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之際,印度尼西亞和中國可以通過三種方式建立面向未來的合作關係。首先,兩國必須加入全球浪潮,建立更高質量和更綠色的經濟夥伴關係。其次,兩國必須加強互動,增進了解,加強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關係。最後,要在經濟領域加強與中國的聯繫,印度尼西亞民眾以及各個東盟鄰國的民眾也需同等重要地將中國視為政治和安全領域的友好夥伴。
文| 印尼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國際關係部主任 琳娜.亞歷山德拉
印尼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國際關係部研究員 穆罕默德.哈比卜.阿比揚.扎克萬
譯| 本刊記者 楊晨
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了令人難忘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演講以來,已有十年了。從那時起,印度尼西亞便與中國一同位列中高收入國家,同時被預測為2050年將躋身於世界最大經濟體行列的國家(見高盛集團《2075年全球增長放緩,但趨同性依然存在》)。中國很有可能成為世界領先經濟體,而印度尼西亞將緊隨其後,位列第四。如果沒有開放包容的多邊貿易體系、地區間的和平與穩定以及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這一積極的發展軌跡是不可能實現的。建立於對印度尼西亞-中國合作關係和“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的思考之上,筆者將概述兩國如何建立面向未來的合作,以及如何維持充滿希望的前景。
從多個角度看中國
對於印度尼西亞來說,它同中國的關係是無法用單一的框架便可描述出來的。中國無疑是印度尼西亞最堅實有力的合作夥伴之一。中國為印度尼西亞帶來了大量的投資,是印度尼西亞最大的貿易夥伴。儘管兩國的外交關係在20世紀60年代至1990年有暫時的中斷,但兩國文明間的交流早在現代史前就已開始。根據印度尼西亞前總統蘇西洛的“FTP-1電力供應商業計劃”,中國是印度尼西亞一萬兆瓦電力的重要合作夥伴。另外,在其他國家忙於為本國人民囤積抗疫物資時,中國在印度尼西亞新冠疫苗的研發中起到了同樣重要的作用。
毫無疑問,印中雙方的友好關係早已超越了雙邊關係水平。對印度尼西亞而言,自第29屆東盟部長級會議在雅加達召開以來,中國一直是東南亞國家聯盟(以下簡稱“東盟”)的重要對話夥伴。在印度尼西亞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期間,中國不斷取得重大成就。2003年,中國與東盟建立了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夥伴關係,並成為第一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的對話夥伴。2011年,東盟-中國中心在北京落成,雙方就執行《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指導方針達成一致。在2023年印度尼西亞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期間,東盟-中國再次通過了加快《南海行為準則》談判的指南,以及《中國-東盟關於加強電子商務合作的倡議》和“東盟印太展望”下的互利合作聯合聲明。
多邊領域也不例外。印中兩國領導人在各種國際論壇上都有外交領域的支持與溝通。2015年,習近平主席出席了萬隆會議60周年紀念活動——這是佐科·維多多總統在2014年底就職後舉辦的首個多邊會議。得益於習近平主席和美國總統喬·拜登去年在巴厘島親臨現場,由佐科·維多多總統舉辦的二十國集團財長會議才免於被俄烏衝突嚴重影響。值得一提的是,自2005年東亞峰會成立以來,中國總理從未缺席過這個東盟主導的平台上的交流與合作。
同樣,印度尼西亞對中國所提出的多邊倡議的好感也是顯而易見的。佐科·維多多總統就職一個月後,便毫不猶豫地宣布印度尼西亞成為由中國倡議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共同創始成員國,並注入總投資額約33.6億美元。在中國舉辦的2017年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2022年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和2023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期間,佐科·維多多總統均親自出席。兩國領導人和印中雙方的良好關係也並非無需費力便可達成。老實說,如此頻繁的出訪對佐科·維多多總統來說並不常見——比起出國訪問,他執政期間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國內。
“一帶一路”倡議作為強大推動力
