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寶華 | 香港教育大學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教授、戲曲及非遺傳承中心總監
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共同努力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的現代文明,離不開對傳統文化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和討論。粵劇作為中國約400個戲曲劇種之一的傳統音樂形式,如何在今天現代化和正規化的音樂教育中繼續蓬勃生長,是每一個香港音樂教育者需要關注的問題。
背 景
全球傳統音樂一直面臨著一系列與傳承和可持續性相關的問題。筆者在回顧了有關傳統音樂傳承的十四個章節後指出,有四個趨勢影響著傳統音樂的可持續性。第一個趨勢是環境轉變中的正規化。傳統上,民間音樂通過非正式的學習環境傳播,而今天,正規學習環境已是普遍的趨勢,例如在學校和高等院校中教學。然而,教師可能不具備以典型傳統風格和教學方法傳授該種音樂的能力和技巧。
轉型背景下的政治化是第二個趨勢,它反映了一些國家可能會推廣其傳統音樂,以提升其軟實力和對旅遊業與經濟增長的吸引力。然而,為了迎合一般的觀眾和遊客的口味,傳統音樂可能會以不真實的方式來演出。
第三個趨勢是轉型背景下的西化。在大學課程中經常可以看到對傳統音樂的傳播,由於高等教育源於西方,這些音樂學院的教學方法已經西化。因此,教授傳統音樂的教師往往採用西化的教學法,而不是自己的原汁原味的教學法,這可能會阻礙傳統音樂和教學法的傳承。
第四個趨勢是變革背景下的現代化。這一趨勢與政治化和西方化有關,而傳統音樂可能被用於支援政治和經濟目標。在傳統音樂的教學和學習中使用現代科技是現代化的一種常見方式。然而,傳統音樂原有的音樂性可能會被數位化和錄音所扭曲。總之,傳統音樂面臨著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教師和研究人員很難在現代社會中教授、傳播和保護傳統音樂。如何通過傳承去保持傳統音樂和教學法的典型性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將以香港粵劇為例,探討如何加強傳統音樂的傳承和可持續發展。
粵劇在香港的曆史發展
粵劇係兩廣地區的中國戲劇,是中國約400個戲曲劇種之一。粵劇流行於廣東、廣西和港澳地區。2009年,粵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因此,粵港兩地政府一直重視該流派的保護和傳承,以確保文化遺產的可持續發展。
粵劇歷史悠久。19世紀末,粵劇在廣東省農村地區作為祭祀活動演出。20世紀初,主要劇團在廣州、香港和澳門等大城市的劇院進行正式演出。此外,粵劇表演商業化,劇團和藝人之間競爭激烈。在競爭對手極少的情況下,粵劇成為許多城市主要的娛樂項目。20世紀2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是粵劇發展的黃金時期。眾多粵劇名伶以個人風格登上粵劇舞台,而眾多劇院的建立也促進了粵劇的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電影來到香港,以更低的票價與香港粵劇展開激烈競爭。因此,粵劇的現場表演大大減少,許多粵劇藝術家加入電影業,製作粵劇電影。20世紀70年代至本世紀初,粵劇不再像以前那樣流行。除了西方電影,西方和台灣地區的流行歌曲也被引進。1967年,香港電視廣播公司成立,提供民衆免費電視節目。此外,1967年發生的暴動使香港成為一個政治不穩定的地方。表演行業式微,許多藝術家無法謀生,因此他們移居海外或從事其他職業。