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佳 |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榮休講座教授、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
美國專家對於台灣問題的態度可大致分為鴿、鷹兩派,前者通過「戰略模糊」使中國不敢輕舉妄動,留存美國自身實力、避免兩國正面衝突;後者則支持美國在台灣問題上採取態度強硬的「戰略清晰」策略,以威懾中國並維護美國霸權地位。雖然具體策略各有不同,但是兩派在本質上均以阻撓中國統一為目的,是美國一貫以台灣問題遏制中國發展立場的延續。兩派的主張和做法不僅無益於台灣問題的解決,更會讓美國自貽禍殃。
如今,幾乎所有的美國國際問題專家都認為台灣問題是當前中美之間最有可能引發嚴重衝突的問題。對於應該如何處理這個問題,美國的專家籠統可以分為鴿、鷹兩派。隨著美國國內的反華情緒不斷升溫,鷹派專家的立場不但代表主流立場,也是現今美國政府奉行的路綫。然而,由於無論是鴿派還是鷹派的專家其實都對中國認識有限、甚至存在嚴重誤解和無法改變的偏見,因此他們提出的解決台灣問題的主張實際上都無助於解決台灣問題,不但不能阻止最終中國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以非和平方式達至國家的統一,更會導致美國因為奉行此錯誤路綫而付出沉重代價。
鴿派:以「戰略模糊」避免正面衝突,「永續」台灣對美價值
對鴿派專家而言,台灣對美國的戰略價值固然重要,但絕非不可或缺,而美國的國家安全與台灣存亡的關係亦並非那麽密切,甚至可以說台灣越來越成為美國的戰略負纍。就算台灣「落到」中國手上,只要日本和韓國仍然是美國的可靠盟友,則美國在西太平洋的軍事優勢不會受到過大影響,充其量是美國在其盟友中的可信度有一定程度的虧損。況且,美國與中國的國力差距正在不斷縮窄,美國有可能在中美戰爭中鎩羽而歸。對鴿派專家來說,中美大戰很容易演化為核戰爭,對雙方和全球都會帶來無法彌補的災難。所以,美國沒有理由為了台灣而與中國開戰。因此,最明智的做法是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維持「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立場,讓中國猜不透美國會否在中國對台灣動武的時候出兵護台,從而在台灣問題上不敢輕舉妄動,中國的分裂狀態得以「永續」,而台灣對美國的「戰略價值」亦得以「永久」保持。
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的葛來儀(Bonnie S·Glaser)明言:「華盛頓不能無條件地表達保衛台灣的意願。相反,美國應該保留判斷台北政策是否符合美國利益以及該地區和平與安全的自主性。」蘭德公司高級政治學家邁克爾·J·馬扎爾 (Michael J. Mazarr)警告:「如果中國認為美國即將對台灣作出安全承諾,那麼這種前景本身就可能成為中國採取魯莽行動的動力。」「鑑於美國面臨許多國內問題,投入稀缺的美元來保衛台灣可以說不是讓國家更安全、更繁榮或提升美國對中國的競爭力的最佳途徑。」喬治·華盛頓大學外交事務教授查爾斯·L·格拉澤(Charles L. Glaser)說得更坦率:「對於衰落的大國來說,最好的選擇可能是削減其承諾。在東亞,這意味著在南中國海給予北京更大的迴旋餘地,放棄台灣,並接受美國不再是該地區的主導力量。」「台灣不是美國的重要利益。」「單純為了避免衝突,美國可以終止對台灣的承諾,並減少對中國獨裁政策的反對。」
最近,美國昆西治國方略研究所(Quincy Institute for Responsible Statecraft)的邁克爾·D·斯溫(Michael D. Swaine)和安德魯·巴塞維奇(Andrew Bacevich)發表的一份題為《美國–中國之間關係的一種克制策略:扭轉向危機和衝突的下滑》(A Restraint Approach to U.S. - China Relations: Reversing the Slide Toward Crisis and Conflict)的研究報告最能代表鴿派專家的觀點:「一種負責任的美國與中國的關係的克制策略(Restraint Strategy)與當前的其他方案相比最不危險、最有益處和對彼此都有建設性。其他策略包括當前對中國的「軟」遏制策略和那種明顯旨在削弱中國和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的強硬策略。」「我們首選的亞洲克制策略的核心是用區域結構取代日益激烈的中美安全競爭,強調有界限的(Bounded)和明確界定的競爭領域和紅線、一體化和(最大程度)包容性的經濟和技術關係、正和(Positive Sum)的政治和外交交流,以及真正相互協調、高度優先的應對氣候變化和其他跨國威脅的努力。」「通過更清晰地了解紅線和重振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穩定台灣局勢和其他潛在的政治軍事衝突根源,並努力消除它們作為華盛頓和北京之間激烈競爭的潛在根源的長期影響。」「這種新思維應該強調氣候變化、雙邊競爭的正和形式、平衡和包容而不是追求支配或霸業,以及放棄『大國競爭』作為戰略框架。」