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雜志(記者 馮琳)北京報道;11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加快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有效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有關情況。記者從吹風會上獲悉,我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專利創造與儲備持續加強。統計顯示,截至2022年底,國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有效量為127.3萬件。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副局長、戰略規劃司司長葛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副局長、戰略規劃司司長葛樹介紹,2022年國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授權量達到29.6萬件,占國內發明專利授權總量的42.6%。自2016年起,年均增速為22.6%,是同期國內發明專利授權總量年均增速的1.5倍,專利創新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截至2022年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有效量中,排名前10的國內企業有效量合計占國內有效量的比重達到10.8%,占十分之一強,在領軍企業帶動下,國內企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有效量占比超過7成,已占據創新主體地位。
截至2022年底,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京津冀地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有效量占國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有效量的71.3%,呈現“三強鼎立”的態勢,東部地區加速培育數字經濟產業集群,構築數字經濟發展區域新優勢。
此外,來華申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的國外企業數量穩步提升,由 2016 年的6418 家增長至 2022 年的7613 家。截至2022年底,來自全球95個國家(地區)的權利人在華擁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32.7萬件,反映出國外相關企業對我國數字經濟市場的高度重視。
葛樹指出,在數字技術創新帶動下,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達到62.0萬件,同比增長16.4%,發展態勢持續向好。他表示,下一步,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圍繞產業轉型升級,不斷構建完善與新技術相適應的知識產權規則體系,持續提升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效益,為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提供更為有力支撐。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1/8/1XH6yndlSpPHQWRI3NFGnVegmEkRgOsyaQ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