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雜誌(記者 史鈺琳)9月26日深圳報道:由深圳市政府新聞辦主辦,香港商報承辦的“融通深港澳”媒體交流採訪活動於9月25日在深圳開啟首日行程。深港澳媒體一行首站來到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參觀“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深入了解廣東改革開放的成果,再到深圳第一高樓——深圳平安金融中心83樓觀光層,在“雲端”俯瞰鵬城壯美風光。從展覽到“雲端”,深圳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以全方位實景之姿,躍然呈現於深港澳媒體人眼前。
深港澳媒體一行首站來到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參觀“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見證廣東改革開放40年的崢嶸歲月
“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設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四樓、五樓,該展覽集思想性、歷史性、科技性、藝術性於一體,生動再現了廣東改革開放重大決策、重大突破的歷程、深入反映了改革開放40年來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豐碩成果。
深港澳媒體一行首站來到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參觀“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走進展廳,廣東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的一幕幕撲面而來。一個個時代場景瞬間再現,一組組開放成果定格,一處處新穎炫酷的高科技展示,全景展示了廣東改革開放40年的崢嶸歲月。展覽內容分為“敢為人先勇立潮頭(1978—1992)”“增創優勢砥礪前行(1992-2012)”“走在前列當好窗口(2012-2018)”3個單元。展覽展線全長1305米,展陳面積6300多平方米,各單元之間以改革開放歷史演進為主線,反映了廣東改革開放一脈相承、不斷深化的過程。
深港澳媒體一行首站來到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參觀“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深港澳媒體一行漫步展廳,彷彿坐上時光穿梭機,亦隨着時間脈絡,見證了作為改革排頭兵的深圳,在短短數十載騰飛發展,從默默無聞的邊陲小鎮,快速發展為現代化國際都市的歷程。
在深圳第一高樓俯瞰鵬城壯美風光
若想把深圳城市風光盡收眼底,最佳的觀光點莫過於深圳第一高樓——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深港澳媒體一行到達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東門,可見高樓直插雲端、蔚為壯觀,採訪團的記者們紛紛拍照留念。
在深圳第一高樓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俯瞰鵬城壯美風光據悉,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共有118層,高度達592.5米,FREE SKY雲際觀光層位於平安金融中心116層,547.6米海拔高空,可360°鳥瞰深圳四方八面不同景觀與城市風貌,是深圳熱門的旅遊打卡地標。
“我們站在平安金融中心東邊,可以看到深圳地王大廈,國貿大廈,京基100大廈,再到現在的平安金融中心,這是深圳最高樓變遷更替的過程。站在平安金融中心高層俯瞰整個深圳的建築群布局,從中清晰可見深圳改革開放40多年發展的變化歷程,它的中心在不斷往西移動,從羅湖到福田、南山,現在到前海,整個發展脈絡是很清晰的。”平安集團品牌部高級公關策劃胡廷鴻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83樓落地玻璃前,向深港澳媒體一行介紹。
深港澳媒體一行在深圳第一高樓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俯瞰鵬城壯美風光在俯瞰壯美深圳城市建築風貌的同時,向遠處眺望,深圳海岸線上一片綠意盎然的紅樹林與海天相接,這就是深圳的紅樹林保護區。以福田紅樹林溼地為核心的深圳灣,是全球候鳥遷飛通道的重要驛站和越冬地。福田紅樹林溼地是全國唯一城市腹地的國際重要溼地,與香港米埔內後海灣溼地攜手共建,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名片”。
今年7月份,在我國首次舉辦的國際紅樹林保護高級別論壇上,平安集團規劃提出了“保險+信託+公益募捐平台+科技賦能+志願者服務”的平安紅樹林保護綜合金融服務方案。平安信託計劃將成立全國首隻紅樹林保護慈善信託,該慈善信託鼓勵駐深企業及市民參與,募集的資金將全部用於紅樹林生態保護公益項目。
在平安金融中心高層觀光時,一處特別的風景吸引了香港媒體記者的關注,紛紛把鏡頭對準位於深圳市福田區南部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接壤處,面積3.89平方公里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據了解,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唯一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特色平台,是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重大平台。河套現已成為深港科技合作緊密度最高、融合度最強的區域之一。其中,深圳河南側的香港園區面積約0.87平方公里;深圳河北側的深圳園區(包括皇崗口岸片區和福田保稅區)面積3.02平方公里。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星島環球網記者李梓銘表示,在此次“融通深港澳”媒體交流採訪活動中,他最關注港深之間互聯互通、雙向交融的吸引力。“通過本次採訪,了解到深圳在港深互聯互通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譬如河套合作區e站通綜合服務中心是深圳市唯一實現深港跨境“一件事一次辦”的大廳,可以為港人提供很多便利服務,亦見到深圳改革開放所取得的豐碩成果,更期待見到未來港深兩地會有更緊密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