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20周年,中國也是首個加入該條約的東盟對話夥伴國。與東盟建立戰略夥伴關係不僅是中國-東盟關係過去堅實合作基礎的進一步深化,更開啟了雙方關係的“黃金十年”與“鑽石十年”。20年來,雙方在多個領域達成了合作互信,更基於共同的亞洲價值觀,孕育出了獨特的亞洲合作方式,發揮了亞洲智慧,在世界上產生了重大積極影響。
文| 北京 楊守征
攜手20年,各領域全面開花
7月13日,中國東盟外長會發表聯合聲明,紀念中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20周年。
2003年10月8日,中國正式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條約》),在東盟對話夥伴中第一個加入該條約,第一個與東盟建立戰略夥伴關係。20年來,特別是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10年來,中國和東盟成功走出一條睦鄰友好、共同發展的正確道路,雙方已成為最大規模貿易夥伴,最富內涵合作夥伴和最具活力戰略夥伴,有力促進世界和平、穩定與繁榮。
共續睦鄰友好,政治戰略互信不斷加深。中國和東盟攜手前行,攻艱克難,相互關係規格不斷提升,內涵不斷拓展,各領域合作碩果累累。雙方建立領導人、部長、高官等各層級立體式對話機制,及時就重大問題開展戰略溝通,為雙方關係實現跨越式發展構築起堅實基礎。堅持《條約》宗旨原則,扎根傳統友誼,堅持平等相待,就核及其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海上安全、人權、打擊跨國犯罪、反腐、防務等廣泛領域展開磋商合作,促進地區和平、安全與繁榮。近年來,雙方深入對接發展規劃,並依託陸海新通道建設,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合作,加快推進經濟走廊和重點項目建設,積極構建中國-東盟多式聯運聯盟。雙方互信與合作信心不斷累積,在2003年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基礎上,2021年雙方進一步將其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共築發展繁榮,經貿金融合作長足發展。雙方攜手努力,暢通貿易、促進投資、相互開放市場,推動雙方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深度融合。對接“一帶一路”倡議和東盟發展規劃,形成融合聯運發展格局。堅持互利共贏合作理念,率先建立自由貿易區。深化金融合作,推進落實《10+3財金合作戰略方向》願景文件,拓展地區財金合作。加強糧農領域合作,有重點展開對話交流,落實和實施相關協議,推動更多農業出口和投資。加強海上合作,建立中國-東盟藍色經濟夥伴關係,探討在海洋金融、海上互聯互通等海洋經濟領域合作。30多年來,中國東盟貿易規模擴大80多倍,相互累計投資超過3,000多億美元。
共抓變革機遇,科技創新合作蓬勃興起。為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中國和東盟攜手合作,發揮互補優勢,聚焦合作共贏,在智慧城市、5G、人工智能、電子商務、大數據、區塊鏈、遠程醫療等領域不斷打造合作亮點,加強數字合作和網絡安全政策對話與交流,為雙方經濟社會發展培育更多新動能。建立中國-東盟數字部長會議機制,開展中國-東盟數字經濟合作年活動,合作完善中國-東盟信息通信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在重要領域開展研發、應用、商業化和技術轉移。探討多種商業開發和研究夥伴關係模式,支持培育科技創新初創企業。
共促民心相通,社會人文紐帶持續加強。雙方打造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中國-東盟文化部長會議、菁英獎學金等重要平台和項目,開展文化、教育、旅遊等主題活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前,雙方人員往來超過6,500萬人次,互派留學生超過20萬人,有力增進人民間的了解。因應疫情威脅,雙方通過中國-東盟衛生部長會議等相關機制開展政策對話與交流,在傳染病防控、防範應對流感大流行、心理健康等方面開展合作交流,生動詮釋同舟共濟命運共同體精神。雙方還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減貧、媒體交流合作、災害管理、民間交往等廣泛領域開展深入交流合作並取得實質成果,有力夯實中國-東盟合作的民心之根和社會之基。
開創新道路,彰顯亞洲獨有智慧
《條約》是東盟基礎性政策文件,其宗旨和原則同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萬隆精神高度一致,體現了“亞洲方式”和“亞洲智慧”。中國東盟合作多年來取得的成就,離不開雙方積極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作出正確歷史選擇,堅持“亞洲方式”,發揮“亞洲智慧”。
