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美術、音樂、舞蹈教育是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第14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

日期: 2023-09-21 來源: 紫荊
字號:

“第14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一連4日在香港海洋公園萬豪酒店大宴會廳舉行。論壇開幕儀式於9月20日舉行。論壇上,來自各個領域的藝術從業人士分享了他們從業多年的經驗、心得與思考。

 

香港美協副主席廖井梅

香港美協副主席廖井梅對形(shape)與型(form)在繪畫基礎教學的意義進行了討論。並指出形與型是美育基礎教育。

廖井梅說,造型能力不是模仿的能力,是對物體的形態在主客觀之間轉換的能力,是内在感受有秩序呈現的能力。型與形是形體與形式的關係,是美育的基礎教育,也是開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基石。

 

中央音樂學院歌劇系教授孫媛媛

中央音樂學院歌劇系教授孫媛媛說,藝術尖端人才培養是藝術教育,特別是高等專業藝術教育的重要使命和題中應有之義。對比國際同行發展狀況,當前我國包括聲樂在內的藝術尖端人才的培養模式和成果,與人民大眾的期待和國家文化發展戰略需求相比較,還有較大的差距。

孫媛媛結合自己的教學和藝術實踐,對我國聲樂尖端人才的自主培養,同與會專家作出交流。她認為,在每一個階段,人才培養的側重點都有所不同:一是以興趣愛好為原點,發現有天賦的“音樂苗子”。二是以人文素養為重點,擴大基礎聲樂人才的底座。三是以技能訓練為中心,培養合格的專門音樂人才。四是以審美教育為重心,造就高端音樂人才。五是以國家需要為導向,選樹青年拔尖音樂人才,形成中西合璧、融會貫通的中國聲樂藝術理論體系。

 

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副理事長兼音樂家專委會主任周游

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副理事長兼音樂家專委會主任周游就澳門音樂教育的起源和現狀進行了介紹。他表示,澳門三大範疇的音樂教育中,社會音樂教育發展迅速;普通學校音樂教育雖已普及但未見深入;專業音樂教育發展相對落後,有待進一步完善、進一步探討,希望專家、學者為此獻計獻策。

 

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教授古麗米娜·麥麥提

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教授古麗米娜·麥麥提在發言中提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流傳於中國各民族的民間舞蹈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澱,通過各族人民代代延傳至今,代表著各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舞蹈教育工作者們秉承著從田野中來,到田野中去的學習態度,堅持深入田野考察,根植民族文化,深挖舞蹈素材,深化教學內容,展示優秀的民族民間舞蹈藝術,通過學習和研究民族舞蹈文化,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瞭解並尊重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學生自覺成為中華民族舞蹈的優秀傳承者。

古麗米娜·麥麥提強調,民族舞蹈教育,就是要秉承“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這個教育理念,圍繞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充分挖掘、深度運用民族文化資源,找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培育時代新人間的內在契合,發揮我們的主體意識,發掘我們的潛力,以其為引領,培文化之根,鑄民族之魂,讓真善美的種子無聲地浸潤下一代的心田,完成藝術教育的使命,做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培育時代新人的先行者和領軍人。

 

來源:香港文聯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楊晨 校對:彭一斐 監製:張晶晶
編輯:楊晨 校對:彭一斐 監製:張晶晶
美術、音樂、舞蹈教育是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第14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