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是「內容為王」(Content is King),這是比爾·蓋茨在1996年提出的,今天依然適用。內容非常重要,所有數字產品都要以內容為王,以內容為核心,技術是為內容服務的。我們要讓文物活起來,內容就是活用文物資源,展示、解讀、轉化文物的內涵,創作全新的IP,與現代生活結合起來。可是有時候,有一些文物數據、文化產品,沒有把它原來的文物內涵表達出來,忽略了解讀的過程,比如文物的真實性、科學性,以為文物能動了就好了,能在螢幕、網上看見就好了,這是不對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握好科技和藝術結合是以文物藝術為根基。香港過去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例如,2007年香港回歸祖國10周年之際,《清明上河圖》在香港藝術館展出,吸引逾10萬觀眾參觀。2010年11月,被譽為上海世博中國館「鎮館之寶」的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在香港亞洲博覽館展出21天,共有92萬觀眾觀看,觀賞時間一個小時,觀眾通過《清明上河圖》了解宋代社會生活。我們把科技與藝術、文化結合起來,讓文物動起來,有助於觀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
有一句話是「內容為王」(Content is King),這是比爾·蓋茨在1996年提出的,今天依然適用。內容非常重要,所有數字產品都要以內容為王,以內容為核心,技術是為內容服務的。我們要讓文物活起來,內容就是活用文物資源,展示、解讀、轉化文物的內涵,創作全新的IP,與現代生活結合起來。可是有時候,有一些文物數據、文化產品,沒有把它原來的文物內涵表達出來,忽略了解讀的過程,比如文物的真實性、科學性,以為文物能動了就好了,能在螢幕、網上看見就好了,這是不對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握好科技和藝術結合是以文物藝術為根基。香港過去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例如,2007年香港回歸祖國10周年之際,《清明上河圖》在香港藝術館展出,吸引逾10萬觀眾參觀。2010年11月,被譽為上海世博中國館「鎮館之寶」的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在香港亞洲博覽館展出21天,共有92萬觀眾觀看,觀賞時間一個小時,觀眾通過《清明上河圖》了解宋代社會生活。我們把科技與藝術、文化結合起來,讓文物動起來,有助於觀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