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嗜茶的書畫人,我喝茶一定是有要求的。抱璞守真,虛極靜篤是一個書畫人畢生的追求。書為心畫,唐朝大畫家王維提出「審象於淨心」。「淨心」與禪宗思想相通,即拋棄一切雜念,精神達到純淨與集中。當一個書畫人能通過淨心,從而做到淨目、淨耳、淨手,那便在創作時就能心無旁騖,進入心手相暢,神馳筆至的狀態,達到無意於佳乃佳的境界。
喝乾「淨」的茶,修清「靜」的心,對於藝術家在研修覺悟中,清除世俗物欲功利的干擾影響,淨化自身的內在精神世界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作為一個茶人,對茶之「真」味的追求也是畢生的。
茶的歷史
中國人發現茶和利用茶已有幾年歷史,《神農百草》載:「神農氏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從古至今,中國人食用茶經歷了四個過程。
神農時期生吃藥用,煮生葉喝,茶當藥用。
西周東周時代開始了茶樹的培植,茶葉煮食當菜食用。
秦時開始,人們開始以火生煮羹飲,茶可以和糧食一起煮「茶粥」。
從漢代至唐代,茶葉逐漸從食用過渡到沖泡飲用階段。
受唐代經濟文化的影響及陸羽《茶經》倡導,唐代的飲茶文化盛行。自宋元明清以來,隨著制茶工藝和泡茶技藝的改進,主要為皇室宮廷所用的餅茶逐漸轉變為民間所用的散茶,隨之出現了用沸水直接沖泡茶葉的飲用方式,散茶的沖泡飲用方式逐漸成為中國人的飲茶方式並沿用至今。
早期的喝茶只是道家修行的自然現世的需求。魏晉南北朝時期,僧、道就有尚茶風氣;自唐代以來,佛教思想已深入人民的生活,茶文化也結合了佛教思想。於是,佛教中的打坐靜修、禪定、悟道的禪宗便與茶形成了密切的體用關係。
道、儒、釋三家都有主張「清靜」的理論,因此茶文化融合了這三家思想,「清靜」成了飲茶的主體思想。僧道修行打坐時,易昏昧打瞌睡,因此需要茶葉來協助修行,這種嗜茶的風尚反之又促進了茶業的發展。尤其是佛教禪宗的坐禪,要求注意寂靜、調食、調睡眠、調身、調息、調心,這些都與飲茶有密切的關係。茶有提神醒腦、清熱解暑、消食理氣、延年益壽的功效,飲茶成了佛道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對中國人而言,茶不僅是一種飲料,更多的是一種清靜、靜心的精神象徵。歷經幾千年,茶已經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各個層面,茶業的興衰直接反映了歷朝歷代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狀況。當一個朝代處於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時期,茶葉的消費,茶園的面積,以及從事茶業的人員數量都會大幅度增長。
何處覓真茗
茶葉的品質以山野自然生長的為佳,在園圃裡栽種的茶,品質更次。從上古神農氏發現茶起到清朝、民國乃至80年代以前,中國社會基本處於農耕文明階段,茶業的生產還停留在刀耕火種的原始狀態、農耕社會時代。人們還得依賴長時間在土地上勞作而獲得食物,以解決溫飽,飲茶階層相對固化。同時人數也較為穩定,茶葉的消費量和生產量也保持一定的平衡,茶園的開發保持著有序的狀態,自然生態和水土得以保持,未遭破壞。另外,生產方式也是千年不變的人力除草,施用農家肥。茶之「真」味與3000多年前西周、東周的園圃裡培植的茶之「真」味未有差別。
1984年始,茶商可以自由採購和銷售,茶葉由專賣變為自由流通,大提高了農民生產茶葉的積極性,茶葉產量也得到長足的發展。目前,茶葉體制改革,茶農分產到戶,自主經營茶園,自種、自產、自銷,一改集體茶園和國營茶廠的經營方式。
隨著經濟的發展,國人也逐漸富裕起來,帶動了人們精神層面的需求,傳統茶飲自然就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茶葉的消費也達到了歷史高峰,到2005年,中國茶葉產量達到93。5萬噸,成為世界第一產茶大國。
網購、電商,自媒體的蓬勃發展,對茶葉健康養生知識、茶文化的傳播,茶葉品牌的建設產生了影響,也造就了茶葉銷售渠道的多元化,茶文化大行其道,各種茶藝表演,鬥茶活動等日漸盛行。在以上因素的影響和推動下,茶葉的消費量進一步得到提升,茶葉價格也一路飆升,一些傳統山場的名品茶葉供不應求,價格一度賣到令人咋舌的幾十萬元一斤。
利益驅動下,茶農積極性提高,茶園面積大大增加,各地毀林種茶、毀田種茶的現象嚴重,且屢禁不止。以武夷山為例,據官方統計,到目前為止,茶園面積已達到20萬畝,實際畝數或可更多。
