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提到粵港澳大灣區,你會聯想起什麼?是各城市的獨特文化?抑或是職業發展?”繼10月參觀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之後,由香港賽馬會贊助的“香港賽馬會特約媒體資訊素養教育項目”7日來到第二期到校講座,香港文匯管理學院特約講師特地選擇近年國家熱話——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發展新機遇,與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一眾學生共同探討。
“香港賽馬會特約媒體資訊素養教育項目”舉辦到校講座講師強調,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目標是要成為國家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講師以地球夜間燈光分布圖,深入淺出地講解都市群競爭的重要性,指全球六成經濟總量、七成人口都在距離海岸線100公里的海岸地帶,灣區經濟已成為世界上眾多一流城市發展的共同趨勢。
講師提到,大灣區擁有經濟實力雄厚、創新要素聚集、國際化水準領先、合作互動基礎好等優勢,又結合“一帶一路”倡議,解釋大灣區面向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需要加大力度銜接規則,例如口岸通關、營商環境、科技創新政策、投資貿易、民生領域的結合。
講師鼓勵學生思考如何建設好粵港澳大灣區除此之外,講師詳盡列出紐約、三藩市和東京灣區的產業及政策優勢,並主動提問學生,鼓勵他們共同思考如何建設好粵港澳大灣區。對於“9+2”城市發展,講師提出六大方向,包括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打造國際創新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攜手構建“一帶一路”開放新格局、培育利益共享的產業價值鏈、共建金融核心圈、共建大灣區優質生活圈。
問答時段,同學普遍關心大灣區求學、求職與競爭氛圍等內容。有同學詢問不同城市的職業發展貼士,講師回應指,深圳創新能力強,如華為、騰訊、大疆等企業;廣州是重工中心,包括廣汽豐田、東風日產在內的汽車公司在當地設有生產線;佛山在智慧製造、工業機器人、物聯網等新興領域有較大的增長預期;澳門則與葡語國家有緊密的歷史文化聯繫,可以成為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同時發展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講師建議同學親身到大灣區走一走,按自己的興趣選擇有意發展的領域。
問答時段學生踴躍提問
問答時段學生踴躍提問亦有同學表示,大灣區有七千萬人口,不同城市之間競爭激烈,擔心會陷入“惡性競爭”。講師則認為,競爭無處不在,大灣區發展的其中一個要點是錯位發展,合作共贏,例如,香港國際化程度高,金融市場制度成熟,吸引不少內地和海外企業上市,大灣區其他城市亦能善用香港這份獨特優勢。
講師透過視頻、例子和提問等方式,將大灣區的建設和機遇仔細講解,不單同學聽得津津有味,就連老師都大讚內容豐富,加深他們對粵港澳大灣區和其他灣區的認識。校方更特地向講師和嘉賓們贈送學生文集《白玉沙映》,感謝香港賽馬會與香港文匯管理學院聯合組織活動,加強全校師生對國情教育與媒體資訊素養教育的了解。這次贈禮環節充分代表校方對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宣傳工作的認可。
由香港賽馬會與香港文匯管理學院合辦的新聞工作坊及講座預計共有20場,將會陸續為香港多所中學帶來媒體素養、媒體技能培訓以及國家最新熱話分享。
校方向講師和嘉賓們贈送學生文集《白玉沙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