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中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但長期以來因其成分複雜、機制不明、質量難控等問題被蒙上一層神秘面紗。
什麼樣的藥材才是貨真價實的道地藥材?中藥能不能像西藥一樣進行成分分析?經現代科學技術提取的配方顆粒,還是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那碗「湯藥」?帶著種種疑問,記者走進湖北省中藥傳承創新產業創新中心、湖北省首家中藥配方顆粒試點企業勁牌持正堂藥業有限公司,在科學提取技術、指紋圖譜技術、成分分析等現代科技語境中感受中醫藥的傳承創新。
「只為原汁原味,還原那一碗湯藥」
湯藥作為傳統中藥常用劑型,千百年來都是中醫臨床辨證施治的重要手段。近年來,應用現代科技生產的顆粒劑,以其免煎煮、易保存、易攜帶、服用方便等特點,成為人們追求健康的新選擇。然而,經過現代化技術手段蒸煮、濃縮、乾燥、制粒而成的中藥配方顆粒與傳統方法煎煮的湯劑相比,藥效是否一樣?這是很多消費者心中的疑慮。
「空口無憑,我們需要用實驗和數據來還原湯藥標準,讓傳統湯劑的有效成分能夠完整地保留在顆粒中。」勁牌持正堂藥業中藥配方顆粒技術部經理胡輝對記者說。
在勁牌研究院的提取技術部實驗室里,記者看到,一邊是一排傳統藥罐正在熬制中藥材,另一邊則是現代滲漉裝置里的藥材正在通過一道道程序反復滲漉、循環提取。勁牌研究院提取技術部經理陳志元介紹,在這裡,將單味道地藥材古法炮製後,仿照標準湯藥煎煮方法,確定提取時間、提取溫度、煎煮時間、溶媒量等各項參數,進行反復試驗,檢測其中每一種功效成分的出藥量,作為藥材提取的數字化標準。
為了更好地還原傳統湯劑標準,他們還要研究各類藥材炮製技術,模擬傳統炮製方法,將其轉化成現代炮製設備的各項工藝參數,保證藥材功效。
「工藝參數的確定是無數次試驗、無數次數據分析的結果。」據提取專家介紹,以肉蓯蓉為例,經過多次試驗,確定先切成2毫米到4毫米厚片,用90度熱水燙一分鐘滅酶處理,避免水解酶將苷類物質分解,晾30分鐘後60攝氏度烘乾,再開始熬煮,檢測達標後才可進行量化提取。
試驗結果轉化為生產實踐。在勁牌持正堂藥業的中藥提取車間,只見一台台先進儀器設備整齊排列。工作人員介紹,生產全過程自動化、智能化,每味藥材都要經過逆流提取、蝶式離心分離、陶瓷膜過濾、超濾膜分離、納濾膜濃縮等工藝,將原料的功效成分量化提取、科學控制,最大限度保留有效成分,去除無效成分和雜質殘留。
科學提取後,還要經過低溫濃縮、快速乾燥、乾法制粒等流程,精製成單味中藥配方顆粒。制粒時,採用雙輪擠壓方式製成高密度薄片,精確切制,產品的粒徑更為均一,確保產品溶解性,「一衝即溶」,經中醫辨證論治、隨症加減處方後,就可供患者即衝即服。
中藥配方顆粒具有藥材更安全、療效更穩定、配伍更精確、使用更方便等特點。接受採訪的多位中藥師表示,傳統湯劑藥材來源不一,質量良莠不齊,無法保證安全性和統一性;傳統煎煮成分轉移率低,且手工稱重易出現較大劑量誤差。中藥顆粒劑優選中藥材,避免傳統中藥可能存在的農藥殘留、重金屬等有害物質,調配更精確,單包誤差小於0。1克。
勁牌公司副總裁、勁牌持正堂藥業董事長李清安介紹,中藥配方顆粒代表了中藥現代化發展方向與趨勢,勁牌多年來專注中藥現代化,推動技術不斷迭代升級,為的就是通過新技術的應用,讓中醫藥能夠真正走進尋常百姓家,實現全民全生命週期全覆蓋。
目前,勁牌持正堂藥業已成為湖北省內中藥配方顆粒行業龍頭,與省內140余家等級醫院、3000余家基層醫療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向廣大群眾提供中藥配方顆粒服務。
「人參有19個‘指紋’,都對上了才是道地藥材」
有著70年歷史的勁牌公司,曾經是湖北大冶的一家縣級酒廠,1978年開始嘗試研制滋補酒、保健酒,從此開啓與中藥的不解之緣。勁牌產品的獨特之處、勁酒在市場上的成功之道,就在於對中藥材的有效使用。這也成就了勁牌公司對於中藥材品質選擇和技術創新的特別追求。
據胡輝介紹,最初,勁牌中藥材採購主要依靠中藥材市場交易,藥材品質無法保證,有時藥材運回來才發現根本不能用。為從源頭把控藥材品質,2000年,公司決定建設藥材直供基地。
