您30餘年來工作在檢測技術研究第一線,從多年實踐過程中您如何評價我國食品安全事業的發展現狀?
龐國芳:食品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我國歷來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在立法和監管體制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嘗試和不懈努力。2009年《食品安全法》頒布以來,我國食品安全保障體系趨於完善,食品安全科技支撐能力不斷強化,檢驗檢測能力逐步提升,監管大數據平台初步形成,監管成效進一步彰顯,食品安全監管進入信息化新時代。
強化過程控制、檢驗檢測、監測評估、監管應急等四個方向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加快研發快速檢測和非定向篩查技術及產品,提升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試劑和裝備國產化率,構建與國際接軌的食品安全標准體系、全國統一的追溯預警體系和全鏈條的過程控制體系及國家食品安全大數據雲平台,進一步完善監管應急技術體系——這些作為“十三五”期間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研究重點,已取得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並取得了系列科技成果。
截至目前,我國食品安全統一市場監管格局已初步形成,提振了公眾消費信心。在2022年全球食品安全綜合指數排名的113個國家和地區中,我國位居第25位,食品安全總體形勢趨穩向好。
食品安全亟待從全局戰略高度協調治理
記者:目前我國在食品安全治理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哪些差距?如何補齊這些短板?
龐國芳:各發達國家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經過長期的探索與博弈,積累了豐富而有益的經驗,其中不乏相通之處,有些方面尤其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例如:採用現代管理思想的頂層設計;一體化、高效率的監管體制與機制;科學、協調、統一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基於食品鏈概念的風險源頭及過程防控;積極有效的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機制等等。
由於食品安全與生態環境、食品產業基礎、風險分析和監管體系、科技創新體系、管理體系和經濟環境等密切相關,完善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亟待從全局和戰略高度進行全面協調治理,加強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監管體制、優化產銷環境、強化科技支撐,以及食品全程全息風險感知及防控體系的構建,需要科技界、企業界、政府監管部門、消費者等多方力量共同治理,來建立一個完整、立體、多維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保障食品產業可持續發展。
具體來講,可以從這幾方面入手:構建自給為主、多元補充、國際共治的食物供給和安全保障體系;構建基於健康風險全程管控的環境與食品基準/標準體系;構建基於“同一健康”(One Health)原則的耐藥菌防控機制,規範養殖業抗生素使用;強化大數據技術應用,推動國家監測網絡由“信息化”向“智能化”升級;加大食品安全與營養研發科技投入,築牢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科技支撐體系。
食品安全正處於由被動防禦轉向主動保障的關鍵期
記者:當前食品工業發展和食品安全保障面臨著哪些新問題和新挑戰?未來我國食品科學檢測技術的創新發展方向是什麼?怎樣更好保障國民“舌尖上的安全”?
龐國芳: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指出,我國食品安全形勢依然複雜嚴峻。來自種植和養殖業濫用藥物以及環境污染造成的化學性污染,疫情疫病傳播和突發性致病菌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成為我國食品安全的主要特征;營養安全和生物恐怖主義可能構成食品安全的長遠威脅。
未來10年至20年是我國加快建成創新型國家的攻堅時期,也是食品安全由被動防禦向主動保障轉變的關鍵時刻。隨著食品工業快速發展和大食物觀的落地,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大量湧現,食品安全新問題、新情況、新挑戰也隨之出現,從而對我國現行風險預警和監管體系、監管機構和監管能力提出新需求和挑戰。需要我們不斷提高食品營養與安全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支撐能力,構建食品安全主動防控體系,從而更好保障國民“舌尖上的安全”。