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是香港粵劇的低迷時期,只有少數伶人和劇團維持有限度的演出。及至2005年,香港特區政府成立粵劇發展基金及粵劇發展諮詢委員會,並與澳門和廣東聯合申報,於2009年成功將粵劇納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粵劇在香港逐漸受到重視。影響所及,香港演藝學院亦於2013年開辦首個訓練專業粵劇演員和樂師的學士課程,香港教育局亦於中小學的音樂課程中鼓勵教師教授粵劇,並於2012年的中學教育文憑考試的音樂卷中加入必考的粵劇內容。2019年,西九文化區的戲曲中心落成啟用,為粵劇界提供了一個世界級的演出場地,粵劇演出亦見蓬勃,每年演出場次有增無減。 然而,粵劇的可持續發展仍然面對巨大的挑戰,包括觀眾拓展(如何吸引年輕一代進入粵劇院)、專業傳承(如何鼓勵年輕人學習粵劇,成為專業粵劇演員)、普及教育(如何調動學校學生學習該流派的積極性)、政府政策(政府應如何幫助保護和推廣這種體裁)等,這些問題推動了以下研究項目的啟動,以尋求可能的解決方案。
觀眾拓展:於學校教授粵劇
觀眾代表了粵劇的未來,欠缺觀眾將會導致粵劇的式微,因此如何拓展觀眾的質量是關鍵之一。要培養觀眾,一個可行的方法便是從小開始,讓新一代從小便接觸粵劇,這亦是年長觀眾的經驗。音樂是香港小學和初中的必修課,因此在音樂課上教授粵劇可確保所有學生從小接觸粵劇。然而,由於香港音樂教師的西方音樂背景,他們在粵劇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非常有限。在筆者曾進行的一個研究中,邀請到粵劇表演藝術家和學校音樂教師協作教學,在前測和後測中,通過問卷對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學生學習粵劇的積極性有所提高;小學生的學習動機明顯增強,而初中生則沒有顯著變化。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包括年齡差異、自我意識和社會文化影響。在教師和藝術家之間進行角色補充的情況下,合作被認為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法。然而,教師對粵劇的態度仍然是關鍵:有些教師視粵劇藝人為代課老師,把主要的教學工作交予他們,認為自己則可以休息一下;當然也有老師非常珍惜這個學習機會,並提升了自己對粵劇的認識。
音樂教師的個人歸因可能影響教師是否將粵劇納入校本課程。筆者的一項縱向研究調查了音樂教師如何及為何會改變想法,從偏好教授西方音樂轉為接受並開始教授粵劇。
2008年,5名小學音樂教師和2名中學音樂教師參與了為期八周的藝術家與教師的協作教學。筆者分別於2008年及2011年同他們進行了兩輪半結構式訪問,探討他們對粵劇教學觀念的改變程度。部分音樂教師改變了他們的思維習慣,更喜歡粵劇。結果表明,教師參與非正式的粵劇學習、長時間浸淫於粵劇以及有充足時間進行自我反思,對重新詮釋他們的經驗和增強他們的信心非常重要,而與藝術家的合作是促使他們改變的另一個原因。
學校粵劇教學的現狀是另一個重要問題。雖然香港特區政府一直透過《音樂課程指引》鼓勵音樂教師在音樂課上教授粵劇,但並沒有研究表明香港音樂教師在多大程度上響應這個號召。2020年,筆者在香港和廣東進行了線上調查,共收集到1,974份有效問卷,並通過多變量變異數分析(MANOVA)和卡方檢定(Chi-Squared Test)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香港的粵劇教學時間分配有限(平均約6%至10%)。造成粵劇教學時間少的原因包括相關的師資培訓和教學資源不足,導致教師教學信心不足。此外,有中樂背景的音樂教師較有西樂背景的音樂教師更傾向教授粵劇。
總括而言,香港學校的粵劇教學仍然面對各種障礙,包括教師的西樂背景、學生的自我認同和學習動機、資源不足和需要政府的支援等。學習粵劇可能與培養學生的文化認同有關,但如何平衡課程,在香港仍是一個挑戰。
