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雜誌(記者史鈺琳、郭孟琦)9月20日香港報道:香港有史以來製造成功的第一顆具國際領先水平的高分遙感AI衛星“香港星”,由新時空集團所屬“香港衛星製造中心”在香港科學園將軍澳創新園先進製造業中心內的衛星製造中心完成研製、總裝、測試、下線。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孫東局長出席儀式並致辭,高度讚揚香港歷史上第一顆具國際高水平的衛星“香港星”製造成功。
剪綵儀式環節。紫荊雜誌記者 史鈺琳 攝“香港星”搭載了高分辨率光學相機,可提供全球亞米級可見光遙感影像,可實現衛星多種應用,為全球物聯網、防災減災、緊急安全、遙感感知、智慧城市建設等領域提供高精度遙感感知大數據資料,大幅推動香港經濟社會的高品質發展。
現場航天主題佈置。紫荊雜誌記者 史鈺琳 攝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致辭。商報 馮瀚文 攝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指出政府在推動創科發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匯聚人才及支援新創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引進重點科創企業,有助本地科技產業的建設及深化香港新型工業化發展。他表示,過去一年接觸了超過200多間重點企業,現在已有近30家已經或準備落腳香港,另有數十間企業正處於緊密洽談階段。他強調,引進一個成功企業要經過不斷溝通,才能落實引進企業。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容永祺副主任致辭。紫荊雜誌記者 史鈺琳 攝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容永祺副主任致辭時對此表示,這是一件榮幸和驕傲的事,國家航天科技取得的輝煌成就,是國家綜合國力和整體科技水平提升的集中體現,在以全國政協原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高敬德博士的帶動與推動下,多位全國政協委員勇挑重擔,誓為香港的高科技產業和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找到突破點,經過數年的默默研發深耕,終於讓香港有史以來研製成功的第一顆衛星“香港星”完成總裝下線,令香港正式開啟了衛星飛天的大時代。同時他對中國航太部門和香港特區政府、中聯辦給予的大力支持,以及李家超行政長官和孫東局長的鼎力支持表示了衷心的感謝。最後對於“香港星”成功發射表示了期待。
香港再出發大聯盟譚耀宗秘書長致辭。紫荊雜誌記者 史鈺琳 攝香港再出發大聯盟譚耀宗秘書長在發言時向新時空集團香港衛星製造中心全體科技工作者致敬。他表示,香港史上第一顆衛星“香港星”的成功下線,是香港創新科技領域中的標誌性大事,具有香港創新科技和新型工業化的風向標作用,將把香港這種獨特優勢推向新的高度。他相信,在國家大力支持下,隨著大灣區創新科技融合發展進一步深入,大灣區創新科技將成為引領國家高品質發展和高水準開放的新引擎,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建設也必將提質增效,在“服務香港、貢獻國家”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香港新時空集團總裁張崢致辭。紫荊雜誌記者 史鈺琳 攝香港新時空集團總裁張崢表示,新時空集團所屬“香港衛星製造中心”成功研發出的香港有史以來第一顆具國際高水平的“香港星”,是排除困難、搶時間、爭速度在香港完成組裝、測試、下線的,今年11月底將在內陸海上發射。屆時,將邀請孫東局長率香港各界人士代表團赴內地現場觀摩海上衛星發射,一同見證香港愛國者治港由治及興新形勢下創新科技活力和新型工業轉化力,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香港星”的成功製造,首開香港歷史先河,是“一國兩制”由治及興新形勢下香港科技創新活力和新型工業化轉化力的具體體現,是實踐把香港建設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標誌性大事,必為香港創新科技走向世界帶來新的活力與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