毫無疑問,“一帶一路”倡議是印中兩國之間友好發展積極軌道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儘管“一帶一路”倡議是在佐科·維多多總統正式就職前一年提出的,但在他的領導下,印度尼西亞人民真正開始從參與“一帶一路”倡議中獲益。10月初,總統終於啟動了期待已久的雅加達-萬隆高速鐵路,它現在還有了一個新名字,WHOOSH。公眾對這個“一帶一路”倡議的旗艦項目表現出高漲的熱情。早在今年10月的第一周,就有1.5萬人參與了鐵路的前期運營。現在,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可以在不到一小時的時間內往返於鐵路所連接的兩個特大城市之間。印度尼西亞公共工程部門也從此高鐵建設項目中學到了新興的樑架技術和隧道建造技術。
圖一
莫羅瓦利工業園是另一個激發印度尼西亞領導人新的發展思維的“一帶一路”倡議旗艦項目。得益於中國在莫羅瓦利工業園的投資和技術支持,印度尼西亞將不必以初級形式出口重要的礦產資源。印度尼西亞可以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並增加工業園周邊區域的就業機會。根據圖一顯示,中國的投資已不僅限於莫羅瓦利工業園,並且自2013年以來持續增長。投資主要集中在包括礦產冶煉等行業在內的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和第一產業投資緊隨其後。2022年,中國僅在第二產業的投資就超過了90億美元,比上一年翻了一番。
圖二
不僅在投資和流動性方面,“一帶一路”倡議還為印度尼西亞提升與中國的貿易關係提供了機會。其中,“兩國雙園”是主要實現機制之一。自2021年落成以來,“兩國雙園”使印度尼西亞各企業得以加入中國的海產品產業鏈,並向中國出口更多產品。今年8月,約1,600噸冷凍蝦運抵福建省,成為該項計劃最早期的收穫。另一正確認識“兩國雙園”的方面在於其在減少印度尼西亞對華貿易逆差方面的潛力。根據圖二顯示,自“一帶一路”倡議推出以來開始計算,印度尼西亞對華貿易逆差持續超過五年;該項差額自2019年的約145億美元開始明顯縮小,降至2020年的約58億美元。2022年出現了印尼對華貿易小幅順差,但目前尚不清楚“兩國雙園”在多大程度上促成了這一趨勢。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印度尼西亞重新完善其發展道路配置的強效動力。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過去十年,“一帶一路”倡議為印度尼西亞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也加強了印中兩國領導人之間的關係連接——現在,是評估現有合作是否仍能應對新挑戰的時候了。當今世界已不同於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初次提出時。多邊貿易體系已被分割成支離破碎的小型供應鏈和貿易協定。效能也已不再是經濟合作和投資流動首要考慮的因素。“一帶一路”倡議的角色和作用即使沒有完全被地緣政治思想和強制性ESG標準所取代,也似乎被蒙上了一層陰影。目前風靡的行話是“脫鉤斷鏈”“去風險”和“去碳化”。
然而印度尼西亞和中國不一定非要走地緣政治的老路,兩國必定要通過和超越“一帶一路”倡議合作,在各領域全維度努力提高工業、貿易和投資夥伴關係的品質。在10月召開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近平主席已經明確提出了這一願望,並提出了中國未來將採取的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其中包括促進綠色發展和誠信合作。印方對此也高度贊同。佐科·維多多總統提到,“一帶一路”倡議在未來須能夠讓其夥伴國家對各類實施項目、國內勞動力資源、本地特色產生主人翁意識,同時避免增加夥伴國家的財政負擔。目前,“一帶一路”倡議在這些方面還有極大進步空間,從而能夠使夥伴國家在無附加條件的利益保障上真正受惠。
譬如莫羅瓦利工業園區的環境和社會保障措施的執行情況有待改善。從事礦產冶煉業務的中國公司使用燃煤發電廠的情況依然普遍。這些電廠大多不併網,無法對其進行切適的監測。同時,一些公司在運營過程中也應該充分考慮到職業危害和社會風險。
此外,園區內缺乏通用的工作語言也阻礙了社會交往。不僅園區的中國工人不一定會說印度尼西亞語,而且印度尼西亞工人也沒有能力說中文。如果這些缺陷得不到妥善解決,該工業園區的產品將難以在西方市場上具有足夠競爭力。
面向未來的合作
作為本文的總結,印度尼西亞和中國可以通過三種方式建立面向未來的合作關係。首先,兩國必須加入全球浪潮,建立更高質量和更綠色的經濟夥伴關係。其次,兩國必須加強互動,增進了解,加強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關係。最後,要在經濟領域加強與中國的聯繫,印度尼西亞民眾以及各個東盟鄰國的民眾也需同等重要地將中國視為政治和安全領域的友好夥伴。在地緣政治競爭日益加劇的情況下,將與本地區有著重要聯繫的中國視為一個理性而負責任的全球參與者,無疑將有助於中國與東南亞地區國家建立深厚的戰略夥伴關係。
