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世紀90年代互聯網的急速發展,數字技術的廣泛普及導致信息的貧富分化越加擴大,這種數字信息分佈的失衡造成了難以逾越的“數碼鴻溝”。
有研究顯示,“數碼鴻溝”不但影響社會及經濟發展,其引起的貧富分化更不利於促進和諧的社會關係,從而威脅社會的安全和穩定。
習近平主席在今年11月8日向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式發表視頻致辭時指出,要加快信息化服務普及,縮小數字鴻溝,在互聯網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讓更多國家和人民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
可見,消除“數碼鴻溝”是當今社會的重大議題,是“惠民生、添幸福”的重要舉措。因此,筆者在11月8日的立法會辯論上提出以下3項建議。
第一,開展數碼共融、共享數字紅利
數字時代帶來的種種便利點亮了很多人的生活,但仍有老年人、殘疾人士、照顧者、生活水平落後和教育文化較低的群體被困於“數字圍城”。他們往往由於獲取信息的手段匱乏,難以利用有效信息,進而被邊緣化,成為“數字弱勢群體”。
2016年4月,習主席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適應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務普及,降低應用成本,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
要讓“數字弱勢群體”跟上數字時代的步伐、共享智慧社會生活,特區政府必須持續帶頭開展“數碼共融”工作,通過“社創基金”為“數字弱勢群體”提供技術、資金、產品等方面的資助及諮詢服務。通過資助這些群體購買適用的設備,建立便民服務中心及配套的數碼服務平台,加強他們與外界的交流聯繫,是收窄“數碼鴻溝”、構建共融社會的有效舉措。同時,也期待“智方便”升級後,可以做到“人人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
對於勞工及福利局在今年內將推出“社區客廳試行計劃”,筆者表示歡迎。希望特區政府可善用此計劃,並將其打造成無障礙數碼社區的一個縮影,讓“數字弱勢群體”可以更低的成本獲取信息及享用無障礙數碼服務(如讓居住於不適切房屋的學童享用免費WiFi做功課),擺脫被邊緣化的困境,構建普惠便捷的數字社會。
第二,提升數碼素養、適應數字社會
數碼素養是一種對數字社會的適應能力,其水平的高低決定了人們信息獲取能力的大小。當前,全球經濟數碼化轉型的步伐不斷加速,全民數碼素養及技能成為了衡量各國軟實力的重要指標。
習主席在2022年1月16日發表的重要文章《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中指出:“要提高全民全社會數字素養和技能,夯實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社會基礎。”
國家推進全民數碼素養及技能教育的成績有目共睹。從2019年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明確提出要“推進網民網絡素養教育”,到2021年《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綱要》對全民數碼素養及技能教育進行全盤部署,都顯示了加強全民數碼素養及技能教育是建設數字中國、提升國民素質的重要基礎工作。
特區政府可借鑒國家的經驗,致力提高全民全社會數碼素養和技能。例如——
1. 加速推進數字基礎設施“適老化”及無障礙化改造行動,讓長者及殘疾人士跨越數碼鴻溝,享受美好的數字生活:
“智方便”的長者版就是一項不錯的措施,期望政府落實時加強這方面的普及教育;
2. 加快數碼身份的體系建設和擴大數據開放力度:
利用“授權數據交換閘”拓寬“商業數據通”的應用場景,以及“跨省通辦”等政策措施是很好的新嘗試;
3. 加強數字技能培訓,促進全民共建共享數字化發展成果:
舉辦各類型的交流及研討活動,在“智方便”的基礎上構建數碼素養教育服務平台,對於提升全民全社會數碼素養和技能有很大的裨益。
第三,促跨部門協作、發展智慧城市
2022年4月19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上,習主席強調:“要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數字政府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數位化服務體系,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
樂見特區政府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多項政策措施,加快數字社會建設,包括設立“數字政策辦公室”及“數字政策專員”,專責制訂數字政府、數據治理及資訊科技政策,整合政府內部資訊科技資源,推動開放數據,協調各部門推出更多數字服務。
顯而易見,“數字政策辦公室”及“數字政策專員”的工作涉及多個政策局,並非單打獨鬥便可完成。而且,其他各項促進內地數據在大灣區內跨境安全流動的工作,例如“跨境理財通”的優化、生物樣本的過境、醫療數據的互聯互通等,都需要跨部門的合作;最近從立法會事務委員會會議得悉“數字政策辦公室”將有高層次的領導和統籌,讓各項有關數字政策的工作集中統一領導,更好地履行跨部門的協調工作,實現2025年內政府服務“一網通辦”及“二十大”報告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的美好願景。
此外,特區政府可研究以河套、新田科技城等創科規劃用地作為創新中少不了的“容錯試錯”試點,提高社會對創造可持續及宜居模式的認知,並以此作為體驗智慧城市生活的起點,待成熟後再不斷擴展至其他地區,集聚各項創新及發展要素,提速推動香港的智慧城市發展。
衡量社會進步的其中一項重要指標,在於在高速發展的同時能否兼顧弱勢群體的需求。科技向善,期待特區政府在逐步推動數字科技應用的同時,也人性化地關顧“數字弱勢群體”的需要,以體現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溫度和包容,早日填平“數碼鴻溝”,增強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1/15/PYwbmCsgyVdBAk5zWMUwfMUNlmn3dj3GkS4.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