深入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加強食品全鏈條質量安全監管,加大重點領域食品安全問題聯合整治力度,已列入我國“十四五”發展規劃和國務院“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圍繞解決食品營養和安全瓶頸問題,提升國民食品營養和健康保障能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十四五”食品營養與安全關鍵技術研發重點。
食品安全是發展食品和營養健康產業的前提,新業態亟需探索安全監管新路徑。有關規劃指出,未來食品產業向著高品質、高營養、高技術含量產品研發和制造方面發展,其核心內容包括植物基食品、替代蛋白、食品感知、精準營養、智能製造、食品安全等。加工制造、營養健康、食品生物工程、智能裝備、質量安全、包裝物流等正成為食品科技發展的戰略任務。這使得我國食品安全保障體系面臨著來自頂層設計、監管機制體制、法律法規與標準、全程全息主動防控及社會共治等方面新挑戰,亟需完善提升食品安全監管科技創新能力,實現全產業鏈的一體化無縫監管、智慧監管和動態監管。
面對這些新形勢新挑戰,我認為應將頂層設計融合現代管理思想,重點突破食品安全全鏈條過程控制、食品安全智能控制、新興食品安全控制等關鍵技術,積極構建食品安全主動防控體系。除了傳統的農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食品污染物、毒理學、營養素等的檢測工作,數字化食品的安全更需要相關標準法規體系來完善。同時,食品檢測產業還應該更多關注未來食品安全的檢測技術以及新污染物檢測及毒理學評價技術,包括高通量檢測、未知物非靶向篩查、多元新風險因子快速識別、區塊鏈等新型檢測技術與智慧監管技術等,如此才能在食品安全主動保障和風險防控能力中發揮更大作用。
大幅提升市場監管技術支撐能力
記者:我們了解到您帶領團隊致力於化學污染物殘留檢測技術和標準研究已近40年,您目前在該領域有什麼最新突破嗎?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檢科院”)在服務市場監管和提升監管技術能力方面,有哪些新成果?
龐國芳:我們團隊從事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研究已近40年,從低分辨質譜到高分辨質譜,從單殘留檢測到千餘種化合物高通量篩查。特別是近五年,我們團隊針對食品化學性污染物、非食用物質及新污染物的複雜性、不確定性及動態性,研究了5類高分辨質譜裂解規律,創建了千餘種農藥化合物數字標準數據庫;研發了高分辨質譜-互聯網-數據科學/地理信息三元融合技術,創建農藥殘留智能分析平台,實現了農藥殘留檢測電子化、農藥殘留報告生成智能化和農藥殘留風險溯源可視化,促進了農藥殘留等風險物質的發現能力,為“健康中國”智庫提供科學數據資源。
更可喜的是,近幾年,中國檢科院在食品、化妝品、農產品、工業與消費品、新材料、危險化學品等安全研究和風險評估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多項創新性研究成果,大幅提升了科研能力和技術服務水平。包括:
第一,建成了植物檢疫學科體系及檢疫性有害生物防控技術體系、轉基因產品查驗技術體系,重點突破了有害生物與轉基因產品高通量、高精準、快速檢測監測技術和大宗產品檢疫處理技術,研發了系列裝備和藥劑,制修訂了成體系技術標準,大幅提升植物有害生物防控有效性。成果主要完成團隊是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者、中國檢科院首席科學家朱水芳團隊。
第二,率先提出“食品屬性表徵與品質分子識別”概念,改變了加工農產品和食品鑒偽、品種鑒定、產地鑒別標準缺乏、指標混亂的局面等,確立了農食產品真偽鑒別領域國內領先地位並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實現了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快速、準確的鑒定溯源,可有效用於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中傳染源和傳播途徑的確證、食品農產品中污染源的追溯。開展的食品過敏原檢測方法儲備研究處於國內領先。成果主要完成團隊是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者、中國檢科院首席專家陳穎團隊。
第三,在國際上率先系統闡明了食品中有害物的質譜軟電離裂解規律,開創了食品中未知有害物的質譜偵查及檢測技術;將食品組學引入風險篩查領域,開發了過度加工食品的全息判別技術;研發了MOF、分子印跡、免疫親和等新材料並與敞開式質譜離子源融合,研制出分離-電離一體化質譜離子源,開發了食品實時直接檢測技術。成果主要完成團隊是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獲得者、中國檢科院首席專家張峰團隊。
第四,搭建了動物疫病有證標准樣品研製平台,創製的假病毒制備載體,其包裝容量、表達效率和純度均領先國際同類技術,解決了高風險動物病原微生物檢測缺乏生物安全質控品的技術難題;研發了非洲豬瘟、施馬倫貝格病等動物疫病的現場初篩和實驗室精準檢測系列技術方法和試劑盒,構建了動物疫病風險分析模型及信息化風險分析系統。成果主要完成團隊是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獲得者、中國檢科院首席專家林祥梅團隊。
