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斗笠,主產於湖南省懷化市中方縣中方鎮,係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曾是我們重要的生活用品,多年來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記憶。
悠久歷史
斗笠,又名笠帽、箬笠,因其平面如斗大小,故名斗笠,是斗篷中的主要類型。其外形寬大、攜帶輕便,手感順滑,具備防曬、防雨、透氣散熱等多重功能。《詩經.小雅.無羊》》中,有「何蓑何笠」的句子,證明它很早就已存在。《說文》中提到一個「簦」字,意為竹篾編的有蓋有柄的遮陽擋雨器具,而有蓋無柄的則稱之為笠。唐詩《牧童詞》也寫道:「圓笠覆我首,長蓑披我襟。」
斗笠的種類和花樣很多,善於編織斗笠的地方也很多,主要有貴州凱里灣水鎮、湖南嘉禾山田村、江西省永新縣等地比較有名,而中方斗笠則是其中的代表,中方縣被稱為「中国斗笠之鄉」。
早在西漢時期,中方人就開始用竹篾製作斗笠。其後,經歷了漢代的雛形期,明代的成熟期,清代的鼎盛期,民國的興盛期至建國以來的繁榮期。乾隆年間,中方荊坪村人潘仕權,時任太常寺博士,執掌宮庭禮儀。他省親返京時,將中方斗笠獻給了乾隆皇帝,得到了乾隆皇帝的極高讚賞。從此,中方斗笠成為清朝貢品,名聲鵲起。
新中國成立後,中方斗笠歷久彌新,走俏鄉村。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中方鎮年生產斗笠800餘萬頂,湘西人家幾乎每戶都有,條件好的一戶有兩三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幾乎每月都要經過中方鎮,那時只見209國道兩邊的整個集鎮區,到處擺滿了斗笠:有剛編成骨架的,有在涮油著色的,有正在交易的……
複雜精湛的製作工藝
中方斗笠,編織篾為水竹,弓篾為楠竹,圈篾為桃竹。從竹子到成品,要經過破篾、編織、插頂、攤紙、鋪棕、鎖邊、刷漿、貼花等數十道繁細工序,需要用到19種專用工具。做出來的中方斗笠造型美觀,按材料制作和工藝可分為粗制斗笠、細制斗笠、精製斗笠、實用型斗笠、工藝型斗笠多種,品種也異常豐富,有羅紗、馬尾、棕式、板棕式、尼龍式、布式、紙式、麻式等10多個品種。
潘存家是懷化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斗笠傳承人,據他介紹,中方斗笠有完善的技藝體系:
取料,根據不同功能需要用到水竹、楠竹、桃竹,取料的關鍵在於「破篾」,要用篾刀破成厚薄均勻的「篾片」。「勻篾」時,從竹子到竹絲,不少於10道工序,頗顯技巧和耐心。「分層」是最為講究的。取「篾」一般只用竹壁表面一層,這一層韌性極好,顏色亦鮮亮,所以需要去掉竹黃底層,然後一析為二,二析為四,如此越析越薄。從「青篾」到「黃篾」,一塊竹片可「析」出八層篾片,最多能析十二層,像紙片一般輕薄。
斗笠的編織同樣是個精細活。需要從尖頂開始織,像織布那樣,經緯交替,但主要的手法是「挑」和「壓」,一般是挑起兩條經篾壓住一條緯篾,這是竹編中最常見的「挑二壓一」的方法。為了防水遮陽,裡外兩層斗笠骨架,外層要織得更致密,孔洞也會更小一些。越貴的斗笠,孔洞越多,這意味著竹絲更細,編織更費工時。
頂子,是最能體現中方斗笠手藝精細的地方之一。當地使用鵝毛管做頂子,比竹子更具韌性,斗笠會更加結實耐用。編織完成後,便可以將裡外兩層骨架、油紙、馬尾等嵌合起來,油紙一般粘貼在裡層骨架上,然後再鋪以馬尾,附上棉紙,再用外層骨架將它們壓實。一根水竹片,五根楠竹片緊沿斗笠邊,反復抽、壓,如編麻花辮,如此將斗笠邊紮緊鎖實。
把鎖完邊的斗笠塗上膠水,再蒙上一張剪成圓錐形的白紙,竹笠表面便光滑平整。膠乾以後,需要用平頭木棍蘸上墨汁,給斗笠尖頂塗成均勻的五等分。這個墨黑的尖頂,仿佛已成了中方斗笠的標志,人們見此,便知道它來自懷化。然後,均勻地上好桐油,再經過七天的太陽暴曬,一頂色澤鮮亮的斗笠便做好了。
編織斗笠的過程,我們能看到時光沉澱的指尖技藝,看到一代代手藝人的精巧匠心。而對於還在編織斗笠的老人來說,它不僅僅是遮雨避陽的工具,還是一份特殊的情感記憶,也是一抹濃濃的鄉情寄托。儘管時代在變,習慣在變,工匠們恪守著斗笠的傳承,用一輩子的熱情編織著生活的絢麗多彩。
