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 紫荊雜誌社主任編輯
香港,位於中國南部、珠江口以東的繁榮國際大都市。在摩天大樓、車水馬龍之間,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曾在這片土地上融合生長,形成了香港文化如今交錯多元的氣質。中華文化是香港建阜的根基,外來文化是香港歷史的烙印。於世紀之交重回祖國懷抱的香港,將在新的歷史階段,繼續吸收煥然一新的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為香港文化輸入鮮活血液與旺盛活力。
香港自古以來屬於中國領土,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特別與嶺南文化天然相親。但因居於邊陲之地,地遠人稀,幾千年來香港幾乎都在被動接受中華文化影響,其文化難以開創自身氣候。這一狀況自1841年開埠後發生改變。隨著內地戰亂頻仍人口南來,西方列強窺伺中國盤踞於此,東西文化一時間因緣際會交流碰撞,蔚然形成有別於中華文化的獨特風貌,並一度為內地民眾所熱捧,香港獨特而重要的文化地位逐步確立。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這正是對香港文化獨特地位的現實肯定及未來期許。
香港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文化優勢
香港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文化優勢來自其中西交融的特質。長期以來,這一特質已經成為一種普遍觀念被廣受認可,以致其如何形成逐漸不再被深入探究。但這一問題卻是關乎香港文化發展命脈的關鍵所在,也是香港能否發揮中外文化交流作用的關鍵所在。
具有中西融合特質的香港文化,是中國近代歷史的產物。自1842年脫離文化母體的那一刻起,她就不可選擇地走上了形塑這一特質的道路。
1841年開埠之前,位處中國東南邊陲的香港島只有數千人居住,彼時的香港雖歷來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但文化氛圍依舊稀薄。開埠之後,內地人口陸續來港,第一次人口大增長始於1851年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大量士紳商人為躲避戰亂紛紛湧港。在太平天國由興而衰的十幾年間,香港人口增長了5倍之多,增至十幾萬人。內陸人口的大量遷移,使得中國傳統文化在香港的傳播逐漸變得廣泛而深入。此後,伴隨著中國社會近代以來的一次次動蕩,這一人口和文化「南來」的模式一再上演,香港文化中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色越加厚重。
與此同時,英國管治者也開始在此推行西方文化,並以管治階層的身份優勢將西方文化塑造成為「高等文化」,培植西方文化模式下的當地精英,形成極具現實實利的示範效應,深刻影響了香港社會的文化認知和文化選擇。
由此,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在這一小小的空間裡碰撞、滲透、交融。居住其間的香港人多是為逃離動蕩尋求安穩而移居於此,生存是最緊迫的現實,也因此在面對中西文化衝突時,往往選擇一種退讓調和的姿態以便安身立命。這種生存的權宜之計客觀上帶來了中西文化的某種融合,逐漸形成了一種新的文化範式,奠定了香港文化的特質。
進入上世紀六十年代,隨著香港經濟的騰飛,社會各領域均獲得發展,其中也包括文化。从七八十年代至今,香港中樂團、香港話劇團、香港芭蕾舞團等文化藝術團體仍是香港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隨著藝術機構陸續成立,香港影視產業也步入黃金期。一時間,香港文化傳播所及,不僅覆蓋了中國內地、台灣、澳門,還輻射至周邊國家和地區,一些領域甚至產生了國際影響。
金庸、梁羽生的武俠小說,在中國傳統武俠故事的基礎上吸收了西方現代小說元素,開創出「新派武俠小說」的新路向;李小龍的功夫電影,以西方電影的敘事模式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不僅為香港打造「東方好萊塢」奠定了基礎,更令以「功夫」為載體的中國傳統文化獲得了世界性的傳播;呂壽琨、王無邪引領的「香港新水墨運動」,以「水墨」這一中國傳統繪畫為媒介,結合西方藝術精神,塑造了中國畫的新面貌……凡此種種,無不帶有鮮明的中西融合的印記。
