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神州大地的教育版圖,港人捐資興建的學校不勝枚舉。在廣東梅州,30年前,情系桑梓的曾憲梓在梅水之南親手種下一棵光明樹,並捐資逾2000萬元創辦梅州市曾憲梓中學(下稱“曾憲梓中學”),為家鄉育人添才。
剛剛過去的2023年高考,梅州市曾憲梓中學取得了長足的進步,600分以上有24人,比去年多13人,特控率為28.9%。特別是被985、211學校錄取人數比2022屆接近翻了一倍,創下近年來最佳“戰績”。
18日,曾憲梓中學迎來建校30周年慶典。子承父業、家鄉興學,全國政協委員、金利來集團主席曾智明表示,會好好傳承父親熱心教育的精神,將出資建設新的教學大樓,繼續支持家鄉梅州的教育,爭上一個新台階。
往回看,曾憲梓中學創立不過三十年,數十年間,無數青年學子以曾憲梓先生的家國情懷為榜樣,謹記“勤儉誠信”校訓,努力學習,勇敢逐夢;往前看,三十而立的曾憲梓中學恰是風華正茂,正以朝氣蓬勃的姿態走向教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目前,我們正通過打造‘精緻校園’、實施‘精細管理’、實現‘精品教育’,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曾憲梓中學校長林敏表示,該校將不忘立德樹人初心、銘記教書育人使命,傳承發揚“憲梓精神”。
曾智明憶述說,他30年前就跟着父親到梅州,看着曾憲梓中學一點點建設起來。30年春風化雨,不少校友都成為行業的佼佼者,開始回饋社會,參與學校的建設發展,父親熱心教育的精神由此薪火相傳。他續說,此番也特意把自己的孩子們帶到現場,就是希望他們繼承爺爺愛國愛港的思想,未來也能繼續做對祖國建設發展有貢獻的人。
梅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崔毅在致辭時表示,自曾憲梓博士於1993年捐資辦學以來,“憲梓精神”已走過30載弦歌不輟、薪火相傳的崢嶸歲月。30年來,曾憲梓中學確立“三精”辦學理念,開展教育教學改革,推動特色課程升級迭代,堅持“教學生三年,為學生着想三十年”的培養目標,教育引導學生多元高質量發展,一批批畢業生從這裏奔赴山海、建功立業。“從這裏走出去的傑出校友遍布海內外各行各業,為梅州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樹立了名校品牌和擔當。” 崔毅點讚道。
最年輕的廣東省一級學校
1993年創辦,1999年(辦學僅六年)就跨入省一級學校的行列,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廣東省一級學校。作為一所由原全國人大常委、金利來集團創始人曾憲梓博士捐資興建的僑資學校,曾憲梓中學有過輝煌的歷史時刻。
在文風鼎盛、善學重教的梅州,創造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首屆畢業班,邱偉坡同學考了全市第一名,本科率84%,其中48人的高三(2)班47人考了本科,轟動了整個梅州。學校更是先後被評為“廣東省僑資學校辦學成果”一等獎、廣東省“文明單位”,廣東省“綠色學校”等。
曾憲梓中學的迅速崛起,飽含着曾憲梓先生對推動梅州教育發展的殷切期望。為建好學校、為社會培育優秀人才,曾憲梓先生不僅先後捐資貳仟多萬元建設校舍,而且始終如一關心學校的發展,提出了一系列的辦學指導思想。每次回梅州,曾憲梓先生都會抽空到學校看望學生和老師,以實際行動勉勵他們積極向上。
“學生不僅要學好文化科學知識,還要學會做人,學會怎樣使自己成為社會的有用之人。”曾憲梓先生生前常如此教導學生,校訓的“勤儉誠信”四字便由曾憲梓先生所提出。
“雖然曾憲梓先生已離我們而去,但他給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卻依然熠熠生輝。”1997年到曾憲梓中學任教後,教師鍾新鬆日益讀懂“憲梓精神”,並深感敬佩。
創辦30年來,曾憲梓中學一直以教學為中心,以高考為重心,致力於培育英才,連續28年高考本科率入圍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有10位學生考取清華大學或北京大學,多位學生先後獲得過語文、物理、歷史的全省單科第一。但因為曾憲梓中學自身和招生競爭因素,高分優投率近年來有所下降。
知不足而後進,望山遠而力行。近年來,曾憲梓中學刀刃向內,重新出發,用“沉下心、走出去”等方式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全面打造精品教學,培育更多精英學子。
