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相關規定,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的提名和建議,國務院9月13日決定任命郭俊峯為入境事務處處長。9月19日,在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的監誓下,郭俊峯宣誓就任為入境事務處處長。履新第二天,郭俊峯即接受首家傳媒《紫荊》雜誌專訪,他表示,非常榮幸獲得中央政府的任命,亦十分感謝中央政府、行政長官李家超以及特區政府的信任。他表示會繼續帶領好入境處這支接近9,000人的團隊,迎接未來的挑戰。
郭俊峯指出,自其1989年加入入境處34年來,出入境人次上升、口岸數量增多且服務能力提升、員工數量增加等是入境處最大的變化。面對如此大的變化與挑戰,入境處始終不變的是其與香港市民並肩同行、以民為本、急民所急的信念,與為民服務的承諾。
文| 本刊記者 黃鈺潔 李博揚
助力人才引進,簡化申請程序
近年來,香港大力引進優秀人才。行政長官2022年施政報告推出一系列搶人才措施,積極爭取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當中包括在去年年底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取消“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的年度配額、優化現有多項輸入人才計劃的申請或留港安排等等。特區政府更於今年5月擴大“人才清單”,以吸引更多高質素人才來港。行政長官李家超曾表示,將充分發揮香港自身獨特優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大灣區構建國際創新人才港。
郭俊峯表示,隨著特區政府推出系列措施,入境處所收到的各計劃申請數量均大幅上升,從去年12月28日推出計劃至今年8月,已有超過9萬宗人才簽證計劃申請獲批,共計約5萬名申請人透過各項人才簽證計劃抵港,超出每年最少輸入3萬5千名人才的目標。其中,“高才通”計劃的反應尤為踴躍,已有大約3萬5千宗申請獲批。其中,A類人才接獲申請1萬2千宗,獲批超7,000宗;B類人才接獲申請超2萬3千宗,獲批超1萬9千宗;C類人才接獲申請近一萬宗,已批出超8,000宗。當中獲批的高薪申請人從事的行業範圍相當多元化,包括資訊科技、金融服務業等。
面對不斷增加的申請,郭俊峯表示,入境處會靈活調配人手及簡化審核程序,積極配合香港的人才及發展需要。此外,也將善用科技加強電子化服務,為申請人提供更便捷的申請渠道。他說,入境處去年年底將電子化簽證申請服務擴展至所有簽證申請,而新推出的“高才通”更全面實施電子化申請手續,申請人可透過網上電子平台遞交申請、繳費及下載電子簽證。入境處會按需調配資源、優化工作流程以處理申請個案,協助特區政府吸納各方優秀人才,提升香港軟實力,為香港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踏實支持。
簡化通關手續,探索合作新模式
不久前,國務院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深港共同打造“一區兩園”。園區範圍包括了福田和皇崗兩個連接深港兩地的陸路口岸。為此,入境處正全力配合特區政府完善陸路口岸的基建設施,包括推進皇崗口岸的重建工作、規劃重建沙頭角口岸。
郭俊峯介紹,入境處已和特區政府相關部門與內地有關單位成立了工作專班,積極討論交流,研究如何在“一地兩檢”安排下引入“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邊檢查驗模式,簡化通關手續,便利深港兩地人員往來及促進經濟發展。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通關模式下,出入境雙方的自助通道和人工通道將在兩地口岸邊界線上並排建立,旅客只需排一次隊、檢查一次證件,就可以經過出入境雙方的檢查區域完成兩地的出入境手續。
郭俊峯說,這一模式有望率先在新皇崗口岸實施,並逐步拓展至其他重建口岸。入境處會全力配合保安局,積極研究創新通關模式,並從軟硬件方面優化現有出入境檢查系統,便利旅客通關、提升工作效率。
設置三重關卡,守好國家南大門