聲名遠播
1979年,中方斗笠參加了廣州商品交易會。1985年,斗笠在北京農展館展出,產品風靡香港,遠銷日本、荷蘭、法國、西班牙、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斗笠成為懷化首個打入國際市場的創匯產品。
2016年5月,中方斗笠代表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參加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並以其花色美、品種多、適應廣、工藝獨特等優點,受到了中外客商的贊美和青睞,並簽訂了每年上百萬頂的長期購銷合同。
隨著時代的發展,輕便雨衣雨具不斷更新,斗笠也與我們的生活漸行漸遠,其手工制作技藝也處在失傳的邊緣。近年來,中方縣建立了斗笠傳承所和斗笠生產基地,融斗笠編織生產、非遺文化傳承、旅遊休閑觀光為一體,帶動斗笠產業的發展。中方縣中心小學建立了青少年動手學習製作斗笠的基地,精湛的工藝被很好地承傳着。
前些年,全縣有斗笠生產大戶30 家、從業人員5000 餘人,年產銷斗笠400 餘萬頂,銷售收入近1 億元,產品銷往全國20 餘個省市區,還遠銷新加坡、日本、美國、荷蘭等國外市場。
從未停息的「被青睞」
聽老輩人說,能戴一頂中方的細篾斗笠,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土匪坐坳,總是搶戴細篾斗笠者;遇見土匪,那個戴細篾斗笠者就是他們中的頭頭。
我記事起,斗笠就是我們家重要的輔助性生產工具,不管天晴下雨,都可以戴在頭上,是我們生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家中有重要事情的人,才能優先戴斗笠外出。
在我們大湘西,更多地成為了釣魚玩家的個性遮陽帽,成為了舞台道具及家庭、飯店的掛件飾品。在一些旅遊景點,輕便、精巧、光亮、耐用的中方斗笠,正作為一種既實用又美觀的工藝品、曾經被皇家鐘愛的貢品,贏得中外遊客的青睞。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中方斗笠,主產於湖南省懷化市中方縣中方鎮,係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曾是我們重要的生活用品,多年來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記憶。
悠久歷史
斗笠,又名笠帽、箬笠,因其平面如斗大小,故名斗笠,是斗篷中的主要類型。其外形寬大、攜帶輕便,手感順滑,具備防曬、防雨、透氣散熱等多重功能。《詩經.小雅.無羊》》中,有「何蓑何笠」的句子,證明它很早就已存在。《說文》中提到一個「簦」字,意為竹篾編的有蓋有柄的遮陽擋雨器具,而有蓋無柄的則稱之為笠。唐詩《牧童詞》也寫道:「圓笠覆我首,長蓑披我襟。」
斗笠的種類和花樣很多,善於編織斗笠的地方也很多,主要有貴州凱里灣水鎮、湖南嘉禾山田村、江西省永新縣等地比較有名,而中方斗笠則是其中的代表,中方縣被稱為「中国斗笠之鄉」。
早在西漢時期,中方人就開始用竹篾製作斗笠。其後,經歷了漢代的雛形期,明代的成熟期,清代的鼎盛期,民國的興盛期至建國以來的繁榮期。乾隆年間,中方荊坪村人潘仕權,時任太常寺博士,執掌宮庭禮儀。他省親返京時,將中方斗笠獻給了乾隆皇帝,得到了乾隆皇帝的極高讚賞。從此,中方斗笠成為清朝貢品,名聲鵲起。
新中國成立後,中方斗笠歷久彌新,走俏鄉村。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中方鎮年生產斗笠800餘萬頂,湘西人家幾乎每戶都有,條件好的一戶有兩三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幾乎每月都要經過中方鎮,那時只見209國道兩邊的整個集鎮區,到處擺滿了斗笠:有剛編成骨架的,有在涮油著色的,有正在交易的……
複雜精湛的製作工藝
中方斗笠,編織篾為水竹,弓篾為楠竹,圈篾為桃竹。從竹子到成品,要經過破篾、編織、插頂、攤紙、鋪棕、鎖邊、刷漿、貼花等數十道繁細工序,需要用到19種專用工具。做出來的中方斗笠造型美觀,按材料制作和工藝可分為粗制斗笠、細制斗笠、精製斗笠、實用型斗笠、工藝型斗笠多種,品種也異常豐富,有羅紗、馬尾、棕式、板棕式、尼龍式、布式、紙式、麻式等10多個品種。