胡輝是當時勁牌派出尋找道地藥材產地的「尋藥人」之一。公司要求他們按照《本草綱目》《中國植物志》等典籍上的產地記載,以及《滇南本草》《嶺南採藥錄》等地方藥志記載,到全國各地,對80多個品種的中藥材進行普查,找到每種藥材的最優產地。胡輝按圖索驥,跑遍內蒙古、山西等地的黃芪主產區進行摸底調查,不僅帶回各地的藥材標本,還將土壤、水等樣本也採集回來,進行詳細的檢測分析。通過對土壤、水質、重金屬含量、品質穩定性、產量可持續等指標的綜合評價,他們選擇了相對偏遠的甘肅岷縣作為黃芪道地藥材直供產地。
找到好的藥材產地還不夠,還要進行嚴格的質量檢驗和品質控制,尤其是要杜絕「產非其地、採非其時」的藥材進入公司。「看、摸、聞、嘗」是一代又一代中醫藥人摸索出的鑒別藥材真假、辨別質量好壞的辦法,但這種憑經驗、憑感覺的方法準確性欠佳。對有效成分定量檢測必須要有科學方法,但一個藥材具有多種成分,而傳統的檢測往往只關注某一個或幾個主要有效成分指標,仍然不能給出完整的質量評價。
怎樣更準確、全面地評價一種藥材的質量?勁牌公司與北京大學藥學院屠鵬飛教授聯合開展了「中國勁酒中藥指紋圖譜技術」項目。
在勁牌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中心,記者看到一排排高效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等精密分析實驗設備,與這些設備相連的電腦屏幕上,顯示出一幅幅類似於心電圖有多個波峰波谷的圖譜。分析測試研究中心工程師石榴花指著一幅藥材「心電圖」告訴記者:「這是人參的指紋圖譜,就是通過精密分析實驗設備檢測出的人參有效成分圖譜;圖譜上一個譜峰代表一個化合物,譜峰的高低代表化合物含量的多少。圖譜上共有19個譜峰,這就相當於人參有19個‘指紋’,所有的‘指紋’與標準圖譜都對上了,才是真正的道地藥材。」
勁牌研究院保健酒技術部高級工程師劉勝華介紹說:「中藥作為一種多組分的複雜體系,單一指標無法反映其真正品質。用有更多‘指紋信息’的成分圖譜為每味藥材‘驗明正身’,可對藥材質量進行更準確、全面的量化評價。而一旦發現特徵圖譜不正常,就可以判定這種原料不合格。」
經過多年摸索沈澱,一個以中藥材質量控制為目的的供應體系日臻完善;而多維度、全面量化的成分分析,也為勁牌中藥科學提取建立起了核心技術基礎。
用通用的「數字化語言」重新定義中藥
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之初,武漢市和湖北省各地藥品供應都十分緊張。勁牌持正堂藥業按照疫情防控指揮部發佈的中藥指導配方,配制專用的復方顆粒劑,僅用9天時間,就實現湖北省全區域配送。疫情期間,他們生產捐贈預防、治療、康復用的中藥配方顆粒超637萬副,覆蓋全省490家醫療機構和2377個疫情防控團體。
2021年3月,勁牌公司《一種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組合物、制劑及其應用》獲得發明專利。2021年4月,他們建起湖北省中藥傳承創新產業創新中心,聚焦中藥產業領域的技術研發及深加工重點、難點工程、中藥核心技術進行攻關研究。
從「按做藥的標準來生產酒」到「用做酒的研究成果來生產中藥」,勁牌公司已經在中藥傳承創新領域持續深耕多年。
其實,勁牌的中藥指紋圖譜技術、科學提取技術,本來都是應用於保健酒生產的。早在20年前,勁牌公司董事長吳少勳有一次在與技術人員探討保健酒的生產標準時說:「目前,雖然國家相關部門對保健酒的生產沒有明文規範,但我們保健酒裡面有藥材,那我們就按照做藥的標準來生產。」
勁牌篩選道地中藥材原料產地,實現「產地直供」後,又積極響應國家提出的規範化種植號召,以中藥材質量控制和中藥材原料質量可追溯為目標,聯合產地種植、初加工企業開展中藥材基地建設,使公司藥材原料從產地直供轉變成基地直供。
從2002年建成第一個肉蓯蓉基地,到目前勁牌已經在全國各地建起130多個品種的藥材基地,面積超過15萬余畝。其中,當歸、黨參、黃芪、黃連、菊花、茯苓6個品種通過了國家GAP認證。
