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雄千年彝繡 牽手時尚
9月23日當地時間16時30分(北京時間22時30分)中國雲南楚雄彝繡發佈會在米蘭時裝周舉行。此次發佈會以“流光彝彩、美美與共”為主題集中發佈了40套綴飾彝繡非遺元素的跨界時尚服裝服飾。這些服飾向世界展示了來自遙遠東方古老神秘的彝繡之美為國際社會更好了解中華文化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打開了新的窗口。
鎂光燈下光束跳躍中楚雄彝繡驚豔亮相世界時尚之都米蘭濃烈鮮豔的色彩表現豐富的圖案、粗獷有力的技法呈現出一場跨越千年的文化傳承與時尚藝術交融的視覺盛宴。
楚雄州在意大利米蘭發40套綴飾彝繡非遺元素的跨界時尚服裝服飾此次發佈的女裝系列,在顏色上大膽運用彝族崇尚的黑色,圖案有雲紋、種子、馬櫻花、銀飾等元素,將古老的東方刺繡工藝與義大利小眾工藝的奢華面料相結合,再運用現代科技的鐳射切割等手段,活靈活現地將彝風重塑,打造出優雅、百搭且充滿東方魅力的女裝系列,為觀眾帶來了獨特的民族風印象。
楚雄千年彝繡 牽手時尚據了解,楚雄彝族服飾有著1700多年歷史,是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具有文化底蘊厚重、圖案構思抽象、針法多樣精緻、配色大膽獨特的特點,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瑰寶,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楚雄彝族自治州高度重視彝繡特色文化產業發展,在楚雄州委、州政府有力領導和州委宣傳部統籌推動下,組建了彝繡產業工作專班,堅持在保護中傳承,在傳承中創新,持續推動彝繡非遺活化傳承利用。
楚雄千年彝繡 牽手時尚為推動千年彝繡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楚雄州出台支持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的37條措施和加快彝繡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體系,制定了中國首個“楚雄彝繡”手工刺繡行業標準,建成中國首個彝繡數字文化產業園、彝繡產品交易中心,啟動中國首個手工業發展指數“新華·彝繡產業發展指數”的編制,拍攝《楚雄繡娘》紀錄片,讓千年非遺書寫“指尖新的傳奇”,譜寫和美共生新篇章。
楚雄千年彝繡 牽手時尚通過深挖彝繡文化價值、經濟價值、民生價值,深入推進實施媽媽製造、繡娘培訓計畫、愛心助殘彝繡行動計畫、僑商僑企情牽彝繡助力彝繡出山出海行動計畫等,楚雄州5.7萬名繡娘通過從事彝繡生產獲得穩定收入,自信自強過上幸福生活,楚雄彝繡實現“繡品變商品、繡片變名片、秀場變市場”3大轉變。
目前,楚雄全州共有彝繡經營戶538戶,年產值超千萬元的彝繡企業有12戶,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彝繡工作站13個,依託全州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成彝繡車間77個、繡坊260個,逐步形成“區域有園區、縣縣有企業、鄉鄉有車間、村村有繡坊”的發展格局。
據統計,2022年全州彝繡產業實現增加值2.45億元,今年1至6月彝繡產業實現增加值1.1億元,全州繡娘人均增收3180元,並帶動1200多名殘疾繡娘就近就業增收致富,彝繡產業成為助推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富民產業和把更多媽媽留在家門口就業的溫暖產業、幸福產業。
來源:楚雄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