培養粵劇演員
培養專業藝人是保護粵劇傳統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傳承模式被視為傳承典型性的關鍵課題。筆者曾執行兩項研究,調查粵劇如何通過學徒制和音樂學院傳統傳承。
學徒制是粵劇自20世紀初以來的傳統傳承方式。Finnegan將「口傳」定義為口頭的、非書面的、屬於民間的教學,教師通常未受過教育,並受社區重視。在筆者的研究中,訪談了五位以學徒制為學習方式的資深粵劇藝人。香港粵劇界採用學徒制的特點如下:
首先,師徒之間的關係是一種準父母關係。徒弟與師傅同吃同住,為師傅工作,與師傅同台演出,潛移默化地接受師傅的藝術、思想和人格熏陶。師傅傳授技藝和人生哲學並視徒弟為兒女。師傅收徒弟不是為了金錢,而是為了傳承其個人藝術風格。
非正式學習是學徒制的主要學習方法。師傅可能不會經常教徒弟。相反,學徒通過觀察、自我練習、向師傅和其他資深表演者(師傅的朋友)提問等方式主動學習。因此,學習速度相當緩慢。學徒需要大量時間在實踐中學習。師傅負責向徒弟傳授隱性規章制度、慣例和習俗,因為徒弟需要適應劇團的生活和文化。師傅的另一個責任是帶徒弟入行。在過去,任何人都很難進入這個行業。在師傅收徒的同時,徒弟可以在劇團工作。
第二個研究以香港和廣東的兩所粵劇院校為案例。筆者調查了如何在正規學習情境中培養學生成為專業藝術家。香港的案例是一個四年全日制學士學位課程,而廣東的案例是一個六年全日制中專課程。研究人員訪問了兩所院校的教師、學生和畢業生,並觀摩了課堂教學。研究結果顯示,由於粵劇被認為是不可靠的專業,發展有限,因此兩所院校的粵劇課程都面臨招生困難的問題。兩所院校的粵劇課程都有固定的課程表、課程設置、考核、教學和規範的學習過程。這可能會導致畢業標準化,但也會統一個人風格的發展。此外,兩所院校為學生提供的實習機會有限。許多畢業生表示,他們希望有更多的機會在專業領域內學習。
從學徒制到音樂學院傳統的過渡是一個自然的發展過程。在粵港經濟不發達的年代,下層民眾可能會把子女送到師傅那裡學藝,以謀求一份工作。隨著社會的發展,正規教育取代了學徒制,而家長則希望子女通過正規教育晉升到更高的社會階層,認為正規教育更可靠。這種情況導致該專業很難招生。
上述研究為今後培養專業藝術家提供了新的模式。筆者提出了在高等教育環境中培養專業藝術家的傳授模式。粵劇學院有四大要素,包括課程、教師、學生和實習。課程應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學習機會,使學生能與教師緊密聯繫,從中受益。其中一項建議是,教師可挑選特定學生作為「徒弟」,進行個別指導並傳承個人風格。除了在學院授課外,教師還應該參加專業演出,帶著「徒弟」到現場作實習演出,讓學生長期浸潤在正式和非正式的學習和專業實踐中。學院亦應該與業界建立緊密的關係,好讓學生在畢業前已經與業界有聯繫,並了解業界的文化。在解決招生問題方面,學院應開設初級課程,讓中小學生儘早參與學習,有助於打好學習粵劇的基礎。另一方面,學院也應考慮開設高級學位課程,以培養未來的學院教師和高級表演者。
在學習粵劇中應用科技
現代科技已廣泛應用於教育。年輕一代可能認為粵劇是「老套」「過時」的玩意,在粵劇的教與學中採用現代科技,可能會讓年輕人覺得更有趣。當粵劇界提出了學習粵劇的具體問題,筆者便嘗試透過應用科技進行兩項有關粵劇教與學的計劃。對於利用課餘時間學習粵劇的年輕學生來說,有一個難題便是他們需要在每周上課後練習各種動作。不過,教師們反映,學生在練習時如果出錯,可能會養成不良習慣,難以糾正。因此,有必要開發一些設備,為學生提供即時回饋,作為形成性評價。基於這種情況,筆者開發了一套電腦系統,用於對學生的動作進行即時回饋。此外,筆者還調查了如何利用這套系統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
該系統名為「粵劇動作遊戲化評估系統」,採用微軟的Kinect硬件作為人體動作檢測器。我們邀請了一位粵劇名伶掃描並記錄了30個粵劇的基本身段動作,作為學生模仿和自我練習的範本。學生在練習時,其動作將被掃描並與專家的動作進行比較,並對身體的特定部位提供即時回饋並進行評分。