光有「產地直供」「基地直供」還不夠,必須從源頭上進行檢測、加工。基地缺乏必要的初加工條件和檢測檢驗手段,公司便幫助當地建設規範性加工廠,添置烘乾設備、檢驗設備,培訓檢驗人員,使之符合規範要求。
目前,勁牌分析測試研究中心國家認可檢測項目達到179項,對農藥殘留、重金屬、黃曲霉素等食品安全指標進行重點監控,建立了完整的食品安全監控體系。
有了好的藥材和對藥材的檢測、控制技術,公司於是投入更多的精力做中藥,順應中醫藥產業發展大勢,進軍大健康產業。勁牌期望「利用自身的技術積累,積極探索中醫藥創新發展新路徑,不斷為中醫藥事業發展復興貢獻力量,讓中醫藥為更多人健康服務。」
在與中藥打交道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中醫藥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大病治療、慢性病、康復醫療等方面作用明顯,卻常常受到各種質疑,在國際上沒有得到普遍認可,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中藥材成分複雜,無法像分解西藥一樣解析其成分結構。李清安說,勁牌人希望借鑒西藥研究的方式來研究中藥材,將中藥材的成分、功能等要素數字化,用世界通用的「數字化語言」來解讀中藥、定義中藥標準。
通過指紋圖譜、科學提取等關鍵技術攻關,他們實現了對中藥顆粒質量標準的界定。到2023年9月,持正堂藥業已建立560味中藥配方顆粒企業內控質量標準,完成481味中藥配方顆粒國家標準和湖北省質量標準的對標研究,並根據不同產地藥材研究結果完成了飲片質量標準及工藝標準的制定,其中387個品種實現了商業批生產驗證,通過省藥監局的備案,已上市銷售。
目前,他們正聯合湖北中醫藥大學、湖北省中醫院等單位深化「校醫企」合作,推行中藥配方顆粒臨床使用指南。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9/27/Ot5pPjtEp8m78eSjFav4rrj34Cc47fKDXN2.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中醫中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但長期以來因其成分複雜、機制不明、質量難控等問題被蒙上一層神秘面紗。
什麼樣的藥材才是貨真價實的道地藥材?中藥能不能像西藥一樣進行成分分析?經現代科學技術提取的配方顆粒,還是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那碗「湯藥」?帶著種種疑問,記者走進湖北省中藥傳承創新產業創新中心、湖北省首家中藥配方顆粒試點企業勁牌持正堂藥業有限公司,在科學提取技術、指紋圖譜技術、成分分析等現代科技語境中感受中醫藥的傳承創新。
「只為原汁原味,還原那一碗湯藥」
湯藥作為傳統中藥常用劑型,千百年來都是中醫臨床辨證施治的重要手段。近年來,應用現代科技生產的顆粒劑,以其免煎煮、易保存、易攜帶、服用方便等特點,成為人們追求健康的新選擇。然而,經過現代化技術手段蒸煮、濃縮、乾燥、制粒而成的中藥配方顆粒與傳統方法煎煮的湯劑相比,藥效是否一樣?這是很多消費者心中的疑慮。
「空口無憑,我們需要用實驗和數據來還原湯藥標準,讓傳統湯劑的有效成分能夠完整地保留在顆粒中。」勁牌持正堂藥業中藥配方顆粒技術部經理胡輝對記者說。
在勁牌研究院的提取技術部實驗室里,記者看到,一邊是一排傳統藥罐正在熬制中藥材,另一邊則是現代滲漉裝置里的藥材正在通過一道道程序反復滲漉、循環提取。勁牌研究院提取技術部經理陳志元介紹,在這裡,將單味道地藥材古法炮製後,仿照標準湯藥煎煮方法,確定提取時間、提取溫度、煎煮時間、溶媒量等各項參數,進行反復試驗,檢測其中每一種功效成分的出藥量,作為藥材提取的數字化標準。
為了更好地還原傳統湯劑標準,他們還要研究各類藥材炮製技術,模擬傳統炮製方法,將其轉化成現代炮製設備的各項工藝參數,保證藥材功效。
「工藝參數的確定是無數次試驗、無數次數據分析的結果。」據提取專家介紹,以肉蓯蓉為例,經過多次試驗,確定先切成2毫米到4毫米厚片,用90度熱水燙一分鐘滅酶處理,避免水解酶將苷類物質分解,晾30分鐘後60攝氏度烘乾,再開始熬煮,檢測達標後才可進行量化提取。