潘存家是懷化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斗笠傳承人,據他介紹,中方斗笠有完善的技藝體系:
取料,根據不同功能需要用到水竹、楠竹、桃竹,取料的關鍵在於「破篾」,要用篾刀破成厚薄均勻的「篾片」。「勻篾」時,從竹子到竹絲,不少於10道工序,頗顯技巧和耐心。「分層」是最為講究的。取「篾」一般只用竹壁表面一層,這一層韌性極好,顏色亦鮮亮,所以需要去掉竹黃底層,然後一析為二,二析為四,如此越析越薄。從「青篾」到「黃篾」,一塊竹片可「析」出八層篾片,最多能析十二層,像紙片一般輕薄。
斗笠的編織同樣是個精細活。需要從尖頂開始織,像織布那樣,經緯交替,但主要的手法是「挑」和「壓」,一般是挑起兩條經篾壓住一條緯篾,這是竹編中最常見的「挑二壓一」的方法。為了防水遮陽,裡外兩層斗笠骨架,外層要織得更致密,孔洞也會更小一些。越貴的斗笠,孔洞越多,這意味著竹絲更細,編織更費工時。
頂子,是最能體現中方斗笠手藝精細的地方之一。當地使用鵝毛管做頂子,比竹子更具韌性,斗笠會更加結實耐用。編織完成後,便可以將裡外兩層骨架、油紙、馬尾等嵌合起來,油紙一般粘貼在裡層骨架上,然後再鋪以馬尾,附上棉紙,再用外層骨架將它們壓實。一根水竹片,五根楠竹片緊沿斗笠邊,反復抽、壓,如編麻花辮,如此將斗笠邊紮緊鎖實。
把鎖完邊的斗笠塗上膠水,再蒙上一張剪成圓錐形的白紙,竹笠表面便光滑平整。膠乾以後,需要用平頭木棍蘸上墨汁,給斗笠尖頂塗成均勻的五等分。這個墨黑的尖頂,仿佛已成了中方斗笠的標志,人們見此,便知道它來自懷化。然後,均勻地上好桐油,再經過七天的太陽暴曬,一頂色澤鮮亮的斗笠便做好了。
編織斗笠的過程,我們能看到時光沉澱的指尖技藝,看到一代代手藝人的精巧匠心。而對於還在編織斗笠的老人來說,它不僅僅是遮雨避陽的工具,還是一份特殊的情感記憶,也是一抹濃濃的鄉情寄托。儘管時代在變,習慣在變,工匠們恪守著斗笠的傳承,用一輩子的熱情編織著生活的絢麗多彩。
聲名遠播
1979年,中方斗笠參加了廣州商品交易會。1985年,斗笠在北京農展館展出,產品風靡香港,遠銷日本、荷蘭、法國、西班牙、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斗笠成為懷化首個打入國際市場的創匯產品。
2016年5月,中方斗笠代表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參加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並以其花色美、品種多、適應廣、工藝獨特等優點,受到了中外客商的贊美和青睞,並簽訂了每年上百萬頂的長期購銷合同。
隨著時代的發展,輕便雨衣雨具不斷更新,斗笠也與我們的生活漸行漸遠,其手工制作技藝也處在失傳的邊緣。近年來,中方縣建立了斗笠傳承所和斗笠生產基地,融斗笠編織生產、非遺文化傳承、旅遊休閑觀光為一體,帶動斗笠產業的發展。中方縣中心小學建立了青少年動手學習製作斗笠的基地,精湛的工藝被很好地承傳着。
前些年,全縣有斗笠生產大戶30 家、從業人員5000 餘人,年產銷斗笠400 餘萬頂,銷售收入近1 億元,產品銷往全國20 餘個省市區,還遠銷新加坡、日本、美國、荷蘭等國外市場。
從未停息的「被青睞」
聽老輩人說,能戴一頂中方的細篾斗笠,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土匪坐坳,總是搶戴細篾斗笠者;遇見土匪,那個戴細篾斗笠者就是他們中的頭頭。
我記事起,斗笠就是我們家重要的輔助性生產工具,不管天晴下雨,都可以戴在頭上,是我們生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家中有重要事情的人,才能優先戴斗笠外出。
在我們大湘西,更多地成為了釣魚玩家的個性遮陽帽,成為了舞台道具及家庭、飯店的掛件飾品。在一些旅遊景點,輕便、精巧、光亮、耐用的中方斗笠,正作為一種既實用又美觀的工藝品、曾經被皇家鐘愛的貢品,贏得中外遊客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