第五,建成了國內規模最大的外來傳染病監測生物樣本資源庫,並在標準驗證、標樣研制、無創樣本病原基因檢測和輸入病例病原分子溯源等多領域實現創新應用;在重大突發疫情應對中,第一時間研製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診斷方法並獲國家聯防聯控科技組推薦,形成技術標準應用,儲備了境外新發突發病原體檢測方法;研製“BIO-Capturer-5病毒氣溶膠採集富集儀及病毒檢測試劑”獲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集成研製了“生物有害因子全自動採集與極速生物監測一體化系統”(APDS)實現在線核酸檢測,並部署應用於大興國際機場、大型集會等需要生化安全監測的場所。成果主要完成團隊是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中國檢科院首席專家胡孔新團隊。
近年來,中國檢科院始終堅持以科研為中心,以學科建設為基礎,緊緊圍繞基礎理論與前沿技術及創新應用,直接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焦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大、核心、關鍵科技問題,在食品安全、工業消費品安全、生物安全等多個領域開展研究和技術開發,大幅提升了科研能力和技術服務水平。中國檢科院作為市場監管總局的直屬科研事業單位,將積極發揮好在食品安全領域科研優勢,為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9/5/lPUtuKcYhzafg9Dkwna2r41q0pM4UnTBnma.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食品安全關乎國人生命健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龐國芳30餘年致力於食品科學檢測技術理論與實踐研究,在農藥等化學污染物殘留微量分析技術領域作出了開拓性工作。他是我國食品安全檢測領域的第一位院士,曾3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也是第一位榮獲國際AOAC(國際分析化學家協會)最高科學榮譽獎——哈維.威利獎的中國科學家。圍繞如何提升食品科學檢測水平、更好保障國民“舌尖上的安全”等相關話題,記者採訪了龐國芳。
文| 本刊記者 馮琳
中國食品安全總體形勢趨穩向好
記者:食品安全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您能否從專業角度闡釋一下食品安全的特點和重要性?
龐國芳:食品安全涉及經濟、社會、科技、政治等多因素、多環節。不同歷史發展階段下,食品安全的主要特徵不同,一定時期內的潛在風險可能演變成未來階段的突出問題,所以食品安全需要在掌握其歷史特徵的前提下開展社會治理。總的來說,食品安全具有“動態性和層次性、絕對性和相對性、現實性與潛在性、系統性與區域性”等主要特徵,同時具有歷史性特徵和社會治理的特點。
強化食品安全治理、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有利於促進食品產業升級,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有利於保障食品供給與安全,提升民生品質;有利於維護國家形象,提升國際地位;有利於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與可持續發展。
記者:您30餘年來工作在檢測技術研究第一線,從多年實踐過程中您如何評價我國食品安全事業的發展現狀?
龐國芳:食品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我國歷來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在立法和監管體制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嘗試和不懈努力。2009年《食品安全法》頒布以來,我國食品安全保障體系趨於完善,食品安全科技支撐能力不斷強化,檢驗檢測能力逐步提升,監管大數據平台初步形成,監管成效進一步彰顯,食品安全監管進入信息化新時代。
強化過程控制、檢驗檢測、監測評估、監管應急等四個方向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加快研發快速檢測和非定向篩查技術及產品,提升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試劑和裝備國產化率,構建與國際接軌的食品安全標准體系、全國統一的追溯預警體系和全鏈條的過程控制體系及國家食品安全大數據雲平台,進一步完善監管應急技術體系——這些作為“十三五”期間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研究重點,已取得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並取得了系列科技成果。
截至目前,我國食品安全統一市場監管格局已初步形成,提振了公眾消費信心。在2022年全球食品安全綜合指數排名的113個國家和地區中,我國位居第25位,食品安全總體形勢趨穩向好。
食品安全亟待從全局戰略高度協調治理
記者:目前我國在食品安全治理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哪些差距?如何補齊這些短板?