(原文為英文,經本刊記者編譯,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3年11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1/2/HZr5WmnZNfD2un0LxPRgMDIwNCGd5bLevqf.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在“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之際,印度尼西亞和中國可以通過三種方式建立面向未來的合作關係。首先,兩國必須加入全球浪潮,建立更高質量和更綠色的經濟夥伴關係。其次,兩國必須加強互動,增進了解,加強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關係。最後,要在經濟領域加強與中國的聯繫,印度尼西亞民眾以及各個東盟鄰國的民眾也需同等重要地將中國視為政治和安全領域的友好夥伴。
文| 印尼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國際關係部主任 琳娜.亞歷山德拉
印尼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國際關係部研究員 穆罕默德.哈比卜.阿比揚.扎克萬
譯| 本刊記者 楊晨
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了令人難忘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演講以來,已有十年了。從那時起,印度尼西亞便與中國一同位列中高收入國家,同時被預測為2050年將躋身於世界最大經濟體行列的國家(見高盛集團《2075年全球增長放緩,但趨同性依然存在》)。中國很有可能成為世界領先經濟體,而印度尼西亞將緊隨其後,位列第四。如果沒有開放包容的多邊貿易體系、地區間的和平與穩定以及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這一積極的發展軌跡是不可能實現的。建立於對印度尼西亞-中國合作關係和“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的思考之上,筆者將概述兩國如何建立面向未來的合作,以及如何維持充滿希望的前景。
從多個角度看中國
對於印度尼西亞來說,它同中國的關係是無法用單一的框架便可描述出來的。中國無疑是印度尼西亞最堅實有力的合作夥伴之一。中國為印度尼西亞帶來了大量的投資,是印度尼西亞最大的貿易夥伴。儘管兩國的外交關係在20世紀60年代至1990年有暫時的中斷,但兩國文明間的交流早在現代史前就已開始。根據印度尼西亞前總統蘇西洛的“FTP-1電力供應商業計劃”,中國是印度尼西亞一萬兆瓦電力的重要合作夥伴。另外,在其他國家忙於為本國人民囤積抗疫物資時,中國在印度尼西亞新冠疫苗的研發中起到了同樣重要的作用。
毫無疑問,印中雙方的友好關係早已超越了雙邊關係水平。對印度尼西亞而言,自第29屆東盟部長級會議在雅加達召開以來,中國一直是東南亞國家聯盟(以下簡稱“東盟”)的重要對話夥伴。在印度尼西亞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期間,中國不斷取得重大成就。2003年,中國與東盟建立了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夥伴關係,並成為第一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的對話夥伴。2011年,東盟-中國中心在北京落成,雙方就執行《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指導方針達成一致。在2023年印度尼西亞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期間,東盟-中國再次通過了加快《南海行為準則》談判的指南,以及《中國-東盟關於加強電子商務合作的倡議》和“東盟印太展望”下的互利合作聯合聲明。
多邊領域也不例外。印中兩國領導人在各種國際論壇上都有外交領域的支持與溝通。2015年,習近平主席出席了萬隆會議60周年紀念活動——這是佐科·維多多總統在2014年底就職後舉辦的首個多邊會議。得益於習近平主席和美國總統喬·拜登去年在巴厘島親臨現場,由佐科·維多多總統舉辦的二十國集團財長會議才免於被俄烏衝突嚴重影響。值得一提的是,自2005年東亞峰會成立以來,中國總理從未缺席過這個東盟主導的平台上的交流與合作。
同樣,印度尼西亞對中國所提出的多邊倡議的好感也是顯而易見的。佐科·維多多總統就職一個月後,便毫不猶豫地宣布印度尼西亞成為由中國倡議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共同創始成員國,並注入總投資額約33.6億美元。在中國舉辦的2017年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2022年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和2023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期間,佐科·維多多總統均親自出席。兩國領導人和印中雙方的良好關係也並非無需費力便可達成。老實說,如此頻繁的出訪對佐科·維多多總統來說並不常見——比起出國訪問,他執政期間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國內。
“一帶一路”倡議作為強大推動力