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平等相待、和合與共是中國東盟雙方的共同訴求。中方率先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 “萬隆精神”,最先加入《條約》,體現堅持大小國家一律平等的外交傳統、對東盟發展壯大的堅定支持以及對周邊奉行的睦鄰友好政策。多年來,雙方照顧彼此重大關切,尊重各自發展路徑,以真誠溝通增進理解和信任,以求同存異妥處分歧和問題,共同維護和弘揚亞洲價值觀。
合作共贏,和平發展。中國和東盟地緣相近、人文相通,有著相似歷史遭遇,求和平、謀穩定、促發展是雙方長期共同目標。中方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基本方針,堅持睦鄰、安鄰、富鄰,踐行親誠惠容理念。幾十年來,雙方堅定維護地區和平穩定、聚焦發展主題,率先建立自由貿易區、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共同推動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促進地區融和發展和人民福祉。
守望相助,同舟共濟。中國視周邊為安身立命之所,發展繁榮之基,將東盟作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堅定支持東盟共同體建設,堅定支持東盟在區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雙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問題上相互理解支持,攜手應對金融危機、自然災害和跨境傳染病等威脅挑戰,以實際行動詮釋命運共同體內涵。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中方向東盟10國提供數億劑疫苗和大量抗疫物資。雙方還大力開展疫苗研發生產和公共衛生合作,樹立國際抗疫合作典範。
開放包容,交流互鑒。中國和東盟民族文化宗教多樣,具有多元包容的共同基因。《條約》正是基於此,孕育出協商一致、不干涉內政、照顧各方舒適度等“亞洲方式”,成為指導地區國家關係重要準則。經過長期摸索實踐,中國和東盟從東亞文明中汲取智慧,以開放包容理念引領地區經濟一體化,以平等協商推進東盟主導的地區合作,以包容心態構建開放而非排他的朋友圈,落實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走出了一條長期睦鄰友好、共同發展繁榮的正確道路。
協力迎挑戰,規劃共建五大家園
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霸權霸道霸凌行徑危害深重,中國東盟合作面臨嚴峻壓力挑戰。中國東盟合作的寶貴經驗是雙方共同財富,值得珍惜和保持,在新的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2021年11月,習近平主席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30周年紀念峰會上提出共建“五大家園”(和平家園、安寧家園、繁榮家園、美麗家園、友好家園),為雙方關係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規劃了目標。
共護和平。和平是合作發展的前提,也是中國東盟最大共同利益。做地區和平建設者和守護者,堅持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攜手應對威脅挑戰。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和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觀,堅持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繼續促進高層交往,增進相互了解和信任,為雙方關係發展提供政治和戰略指引。維護開放包容的區域合作框架,支持東盟中心地位,構建基於《聯合國憲章》原則和國際法的國際體系。支持東盟一體化和共同體建設,推動全面協作,通過東盟主導的機制深化政治和安全合作。
共守安寧。世界上不存在絕對安全的孤島,普遍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安全觀,共同應對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挑戰。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合作基礎上,落實中國-東盟公共衛生合作倡議,更好應對未來衛生突發事件挑戰。加強戰略對話與務實合作,深化防務、反恐、海上聯合搜救、打擊跨國犯罪、災害管理等領域合作。加強人權交流與合作,開展建設性接觸和真誠對話。共同維護南海穩定,把南海建成和平之海、友誼之海、合作之海。