龐國芳:各發達國家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經過長期的探索與博弈,積累了豐富而有益的經驗,其中不乏相通之處,有些方面尤其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例如:採用現代管理思想的頂層設計;一體化、高效率的監管體制與機制;科學、協調、統一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基於食品鏈概念的風險源頭及過程防控;積極有效的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機制等等。
由於食品安全與生態環境、食品產業基礎、風險分析和監管體系、科技創新體系、管理體系和經濟環境等密切相關,完善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亟待從全局和戰略高度進行全面協調治理,加強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監管體制、優化產銷環境、強化科技支撐,以及食品全程全息風險感知及防控體系的構建,需要科技界、企業界、政府監管部門、消費者等多方力量共同治理,來建立一個完整、立體、多維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保障食品產業可持續發展。
具體來講,可以從這幾方面入手:構建自給為主、多元補充、國際共治的食物供給和安全保障體系;構建基於健康風險全程管控的環境與食品基準/標準體系;構建基於“同一健康”(One Health)原則的耐藥菌防控機制,規範養殖業抗生素使用;強化大數據技術應用,推動國家監測網絡由“信息化”向“智能化”升級;加大食品安全與營養研發科技投入,築牢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科技支撐體系。
食品安全正處於由被動防禦轉向主動保障的關鍵期
記者:當前食品工業發展和食品安全保障面臨著哪些新問題和新挑戰?未來我國食品科學檢測技術的創新發展方向是什麼?怎樣更好保障國民“舌尖上的安全”?
龐國芳: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指出,我國食品安全形勢依然複雜嚴峻。來自種植和養殖業濫用藥物以及環境污染造成的化學性污染,疫情疫病傳播和突發性致病菌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成為我國食品安全的主要特征;營養安全和生物恐怖主義可能構成食品安全的長遠威脅。
未來10年至20年是我國加快建成創新型國家的攻堅時期,也是食品安全由被動防禦向主動保障轉變的關鍵時刻。隨著食品工業快速發展和大食物觀的落地,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大量湧現,食品安全新問題、新情況、新挑戰也隨之出現,從而對我國現行風險預警和監管體系、監管機構和監管能力提出新需求和挑戰。需要我們不斷提高食品營養與安全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支撐能力,構建食品安全主動防控體系,從而更好保障國民“舌尖上的安全”。
深入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加強食品全鏈條質量安全監管,加大重點領域食品安全問題聯合整治力度,已列入我國“十四五”發展規劃和國務院“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圍繞解決食品營養和安全瓶頸問題,提升國民食品營養和健康保障能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十四五”食品營養與安全關鍵技術研發重點。
食品安全是發展食品和營養健康產業的前提,新業態亟需探索安全監管新路徑。有關規劃指出,未來食品產業向著高品質、高營養、高技術含量產品研發和制造方面發展,其核心內容包括植物基食品、替代蛋白、食品感知、精準營養、智能製造、食品安全等。加工制造、營養健康、食品生物工程、智能裝備、質量安全、包裝物流等正成為食品科技發展的戰略任務。這使得我國食品安全保障體系面臨著來自頂層設計、監管機制體制、法律法規與標準、全程全息主動防控及社會共治等方面新挑戰,亟需完善提升食品安全監管科技創新能力,實現全產業鏈的一體化無縫監管、智慧監管和動態監管。
面對這些新形勢新挑戰,我認為應將頂層設計融合現代管理思想,重點突破食品安全全鏈條過程控制、食品安全智能控制、新興食品安全控制等關鍵技術,積極構建食品安全主動防控體系。除了傳統的農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食品污染物、毒理學、營養素等的檢測工作,數字化食品的安全更需要相關標準法規體系來完善。同時,食品檢測產業還應該更多關注未來食品安全的檢測技術以及新污染物檢測及毒理學評價技術,包括高通量檢測、未知物非靶向篩查、多元新風險因子快速識別、區塊鏈等新型檢測技術與智慧監管技術等,如此才能在食品安全主動保障和風險防控能力中發揮更大作用。
大幅提升市場監管技術支撐能力
記者:我們了解到您帶領團隊致力於化學污染物殘留檢測技術和標準研究已近40年,您目前在該領域有什麼最新突破嗎?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檢科院”)在服務市場監管和提升監管技術能力方面,有哪些新成果?