正因為這一特質,香港成為東西方矚目的文化交匯地與天然的中外文化交流地。香港特區政府也積極作為,發布一系列文化政策,舉辦多種文化活動,致力於把香港發展為世界各地文化藝術組織和機構交流及合作的中心,至今已經與20個國家簽署文化合作諒解備忘錄,不斷加強文化聯繫、促進文化合作。特區政府近年最為人所關注的文化發展舉措,當屬興建西九文化區。西九文化區集表演與展覽、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於一體,志在打造一張最突出的香港文化名片。這些努力,立足於香港中西交融這一文化優勢,順應了國家政策與時代潮流,令人們對香港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充滿期待。
香港保持文化優勢的現實困境與出路
然而,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香港當前的文化影響力與其歷史上一度輝煌的階段難以比肩。每年備受世界矚目的各大展覽和拍賣,香港只不過是一個熱鬧的賣場——這是展覽業的成功,卻不盡是香港文化的成功。西九文化區直至今日的表現仍然未能達至人們對它期許。究其根源,在於當前香港文化自身的發展後繼乏力,它似乎逐漸失去了融匯中西的能力,變得單薄蒼白,缺乏生氣。在這個熱鬧的文化賣場中,香港文化不是主人,而是一個落寞的看客。文化優勢的消退,令香港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這一願景,變得艱難被動,處處掣肘,缺乏主動的戰略和堅實的基礎。
這一困境是如何出現的,要從歷史中去找根源。香港文化在歷史上盛極一時,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勝利。但所謂融合的成功範例,其內核根本上仍是「南來」的中國傳統文化。這種以中國文化為內核、吸收西方文化的方式,無論最終所達至的形態如何,其質地還是中國式的。形式上脫離母體,不能改變其實質仍然是母體文化的衍生。然而,必須看到的是,彼時「南來」的中國傳統文化,畢竟只是中華文化在過去時代的結晶。被迫脫離母體後,香港文化與中國持續發展的文化割裂開來,失去了供血的臍帶。在一段時間的消耗之後,漸漸顯示出成長的乏力,難以繼續發展。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香港文化便已難維持之前的盛況。香港作家西西將香港命名為「浮城」,表達的正是香港文化界普遍存在的身份焦慮和斷根之感。隨著香港一代文化大師的逝去,香港文化驟然黯淡,香港文化的現實困境愈發明顯。文化大師的逝去似乎也是一種象徵,是香港文化尋找新出路的開端。只有尋找新出路,才能突破自身困局。
面對這一情形,一些香港文化人試圖在本土尋找擺脫困境的力量,製造某種進一步脫離中華文化母體的所謂「本土文化」的幻象,這種建立在虛妄之上的努力必然難以成功;還有一些人試圖在西方文化中尋找出路,這一錯搭血脈的做法,也必然歸於失敗。
香港文化如何解困?回顧香港文化發展歷史可以看到,能否在母體文化中獲取滋養,才是它興衰的關鍵。香港文化只有再一次從母體文化中獲取滋養,才能走出困境。只不過,這一母體文化不僅是香港曾經熟悉的、蘊含深厚傳統的中國文化,更是具有時代生命力的、鮮活的當代中國文化。
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習近平主席所說的這三種文化是具有生命力的當代中國文化,她在傳統積累的基礎上,經過當代變革的淘洗和浸染,既具有歷史傳承又飽含現實關懷,雖仍在繼續成長完善,卻因貼合中國實際而最具活力與前途。香港文化所需要的滋養,正蘊含其中。如果說曾經的香港文化,其形成有賴於陸續「南來」的中國傳統文化,那麼今後的香港文化,其進一步發展則需要深入「北上」,去親近、理解和吸收當代中國文化,這是大勢所趨。香港文化只有整體逐漸向「北」,才能擺脫其局限於狹小空間、經營孤島文化的困境,慢慢融入文化母體,成為文化母體的一個獨特組成,持續不斷從中汲取力量。
香港重建文化優勢的未來路徑與展望
