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蒨 | 香港樹仁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潮人盂蘭勝會是香港一項歷史悠久的社區宗教文化活動,也是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農曆七月,不同社區的居民會在地區公共空間舉行數天活動,祈求風調雨順、合境平安,活動包括演出潮劇、誦經祭祀、派平安米等等。這一習俗由一代代聚居於港的潮州人風雨不改地延續了超過一個世紀。但同時,習俗的傳承亦面對眾多難題,包括日漸式微的潮劇演員難求、年輕人與傳統節慶的日漸疏離、接班人難尋等等。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保育潮人盂蘭勝會可以有新的方法嗎?傳統習俗與現代科技未必無法兼容,而是可以相互融合,使舊日節慶煥發全新的生機與可能性,讓中華傳統文化在香港這個國際大都市得以傳承和延續。
近年,創新數碼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給世界帶來方方面面的衝擊。人文歷史、社會科學等學科應該如何應對和迎接數碼技術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呢?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都市,有著不少優秀的文史社科學者和尖端數碼技術人才,我們是否也應該認真思考,如何把文史社科的研究成果以科技手段轉化作應用知識,推動公眾歷史和文化教育?作為世界重要的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應該如何加強以科技推廣文化藝術和如何開拓文化創意產業?學研成果可以如何豐富市民、尤其是年輕人的文化生活,深化他們的身份認同?
在數碼時代的今天,推廣傳統文化是否可以有更新穎的方法呢?我們可以怎樣記錄、傳承和推廣「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吸引年輕人關注它們呢?香港樹仁大學作為一所在港擁有超過半個世紀歷史的、以人文社科為主的高等教育學府,近年來積極推廣數碼人文,致力於藉助數碼科技推廣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的研究成果及其發展應用。作為推動數碼人文發展的一員,筆者作了一個新的嘗試,在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的「社區主導項目」和「夥伴合作項目」以及特區政府教育局的「質素提升支援計劃」的支持之下,以香港潮人盂蘭勝會為案例,結合筆者自2015年以來出版的學術論文和專著成果,以跨學科的方法和數碼技術,於虛擬空間展示和傳承人文歷史知識,實踐數碼人文和知識轉移。結合文史社科的研究成果和數碼科技,以文字、圖像、漫畫、二維及三維影像和聲音,在虛擬空間和元宇宙,讓公眾以沉浸式的體驗方法,了解文史社科對傳統文化研究的結果,增進市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了解,從而加強公眾的文化教育和身份認同。
香港潮人盂蘭勝會的傳承和推廣
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在2009年被香港特區政府認定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2011年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盂蘭勝會是在盂蘭節舉辦的活動。盂蘭節最早傳承自印度的佛教,在中國以「盂蘭盆」和「目連救母」的故事聞名。目連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弟子,目連的母親由於生前做了惡事,過世後在地獄飽受煎熬,目連於是請示佛祖如何能夠解救母親,使其擺脫痛苦。佛祖遂吩咐他在農曆七月,用盂蘭盆盛百味五果,供養十方大德僧侶,最終讓母親離開惡道,脫離苦海。「目連救母」的故事傳入中國後,有了提倡孝敬先人、傳播孝道的意義。公元538年,南北朝梁武帝以佛法舉辦盂蘭盆會,報答父母及祖先恩德。歷代帝皇加以追隨,佛教的故事得以結合儒學的孝義發揚光大。唐宋以後,「目連救母」的故事也在民間以戲曲的方式廣泛流傳,盂蘭節被納入道教的中元節之中,其後在民間更加普及,並且由本來只拜祭先人,擴展至「超幽」,即超度其他非親非故、不幸過世的亡靈。在民間,有以佛教法會形式舉行的活動,稱為盂蘭法會;也有以道教儀式進行的儀典,稱為中元慶典;盂蘭節紀念活動也不乏以佛道混雜的模式出現。總而言之,盂蘭節有著紀念祖先、弘揚孝道、超度孤魂和普度眾生的意義,彰顯孝義和仁愛的精神。時至今日,每逢農曆七月,全球許多華人社區都有慶典活動,包括潮州、香港、台灣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
在早期的香港,市民流行在農曆七月十四和十五兩日在街邊馬路攤出祭品、焚燒金銀衣,意在紀念先人、安撫孤魂。除街坊自發燒街衣、廟宇舉行宗教儀式外,不同的社區組織、行業組織和社團也會在社區籌辦盂蘭勝會,或以道教儀式舉辦中元法會,超渡因意外不幸離世的人,祈求闔家平安。據舊報紙的報道,在上世紀有很多社區和社團在盂蘭節都有大型的宗教活動。例如,在五十年代,港九鮮魚行及域多利電車工會在盂蘭節設壇念誦、超度幽魂。歷史悠久的慈善團體東華三院在1949年還曾請內地數十位法師來港主持盂蘭勝會宗教儀式。此外,有些社團所籌辦的盂蘭勝會有著跨越本地的仁愛關懷。例如,抗日戰爭時期的抗日救華團體、英國籌賑中國難民會香港分會等也在1939年舉辦盂蘭勝會,籌辦者不僅超度在臨近地區遭遇天災的同胞,也將仁愛施及在戰爭中不幸離世的、世界各地的無辜平民。時至今日,每逢農曆七月,香港有超過100個於公共空間舉辦的盂蘭勝會或中元慶典,規模大小不一,持續三至五天。潮人盂蘭勝會多數是由上世紀從潮州而來的移民發起,他們在農曆七月期間於社區內的公共空間搭建臨時棚架用作祭神、祭孤魂、唱戲等活動。