毫無疑問,“一帶一路”倡議是印中兩國之間友好發展積極軌道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儘管“一帶一路”倡議是在佐科·維多多總統正式就職前一年提出的,但在他的領導下,印度尼西亞人民真正開始從參與“一帶一路”倡議中獲益。10月初,總統終於啟動了期待已久的雅加達-萬隆高速鐵路,它現在還有了一個新名字,WHOOSH。公眾對這個“一帶一路”倡議的旗艦項目表現出高漲的熱情。早在今年10月的第一周,就有1.5萬人參與了鐵路的前期運營。現在,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可以在不到一小時的時間內往返於鐵路所連接的兩個特大城市之間。印度尼西亞公共工程部門也從此高鐵建設項目中學到了新興的樑架技術和隧道建造技術。
圖一
莫羅瓦利工業園是另一個激發印度尼西亞領導人新的發展思維的“一帶一路”倡議旗艦項目。得益於中國在莫羅瓦利工業園的投資和技術支持,印度尼西亞將不必以初級形式出口重要的礦產資源。印度尼西亞可以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並增加工業園周邊區域的就業機會。根據圖一顯示,中國的投資已不僅限於莫羅瓦利工業園,並且自2013年以來持續增長。投資主要集中在包括礦產冶煉等行業在內的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和第一產業投資緊隨其後。2022年,中國僅在第二產業的投資就超過了90億美元,比上一年翻了一番。
圖二
不僅在投資和流動性方面,“一帶一路”倡議還為印度尼西亞提升與中國的貿易關係提供了機會。其中,“兩國雙園”是主要實現機制之一。自2021年落成以來,“兩國雙園”使印度尼西亞各企業得以加入中國的海產品產業鏈,並向中國出口更多產品。今年8月,約1,600噸冷凍蝦運抵福建省,成為該項計劃最早期的收穫。另一正確認識“兩國雙園”的方面在於其在減少印度尼西亞對華貿易逆差方面的潛力。根據圖二顯示,自“一帶一路”倡議推出以來開始計算,印度尼西亞對華貿易逆差持續超過五年;該項差額自2019年的約145億美元開始明顯縮小,降至2020年的約58億美元。2022年出現了印尼對華貿易小幅順差,但目前尚不清楚“兩國雙園”在多大程度上促成了這一趨勢。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印度尼西亞重新完善其發展道路配置的強效動力。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過去十年,“一帶一路”倡議為印度尼西亞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也加強了印中兩國領導人之間的關係連接——現在,是評估現有合作是否仍能應對新挑戰的時候了。當今世界已不同於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初次提出時。多邊貿易體系已被分割成支離破碎的小型供應鏈和貿易協定。效能也已不再是經濟合作和投資流動首要考慮的因素。“一帶一路”倡議的角色和作用即使沒有完全被地緣政治思想和強制性ESG標準所取代,也似乎被蒙上了一層陰影。目前風靡的行話是“脫鉤斷鏈”“去風險”和“去碳化”。
然而印度尼西亞和中國不一定非要走地緣政治的老路,兩國必定要通過和超越“一帶一路”倡議合作,在各領域全維度努力提高工業、貿易和投資夥伴關係的品質。在10月召開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近平主席已經明確提出了這一願望,並提出了中國未來將採取的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其中包括促進綠色發展和誠信合作。印方對此也高度贊同。佐科·維多多總統提到,“一帶一路”倡議在未來須能夠讓其夥伴國家對各類實施項目、國內勞動力資源、本地特色產生主人翁意識,同時避免增加夥伴國家的財政負擔。目前,“一帶一路”倡議在這些方面還有極大進步空間,從而能夠使夥伴國家在無附加條件的利益保障上真正受惠。
譬如莫羅瓦利工業園區的環境和社會保障措施的執行情況有待改善。從事礦產冶煉業務的中國公司使用燃煤發電廠的情況依然普遍。這些電廠大多不併網,無法對其進行切適的監測。同時,一些公司在運營過程中也應該充分考慮到職業危害和社會風險。
此外,園區內缺乏通用的工作語言也阻礙了社會交往。不僅園區的中國工人不一定會說印度尼西亞語,而且印度尼西亞工人也沒有能力說中文。如果這些缺陷得不到妥善解決,該工業園區的產品將難以在西方市場上具有足夠競爭力。
面向未來的合作
作為本文的總結,印度尼西亞和中國可以通過三種方式建立面向未來的合作關係。首先,兩國必須加入全球浪潮,建立更高質量和更綠色的經濟夥伴關係。其次,兩國必須加強互動,增進了解,加強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關係。最後,要在經濟領域加強與中國的聯繫,印度尼西亞民眾以及各個東盟鄰國的民眾也需同等重要地將中國視為政治和安全領域的友好夥伴。在地緣政治競爭日益加劇的情況下,將與本地區有著重要聯繫的中國視為一個理性而負責任的全球參與者,無疑將有助於中國與東南亞地區國家建立深厚的戰略夥伴關係。
(原文為英文,經本刊記者編譯,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3年11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1/2/HZr5WmnZNfD2un0LxPRgMDIwNCGd5bLevq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