「在中美競爭加劇以及中國在台灣周邊地區佔有軍事主導地位的情況下,華盛頓應該制定一項多方面的戰略,旨在維持其『一個中國』政策,同時允許最終放棄任何直接軍事干預台灣與中國衝突的意圖,並盡一切努力安撫其他亞洲國家。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干預幾乎肯定會導致一場大戰,而且很可能會導致美國的失敗。」「明確拒絕台灣必須被視為對整個第一島鏈防禦至關重要的關鍵戰略節點,並因此(台灣必須)與中國分離的觀念。」「美國對相較於台灣擁有幾乎壓倒性軍事能力的中國大陸進行如此直接的軍事干預,幾乎肯定會給所有有關方面帶來災難性的後果,並可能升級到核衝突的程度。然而,美國決定不直接干預台灣衝突並不構成放棄台灣。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仍將對中國採取一系列強化威懾措施,包括加大對台灣的防務援助。但台灣還需要自己做更多的事情來加強自身的防禦。同樣重要的是,華盛頓還需要為結束直接使用美軍保衛台灣的可能性奠定基礎,同時以一切可能的方式支持台灣。」
簡言之,對鴿派專家而言,既然出兵護台不是合理和明智的選擇,美國要做的是警告中國不要對台灣動武,不然便要面對美國及其盟友的摧毀性的金融和經濟制裁以及外交孤立。與此同時,美國需要通過軍售和培訓台灣軍隊來加強台灣的防衛能力。美國也需要加強與台灣在經貿和科技上的聯繫,讓台灣有更大的經濟能力和韌力應對中國的經濟「脅迫」。
鷹派:以「戰略清晰」脅迫中國讓步,維護美國霸權地位
相反,美國的鷹派專家認為台灣對美國的戰略價值無與倫比,如果美國失去台灣,它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優勢、經濟利益、國家聲譽和對盟友的可信性將受重創,日本和韓國甚至會發展核武器來謀求自保或者索性倒向中國。鷹派專家篤信,美國的軍事實力仍然遠大於中國,如果中美爆發戰爭,則中國必敗無疑,繼而中國過去數十年取得的發展成就也將付諸東流。因此,中國不敢與美國開戰,而美國則需要放棄其「戰略模糊」立場,改為採取「戰略清晰」(Strategic Clarity)立場,明確向中國表明一旦中國對台動武,美國將會軍事介入並徹底打垮中國。
頗具影響力的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主席理查德·哈斯(Richard Haass)和該會的研究員大衛·薩克斯(David Sacks)的觀點在鷹派專家中頗有代表性。他們聲稱:「華盛頓現在需要的是『戰略清晰』的政策。…… 減少戰爭風險的最佳方法是向中國明確表示,美國將全力回應針對台灣的攻擊。它可以使用的工具包括嚴厲的經濟制裁和軍事力量。」「最重要的是,華盛頓需要將應對台灣衝突的準備作為國防部的首要任務,並為其提供相應的資源。」「無論拜登政府是否奉行戰略清晰的政策,如果中國攻擊台灣,美國政府內部將毫無疑問作出強有力的回應。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很可能會導致美國在亞洲的聯盟網絡的瓦解,不可逆轉地損害華盛頓在世界上經濟最具活力地區的地位。」
美國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National Strategic Studies at the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高級研究員喬爾·烏斯諾(Joel Wuthnow)甚至相信:「中國對台灣的侵略很可能會促使美國迅速介入,拜登已多次支持這一做法。」「(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向北京表明,對台灣的侵略不僅會帶來軍事風險,還會帶來美國主導的制裁,而且此舉會得到歐洲和亞洲工業民主國家的支持。」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哈爾·布蘭茲(Hal Brands)和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的邁克爾·貝克利(Michael Beckley)甚至恐嚇中國說,為了保衛台灣,美國會不惜動用核武器。他們揚言:「圍繞台灣的戰爭可能是長期而不是短期的,是區域性的而不是局部性的,而且開始比結束容易得多。」「如果中國癱瘓美國在東亞的常規力量,美國將不得不決定是否通過對中國港口、機場或入侵艦隊使用戰術核武器來拯救台灣。這不是幻想:美國軍方已經在開發可用於此類目的的核彈頭潛射巡航導彈。」 對鷹派專家而言,當前急務是迅速強化台灣的軍事實力,包括推行要「侵略者」付出難以承受代價的所謂「豪豬策略」(Porcupine Strategy)來威懾中國。專門研究國防問題的美國蘭德公司最近發表題為《拐點:如何扭轉美國及其盟軍軍事力量和影響力的削弱》(Inflection Point: How to Reverse the Erosion of U.S. and Allied Military Power and Influence)的報告。負責撰寫報告的大衛·A·奧赫馬內克(David A. Ochmanek)等專家指出:「台灣可以而且應該做更多的事情,部署有能力反擊中國大陸軍隊入侵的部隊。……台灣現在將太多的國防開支用於維護過時的艦艇、坦克和飛機,以及採購那些在戰時可能幾乎沒有作戰用途的(武器)系統的替代品。……台灣需要擁有更具生存力和殺傷力的(武器)系統,而且需要更大的數量。……美國政府可以通過技術轉讓、軍售和贈予,幫助台灣武裝部隊獲得此類(武器)系統。同樣重要的是,美國軍事人員應加快與台灣同行訓練和接觸的步伐和範圍,重點提高傳感和瞄準、精確火力和移動、戰場通信和城市戰方面的技能和互操作性。」