共促繁榮。發展是人類社會永恆的主題,各國人民的共同追求。中國全球發展倡議契合東盟各國發展需要,可與《東盟共同體願景2025》協同增效,推動國際社會合力應對挑戰,促進世界經濟復蘇。支持建立中國-東盟發展知識網絡,加強減貧領域交流合作,促進均衡包容發展。全面有效落實《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推動中國-東盟自貿區提質升級,探索綠色經濟發展,培育合作新增長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歡迎東盟國家參與共建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提高中國東盟互聯互通水平。推進東盟印太展望優先領域合作,加強戰略互信和合作共贏。合作提高本地區供應鏈聯通性和韌性,探索科技、數字經濟等領域交流,開展和平利用核能、氣象等其他領域務實合作。
共謀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實現永續發展的基礎。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對話,加強政策溝通和經驗分享,對接可持續發展規劃。支持實施《東盟跨境霧霾污染協議》,共同推動區域能源轉型,加強可再生能源技術分享。加強綠色金融和綠色投資合作,為地區低碳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加強自然資源數據與技術共享,探索合作促進綠色農業發展及保障糧食安全,提高農業發展韌性和可持續性。加強災害管理能力建設和應對協調合作。增強中國-東盟國家海洋科技聯合研發合作活力,促進海洋可持續發展。
共建友好。倡導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深化文明交流互鑒,用好地區多元文化特色和優勢。積極恢復人員往來,繼續推進文化、旅遊、智庫、媒體、婦女等領域交流,促進雙方民眾更加相知、相親、相融。著眼雙方青年和未來,加強教育領域官方交流,強化職業教育、學歷互認等合作,增加中國-東盟菁英獎學金名額,繼續落實“未來之橋”中國-東盟青年領導人研修計劃。建立中國-東盟體育對話合作機制,深化體育領域互利合作,在國際體育領域加強溝通協調。
(作者係習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3年10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0/3/FxljyKVmtPcJZoJm520VLkmr0eKk3QXG8Hj.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今年是中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20周年,中國也是首個加入該條約的東盟對話夥伴國。與東盟建立戰略夥伴關係不僅是中國-東盟關係過去堅實合作基礎的進一步深化,更開啟了雙方關係的“黃金十年”與“鑽石十年”。20年來,雙方在多個領域達成了合作互信,更基於共同的亞洲價值觀,孕育出了獨特的亞洲合作方式,發揮了亞洲智慧,在世界上產生了重大積極影響。
文| 北京 楊守征
攜手20年,各領域全面開花
7月13日,中國東盟外長會發表聯合聲明,紀念中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20周年。
2003年10月8日,中國正式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條約》),在東盟對話夥伴中第一個加入該條約,第一個與東盟建立戰略夥伴關係。20年來,特別是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10年來,中國和東盟成功走出一條睦鄰友好、共同發展的正確道路,雙方已成為最大規模貿易夥伴,最富內涵合作夥伴和最具活力戰略夥伴,有力促進世界和平、穩定與繁榮。
共續睦鄰友好,政治戰略互信不斷加深。中國和東盟攜手前行,攻艱克難,相互關係規格不斷提升,內涵不斷拓展,各領域合作碩果累累。雙方建立領導人、部長、高官等各層級立體式對話機制,及時就重大問題開展戰略溝通,為雙方關係實現跨越式發展構築起堅實基礎。堅持《條約》宗旨原則,扎根傳統友誼,堅持平等相待,就核及其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海上安全、人權、打擊跨國犯罪、反腐、防務等廣泛領域展開磋商合作,促進地區和平、安全與繁榮。近年來,雙方深入對接發展規劃,並依託陸海新通道建設,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合作,加快推進經濟走廊和重點項目建設,積極構建中國-東盟多式聯運聯盟。雙方互信與合作信心不斷累積,在2003年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基礎上,2021年雙方進一步將其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共築發展繁榮,經貿金融合作長足發展。雙方攜手努力,暢通貿易、促進投資、相互開放市場,推動雙方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深度融合。對接“一帶一路”倡議和東盟發展規劃,形成融合聯運發展格局。堅持互利共贏合作理念,率先建立自由貿易區。深化金融合作,推進落實《10+3財金合作戰略方向》願景文件,拓展地區財金合作。加強糧農領域合作,有重點展開對話交流,落實和實施相關協議,推動更多農業出口和投資。加強海上合作,建立中國-東盟藍色經濟夥伴關係,探討在海洋金融、海上互聯互通等海洋經濟領域合作。30多年來,中國東盟貿易規模擴大80多倍,相互累計投資超過3,000多億美元。