作為一支執法與服務並重的紀律部隊,入境處一直不遺餘力把守國家南大門,堅決擔起全面落實香港國安法的責任。郭俊峯介紹,入境處在維護國家安全的工作部署上,經“前、中、後”三重大門組成。
“前”者,指防止不法分子進入香港這一國家南大門和國際樞紐。入境處在便利人員往來的同時,亦不遺餘力實施嚴格的出入境及簽證管制,堅決防止不法分子入境或留港,並會阻截涉嫌干犯罪行人員離開香港。“中”者,指致力打擊干犯出入境罪行的第二重防線工作。入境處與內地執法機關一直緊密合作,加強情報分析及強化執法工作,全力偵查及防止一切與出入境有關罪行、防範恐怖活動、打擊跨境偷渡、追捕偷運人蛇犯罪集團等。入境處更成立了網絡罪案及法證調查小組,加強打擊與入境事務有關的不法活動。“後”者,指把不受歡迎且滯留在港的非香港居民,採取一切合適措施有效、有序、有理遣送回國或原居地。
郭俊峯說,維護國家安全是香港入境處的光榮使命,任重而道遠。自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香港已邁入“由治及興”的新時代,但危害國家安全的風險隱患仍在。他與一眾入境處人員必定會繼續保持憂患意識,強化底線思維,不斷完善維護國家安全的各項工作,堅實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責任,務實地以愛國愛港之心建設香港、服務市民、護我家園。
及時調整策略,響應市民需求
入境處在2018年年底展開“全港市民換領身份證計劃”,因疫情緣故,延長換證計劃安排至今年3月3日結束。全面通關後,累積3年未返港辦理身份證的市民集中從內地或海外返港換證,導致香港換領身份證預約十分緊張,令人事登記處的服務需求急劇上升。
郭俊峯介紹,入境處一貫秉承“以民為本”的服務宗旨,早在2月時就宣布延長4間人事登記處服務時段至夜晚10點。處理能力由疫情前的平均每星期處理約10,000宗申請,提升至18,000宗。今年3月6日至8月31日,入境處已簽發超57萬張身份證。
此外,入境處亦安排港島辦事處於個別公眾假期推出特別服務日,加開辦理各類型身份證申請服務,並把人事登記服務預約系統中的可提前預約日由24個工作日延長至96個工作日,同時在預約系統中新增了“查詢各人事登記辦事處預約狀況”的功能,以便利市民辦理預約手續,務求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求、我有所為”。
郭俊峯說,留意到市民對換領身份證的需求依然殷切,入境處會繼續靈活調配人手,盡快處理申請,並積極在短期內推出新措施以提升簽發身份證的處理能力,待落實細節後更會盡快向大家公布詳情,切實做到解市民所急。
多措並舉,確保兩地通關順暢
自兩地恢復通關以來,深港兩城遊成為兩地普通市民生活旅遊新趨勢。迎來中秋國慶小長假,面對即將到來的中秋國慶假期出入境高峰,郭俊峯說,入境處已作好全力準備。
郭俊峯指,隨著今年2月初香港同內地全面通關,香港的出入境人次穩步上升,今年2月至8月期間有超過1.2億人次經各個口岸進出香港。暑假期間,入境處更錄得總出入境人次近4,400萬,即平均每日有約70萬人次出入境。今年9月29日至10月6日是內地國慶假期,而9月30日至10月2日是香港公眾假期,兩地假期重疊,他預計將有大量旅客“北上”“南下”。入境處預測,9月29日至10月6日,將有約655萬人次香港居民和訪客經各管制站進出香港,其中約82.9%旅客,即約543萬人次會經陸路邊境管制站進出香港。9月30日陸路出境將較為繁忙,達492,000人次;入境高峰期為10月2日,達538,000人次。落馬洲支線管制站、羅湖管制站、深圳灣管制站預計分別每日平均約164,000、162,000、103,000人次出入境。
為迎接這一出入境高峰,入境處已減少前線人員休假,以便調配人手,並加開檢查櫃檯及通道、疏導人流及車流並增派人員協助維持旅客過關秩序。同時,入境處亦會與警務處、海關和港鐵公司在羅湖管制站成立聯合指揮中心,以便即時作出部署,並與內地出入境部門緊密聯繫,密切留意人流情況,確保過關人流暢順。
入境處運用創新科技,提升口岸的通關效率及整體處理能力。早在2021年12月疫情期間,入境處就推出“非觸式e-道”服務,利用容貌識別技術,讓已登記的香港居民以加密二維碼自助過關,提供更方便、更有效率和更衞生的出入境服務。服務推出後,已有超過2,355萬人次使用。
今年4月,入境處亦調整了電子通行證持有人使用e-道服務的年齡,由以往的16歲或以上調低至11歲或以上,讓更多訪港旅客可以享用便捷的e-道服務,新措施推出5個月,已經有超過53萬人次使用。不僅如此,為使更多人享用方便快捷的自助出入境檢查服務,入境處在今年7月將e-道服務擴至來港就讀的學生、外籍家庭傭工及輸入勞工,受惠人數達42萬,通關時間由平均15秒下降至7秒。