由於茶園的過度開發,原本不適合種茶的地方也種上了茶,與茶樹共生的植被被剷除,生態遭嚴重破壞,造成水土流失、土壤養分嚴重不足,土壤自我修復的能力缺失。為了茶樹的生長,保證茶葉的產量,就要大量施肥;而過量施肥又造成肥料殘留於土壤,微生物大量消亡,造成山場退化,土壤肥力逐年下降,惡性循環。一些傳統山場的名品茶葉,由於價格昂貴,多產即多得,因此也是過量施肥,片面地追求產量,也造成了茶葉品質、口感的大幅下降。更有甚者,部分茶農為節省人工成本,使用除草劑除草,有害成分殘留於土壤,長年不分解,經年累月地作用於茶樹,喝這類茶會對人體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再者,由於傳統山場名品茶的價格昂貴,有些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仿制,在茶葉制作過程中摻入各種食品添加劑,以求達到這些傳統山場名品茶的口感滋味,茗之「真」味蕩然無存。
返璞歸真 做真味茶
從培植茶葉開始,茶葉就從自然野放的生長狀態,進入了園圃栽培階段,人類就改變了原生茶葉「道法自然」的狀態。野茶樹之所以是野茶樹,是天地日月、山場氣候、溫度濕度等各方條件的因緣俱足,才自然孕育生長而成,茶之「真」味也是本自俱足的。園圃裏的茶經過人為的作用,各方因緣乃人為促成,人為改變生長環境、生長狀態的茶,「真」味自然就遜於野茶,因此陸羽《茶經》就有了「野者上,園者次」的論述。
作為一個從小喝過好茶且有追求的書畫人,筆者對茶業現狀深感憂慮。本著抱璞守真,虛極靜篤的理想,數十年來對茶之「真」味孜孜以求,從好喝茶逐漸參入到茶產業鏈全過程的各個環節,實踐出真知,從一片鮮葉變成成品茶,山場和製作工藝固然決定和影響茶的品質和口感。
但茶之「真」味是唯有生態原料能體現的,因此近年來我力所能及地去尋找原始狀態的野生茶,對生態茶園進行土壤改良,嚴格控制肥料的用量,杜絕除草劑和有害農藥的使用,讓茶之「真」味慢慢回歸。希望以這樣的理念影響身邊的愛茶之人,與有識之士同心協力,讓更多的愛茶之人認識茶之「真」味,喝「真」味茶,淨身靜心,由靜入定,由定生慧;以茶入道,明心見性!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0/6/1tJ0TG2xIMvXB5vwqQVQg9uLdMWb4tNAUGO.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作為一個嗜茶的書畫人,我喝茶一定是有要求的。抱璞守真,虛極靜篤是一個書畫人畢生的追求。書為心畫,唐朝大畫家王維提出「審象於淨心」。「淨心」與禪宗思想相通,即拋棄一切雜念,精神達到純淨與集中。當一個書畫人能通過淨心,從而做到淨目、淨耳、淨手,那便在創作時就能心無旁騖,進入心手相暢,神馳筆至的狀態,達到無意於佳乃佳的境界。
喝乾「淨」的茶,修清「靜」的心,對於藝術家在研修覺悟中,清除世俗物欲功利的干擾影響,淨化自身的內在精神世界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作為一個茶人,對茶之「真」味的追求也是畢生的。
茶的歷史
中國人發現茶和利用茶已有幾年歷史,《神農百草》載:「神農氏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從古至今,中國人食用茶經歷了四個過程。
神農時期生吃藥用,煮生葉喝,茶當藥用。
西周東周時代開始了茶樹的培植,茶葉煮食當菜食用。
秦時開始,人們開始以火生煮羹飲,茶可以和糧食一起煮「茶粥」。
從漢代至唐代,茶葉逐漸從食用過渡到沖泡飲用階段。
受唐代經濟文化的影響及陸羽《茶經》倡導,唐代的飲茶文化盛行。自宋元明清以來,隨著制茶工藝和泡茶技藝的改進,主要為皇室宮廷所用的餅茶逐漸轉變為民間所用的散茶,隨之出現了用沸水直接沖泡茶葉的飲用方式,散茶的沖泡飲用方式逐漸成為中國人的飲茶方式並沿用至今。
早期的喝茶只是道家修行的自然現世的需求。魏晉南北朝時期,僧、道就有尚茶風氣;自唐代以來,佛教思想已深入人民的生活,茶文化也結合了佛教思想。於是,佛教中的打坐靜修、禪定、悟道的禪宗便與茶形成了密切的體用關係。
道、儒、釋三家都有主張「清靜」的理論,因此茶文化融合了這三家思想,「清靜」成了飲茶的主體思想。僧道修行打坐時,易昏昧打瞌睡,因此需要茶葉來協助修行,這種嗜茶的風尚反之又促進了茶業的發展。尤其是佛教禪宗的坐禪,要求注意寂靜、調食、調睡眠、調身、調息、調心,這些都與飲茶有密切的關係。茶有提神醒腦、清熱解暑、消食理氣、延年益壽的功效,飲茶成了佛道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對中國人而言,茶不僅是一種飲料,更多的是一種清靜、靜心的精神象徵。歷經幾千年,茶已經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各個層面,茶業的興衰直接反映了歷朝歷代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狀況。當一個朝代處於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時期,茶葉的消費,茶園的面積,以及從事茶業的人員數量都會大幅度增長。
