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陳月明:支持施政報告 推進北部都會區發展雙引擎
文|陳月明
行政長官在2023年施政報告中指出,“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全面發展後可提供約50萬個新增房屋單位和50萬個新職位。其規劃會以“產業帶動,基建先行”為主軸,成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大節點。特區政府於短期內公布《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深度對接深圳和大灣區其他城市的規劃,雙城四圈發展規劃蓄勢待發。
我認為,特首提出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內容更深更廣,有新領域和新方向,感謝特區政府聽取口岸經濟區概念,將打鼓嶺打造成為口岸商貿及產業區;借住羅湖、文錦渡及香園圍三個口岸的地利,帶動先進建造業、綠色產業、醫療、食品科技、現代物流業等產業發展,並可推展跨境商業服務和文娛消費,發揮強大的口岸商貿功能。打鼓嶺亦會預留用地打造“北都大學教育城”。我當選立法會議員後,多次提及特區政府有必要改善北部都會區鄉郊地區的基建,感謝特首提出會促進5G服務並將通過資助計劃,加快擴展鄉郊及偏遠地區的流動網絡基建設施。歡迎北環線東延線將會連接文錦渡、羅湖南口岸伸延至坪輋,新界東北線由香園圍口岸經皇后山到粉嶺,北都公路亦會延伸到沙頭角交匯處。
最後,特別感謝特首採納我的意見,雖然過程艱辛,但聽到特首宣布正式將沙嶺殯葬城規劃用地改劃為創科相關用途那一刻深感欣慰。對於特區政府規劃思維的與時俱進,我表示充分肯定,也非常感謝第一時間支持善用口岸經濟帶黃金土地用途的現任民建聯主席陳克勤議員、民建聯、新民黨等社會各界的支持。
北部都會區未來發展仍充滿挑戰,北部都會區內有十條鄉,希望特區政府多與內地溝通交流相互借鑒經驗,在土地問題等方面妥善處理多方關係。為實現鄉親參與發展,實現共同富裕做努力。
未來,香港要發揮好“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作為國內國際循環重要節點的角色。施政方向是要強化我們的優勢,把握好我們的機遇,補短板,化風險,積極鞏固和落實“十四五”規劃下的“八大中心”定位。相信在國家的帶領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國家堅持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將為香港帶來源源不絕的機遇。
(作者係立法會議員、打鼓嶺區鄉事委員會主席,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0/25/KOzVkbfGa9WtUtOCjacqfkkwCCdhQq1UZek.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Hi, This website does not supports I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