共抓變革機遇,科技創新合作蓬勃興起。為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中國和東盟攜手合作,發揮互補優勢,聚焦合作共贏,在智慧城市、5G、人工智能、電子商務、大數據、區塊鏈、遠程醫療等領域不斷打造合作亮點,加強數字合作和網絡安全政策對話與交流,為雙方經濟社會發展培育更多新動能。建立中國-東盟數字部長會議機制,開展中國-東盟數字經濟合作年活動,合作完善中國-東盟信息通信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在重要領域開展研發、應用、商業化和技術轉移。探討多種商業開發和研究夥伴關係模式,支持培育科技創新初創企業。
共促民心相通,社會人文紐帶持續加強。雙方打造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中國-東盟文化部長會議、菁英獎學金等重要平台和項目,開展文化、教育、旅遊等主題活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前,雙方人員往來超過6,500萬人次,互派留學生超過20萬人,有力增進人民間的了解。因應疫情威脅,雙方通過中國-東盟衛生部長會議等相關機制開展政策對話與交流,在傳染病防控、防範應對流感大流行、心理健康等方面開展合作交流,生動詮釋同舟共濟命運共同體精神。雙方還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減貧、媒體交流合作、災害管理、民間交往等廣泛領域開展深入交流合作並取得實質成果,有力夯實中國-東盟合作的民心之根和社會之基。
開創新道路,彰顯亞洲獨有智慧
《條約》是東盟基礎性政策文件,其宗旨和原則同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萬隆精神高度一致,體現了“亞洲方式”和“亞洲智慧”。中國東盟合作多年來取得的成就,離不開雙方積極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作出正確歷史選擇,堅持“亞洲方式”,發揮“亞洲智慧”。
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平等相待、和合與共是中國東盟雙方的共同訴求。中方率先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 “萬隆精神”,最先加入《條約》,體現堅持大小國家一律平等的外交傳統、對東盟發展壯大的堅定支持以及對周邊奉行的睦鄰友好政策。多年來,雙方照顧彼此重大關切,尊重各自發展路徑,以真誠溝通增進理解和信任,以求同存異妥處分歧和問題,共同維護和弘揚亞洲價值觀。
合作共贏,和平發展。中國和東盟地緣相近、人文相通,有著相似歷史遭遇,求和平、謀穩定、促發展是雙方長期共同目標。中方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基本方針,堅持睦鄰、安鄰、富鄰,踐行親誠惠容理念。幾十年來,雙方堅定維護地區和平穩定、聚焦發展主題,率先建立自由貿易區、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共同推動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促進地區融和發展和人民福祉。
守望相助,同舟共濟。中國視周邊為安身立命之所,發展繁榮之基,將東盟作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堅定支持東盟共同體建設,堅定支持東盟在區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雙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問題上相互理解支持,攜手應對金融危機、自然災害和跨境傳染病等威脅挑戰,以實際行動詮釋命運共同體內涵。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中方向東盟10國提供數億劑疫苗和大量抗疫物資。雙方還大力開展疫苗研發生產和公共衛生合作,樹立國際抗疫合作典範。
開放包容,交流互鑒。中國和東盟民族文化宗教多樣,具有多元包容的共同基因。《條約》正是基於此,孕育出協商一致、不干涉內政、照顧各方舒適度等“亞洲方式”,成為指導地區國家關係重要準則。經過長期摸索實踐,中國和東盟從東亞文明中汲取智慧,以開放包容理念引領地區經濟一體化,以平等協商推進東盟主導的地區合作,以包容心態構建開放而非排他的朋友圈,落實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走出了一條長期睦鄰友好、共同發展繁榮的正確道路。