根據聯合國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範圍包括口頭傳統、表演藝術、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有關自然界及宇宙的知識和實踐以及傳統手工藝。潮人盂蘭勝會屬於節慶民俗,在中國文化中有著悠久的歷史,在香港也廣泛流傳,既有公眾支持度,也有其獨特性。在舊時的香港,盂蘭勝會是社區重要的宗教活動,可以慰藉人們應對突如奇來的意外和現世生活所產生的不安。社會世俗化下,大眾價值觀轉變,加上社區人口遷移,移民後代於香港土生土長,過去潮人盂蘭勝會的宗教、社區、族群基礎日趨淡薄,盂蘭勝會也日漸式微,其瀕危的狀況引人關注。在潮人盂蘭勝會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後,潮籍社群、非政府民間組織和特區政府已開展了一系列保護此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動,包括以文字和影像記錄、演講和導覽,以做公眾教育,還創立了盂蘭文化節作宣傳和推廣之用。
藉助數碼科技記錄香港潮人盂蘭勝會
數碼時代下,我們除了運用以上傳統的方法記錄和推廣非物質文化和中華文化,可以如何以其他嶄新的方法傳承傳統文化呢?筆者和團隊採用數碼科技記錄盂蘭勝會景況,並利用元宇宙網絡化的虛擬現實傳承傳統文化和民間宗教生活藝術,製作了以下三個數字作品:
(一)開放於2021年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虛擬實景的疫情下的三角碼頭盂蘭勝會(參見:https://www.spatial.io/s/National-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Virtual-Museum-Hong-Kongs-Hungry-Ghosts-Yulan-Festival-63f72779e9a9ddcfc69ff0c0?share=5186502517065286167);
(二)開放於2022年的虛擬實景360度盂蘭勝會導覽(參見:2022年香港佛教三角碼頭街坊盂蘭勝會虛擬導覽(hksyu.edu));
(三)建立於2021、2022年的兩個盂蘭勝會祭神用的神棚模型(參見:三角碼頭盂蘭勝會神棚(2022)- Download Free 3D model by QESS @ Hong Kong Shue Yan University (@HongKongShueYanUniversityQESS)[7499c49](sketchfab.com)https://sketchfab.com/3d-models/2022-7499c49fa6fe4f4bb42ab11cdf1fe238)。
以上三樣成果都是由筆者和團隊在2021年和2022年根據西區西營盤佛教三角碼頭盂蘭勝會的活動進行拍攝而製作的。其中兩個神棚的三維模型使用攝影測量法拍攝了幾百張相片,然後以1:1的比例建立模型,並附上文字介紹其內容細節,公眾可以用手機或電腦近距離、全方位觀察竹子搭建的棚架外觀、細節和內部的設置,從而了解與潮人盂蘭勝會相關的物質文化。至於虛擬博物館和虛擬360度盂蘭勝會導覽,公眾可以使用電腦、手機或是VR頭盔進入瀏覽。其優勢在於可以讓公眾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進入虛擬空間體驗一年僅持續幾天的盂蘭勝會活動。
虛擬盂蘭勝會博物館為公眾提供嶄新體驗
虛擬的盂蘭勝會博物館是香港第一個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題的純虛擬博物館,博物館本身並沒有實體的場館或展覽,只是應用元宇宙的程式讓公眾在虛擬空間中以自己設計的虛擬化身行走、瀏覽、探索、拍照,甚至是與館內其他參觀者互動討論,提供給公眾結合現實和虛擬的嶄新體驗。參觀者可以欣賞歷史圖片、報道、漫畫、動畫、神棚三維模型和超高清8K解像度的360度全景盂蘭勝會影片,以視覺檔案資料展示盂蘭節的歷史和發展,解釋舊時香港人在盂蘭節的活動,以及盂蘭勝會申遺的經歷。通過三維模型向社區居民展示如何在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限制社交的環境下,人們努力在街頭小巷創造一個個小規模的節日慶祝活動,突出了節日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韌性,展示了社區的籌辦者如何根據有限的資源和條件採取的各種巧妙替代方案。最後一段五秒鐘的360度全景視頻則記錄了這個社區舉辦的節日活動的獨特性,說明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香港日常繁忙街頭生活的一部分。公眾可以看到社區居民在狹窄的街上臨時搭建的神棚,原來的街道因此只剩下一條狹窄的小通道,不時有人匆忙走過神棚,或張望神棚內的情況。在臨時搭建的神壇內,數位佛教經師在祭壇前誦經,居民在進行拜祭活動,有些人在觀看儀式,也有些人在拍照或互相交談。這段360度的全景視頻傳達了社區精神,呈現不同參與者如何帶著各自不同的心聲,在疫情下相互融合,共赴盂蘭活動。
