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涂輝龍:聚焦杭州亞運 激揚文化自信心
文|涂輝龍
這幾天,無論各大媒體還是社交網絡平台,討論熱度最高的話題之一,無外乎正在杭州舉行的第十九屆亞運會。此次杭州亞運會是黨的二十大召開後我國舉辦的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國際性體育賽事,也是歷史上參賽人數最多、參賽規模最大的一屆亞運會,充分展示了我國的國家實力和國際地位的提升。筆者認為,杭州亞運會是向世界展示國家形象、國家實力、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契機,在香港社會營造熾熱的亞運氣氛,掀起全民體育熱潮,通過講述我國從體育大國走向體育強國的發展故事,講述體育健兒自強不息、超越自我的奮鬥故事,有助於增進香港同胞對國家的歸屬感和文化認同,樹立文化自信。
眼下,各項賽事如火如荼,伴隨著中國體育健兒一次次捷報頻傳,賽場上也一次次響起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激蕩起全體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深處祖國南疆的香港同胞也共同分享獲獎的喜悅,共沐勝利榮光。本屆亞運會處處洋溢著中國傳統美學的獨特魅力,為全世界呈現了一場精彩絕倫的中國傳統文化盛宴。在9月23日晚舉行的開幕式上可見一斑。當晚,從風雅頌歌到運動員入場時,展示國家姓名梅蘭竹菊圖案,從蓮花造型的體育場館到升騰而起的孔明燈,大量精彩瞬間,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體育元素完美結合,讓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文化走向世界舞台。此外,本屆亞運會還運用大量蘊含豐富含義和精巧構思的細節,潤物細無聲地展示中華傳統文化內涵、講好中國故事,展現中國智慧。例如,開幕式選在9月23日,當天恰逢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的秋分。而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自己獨有的時間體系,蘊含著中國人傳統的生存智慧;運動員得獎時所持的花束名為“碩果累累”,當中的桂花枝寓意運動員“蟾宮折桂”,表達了對各國運動健兒取得佳績的美好祝願。這些設計和巧思正是依託於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度挖掘,將中華美學精神與現代審美追求相結合,成為世界感知文化自信的重要窗口,也讓國家形象更具親和力、感染力。
國家“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建設“八大中心”,其中之一的定位就是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擁有“一國兩制”的雙重優勢, 從改革開放初期參與國家建設的重要資本力量到幫助內地企業拓展業務、對接海外市場,都發揮了重要作用。香港中西合璧,薈萃古今,是世界瞭解中國文化窗口,也是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舞台,未來香港在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也將更加突出。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隨著香港更加積極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應進一步發揮優勢,搭建中國與國際間的文化之橋、民心之橋。發揮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向世界展示中華民族淵源流長、生生不息的蓬勃氣象,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在與國際開展文化交流的過程中,宣傳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追求,樹立起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自信,顯示全面、真實、立體的中國形象。
(作者系係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主席,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9/29/rObhripRfrBwtmXZDrfbp4aR2umSXsnGuDn.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Hi, This website does not supports I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