試驗結果轉化為生產實踐。在勁牌持正堂藥業的中藥提取車間,只見一台台先進儀器設備整齊排列。工作人員介紹,生產全過程自動化、智能化,每味藥材都要經過逆流提取、蝶式離心分離、陶瓷膜過濾、超濾膜分離、納濾膜濃縮等工藝,將原料的功效成分量化提取、科學控制,最大限度保留有效成分,去除無效成分和雜質殘留。
科學提取後,還要經過低溫濃縮、快速乾燥、乾法制粒等流程,精製成單味中藥配方顆粒。制粒時,採用雙輪擠壓方式製成高密度薄片,精確切制,產品的粒徑更為均一,確保產品溶解性,「一衝即溶」,經中醫辨證論治、隨症加減處方後,就可供患者即衝即服。
中藥配方顆粒具有藥材更安全、療效更穩定、配伍更精確、使用更方便等特點。接受採訪的多位中藥師表示,傳統湯劑藥材來源不一,質量良莠不齊,無法保證安全性和統一性;傳統煎煮成分轉移率低,且手工稱重易出現較大劑量誤差。中藥顆粒劑優選中藥材,避免傳統中藥可能存在的農藥殘留、重金屬等有害物質,調配更精確,單包誤差小於0。1克。
勁牌公司副總裁、勁牌持正堂藥業董事長李清安介紹,中藥配方顆粒代表了中藥現代化發展方向與趨勢,勁牌多年來專注中藥現代化,推動技術不斷迭代升級,為的就是通過新技術的應用,讓中醫藥能夠真正走進尋常百姓家,實現全民全生命週期全覆蓋。
目前,勁牌持正堂藥業已成為湖北省內中藥配方顆粒行業龍頭,與省內140余家等級醫院、3000余家基層醫療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向廣大群眾提供中藥配方顆粒服務。
「人參有19個‘指紋’,都對上了才是道地藥材」
有著70年歷史的勁牌公司,曾經是湖北大冶的一家縣級酒廠,1978年開始嘗試研制滋補酒、保健酒,從此開啓與中藥的不解之緣。勁牌產品的獨特之處、勁酒在市場上的成功之道,就在於對中藥材的有效使用。這也成就了勁牌公司對於中藥材品質選擇和技術創新的特別追求。
據胡輝介紹,最初,勁牌中藥材採購主要依靠中藥材市場交易,藥材品質無法保證,有時藥材運回來才發現根本不能用。為從源頭把控藥材品質,2000年,公司決定建設藥材直供基地。
胡輝是當時勁牌派出尋找道地藥材產地的「尋藥人」之一。公司要求他們按照《本草綱目》《中國植物志》等典籍上的產地記載,以及《滇南本草》《嶺南採藥錄》等地方藥志記載,到全國各地,對80多個品種的中藥材進行普查,找到每種藥材的最優產地。胡輝按圖索驥,跑遍內蒙古、山西等地的黃芪主產區進行摸底調查,不僅帶回各地的藥材標本,還將土壤、水等樣本也採集回來,進行詳細的檢測分析。通過對土壤、水質、重金屬含量、品質穩定性、產量可持續等指標的綜合評價,他們選擇了相對偏遠的甘肅岷縣作為黃芪道地藥材直供產地。
找到好的藥材產地還不夠,還要進行嚴格的質量檢驗和品質控制,尤其是要杜絕「產非其地、採非其時」的藥材進入公司。「看、摸、聞、嘗」是一代又一代中醫藥人摸索出的鑒別藥材真假、辨別質量好壞的辦法,但這種憑經驗、憑感覺的方法準確性欠佳。對有效成分定量檢測必須要有科學方法,但一個藥材具有多種成分,而傳統的檢測往往只關注某一個或幾個主要有效成分指標,仍然不能給出完整的質量評價。
怎樣更準確、全面地評價一種藥材的質量?勁牌公司與北京大學藥學院屠鵬飛教授聯合開展了「中國勁酒中藥指紋圖譜技術」項目。
在勁牌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中心,記者看到一排排高效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等精密分析實驗設備,與這些設備相連的電腦屏幕上,顯示出一幅幅類似於心電圖有多個波峰波谷的圖譜。分析測試研究中心工程師石榴花指著一幅藥材「心電圖」告訴記者:「這是人參的指紋圖譜,就是通過精密分析實驗設備檢測出的人參有效成分圖譜;圖譜上一個譜峰代表一個化合物,譜峰的高低代表化合物含量的多少。圖譜上共有19個譜峰,這就相當於人參有19個‘指紋’,所有的‘指紋’與標準圖譜都對上了,才是真正的道地藥材。」
勁牌研究院保健酒技術部高級工程師劉勝華介紹說:「中藥作為一種多組分的複雜體系,單一指標無法反映其真正品質。用有更多‘指紋信息’的成分圖譜為每味藥材‘驗明正身’,可對藥材質量進行更準確、全面的量化評價。而一旦發現特徵圖譜不正常,就可以判定這種原料不合格。」