協力迎挑戰,規劃共建五大家園
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霸權霸道霸凌行徑危害深重,中國東盟合作面臨嚴峻壓力挑戰。中國東盟合作的寶貴經驗是雙方共同財富,值得珍惜和保持,在新的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2021年11月,習近平主席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30周年紀念峰會上提出共建“五大家園”(和平家園、安寧家園、繁榮家園、美麗家園、友好家園),為雙方關係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規劃了目標。
共護和平。和平是合作發展的前提,也是中國東盟最大共同利益。做地區和平建設者和守護者,堅持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攜手應對威脅挑戰。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和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觀,堅持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繼續促進高層交往,增進相互了解和信任,為雙方關係發展提供政治和戰略指引。維護開放包容的區域合作框架,支持東盟中心地位,構建基於《聯合國憲章》原則和國際法的國際體系。支持東盟一體化和共同體建設,推動全面協作,通過東盟主導的機制深化政治和安全合作。
共守安寧。世界上不存在絕對安全的孤島,普遍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安全觀,共同應對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挑戰。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合作基礎上,落實中國-東盟公共衛生合作倡議,更好應對未來衛生突發事件挑戰。加強戰略對話與務實合作,深化防務、反恐、海上聯合搜救、打擊跨國犯罪、災害管理等領域合作。加強人權交流與合作,開展建設性接觸和真誠對話。共同維護南海穩定,把南海建成和平之海、友誼之海、合作之海。
共促繁榮。發展是人類社會永恆的主題,各國人民的共同追求。中國全球發展倡議契合東盟各國發展需要,可與《東盟共同體願景2025》協同增效,推動國際社會合力應對挑戰,促進世界經濟復蘇。支持建立中國-東盟發展知識網絡,加強減貧領域交流合作,促進均衡包容發展。全面有效落實《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推動中國-東盟自貿區提質升級,探索綠色經濟發展,培育合作新增長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歡迎東盟國家參與共建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提高中國東盟互聯互通水平。推進東盟印太展望優先領域合作,加強戰略互信和合作共贏。合作提高本地區供應鏈聯通性和韌性,探索科技、數字經濟等領域交流,開展和平利用核能、氣象等其他領域務實合作。
共謀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實現永續發展的基礎。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對話,加強政策溝通和經驗分享,對接可持續發展規劃。支持實施《東盟跨境霧霾污染協議》,共同推動區域能源轉型,加強可再生能源技術分享。加強綠色金融和綠色投資合作,為地區低碳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加強自然資源數據與技術共享,探索合作促進綠色農業發展及保障糧食安全,提高農業發展韌性和可持續性。加強災害管理能力建設和應對協調合作。增強中國-東盟國家海洋科技聯合研發合作活力,促進海洋可持續發展。
共建友好。倡導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深化文明交流互鑒,用好地區多元文化特色和優勢。積極恢復人員往來,繼續推進文化、旅遊、智庫、媒體、婦女等領域交流,促進雙方民眾更加相知、相親、相融。著眼雙方青年和未來,加強教育領域官方交流,強化職業教育、學歷互認等合作,增加中國-東盟菁英獎學金名額,繼續落實“未來之橋”中國-東盟青年領導人研修計劃。建立中國-東盟體育對話合作機制,深化體育領域互利合作,在國際體育領域加強溝通協調。
(作者係習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3年10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0/3/FxljyKVmtPcJZoJm520VLkmr0eKk3QXG8Hj.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