兩派共同立場:防止和阻嚇中國以任何方式收復台灣
明顯地,鴿派專家和鷹派專家的主要分別不在於他們所認為的台灣對美國的戰略價值,而是當中國以非和平手段、特別是軍事手段達至國家統一時,美國應否軍事介入台海局勢。不過,毫無疑問,無論是鷹派專家或者鴿派專家,他們都有意無意間把台灣當成是「獨立國家」或「獨立政治實體」,不願意接受和承認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實,因此執意不把中國統一的問題或台灣問題視為中國的內政,反而把中國推動國家統一的行為視作對台灣的「侵略」,甚至是悍然改變國家之間的邊界和破壞國際法的行為。美國的外交關係委員會最近發表題為《新時代的美國—台灣關係》(U.S.-Taiwan Relations in a New Era)的「獨立專案組」報告,宣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如果中國違背台灣人民的意願吞併台灣,將再次證明各國可以單方面重新劃定邊界,進一步破壞國際規則和規範的最基本宗旨。這種情況的發生可能會讓其他有復仇(Revanchist)目的的國家更加膽大妄為,並從而鞏固俄羅斯的地位。」
由此以觀,鷹派和鴿派專家不欲中國以任何方式實現國家統一的立場昭然若揭,只不過為了避免被批評或被視為違反美國對台政策而不願意宣之於口而已。對他們來說,維持海峽兩岸的長期甚至永久分裂、讓台灣永遠成為美國遏制中國的「不沉的航空母艦」最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所以,他們提出的「解決」台灣問題的方案其實都是要防止和阻嚇中國以任何方式收復台灣。與此同時,他們主張美國應該致力於讓中國相信,美國會堅守「一國兩制」的「承諾」,從而不會因為擔心台灣會走向獨立而對台灣動武或採取其他極端行動。當然,他們認為美國不應該也沒有義務採取積極行動促成兩岸的統一。
美國一貫立場:阻撓兩岸統一,不斷掏空「一個中國」原則
事實上,自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美國一貫的立場是阻撓兩岸的統一。即使在中美建交後,這個立場也沒有改變。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美國實質上是在不斷掏空「一個中國」原則。隨著中國的快速崛起,美國遏制中國的決心和力度越來越大,這個阻撓中國統一的立場也就愈趨堅定。在法律上,美國的對台立場基本上以其國內法或政府決定為依託而非國際法或國際協議。比如,儘管1943年的《開羅宣言》、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和同年日本簽署的《日本投降條款》等一系列具有國際法律效力的文件已經確認了中國從法律和事實上收復了台灣,但時至今日美國仍根據1951年簽署的、排斥了中國參與的《舊金山和約》強調台灣的法律地位尚未確定。又比如,美國不時刻意把屬於美國國內法律的1979年的《台灣關係法》和1982年美國向台灣發出的「六項保證」淩駕在中美簽訂的三份聯合公報之上,將台灣當作「獨立政治實體」或實際上的「獨立國家」。這些法律上的操作其實是為了阻撓中國的統一,也是為美國不斷向台灣作出防衛承諾、出售武器、提供軍事訓練、強化彼此的官方往來和不向台灣施加壓力以與中國進行談判的「法律」依據。
雖然美國口口聲聲希望中國能夠以和平方式統一,但不斷設置新的障礙,其中最重要的障礙是兩岸統一與否要取決於台灣人民的意願和美國「承諾」會出兵保衛台灣。2001年4月,美國總統喬治·W·布什表示,美國有義務保衛台灣。當被問及這是否需要「美國軍隊的全部力量」時,布什回答說,「不惜一切代價幫助台灣保衛自己。」2021年8月,美國總統拜登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新聞採訪時,暗示美國有保衛台灣的條約承諾。2021年10月,拜登在市政廳表示,如果台灣受到中國攻擊,美國承諾將會保衛台灣。在接下來的 2022年9月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60 分鐘」採訪時,拜登承諾「如果確實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襲擊」,「他將派遣美軍保衛台灣。」
華盛頓長期以來聲稱支持和平解決兩岸問題,但多年來美國官員從未表示該決議必須「符合台灣人民的願望和最大利益」。美國總統喬治·W·布什執政期間,對這一政策「鬼祟」進行了修改,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問題,符合兩岸人民的意願。1998年8月,美國在台協會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獲授權在公開演講中更表示,兩岸分歧應以和平方式解決,但也要以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解決。2021年1月,美國國務院表示:「美國將繼續支持和平解決兩岸問題,這符合台灣人民的願望和最佳利益。」2021年11月,美國總統拜登對記者表示,台灣「自己做決定」,台灣是「獨立的」。這是迄今為止美國對台政策最「出位」的表述。拜登政府拋棄了美國過去一直沿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中國大陸人民利益」的謊言。事實上,美國和「台獨」勢力聯手不斷通過不同方法煽惑台灣民眾反對兩岸統一,包括連綿不斷的「去中國化」教育、鼓吹「台灣民族主義」、抹黑中國大陸和詆毀在香港實施的「一國兩制」政策。
