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雜志(記者 馮琳)北京報道:建設自貿試驗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重要戰略舉措。9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自貿試驗區建設十周年有關情況。
據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介紹,十年來,自貿試驗區在貿易、投資、金融、航運、人才等方面對接國際通行規則,推出了一大批基礎性、開創性改革開放舉措,形成了許多標志性、引領性制度創新成果,培育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站在了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前列,也積極服務了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共建“一帶一路”。2022年,21家自貿試驗區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國土面積,貢獻了占全國18.1%的外商投資和17.9%的進出口貿易,今年上半年進一步提升到18.4%和18.6%。
紫荊雜志記者在發布會上提問,十年來,自貿試驗區率先推出了一大批重要的基礎性改革與高水平的開放舉措,其中最突出的創新成果有哪些?
對此,盛秋平回答指出,十年來,自貿試驗區堅持以高水平開放為引領,著力探索與國際經貿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系統推進符合市場規律的改革,取得一系列突破性、引領性的創新成果。其中最突出的,可以概括為“五個率先”。
一是率先實施外商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推動投資管理體制實現曆史性變革。2013年,在上海自貿試驗區推出我國首張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經過7次修訂,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條目由190條壓減到了27條,實現制造業條目清零,服務業准入大幅放寬。同時,積極推動實現外商投資管理由審批制到備案制的重大轉變。在試點基礎上,外商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納入了外商投資法,以法律形式將改革成果固定下來。
二是率先建立以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為核心的貿易便利化模式,有力支撐貿易強國建設。商務、海關、財稅、外匯等部門協作在上海自貿試驗區上線全國首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目前已聯通20多個監管部門,涵蓋70多個功能模塊,引領帶動全國版“單一窗口”建設。自貿試驗區還率先試點了貨物狀態分類監管、取消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等一系列舉措,並向全國推廣,不斷提升貿易監管服務效能。
三是率先以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為代表推進服務業綜合開放,推動各類高端要素自由便捷流動。2021年,在海南推出首張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推動我國服務貿易管理與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更好地進行對接。目前,該清單在海南實施良好,成為我國服務業對外開放中的一項重要改革,為在更大範圍實施打下堅實基礎。同時,各自貿試驗區還積極推動數據、人才等服務要素的流動集聚。
四是率先實施“證照分離”等政府管理改革,促進營商環境改善和政府職能加速轉變。各部門積極支持自貿試驗區探索構建優質高效便捷的行政管理體系,在自貿試驗區率先實施“證照分離”改革,進一步完善市場准入,著力解決“准入不准營”問題,促進商事基礎制度改革,2021年在全國推行。各自貿試驗區還通過“互聯網+”方式,不斷提升服務效能,創新事前事中事後監管,加快推進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
五是率先探索自由貿易賬戶,金融開放創新穩步推進。金融管理部門積極支持自貿試驗區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促進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率先在自貿試驗區創設自由貿易賬戶,實現本外幣一體化、賬戶內自由兌換,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各自貿試驗區還積極開展外資企業外匯資本金意願結匯、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等金融服務創新,不斷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9/27/qSU8hpF5YSShXOhUUCp4gqqDvlFHgkYUPR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