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曉輝
“共建‘一帶一路’注重的是眾人拾柴火焰高、互幫互助走得遠,崇尚的是自己過得好、也讓別人過得好”。過去一天,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芸芸金句當中,這是其中一句最能引發共鳴和在線上線下熱傳的。的確,從2013到2023,“一帶一路”倡議已走過十年,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得到了世界各國、各地區的普遍歡迎和積極參與,踐行的是互聯互通、互利互惠,謀求的是共同發展、合作共贏。不搞意識形態對立,更不搞地緣政治博弈,也不搞集團政治對抗,反對單邊制裁。過去十年,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倡議,正是踐行了上述理念,展現了知行合一的中國力量。

十年時間中,中國已先後與152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並在多個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大型基建工程在當地迅速落成,當中包括印尼雅萬高鐵、巴基斯坦瓜達爾港、中俄原油管道復線等。據統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已突破了7.8萬列,通達歐洲25個國家和地區的217個城市,以及沿線11個亞洲國家和地區超過100個城市。倡議不僅為中國的基建工程在海外闖出了知名度,更實實在在為當地的經濟注入了全新動力。
互惠共贏,共同發展更加體現在貿易方面。過去10年,中國與共建國家進出口總額累計19.1萬億美元,年均增長6.4%。中國與共建國家雙向投資累計超過3800億美元,其中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超過2400億美元,為當地創造超過42萬個就業崗位。中國民營企業對共建國家進出口總額,超過1.5萬億美元,佔同期中國與共建國家進出口總額的53.7%。可以說,中國正將電子商務、互聯網經濟所帶來的新機遇,輻射向“一帶一路”沿線。
從不同範疇切實推動雙方共贏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已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政策溝通不斷深化、設施聯通不斷加強、貿易暢通不斷提升、資金融通不斷擴大、民心相通不斷促進,“一帶一路”建設將帶來更多的合作共贏。
過去十年,中國與沿線國家簽署了大大小小的合作協議,從不同範疇切實推動雙方共贏,更不乏對當地經濟民生帶來重大改變的大型項目。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階段差異,開闢了各國、各地區交往的新路徑。未來十年,相信這條光明之路、幸福之路將會有更多國家和地區與中國結伴通行,共同繪製共同繁榮、共同現代化的美好藍圖。“自己過得好、也讓別人過得好”是“一帶一路”這十年最真實的寫照,也是下一個金色十年中所有共建國家和地區民眾對“一帶一路”倡議的信心來源。
(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0/20/2reIM5YxskuOBEVAZE8uHT5DryxYBc5qdOX.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