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多數中國消費者來說,一年一度的“雙11”,意味着只需動動手指,即可坐等商品送到。但對於快遞員馮海斌來說,在這個全球最大線上購物節期間,他必須在早上6點半之前起床,在近兩周時間裡運送1000多個包裹。
然而,隨着一位新成員的加入,馮海斌不再需要獨自承受巨大的快遞量。這是一台具備L4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無人配送車,它工作時運行時速15公里,能夠載重600公斤,峰值一天可運送接近800件快遞。
11月2日,山西陽泉的郵政快遞員將貨物裝進無人配送車中。新華社記者 解園 攝“有了這個新成員,我每天的工作時間能減少1個小時,還能多送超過30%的快遞。”家住山西陽泉的馮海斌說,“再也不發愁‘雙11’、春節這樣的快遞高峰了。”
中國的快遞市場規模巨大,2022年全國的快遞業務量超過1100億件,連續九年排名全球首位。隨着技術創新進一步優化傳統人力送快遞的模式,不僅將大大提高送貨效率,還有望開拓廣闊的末端物流配送市場。
陽泉市是全域開放自動駕駛地級市,11月以來,12台無人快遞車正忙着為消費者運送快遞,每天運貨量近1萬件。
“這台車搭載有2個激光雷達和11個攝像頭,可以感知120米範圍內的紅綠燈、車輛、行人等。”無人快遞車運營人員崔昱說,“即便遇到極端特殊情況,後台安全員也可以通過5G信號對車輛進行遠程實時操控,確保安全。”
這台名為新石器無人車的研發人員史悅說,無人配送車能在陽泉這樣的山城正常運營,在全國大多數城市的路況下也都可正常行駛。
“之前只在校園和科技園區這樣封閉式的場景中見過無人車,沒想到這麼快就正式上路了。”生活在浙江省杭州市錢塘區的市民吳女士說。
無人車在北京的試驗場進行測試(2022年8月11日攝)。新華社發(受訪者供圖)今年7月27日,《杭州市智能網聯車輛測試與應用先行試點區域》公布,錢塘區列入全域開放試點。預計到今年底,無人快遞車業務將覆蓋整個錢塘區。
在北京、深圳、合肥等積極發展自動駕駛技術的中國城市,無人配送車應用場景逐步鋪展。不僅如此,中國的無人車已經駛向全球。
“我們的產品已經出口到亞洲、歐洲等地區的12個國家,應用場景覆蓋社區、醫院等。”新石器無人車公司副總裁趙心隨說。
京東、阿里巴巴、美團等中國電商頭部企業也在積極布局無人配送產業。據中金公司預測,中國無人末端配送市場規模將達1700億元。
得益於技術更新,以及5G通信、汽車製造、計算機產業等完整的產業鏈,在中國生產一台無人配送車的成本不斷下降。
據史悅介紹,無人配送車的最高設計時速已從5公里提升到60公里,激光雷達從5個減少到2個,整車成本下降超過50%。
對於馮海斌和他的同事來說,目前無人快遞車只起到輔助作用,但對於無人駕駛技術的落地運營來說,引入人機協同配送模式在這個“雙11”具有特殊意義。
“我們預期,人機協同的模式將成為物流行業變革的大勢,幫助企業實現降本增效。”趙心隨說。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