龐國芳:我們團隊從事農藥殘留檢測技術研究已近40年,從低分辨質譜到高分辨質譜,從單殘留檢測到千餘種化合物高通量篩查。特別是近五年,我們團隊針對食品化學性污染物、非食用物質及新污染物的複雜性、不確定性及動態性,研究了5類高分辨質譜裂解規律,創建了千餘種農藥化合物數字標準數據庫;研發了高分辨質譜-互聯網-數據科學/地理信息三元融合技術,創建農藥殘留智能分析平台,實現了農藥殘留檢測電子化、農藥殘留報告生成智能化和農藥殘留風險溯源可視化,促進了農藥殘留等風險物質的發現能力,為“健康中國”智庫提供科學數據資源。
更可喜的是,近幾年,中國檢科院在食品、化妝品、農產品、工業與消費品、新材料、危險化學品等安全研究和風險評估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多項創新性研究成果,大幅提升了科研能力和技術服務水平。包括:
第一,建成了植物檢疫學科體系及檢疫性有害生物防控技術體系、轉基因產品查驗技術體系,重點突破了有害生物與轉基因產品高通量、高精準、快速檢測監測技術和大宗產品檢疫處理技術,研發了系列裝備和藥劑,制修訂了成體系技術標準,大幅提升植物有害生物防控有效性。成果主要完成團隊是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者、中國檢科院首席科學家朱水芳團隊。
第二,率先提出“食品屬性表徵與品質分子識別”概念,改變了加工農產品和食品鑒偽、品種鑒定、產地鑒別標準缺乏、指標混亂的局面等,確立了農食產品真偽鑒別領域國內領先地位並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實現了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快速、準確的鑒定溯源,可有效用於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中傳染源和傳播途徑的確證、食品農產品中污染源的追溯。開展的食品過敏原檢測方法儲備研究處於國內領先。成果主要完成團隊是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者、中國檢科院首席專家陳穎團隊。
第三,在國際上率先系統闡明了食品中有害物的質譜軟電離裂解規律,開創了食品中未知有害物的質譜偵查及檢測技術;將食品組學引入風險篩查領域,開發了過度加工食品的全息判別技術;研發了MOF、分子印跡、免疫親和等新材料並與敞開式質譜離子源融合,研制出分離-電離一體化質譜離子源,開發了食品實時直接檢測技術。成果主要完成團隊是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獲得者、中國檢科院首席專家張峰團隊。
第四,搭建了動物疫病有證標准樣品研製平台,創製的假病毒制備載體,其包裝容量、表達效率和純度均領先國際同類技術,解決了高風險動物病原微生物檢測缺乏生物安全質控品的技術難題;研發了非洲豬瘟、施馬倫貝格病等動物疫病的現場初篩和實驗室精準檢測系列技術方法和試劑盒,構建了動物疫病風險分析模型及信息化風險分析系統。成果主要完成團隊是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獲得者、中國檢科院首席專家林祥梅團隊。
第五,建成了國內規模最大的外來傳染病監測生物樣本資源庫,並在標準驗證、標樣研制、無創樣本病原基因檢測和輸入病例病原分子溯源等多領域實現創新應用;在重大突發疫情應對中,第一時間研製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診斷方法並獲國家聯防聯控科技組推薦,形成技術標準應用,儲備了境外新發突發病原體檢測方法;研製“BIO-Capturer-5病毒氣溶膠採集富集儀及病毒檢測試劑”獲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集成研製了“生物有害因子全自動採集與極速生物監測一體化系統”(APDS)實現在線核酸檢測,並部署應用於大興國際機場、大型集會等需要生化安全監測的場所。成果主要完成團隊是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中國檢科院首席專家胡孔新團隊。
近年來,中國檢科院始終堅持以科研為中心,以學科建設為基礎,緊緊圍繞基礎理論與前沿技術及創新應用,直接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焦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大、核心、關鍵科技問題,在食品安全、工業消費品安全、生物安全等多個領域開展研究和技術開發,大幅提升了科研能力和技術服務水平。中國檢科院作為市場監管總局的直屬科研事業單位,將積極發揮好在食品安全領域科研優勢,為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9/5/lPUtuKcYhzafg9Dkwna2r41q0pM4UnTBnma.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