郭俊峯表示,入境處會繼續留意各口岸的出入境人流及車輛流量,考慮各口岸的實際情況、旅客及車輛跨境需求等因素,積極配合相關政策局及部門檢視延長口岸開放時間的可行性,並與內地政府保持緊密聯繫,以確保各口岸出入境檢查服務順暢,便利兩地互聯互通。
展望未來,勇立潮頭再譜新篇
郭俊峯介紹,位於將軍澳的新入境處總部已進入竣工階段,將於2024年起分階段遷入新址,以期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服務。除了重置原有的公共服務辦事處外,新總部將增設出生和婚姻登記服務,並擴大創新科技的應用,為新總部加入智能元素,包括設置多元化自助服務站,讓市民在遞交各項申請及領取各類證件時,無須在櫃檯前排隊輪候。市民更可在非辦公時間透過自助服務站使用有關服務。
在青少年發展工作方面,郭俊峯說,“青年有未來,則香港有未來。”年輕人是香港的未來棟樑,是香港踏上新征程路上的接棒人。自2013年成立至今的入境事務處青少年領袖團已踏入第10個年頭,入境處秉持著“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的理念,正竭盡所能培育忠誠愛國的新一代。今年,領袖團更成立了大專生分隊,讓已經升讀大專院校的隊員可以繼續接受訓練,並與年輕隊員分享經驗、協助帶領年幼隊員。截至今年8月底,入境事務處青少年領袖團已有來自20多間中學的550多名隊員。郭俊峯表示,在未來的日子,入境處會繼續加強青少年發展工作。透過籌辦更多不同活動及交流團,為隊員提供更多機會擴闊視野,培育更多愛國愛港、守法護法、對社會有承擔、有貢獻和具世界觀的未來棟樑。
(本文圖片除署名外均由香港入境處提供,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3年10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9/27/zvDhHKSYYryeUptL09opLM2T1Rjz9HKUncP.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相關規定,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的提名和建議,國務院9月13日決定任命郭俊峯為入境事務處處長。9月19日,在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的監誓下,郭俊峯宣誓就任為入境事務處處長。履新第二天,郭俊峯即接受首家傳媒《紫荊》雜誌專訪,他表示,非常榮幸獲得中央政府的任命,亦十分感謝中央政府、行政長官李家超以及特區政府的信任。他表示會繼續帶領好入境處這支接近9,000人的團隊,迎接未來的挑戰。
郭俊峯指出,自其1989年加入入境處34年來,出入境人次上升、口岸數量增多且服務能力提升、員工數量增加等是入境處最大的變化。面對如此大的變化與挑戰,入境處始終不變的是其與香港市民並肩同行、以民為本、急民所急的信念,與為民服務的承諾。
文| 本刊記者 黃鈺潔 李博揚
助力人才引進,簡化申請程序
近年來,香港大力引進優秀人才。行政長官2022年施政報告推出一系列搶人才措施,積極爭取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當中包括在去年年底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取消“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的年度配額、優化現有多項輸入人才計劃的申請或留港安排等等。特區政府更於今年5月擴大“人才清單”,以吸引更多高質素人才來港。行政長官李家超曾表示,將充分發揮香港自身獨特優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大灣區構建國際創新人才港。
郭俊峯表示,隨著特區政府推出系列措施,入境處所收到的各計劃申請數量均大幅上升,從去年12月28日推出計劃至今年8月,已有超過9萬宗人才簽證計劃申請獲批,共計約5萬名申請人透過各項人才簽證計劃抵港,超出每年最少輸入3萬5千名人才的目標。其中,“高才通”計劃的反應尤為踴躍,已有大約3萬5千宗申請獲批。其中,A類人才接獲申請1萬2千宗,獲批超7,000宗;B類人才接獲申請超2萬3千宗,獲批超1萬9千宗;C類人才接獲申請近一萬宗,已批出超8,000宗。當中獲批的高薪申請人從事的行業範圍相當多元化,包括資訊科技、金融服務業等。