經過多年摸索沈澱,一個以中藥材質量控制為目的的供應體系日臻完善;而多維度、全面量化的成分分析,也為勁牌中藥科學提取建立起了核心技術基礎。
用通用的「數字化語言」重新定義中藥
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之初,武漢市和湖北省各地藥品供應都十分緊張。勁牌持正堂藥業按照疫情防控指揮部發佈的中藥指導配方,配制專用的復方顆粒劑,僅用9天時間,就實現湖北省全區域配送。疫情期間,他們生產捐贈預防、治療、康復用的中藥配方顆粒超637萬副,覆蓋全省490家醫療機構和2377個疫情防控團體。
2021年3月,勁牌公司《一種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組合物、制劑及其應用》獲得發明專利。2021年4月,他們建起湖北省中藥傳承創新產業創新中心,聚焦中藥產業領域的技術研發及深加工重點、難點工程、中藥核心技術進行攻關研究。
從「按做藥的標準來生產酒」到「用做酒的研究成果來生產中藥」,勁牌公司已經在中藥傳承創新領域持續深耕多年。
其實,勁牌的中藥指紋圖譜技術、科學提取技術,本來都是應用於保健酒生產的。早在20年前,勁牌公司董事長吳少勳有一次在與技術人員探討保健酒的生產標準時說:「目前,雖然國家相關部門對保健酒的生產沒有明文規範,但我們保健酒裡面有藥材,那我們就按照做藥的標準來生產。」
勁牌篩選道地中藥材原料產地,實現「產地直供」後,又積極響應國家提出的規範化種植號召,以中藥材質量控制和中藥材原料質量可追溯為目標,聯合產地種植、初加工企業開展中藥材基地建設,使公司藥材原料從產地直供轉變成基地直供。
從2002年建成第一個肉蓯蓉基地,到目前勁牌已經在全國各地建起130多個品種的藥材基地,面積超過15萬余畝。其中,當歸、黨參、黃芪、黃連、菊花、茯苓6個品種通過了國家GAP認證。
光有「產地直供」「基地直供」還不夠,必須從源頭上進行檢測、加工。基地缺乏必要的初加工條件和檢測檢驗手段,公司便幫助當地建設規範性加工廠,添置烘乾設備、檢驗設備,培訓檢驗人員,使之符合規範要求。
目前,勁牌分析測試研究中心國家認可檢測項目達到179項,對農藥殘留、重金屬、黃曲霉素等食品安全指標進行重點監控,建立了完整的食品安全監控體系。
有了好的藥材和對藥材的檢測、控制技術,公司於是投入更多的精力做中藥,順應中醫藥產業發展大勢,進軍大健康產業。勁牌期望「利用自身的技術積累,積極探索中醫藥創新發展新路徑,不斷為中醫藥事業發展復興貢獻力量,讓中醫藥為更多人健康服務。」
在與中藥打交道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中醫藥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大病治療、慢性病、康復醫療等方面作用明顯,卻常常受到各種質疑,在國際上沒有得到普遍認可,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中藥材成分複雜,無法像分解西藥一樣解析其成分結構。李清安說,勁牌人希望借鑒西藥研究的方式來研究中藥材,將中藥材的成分、功能等要素數字化,用世界通用的「數字化語言」來解讀中藥、定義中藥標準。
通過指紋圖譜、科學提取等關鍵技術攻關,他們實現了對中藥顆粒質量標準的界定。到2023年9月,持正堂藥業已建立560味中藥配方顆粒企業內控質量標準,完成481味中藥配方顆粒國家標準和湖北省質量標準的對標研究,並根據不同產地藥材研究結果完成了飲片質量標準及工藝標準的制定,其中387個品種實現了商業批生產驗證,通過省藥監局的備案,已上市銷售。
目前,他們正聯合湖北中醫藥大學、湖北省中醫院等單位深化「校醫企」合作,推行中藥配方顆粒臨床使用指南。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9/27/Ot5pPjtEp8m78eSjFav4rrj34Cc47fKDXN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