筆者現正進行另一個項目,旨在協助學校音樂教師在課堂上教學生粵劇伴奏拍和。傳統上,粵劇是由一組旋律樂器和打擊樂器作伴奏,這些樂器在學校並不常見,因此學生很少參與學習粵劇伴奏。由於香港學校鼓勵學生在音樂課上製作音樂作品,如何讓學生參與伴奏一直是一項挑戰。作者開發了一款名為「粵曲拍和」的平板電腦應用程式。該程式提供現場伴奏的樂器音色。下圖顯示了該應用程式的界面,下方是一個工尺記譜法鍵盤,而播放機則顯示了一首以工尺記譜的樂曲。工尺記譜法採用一些漢字作為音階的音符。學生可通過該應用程式學習工尺記譜法,這符合教育局在學校教育中推廣中國文化的要求。該應用程式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一種新的伴奏設備,深受學生歡迎。目前,一項以評估該應用程式可以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研究項目正在進行中。
香港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粵劇交流
粵劇在珠江三角洲一帶的發展已超過一個世紀,在廣東、香港和澳門都有粵劇的蹤跡,亦出現了大量的粵劇名伶。新中國成立後,受到商業運作和自由競爭的影響,粵劇的發展集中在香港,大量的粵劇演出、電影和唱片等令粵劇頗為蓬勃,然而粵港澳的粵劇在演出、劇目、觀眾口味等方面開始分道揚鑣,如內地把粵劇專業化,由國家支持演員和劇團的開支;但香港和澳們仍然維持商業化的運作,完全依賴觀眾支持。
隨著香港回歸祖國及國家提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戰略,香港粵劇亦應跟隨這個趨勢,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加強合作和交流。筆者於2018年在香港教育大學成立了粵劇傳承研究中心,並已經開展了不同的研究、教育和推廣項目;研究中心亦在2022年底成立了「大灣區粵劇發展聯盟」,參加的一共有十八個來自廣州、佛山、東莞、順德、澳門和香港的高等院校、粵劇學校、劇院和其他有關的機構,並在2022年和2023年舉辦了兩場研討會和展演交流活動。展望未來,聯盟將在演員培訓、觀眾拓展、學校及社區教育、文化交流和政府政策等五方面共同努力,希望把粵劇打造成一項具代表性的中華文化藝術項目,並以此與其他國家作國際交流,增強中國的軟實力。
由於社會文化的演變,傳統粵劇在當代面臨生存困境,而世界上所有傳統藝術形式都可能面臨這一挑戰。年輕人可能更喜歡流行音樂而不是粵劇;教師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和信心在課堂上教授粵劇;家長可能會反對子女接受專業培訓,而鼓勵他們攻讀大學學位;正規教育機構可能會忽視典型的教學法,而使用西化和現代化的方法;文化遺產可能因政治和經濟原因而被扭曲。所有這些都是我們當前面臨的挑戰。
要成功傳承粵劇,我們需要考慮有關教育的課題。一方面,應在義務教育階段廣泛推行粵劇教育,所有低齡學生都應參加,低齡兒童可以毫無保留地吸收粵劇。為了促進學校的傳承,職前和在職教師教育計劃需要為教師提供相關培訓。教師還應學習現代技術並將其應用到粵劇教學中。另一方面,通過培養專業表演藝術家來保持專業的活力也至關重要。一個組織良好、包含學徒制元素的高等教育環境將對粵劇的可持續發展大有裨益。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3年9-10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0/30/yq43TitSHyynDtq0w8lCpULmI7SsNoX0MmD.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