面對不斷增加的申請,郭俊峯表示,入境處會靈活調配人手及簡化審核程序,積極配合香港的人才及發展需要。此外,也將善用科技加強電子化服務,為申請人提供更便捷的申請渠道。他說,入境處去年年底將電子化簽證申請服務擴展至所有簽證申請,而新推出的“高才通”更全面實施電子化申請手續,申請人可透過網上電子平台遞交申請、繳費及下載電子簽證。入境處會按需調配資源、優化工作流程以處理申請個案,協助特區政府吸納各方優秀人才,提升香港軟實力,為香港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踏實支持。
簡化通關手續,探索合作新模式
不久前,國務院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深港共同打造“一區兩園”。園區範圍包括了福田和皇崗兩個連接深港兩地的陸路口岸。為此,入境處正全力配合特區政府完善陸路口岸的基建設施,包括推進皇崗口岸的重建工作、規劃重建沙頭角口岸。
郭俊峯介紹,入境處已和特區政府相關部門與內地有關單位成立了工作專班,積極討論交流,研究如何在“一地兩檢”安排下引入“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邊檢查驗模式,簡化通關手續,便利深港兩地人員往來及促進經濟發展。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通關模式下,出入境雙方的自助通道和人工通道將在兩地口岸邊界線上並排建立,旅客只需排一次隊、檢查一次證件,就可以經過出入境雙方的檢查區域完成兩地的出入境手續。
郭俊峯說,這一模式有望率先在新皇崗口岸實施,並逐步拓展至其他重建口岸。入境處會全力配合保安局,積極研究創新通關模式,並從軟硬件方面優化現有出入境檢查系統,便利旅客通關、提升工作效率。
設置三重關卡,守好國家南大門
作為一支執法與服務並重的紀律部隊,入境處一直不遺餘力把守國家南大門,堅決擔起全面落實香港國安法的責任。郭俊峯介紹,入境處在維護國家安全的工作部署上,經“前、中、後”三重大門組成。
“前”者,指防止不法分子進入香港這一國家南大門和國際樞紐。入境處在便利人員往來的同時,亦不遺餘力實施嚴格的出入境及簽證管制,堅決防止不法分子入境或留港,並會阻截涉嫌干犯罪行人員離開香港。“中”者,指致力打擊干犯出入境罪行的第二重防線工作。入境處與內地執法機關一直緊密合作,加強情報分析及強化執法工作,全力偵查及防止一切與出入境有關罪行、防範恐怖活動、打擊跨境偷渡、追捕偷運人蛇犯罪集團等。入境處更成立了網絡罪案及法證調查小組,加強打擊與入境事務有關的不法活動。“後”者,指把不受歡迎且滯留在港的非香港居民,採取一切合適措施有效、有序、有理遣送回國或原居地。
郭俊峯說,維護國家安全是香港入境處的光榮使命,任重而道遠。自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香港已邁入“由治及興”的新時代,但危害國家安全的風險隱患仍在。他與一眾入境處人員必定會繼續保持憂患意識,強化底線思維,不斷完善維護國家安全的各項工作,堅實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責任,務實地以愛國愛港之心建設香港、服務市民、護我家園。
及時調整策略,響應市民需求
入境處在2018年年底展開“全港市民換領身份證計劃”,因疫情緣故,延長換證計劃安排至今年3月3日結束。全面通關後,累積3年未返港辦理身份證的市民集中從內地或海外返港換證,導致香港換領身份證預約十分緊張,令人事登記處的服務需求急劇上升。
郭俊峯介紹,入境處一貫秉承“以民為本”的服務宗旨,早在2月時就宣布延長4間人事登記處服務時段至夜晚10點。處理能力由疫情前的平均每星期處理約10,000宗申請,提升至18,000宗。今年3月6日至8月31日,入境處已簽發超57萬張身份證。
此外,入境處亦安排港島辦事處於個別公眾假期推出特別服務日,加開辦理各類型身份證申請服務,並把人事登記服務預約系統中的可提前預約日由24個工作日延長至96個工作日,同時在預約系統中新增了“查詢各人事登記辦事處預約狀況”的功能,以便利市民辦理預約手續,務求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求、我有所為”。
