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發呆 」進入人們生活的視野,成為一種境界,且成為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人們的身心健康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在大海邊咖啡屋外廊道上,面向大海專門設有「發呆椅 」,山川民宿的招牌,居然標明是「發呆的好地方 」,社會上出現流行語:今天,你發呆了嗎?
發呆是漢語詞語, 意思是指呈現出呆相、發愣、走神。其實發呆是人的大腦對於外界事物進行調節的 一種應激反應。這種大腦思維的放空,呈現出發呆的狀態,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心智遊移。」有研究發現,人在發呆、放空時大腦並沒有閑著,此時,大腦內默認網絡、執行網絡都會被啟動,進入一種默認模式。這種默認模式神經網絡是一組相互協作的腦區,負責無意識狀態下的大腦活動。當我們仍然清醒,並沒有專注於某項事物的時候,他會異常活躍,只是表現出似乎「心不在焉 」。同時,大腦中的默認網絡與人的心理彈性或心理韌性有很大關係,此外,他還與創造力關係密切。專注本身是一種腦力勞動,也是腦健康的體現,但過度持續關注,會讓腦內產生的各種代謝產物增多。因此,適當的放空、發呆是恢復心理彈性、 緩解壓力的一種好方法。
道生於靜, 養性先養心。
佛家靜坐打禪講究「裸心」。坐禪,意思是閉門端坐,凝志靜修,用心看著自己的身心得到放鬆,讓自己的思維停止運轉,讓自己內心得到平靜的一種狀態。
關於冥想,英文名字叫 meditation,來自拉丁文meditare,意思是「醫治」,「心靈培育」在西方人看來,冥想是一種身心治療的方法,和自己靜靜待一會,留一點時間,安住自己的身心。同時,訓練大腦元認知能力,幫助我們瞭解自己,覺察自己成為自己的觀察者。聯想到印度古老的禪修方法「內觀」,即毗婆舍那 Vipassana,在印度巴利語中意思是觀察知其本然的實相。如實觀察,也就是觀察事務真正的面。 它是透過觀察自身來淨化身心的一個過程,是一種能將苦從根拔除的方法。
可見,內觀是往內觀察自己身心的實相, 以智慧洞見一切煩惱的根源,從中解脫,使人能以安詳的心態去面對生命起伏;內觀是治療身心痛苦的一劑良藥,使內心達到完全的淨化,並充滿愛與慈悲;內觀是一種生活的藝術,使我們能以寧靜、平穩的方式去面對生活的緊張、困難等問題。
這是一種修行,其核心在於需要覺知到當下, 是境界和狀態在眼前呈現的那一 刻。觀身的當下與觀心的當下有所不同,觀心的當下是先生起了心念才知道;觀身是覺知色法觀當下這一刻,有很大的物質成分。但是,如果觀心,則要讓心先去工作,然後才去知道。
觀心即是觀察自己的內心。佛陀教法中的四念處是指四個安頓心念的處所,即身、受、心、法四種觀想。身,就是 我們的身體;受,是我們身體對外界種種接觸刺激的感受;心,是一種對於受所產生的反應、 執著;法,是身、受、心所產生的一切。對於個人來說,身心本身就是法,受身心之外沒有法,除此凡因緣所生皆是法。
《素問》中說「氣血極欲動, 精神極欲靜 」。
古語有云:「養心貴以靜 」,靜就是最好的養心。 讓自己靜下來,內心淡定從容,人生自然坦蕩無礙,灑脫自在。閑來無事發發呆,靜坐其中,平復躁動的心,重新尋回清醒與寧靜。養一顆安靜淡泊的心,寵辱不驚,去留無意心靜如水,才能享受歲月靜好,品人間清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