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震 | 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
為推動藝術與科技的融合與發展,香港特區政府設立多項資助基金和計劃、不斷提升相關軟硬件配套設施、推動跨界合作,為其搭建平台、提供助力,從而提升香港在國際藝壇的地位,進一步鞏固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地位。
藝術與科技的緊密關係由來已久。科技的突破與應用,往往會帶來藝術新領域的發展,豐富創作呈現的方式:造紙術的出現為書畫藝術發展提供了基礎;光學技術的進步引入了攝影、電影等藝術新門類;數碼科技的誕生,同樣為藝術發展帶來革命性的變化,藝術家從此可以透過虛擬與現實的交織、創作與觀賞的高度互動,豐富藝術表達的層次及觀賞的體驗,以致開拓全新的藝術領域。
為了推動藝術與科技融合,香港特區政府在不同的基金或計劃下(包括「藝術及體育發展基金」「電影發展基金」「創意智優計劃」及「創新及科技基金」),共預留了一億港元(下同),供有意推動藝術科技的人士申請,藉此鼓勵在合適的文藝項目上應用科技。政策自2020年推出至今,已有超過300個團體和從業員受惠。
為了進一步推動藝術科技的發展,特區政府在2022年財政預算案預留3,000萬元推行「藝術科技資助先導計劃」,鼓勵主要演藝團體應用藝術科技,豐富它們的舞台創作。我們現正審批有關申請,預期獲支持的藝術科技項目將於2024年陸續舉行。此外,特區政府亦為「藝能發展資助計劃」額外注資1,000萬元,鼓勵計劃下的中小型藝團進行更多藝術科技的探索。
在提升硬件配套方面,特區政府也投放了不少資源,包括優化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演藝場地的設備,讓演藝團體可以在表演項目中更多應用科技,提升觀眾的體驗。另外,即將分階段開放的東九文化中心將設有一個名為「創館」的藝術科技試驗場,透過各項先進設備營造猶如親歷其境的沉浸式多重感官效果,令藝術家可以將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融合在舞台表演中,提供更多的發揮空間。藝術家亦可利用網上直播系統,將現場表演實時呈現給更多表演場館以外的觀眾,有助於擴闊觀眾群,並增加藝術家與觀眾的即時互動。
隨著東九文化中心的啟用,特區政府會每年預留8,500萬元,開展有系統的培訓計劃,為本地藝術家提供孵化平台,支持他們完善創作概念,發展藝術科技實驗計劃。東九文化中心亦會積極推動社區參與藝術計劃,帶來多元化的藝術科技節目、裝置藝術、展覽、工作坊和互動教育活動,從而帶動公眾對藝術科技的興趣和認識。
作為香港的文化新地標,西九文化區亦積極推動香港藝術科技發展。M+博物館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一直將多媒體科技用於部分展覽,為訪客帶來新體驗。另外,西九文化區在2022/23年度亦推出了首個藝術科技節「藝創明天」,呈獻超過500場結合科技及各種創新元素的現場表演和線上節目,為大眾帶來別開生面的表演藝術體驗。其中在戲曲中心上演的粵劇《開心穿粵》便引入全港首個人工智能程式操作的機械人參與演出,充分展現創新科技與表演藝術融合所帶來的無限可能。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也積極和其他機構合作,探討如何將藝術科技應用到節目和表演上,包括在2021年與香港演藝學院合作建立為期四年的跨界實驗平台「TechBox」。平台匯聚的媒體藝術家、劇場設計師、學院教師和學生從研究和實驗的角度出發,思索科技與表演藝術的多樣可能,力求創新。
藝術科技亦為創意產業帶來更多機遇。獲創意香港「創意智優計劃」資助的「出版3.0 - 香港智能電子書庫」便是一個體現科技與創意產業融合的例子。項目利用「人工智能系統」和「文字翻譯語音技術」將中文實體書轉化為其他語言版本的電子書及「有聲書」,幫助出版業向外推廣他們的創作,拓展市場,及推動出版與文化交流。
此外,「創意智優計劃」亦資助了結合創作、製作以至元宇宙營銷的多維度虛擬時裝先導企劃《FabriX》,讓新晉本地設計師和設計單位與本地數碼精英專業製作團隊合作,共同創作虛擬時裝產品,並在國際級虛擬時裝或NFT交易平台推出,促成跨界別的製作和跨平台的宣傳與營銷協作。企劃更將在2023年9月舉行的倫敦時裝周和巴黎時裝周期間,以互動展示方式呈現虛擬時裝,推廣虛擬時尚。
希望透過各種途徑和方式,促使藝術科技的發展日益成熟,繼而提升香港在國際藝壇的地位,進一步鞏固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地位。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3年9-10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1/24/XKCFVtkA45IbRQrG7WFJ9MCTQiZl7EpmffB.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