郭俊峯說,留意到市民對換領身份證的需求依然殷切,入境處會繼續靈活調配人手,盡快處理申請,並積極在短期內推出新措施以提升簽發身份證的處理能力,待落實細節後更會盡快向大家公布詳情,切實做到解市民所急。
多措並舉,確保兩地通關順暢
自兩地恢復通關以來,深港兩城遊成為兩地普通市民生活旅遊新趨勢。迎來中秋國慶小長假,面對即將到來的中秋國慶假期出入境高峰,郭俊峯說,入境處已作好全力準備。
郭俊峯指,隨著今年2月初香港同內地全面通關,香港的出入境人次穩步上升,今年2月至8月期間有超過1.2億人次經各個口岸進出香港。暑假期間,入境處更錄得總出入境人次近4,400萬,即平均每日有約70萬人次出入境。今年9月29日至10月6日是內地國慶假期,而9月30日至10月2日是香港公眾假期,兩地假期重疊,他預計將有大量旅客“北上”“南下”。入境處預測,9月29日至10月6日,將有約655萬人次香港居民和訪客經各管制站進出香港,其中約82.9%旅客,即約543萬人次會經陸路邊境管制站進出香港。9月30日陸路出境將較為繁忙,達492,000人次;入境高峰期為10月2日,達538,000人次。落馬洲支線管制站、羅湖管制站、深圳灣管制站預計分別每日平均約164,000、162,000、103,000人次出入境。
為迎接這一出入境高峰,入境處已減少前線人員休假,以便調配人手,並加開檢查櫃檯及通道、疏導人流及車流並增派人員協助維持旅客過關秩序。同時,入境處亦會與警務處、海關和港鐵公司在羅湖管制站成立聯合指揮中心,以便即時作出部署,並與內地出入境部門緊密聯繫,密切留意人流情況,確保過關人流暢順。
入境處運用創新科技,提升口岸的通關效率及整體處理能力。早在2021年12月疫情期間,入境處就推出“非觸式e-道”服務,利用容貌識別技術,讓已登記的香港居民以加密二維碼自助過關,提供更方便、更有效率和更衞生的出入境服務。服務推出後,已有超過2,355萬人次使用。
今年4月,入境處亦調整了電子通行證持有人使用e-道服務的年齡,由以往的16歲或以上調低至11歲或以上,讓更多訪港旅客可以享用便捷的e-道服務,新措施推出5個月,已經有超過53萬人次使用。不僅如此,為使更多人享用方便快捷的自助出入境檢查服務,入境處在今年7月將e-道服務擴至來港就讀的學生、外籍家庭傭工及輸入勞工,受惠人數達42萬,通關時間由平均15秒下降至7秒。
郭俊峯表示,入境處會繼續留意各口岸的出入境人流及車輛流量,考慮各口岸的實際情況、旅客及車輛跨境需求等因素,積極配合相關政策局及部門檢視延長口岸開放時間的可行性,並與內地政府保持緊密聯繫,以確保各口岸出入境檢查服務順暢,便利兩地互聯互通。
展望未來,勇立潮頭再譜新篇
郭俊峯介紹,位於將軍澳的新入境處總部已進入竣工階段,將於2024年起分階段遷入新址,以期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服務。除了重置原有的公共服務辦事處外,新總部將增設出生和婚姻登記服務,並擴大創新科技的應用,為新總部加入智能元素,包括設置多元化自助服務站,讓市民在遞交各項申請及領取各類證件時,無須在櫃檯前排隊輪候。市民更可在非辦公時間透過自助服務站使用有關服務。
在青少年發展工作方面,郭俊峯說,“青年有未來,則香港有未來。”年輕人是香港的未來棟樑,是香港踏上新征程路上的接棒人。自2013年成立至今的入境事務處青少年領袖團已踏入第10個年頭,入境處秉持著“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的理念,正竭盡所能培育忠誠愛國的新一代。今年,領袖團更成立了大專生分隊,讓已經升讀大專院校的隊員可以繼續接受訓練,並與年輕隊員分享經驗、協助帶領年幼隊員。截至今年8月底,入境事務處青少年領袖團已有來自20多間中學的550多名隊員。郭俊峯表示,在未來的日子,入境處會繼續加強青少年發展工作。透過籌辦更多不同活動及交流團,為隊員提供更多機會擴闊視野,培育更多愛國愛港、守法護法、對社會有承擔、有貢獻和具世界觀的未來棟樑。
(本文圖片除署名外均由香港入境處提供,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3年10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9/27/zvDhHKSYYryeUptL09opLM2T1Rjz9HKUnc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