一個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建立,首先需要這一地區有堅實而富於創造力的文化依託,否則這一中心難以建立,或僥倖一時建立,但脆弱易逝,難以長久。香港要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目標尤其宏大艱巨,更加需要自身文化優勢的重建與復興。這種重建與復興,正如前述所言,要回歸融合於中華文化,回歸融合於富有生命力的包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當代中國文化。這並非是一個能夠輕易達成的目標。文化的回歸融合需要經歷漫長曲折的過程,在現實推進中更需循序漸進,從情感共鳴點著手、從文化相通處突破、從潛移默化中培育,久久為功,才能獲得整體性的進展與飛躍。
(一)在情感共鳴中尋求文化回歸融合的基礎。兩地民眾血脈相連,情感相通,尤其民間往來共鳴處甚多,其中尤以民俗為甚。民俗不僅統一著社會成員的行為方式,更重要的是維繫著群體或民族的文化心理,承載著人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嚮往與追求,是連接民族共同體的情感紐帶。香港對中國民俗有良好的傳承,雖歷經百餘年的港英管治依然完好留存,這是香港文化與內地文化融合的重要基礎和天然橋樑。通過兩地共慶節日,舉辦民俗活動,不僅令香港文化可以更深入地回歸傳統文化,而且借由與內地的交流互動,認識、接納、吸收富含當代中國文化內涵的民俗文化,從而令香港文化向中華文化的回歸融合由傳統連接到當代,成為香港文化向當代中國文化回歸的重要接口。
(二)在文化相通處探索文化回歸融合的路徑。《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指出,粵港澳三地要發揮地域相近、文脈相親的優勢,彰顯獨特文化魅力,增強大灣區文化軟實力,共同塑造和豐富灣區人文精神內涵。嶺南文化與香港文化有著天然的親緣關係,借助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特別是建設人文灣區的契機,充分調動香港民眾對嶺南文化的深切記憶與歷史紐帶,進一步增強香港文化與嶺南文化融合,循此路徑進而上升為向當代中國文化的回歸融合——將香港文化納入到新中國偉大建設的歷史格局,納入到現代中國爭取自由解放的歷史進程,納入到幾千年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明譜系,從而全方位、整體性地納入當代中國文化之中。
(三)在潛移默化中培育文化回歸融合的土壤。文化回歸融合需要文化認同的土壤。長期以來,受複雜因素影響,香港學校教育淡化中國歷史,尤其是香港同胞與內地人民共同抗擊外來侵略的近現代史,部分學校甚至取消了獨立的中國歷史科,使得一些香港青年缺乏家國情懷意識與文化認同觀念,這成為香港社會推動文化回歸融合的巨大障礙與潛在隱患。在經歷了由亂到治的轉變後,香港特區政府著力推動改變香港青少年歷史教育,多所學校開始推行國安教育,新增國安必修課程,同時以促進學生交流為契機,組織學生到內地參觀訪問、鼓勵香港青年到內地創業就業,加深香港青年對中國國情的了解,增強民族自豪感與文化認同感。在這一轉變中,尤其要注重近現代以至當代的國情教育,不僅要增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更要特別增強對當代中國文化的認同。在香港社會逐漸培養文化回歸融合的土壤,通過對一代新人潛移默化的薰陶培育,推動香港文化的回歸融合,已成為香港未來發展的大勢所趨。
香港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意義重大,不僅事關香港自身發展,更事關中華文化的國際交流與傳播。在這一進程中,香港不應甘於做一個單純的文化交流場地,這難以支撐起持久而穩固的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之地位。香港需要在新時代再次回歸融合到當代中國文化中,汲取營養和力量,以更平等、更從容的姿態與西方文化對話交流,創造出中西融合的新境界,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凝結出新的文化結晶,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建設提供堅實的支撐與不竭的力量。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3年9-10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0/30/2BD4jMFxbkLSsFAjFRYtmb0vVNoAFURcqKg.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