美國的鷹派和鴿派專家以及主要受到鷹派專家影響的美國政府都以為中國會明白以非和平方式收復台灣將會為自己帶來滅頂之災,因此只要給中國足夠的威嚇、承諾不會改變「一個中國」政策、減少在台灣問題上挑釁中國和大幅強化台灣的防衛力量,就可以促使和迫使中國「無可奈何」地放棄國家統一的目標,讓國家分裂的狀態長期延續,並讓美國可以永遠利用台灣遏制中國的崛起和威脅中國的安全。事實將會證明,這些只會是美國的癡心妄想,也顯示美國低估了中國謀求國家統一的強烈訴求、熾熱感情、歷史使命感、決心和能力。中國對於國家統一的嚴正立場非常清晰,而且從未有過絲毫動搖。
2022年8月10日,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明確表示「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為此進行了長期不懈的努力。」同時指出:「必須堅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同一切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企圖阻擋祖國統一的勢力進行堅決鬥爭。」「美國的一些反華勢力以所謂『自由、民主、人權』和『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為幌子,刻意歪曲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的性質,企圖否定中國政府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正當性與合理性。這充分暴露了他們搞『以台制華』、阻撓中國統一的政治圖謀,必須予以徹底揭露和嚴正譴責。」「外部勢力打『台灣牌』,是把台灣當作遏制中國發展進步、阻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棋子,犧牲的是台灣同胞的利益福祉和光明前途,絕不是為了台灣同胞好。」
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二十大的報告中強調:「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堅持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和主動權,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台灣是中國的台灣。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我們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絕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這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廣大台灣同胞。」
今天,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國家統一已經進入了不可逆轉的進程。中國已經具備足夠的軍事、外交和經濟能力破除美國和「台獨」勢力的干擾和阻撓、有策略地在可預見的將來達至國家的完全統一。為了國家的統一和安全,中國人不會像美國專家所預期的那般把實際利益和代價作為最高的考量準則,而是會為了國家尊嚴、民族榮譽和歷史責任感而不懼犧牲、前赴後繼地去完成國家統一大業,絕對不會讓國家長期處於分裂狀態。由於美國在台灣問題上不斷背信棄義,中國也就沒有任何理由相信美國會信守「一個中國」的「承諾」。假如中國真的在別無選擇下以非和平方式完成國家統一大業,美國和它的盟友為了自身的核心利益和人民的福祉,絕對不會因為台灣對自身的「戰略價值」而與中國開戰,而美國和西方國家人民也不會同意與實力強大且為了祖國統一而不惜一切代價的中國發生戰爭。美國應該深切知道,無論最終誰勝誰負,美國必將受到重創,其他大國亦會因為美國國力下沉而乘勢而起,美國的全球霸權和大國地位亦將壽終正寢。所以,鷹派和鴿派專家的恫嚇都不能阻止中國人最終完成國家統一的歷史大業。從美國的國家利益出發,最睿智的做法是拋棄「台獨」勢力,為中國的統一營造利好的氛圍和條件,從而贏取中國人民和全球華人的好感,開拓與海內外華人世世代代的友好關係,並藉此維護美國的大國地位,而不是費盡心思去分裂中國而自貽禍殃。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3年9-10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1/1/HwAbGT2kykbbW9qF7ZYhNTf6ZJzZh196yGX.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