360度虛擬盂蘭勝會導覽讓參觀者感受節慶氛圍
虛擬360度盂蘭勝會導覽利用了虛擬實景技術和多媒體的優點,以過百條360度全景影片,重塑了2022年佛教三角碼頭在西營盤中山紀念公園籃球場內舉行的盂蘭勝會的場景,給參觀者提供了一個沉浸式的體驗環境。參與者全貌式感受節慶氣氛,360度全景探索歷時三天的盂蘭勝會會場內不同時段不同地方的設置和活動。事實上,用360度全景影片來重塑節日場景、製作導覽平台在香港是一項創舉,在記錄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也是別具一格,其優點在於能夠有效地捕捉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節日項目的特點,凸顯其動態和流動性,呈現活態的文化,以及不同的個人和集體如何經營這一場勝會,表達人們的情感和節日的氛圍。導覽中360度的視頻全方位展示了場內臨時搭建的棚架,計有神棚、經師棚、戲棚、孤魂台、大士台、馬棚、米棚等;另外,視頻也展示了各種別具特色的紙紮祭品、不同時期的宗教儀式、誦經的片段、潮州大戲的精彩影片、準備演出的情況以及公眾在不同時間不同形式的參與。360度全景導覽以人為本,特別關注場內不同參與者的行為和場內節慶活動的各樣聲音,包括宗教儀式的聲音、大戲的音樂、人聲等,凸顯華人宗教節慶的喧鬧氣氛。
進入導覽的訪客彷彿法語中所說的閒逛者「flâneur」,或是英文中所說的「spectator」,是一個在大城市中悠閒遊蕩的人,很自由地以一個閒逛者的心態到訪於虛擬之處的盂蘭勝會。訪客可以按照自身興趣,自由選擇參觀哪一天的活動,這個體驗與傳統的導覽很不一樣,它沒有設定好的路線,只在地上顯示出指示牌,說明去到某一個時間和空間會看到什麼,任由參觀者選擇。訪客可以主動去發掘知識和亮點,而非被動地接受導覽內的信息,這也與現有的大多數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方式有顯著的不同。參觀者進入虛擬的盂蘭勝會場內,看到任何引人入勝之處,便駐足觀看,聽到任何神秘獨特的聲音,就可以探索其源頭,去聆聽節日不同的聲音,查探閱讀更加詳細的解說。更為重要的是,參與者沉浸在節日會場內,會見到不同的人在虛擬空間中走動,包括籌辦者、參拜者、經師、唱戲的表演者、文化愛好者、街坊等,也可以觀察場內眾人在張羅什麼或有什麼舉動,觀察他們的身體語言、聆聽他們的話語聲音、感受他們的情感,了解個人的感情和社區的集體意識以及盂蘭勝會所蘊含的多重意義。
運用數碼技術製作的虛擬導覽展示了大眾如何籌辦、傳承、參與和創造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目前我們一般常見的記錄非遺文化和大師技藝的方式著重權威的傳承是很不一樣的,它展示的是社區以及普通市民如何抱著各自不同的想法和目的來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儀典,為這個節慶賦予意義,其意義除宗教外,也包含著孝思、仁愛,以及社區文化的融合交流。此外,參觀者也可以穿梭於不同的時空之間,了解當代各日不同的宗教儀式和文化活動,解讀和對比上世紀老照片,感受非遺文化的流動性變化,理解香港故事的變遷和中國文化的多樣性,感受到節日習俗豐富的內涵。
數碼科技在推廣中華傳統文化中發揮獨特作用
創科和歷史藝術文化的結合,最具前瞻性的優秀案例莫過於清明上河圖和敦煌壁畫數碼化。這兩項經典文化遺跡的數碼化都說明了創新數碼科技是吸引公眾關注傳統藝術的有效手段,它能夠成功推廣中華傳統文化。潮人盂蘭勝會作為香港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僅是民間的宗教活動,也蘊含著孝義、仁愛和社區精神等深厚的歷史文化價值。然而,它在世俗化的香港日漸式微,大眾和年輕人對它也不甚了解和關心。虛擬博物館和虛擬360度全景導覽分別運用新穎的數碼技術和元宇宙空間,吸引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關注,讓大眾有機會以創新的手段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蘊含的複雜意義,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物質文化遺產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了解個人和社區精神的聯繫,品味社區文化以及中國文化的多樣色彩。虛擬博物館和360度全景盂蘭勝會導覽作為數碼人文歷史的成品,也實現了文化、教育和娛樂的結合。未來筆者也期待有更多類似的數碼人文歷史成品,期望未來不同地區如潮州、台灣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也能夠在虛擬空間展示盂蘭節的不同活動,讓身處不同社區的華人都可以進一步了解中華文化所展現出的多元性,甚至開發出遊戲程式,推廣傳統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提升大眾對中華文化的興趣,發展科技文創娛樂經濟。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3年9-10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0/30/47L5gSJ813fnRciKVSGK8sCldsVDhu5TRN1.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