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譚錦球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近日就香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提出”四點希望”,為香港把握國際變局、加深對“一帶一路”意義的認識,為香港從國際格局出發、認識及發揮自身獨特優勢,作出引領、指明方向,增強香港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動力。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好”四點希望”、更加主動有為投入“一帶一路”建設,並在做好”民心相通”中助力香港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香港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是香港在國際變局下的新使命、新長征。習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當年11月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被確立為國家戰略,並寫入中共十九大、二十大報告中,在第七十一屆聯合國大會上,“一帶一路”倡議在193個會員國一致贊成和共同見證下,寫入了聯合國決議。
呼應國家戰略主動作為
如今,“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等一起,成為中國肩負大國責任、促進世界共贏共享發展的重大貢獻,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同時“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一路凱歌、獲得巨大成功,為沿線國家帶來重大發展機遇和繁榮振興。
10年來,香港作為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平台,在中央的大力支持和特區政府及各界的努力下,在共建“一帶一路”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國家把支持香港參與、助力“一帶一路”建設作為重要頂層設計、政策方向,顯示國家高度重視香港發揮自身優勢、貢獻國家所需。本屆特區政府重視區域合作,自今年全面復常通關以來,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工商界和專業界別代表團,分別出訪中東和東盟三個成員國,開拓合作空間。發揮香港所長、貢獻國家發展所需,把香港打造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核心樞紐之一,更凸顯香港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參與者、貢獻者、受益者的角色。丁薛祥副總理對香港提出”四點希望”,更是為香港呼應國家戰略主動作為作出清晰指引。“一帶一路”市場龐大,新興經濟體轉型升級需求殷切,而香港擁有以金融服務業為代表的現代化專業服務業,同時與內地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合作中優勢互補、進展顯著,香港應用好自身這些優勢,滿足“一帶一路”建設多樣化的需求,促進新興經濟體的發展,助力“一帶一路”各國共創、共享更多互利共贏的發展機遇。
加強“一帶一路”沿線經貿聯繫
要把”四點希望”落實好,香港需要在國際大格局中、從國家大戰略中分析與發揮自身優勢。國家設立絲路基金、亞投行等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助力人民幣國際化,加強金磚合作、東盟合作、中東合作等,打造互利共贏發展平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香港要充分提升掌握國家戰略與國際變局,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聯繫,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必將路途寬廣、行穩致遠。
”四點希望”緊扣香港的獨特優勢。在新環球經濟格局下,“一帶一路”建設將會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大勢,亦是香港未來發展必走之路。“一帶一路”倡議堅持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之路,不僅符合經濟發展規律,更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邏輯和趨勢,促進各國形成更加緊密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命運共同體。香港作為實行”一國兩制”的國際都會,更應以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視野正確看待“一帶一路”的重大意義,全面審視自己的獨特角色和責任利益,積極擁抱“一帶一路”巨大機遇,開啟香港發展新篇章、實現新飛躍。
(作者為全國政協常委、香港義工聯盟主席)
https://minio.bau.com.hk/zjsp/CMKjeVeai2ubbz7sgCbvj2rclPeSGnju.jpe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文|譚錦球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近日就香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提出”四點希望”,為香港把握國際變局、加深對“一帶一路”意義的認識,為香港從國際格局出發、認識及發揮自身獨特優勢,作出引領、指明方向,增強香港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動力。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好”四點希望”、更加主動有為投入“一帶一路”建設,並在做好”民心相通”中助力香港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香港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是香港在國際變局下的新使命、新長征。習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當年11月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被確立為國家戰略,並寫入中共十九大、二十大報告中,在第七十一屆聯合國大會上,“一帶一路”倡議在193個會員國一致贊成和共同見證下,寫入了聯合國決議。
呼應國家戰略主動作為
如今,“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等一起,成為中國肩負大國責任、促進世界共贏共享發展的重大貢獻,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同時“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一路凱歌、獲得巨大成功,為沿線國家帶來重大發展機遇和繁榮振興。
10年來,香港作為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平台,在中央的大力支持和特區政府及各界的努力下,在共建“一帶一路”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國家把支持香港參與、助力“一帶一路”建設作為重要頂層設計、政策方向,顯示國家高度重視香港發揮自身優勢、貢獻國家所需。本屆特區政府重視區域合作,自今年全面復常通關以來,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工商界和專業界別代表團,分別出訪中東和東盟三個成員國,開拓合作空間。發揮香港所長、貢獻國家發展所需,把香港打造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核心樞紐之一,更凸顯香港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參與者、貢獻者、受益者的角色。丁薛祥副總理對香港提出”四點希望”,更是為香港呼應國家戰略主動作為作出清晰指引。“一帶一路”市場龐大,新興經濟體轉型升級需求殷切,而香港擁有以金融服務業為代表的現代化專業服務業,同時與內地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合作中優勢互補、進展顯著,香港應用好自身這些優勢,滿足“一帶一路”建設多樣化的需求,促進新興經濟體的發展,助力“一帶一路”各國共創、共享更多互利共贏的發展機遇。
加強“一帶一路”沿線經貿聯繫
要把”四點希望”落實好,香港需要在國際大格局中、從國家大戰略中分析與發揮自身優勢。國家設立絲路基金、亞投行等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助力人民幣國際化,加強金磚合作、東盟合作、中東合作等,打造互利共贏發展平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香港要充分提升掌握國家戰略與國際變局,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聯繫,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必將路途寬廣、行穩致遠。
”四點希望”緊扣香港的獨特優勢。在新環球經濟格局下,“一帶一路”建設將會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大勢,亦是香港未來發展必走之路。“一帶一路”倡議堅持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之路,不僅符合經濟發展規律,更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邏輯和趨勢,促進各國形成更加緊密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命運共同體。香港作為實行”一國兩制”的國際都會,更應以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視野正確看待“一帶一路”的重大意義,全面審視自己的獨特角色和責任利益,積極擁抱“一帶一路”巨大機遇,開啟香港發展新篇章、實現新飛躍。
(作者為全國政協常委、香港義工聯盟主席)
https://minio.bau.com.hk/zjsp/CMKjeVeai2ubbz7sgCbvj2rclPeSGnju.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