何處覓真茗
茶葉的品質以山野自然生長的為佳,在園圃裡栽種的茶,品質更次。從上古神農氏發現茶起到清朝、民國乃至80年代以前,中國社會基本處於農耕文明階段,茶業的生產還停留在刀耕火種的原始狀態、農耕社會時代。人們還得依賴長時間在土地上勞作而獲得食物,以解決溫飽,飲茶階層相對固化。同時人數也較為穩定,茶葉的消費量和生產量也保持一定的平衡,茶園的開發保持著有序的狀態,自然生態和水土得以保持,未遭破壞。另外,生產方式也是千年不變的人力除草,施用農家肥。茶之「真」味與3000多年前西周、東周的園圃裡培植的茶之「真」味未有差別。
1984年始,茶商可以自由採購和銷售,茶葉由專賣變為自由流通,大提高了農民生產茶葉的積極性,茶葉產量也得到長足的發展。目前,茶葉體制改革,茶農分產到戶,自主經營茶園,自種、自產、自銷,一改集體茶園和國營茶廠的經營方式。
隨著經濟的發展,國人也逐漸富裕起來,帶動了人們精神層面的需求,傳統茶飲自然就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茶葉的消費也達到了歷史高峰,到2005年,中國茶葉產量達到93。5萬噸,成為世界第一產茶大國。
網購、電商,自媒體的蓬勃發展,對茶葉健康養生知識、茶文化的傳播,茶葉品牌的建設產生了影響,也造就了茶葉銷售渠道的多元化,茶文化大行其道,各種茶藝表演,鬥茶活動等日漸盛行。在以上因素的影響和推動下,茶葉的消費量進一步得到提升,茶葉價格也一路飆升,一些傳統山場的名品茶葉供不應求,價格一度賣到令人咋舌的幾十萬元一斤。
利益驅動下,茶農積極性提高,茶園面積大大增加,各地毀林種茶、毀田種茶的現象嚴重,且屢禁不止。以武夷山為例,據官方統計,到目前為止,茶園面積已達到20萬畝,實際畝數或可更多。
由於茶園的過度開發,原本不適合種茶的地方也種上了茶,與茶樹共生的植被被剷除,生態遭嚴重破壞,造成水土流失、土壤養分嚴重不足,土壤自我修復的能力缺失。為了茶樹的生長,保證茶葉的產量,就要大量施肥;而過量施肥又造成肥料殘留於土壤,微生物大量消亡,造成山場退化,土壤肥力逐年下降,惡性循環。一些傳統山場的名品茶葉,由於價格昂貴,多產即多得,因此也是過量施肥,片面地追求產量,也造成了茶葉品質、口感的大幅下降。更有甚者,部分茶農為節省人工成本,使用除草劑除草,有害成分殘留於土壤,長年不分解,經年累月地作用於茶樹,喝這類茶會對人體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再者,由於傳統山場名品茶的價格昂貴,有些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仿制,在茶葉制作過程中摻入各種食品添加劑,以求達到這些傳統山場名品茶的口感滋味,茗之「真」味蕩然無存。
返璞歸真 做真味茶
從培植茶葉開始,茶葉就從自然野放的生長狀態,進入了園圃栽培階段,人類就改變了原生茶葉「道法自然」的狀態。野茶樹之所以是野茶樹,是天地日月、山場氣候、溫度濕度等各方條件的因緣俱足,才自然孕育生長而成,茶之「真」味也是本自俱足的。園圃裏的茶經過人為的作用,各方因緣乃人為促成,人為改變生長環境、生長狀態的茶,「真」味自然就遜於野茶,因此陸羽《茶經》就有了「野者上,園者次」的論述。
作為一個從小喝過好茶且有追求的書畫人,筆者對茶業現狀深感憂慮。本著抱璞守真,虛極靜篤的理想,數十年來對茶之「真」味孜孜以求,從好喝茶逐漸參入到茶產業鏈全過程的各個環節,實踐出真知,從一片鮮葉變成成品茶,山場和製作工藝固然決定和影響茶的品質和口感。
但茶之「真」味是唯有生態原料能體現的,因此近年來我力所能及地去尋找原始狀態的野生茶,對生態茶園進行土壤改良,嚴格控制肥料的用量,杜絕除草劑和有害農藥的使用,讓茶之「真」味慢慢回歸。希望以這樣的理念影響身邊的愛茶之人,與有識之士同心協力,讓更多的愛茶之人認識茶之「真」味,喝「真」味茶,淨身靜心,由靜入定,由定生慧;以茶入道,明心見性!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0/6/1tJ0TG2xIMvXB5vwqQVQg9uLdMWb4tNAU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