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霍啟剛
今日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2023年施政報告,本人樂見施政報告內容全面細緻,整體思路符合國家發展觀,具大局觀。特別留意到施政報告中有不少政策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協作,“以灣區思維,作優勢互補”,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有利香港長遠發展。
體育方面,感謝行政長官多次提及精英運動員,並提出支持運動醫療及運動科研的發展。雖然過去特區政府與馬會聯合提供三億共同成立“能力提升基金”,然而要長遠發展香港運動產業,需要持續的投資和持續增長的基金,期望未來特區政府繼續投入支持相關發展。
在剛剛過去的杭州亞運,港隊獲得亮麗成績,其中少不了專業且強勁的教練團隊在背後支持。施政報告重視專業化發展,提出與港協暨奧委會合作為教練提供更多接受專業培訓和實習的機會,提升教練的專業水平;本人相信有關措施有助促進體育產業化進程發展,未來期待檢討教練資歷架構及與更多機構合作,令運動員和教練的培訓覆蓋能夠持續拓闊。
在盛事化方面,M品牌活動的成果有目共睹,期待未來能夠持續優化,例如通過M品牌活動與旅遊產生協同效應,成就更多嶄新的旅遊品牌,吸引旅客。
普及化方面,樂見特區政府善用資源推廣全民運動,在“全民運動日”增加體育節活動,在特區政府場地、商場及私人場地舉辦活動。推廣全民運動需要持續投入,希望除了單一日的活動外,特區政府未來能夠向體育界持份團體、學校等等,提供更多資源,長遠更好地推動全民運動。
文化方面,本人樂見特區政府逐漸由單純資助模式,轉向扶持產業發展。施政報告提及推出“重點演藝項目計劃”,樂見特區政府接納本人提出的建議,也證明特區特區政府認同香港需要有標誌性、長期演出的劇目。然而演出最重要的是一個合適而且穩定的場地,未來這方面涉及康文署協助落地推行,希望屆時能夠見到康文署檢討場地分配機制,明確場地用途加以善用,為未來培養觀眾、擴大市場。同時,支持劇團有機會長期演出,可以更好安排表演。
產業化發展需要動能,樂見港交所改革GEM市場(前稱創業板),期望未來能夠為更多科創企業做好對接,為文化企業提供融資平台;另外在“大灣區投資基金”,希望能夠投資更多具有潛力的大型文化項目。
出版方面,特區政府今年已宣布將4月23日“世界閱讀日”訂為“香港全民閱讀日”,未來本人會繼續跟進持份者是否能夠參與其中,能夠舉辦到不同形式的全港性閱讀活動。
演藝方面,今次特區政府將“創意香港”改組成“文創產業發展處”,並為“電影發展基金”和“創意智優計劃”共注資43億元,是對文創產業的重視,希望能夠不斷完善“文創產業發展處”的機制和架構,從資助的模式轉變為鼓勵創意產業發展,和經貿辦加強配合協作,開拓市場。
(作者係港區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