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5日上午,蒙古族女畫家周娜藝術作品捐贈儀式在布達拉宮⻄印經院舉行。西藏文化廳布達拉宮管理處處⻓覺單、中共西藏旅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李東曲才讓、中國社科院宗教學博士阿紮活佛等20余人參加了捐贈儀式。儀式上,布達拉宮管理處處長覺單向畫家周娜⼥⼠頒發捐贈證書、敬獻了哈達。

主持捐贈儀式的布達拉宮管理處副處長貢嘎紮⻄對周娜的繪畫藝術創作給予很高地評價,他說:“⻓期以來周娜女士致⼒于中國傳統⽂化的對外藝術交流和⾮遺⽂化傳播⼯作。她的作品以東⽅佛教藝術繪畫和⽔墨禪意繪畫為主,深受⼴⼤藝術愛好者的喜愛和認可。本次我們有幸相聚在此,是為了共同⻅證並接受周娜⼥⼠的作品《燈供》。《燈供》作為周娜⼥⼠的最新⼒作,通過靈活的⼿法和細膩的筆觸,展示了藏族傳統⽂化中⼀場富有儀式感的燈供儀式。這幅作品凝聚了周娜⼥⼠的⼼⾎和對藏族傳統⽂化的深情厚意,同時也具有濃厚的藝術感染⼒。它將傳統⽂化與現代藝術相結合,形成了⼀幅令⼈歎為觀⽌的畫卷”。
捐贈儀式上,周娜就自己多年來繪畫藝術創作的靈感和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與嘉賓做了分享。她說:“我以手印作為我的藝術符號,靈感源於史前人類史前岩畫,這是原始人最早的藝術創作。手印代表著人類自我意識的萌芽,手即是工具也是創造力,從最初的打磨石質工具到陶器與青銅的製作人類的文明建立在智慧的雙手之中。在佛教當中,手印更多的被賦予了深刻的精神內涵。寓意著智慧與平和,無畏與祝福,既是心靈的語言也是藝術符號。”

畫家的這幅《燈供》手印,凸顯雙手為油燈的造型,蘊含著智慧為燈的精神意識。畫家筆下有形,心中有禪,一燈能破千年暗,整個畫面體現出心靈的祈願。創作中,畫家汲取古格壁畫中的菩薩造像,動物、山川河流等元素,融入佛祖手印的造型之中,呈現出以空間與時間為線索,構建新的思考意向和審美情趣的畫面。
“托林寺位於西藏阿裡地區,托林寺的壁畫有著濃郁的喜馬拉雅藝術特徵。這些表現強烈的色彩搭配紅色與藍色的使用,佛像面部形象特徵也是高鼻深目的亞歐民族,輕薄的服裝造型,頭飾臂環腳環等首飾的細節描繪。這些都是東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最好佐證,同時也說明傳統文化本身就是融會貫通的,有生命力的,是祖先不斷創新,突破與積累的所以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這就是我對於傳統文化的理解,我們要用當代的,世界性的語言來講述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故事。讓世界看見生活在高原上的人們對色彩的熱愛,對生命的敬畏,傳統文化中包含著我們的生活方式也是我們的精神家園。”畫家周娜如是說。
據悉,在此之前畫家周娜通過與西藏蓮華之寶合作,用阿裡犛牛骨瓷生產的藝術瓷盤手印作品《龍女獻寶》獲得了西藏禮物文創一等獎,並入選外交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