在常規高考備考策略的基礎上,學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科技創新節、梅州市物化生學科創新實驗展示活動、全國中學生外語素養大賽、“葉聖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等大型的、含金量高的賽事,為學生提供平臺、指導方向,激發學生對相應學科的興趣愛好,以賽促教,以賽促研,以賽促學。近年來,曾憲梓中學高考成績逐年向好,呈現V型反轉之勢。
航天員、奧運冠軍進校園 激發學子“強國夢”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曾憲梓除積極支持國家教育外,還特別注重體育和航天等事業,其名下還設有體育和載人航天基金。過去不少航天員和奧運冠軍們也多次到訪曾憲梓中學, 例如,航天英雄楊利偉、劉洋、劉伯明,奧運冠軍冼東妹、羅玉通、楊伊琳、王鑫、楊維等都和學生們進行近距離的“熱血追夢”的故事分享。此番,航天航空專家、原首批航天員兼航天員教練、一級航天員、一級飛行員吳傑、奧運跳水冠軍羅玉通、張雁全一併出現在校園,再次和朝氣蓬勃的學子們分享“強國有我”熱血奮鬥故事。
羅玉通說,過去也曾榮幸獲得曾憲梓基金會的獎勵,感受到曾憲梓博士的愛國愛港情懷,自己的成長也離不開他這樣愛國企業家的支持。“愛國是時代永恆的主題,也是每一個中國人不可磨滅的情感。曾憲梓先生的一生,矢志愛國,樂善好施,生前長期關心支持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多次為國家的體育、教育、航天等各項公益事業慷慨解囊。”羅玉通表示,在曾憲梓中學創校30周年時,大家一起紀念曾憲梓先生,就是要學習他的愛國情操和報國熱忱,他飲水思源的正直品格,他守初心、擔使命、報國恩的赤子之心。
同時,他也鼓勵在校學子:每一個運動員也許都有着堅定執著的冠軍夢,平日我們每一次的訓練,同一個動作,重複千萬遍;但比賽需要應對各種瞬間的突變和挑戰,我們必須要學會不妥協、不退縮、永不言棄,才有可能登上冠軍的高峰。
“曾憲梓博士作為黨中央表彰的改革先鋒,不僅是一名成功的企業家,更是堅定的愛國者、著名的慈善家。”吳傑在致辭時表示,曾憲梓載人航天基金會對祖國載人航天工程的建設發展十分關心,與航天員和航天科技工作人員結下了深厚的友誼。2004年曾憲梓博士捐資1億元設立載人航天基金會,專門獎勵從事國家載人航天工程的優秀科技工作者。至今,基金會已先後拿出5790萬元,對執行飛天任務的航天員和載人航天領域的科技人員368人次進行了獎勵,載人航天工程全體同志深受鼓舞和激勵。
他也勉勵在校學生說,載人航天是當今世界高新技術發展水平的集中展示,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中國空間站,是建設科技強國、航天強國的重要引領性工程,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標誌性成果。吳傑告訴同學們說,要想成為航天員,翱翔浩瀚宇宙,探索未知太空,除了要有熱愛祖國、為國爭光的堅定信念和飛天的夢想外,還須要精研科學,克服各種困難,經歷多種常人難以承受的專業訓練。他也期待,藉助此類交流活動激發學生們學習科學、崇尚科學的興趣,從小培養科學精神、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憲梓精神”鑄人鑄魂
“我是憲中學子,我要肩負起成年人的責任……以我壯志激情,創造嶄新未來,以我火紅青春,建設錦繡中華。”5月5日,曾憲梓中學2023年成人宣誓儀式舉行,全體高二同學面向國旗莊嚴宣誓,儀式感滿滿。
舉辦成人禮是曾憲梓中學的傳統,亦是該校德育開展工作的縮影。秉承“教學生3年、為學生着想30年”的育人思想,一直以來,曾憲梓中學把德育教育作為學校重點工作之一,實行多元德育模式鑄人鑄魂。
“每年我們要組織學生重走‘憲梓求學路’,清明節祭奠先烈。”林敏介紹,新生培訓第一課,學校也安排老師通過講述曾憲梓先生的故事,激勵學生弘揚“憲梓精神”。
此外,曾憲梓中學充分挖掘“憲梓精神”內涵,通過開展主題班會、養成教育月等每月一主題的德育活動,實行“三聲文化”(讀書聲、口號聲、唱歌聲)“星級宿舍評比” “我與校長面對面” “三育人”等活動,定期開展跑操授旗儀式和專家勵志演講等大型活動,推行志願者服務證、才藝證、體能證、誠信證“四證”機制模式等,先育人再育才。
“推行‘四證’主要是爲了鼓勵學生們在德育、智育、體育、美育上全方面發展。”學生科副科長劉情介紹,目前,該校至少有2200名學生獲得了體能證、誠信證,1200名學生獲志願者服務證、超600名學生獲才藝證。
潛心育人潤無聲,一代代憲中的學子走出梅州,始終不忘“挖井人”,回饋着母校的培育之恩。近四年,每屆畢業生自發美化校園,勇拓園、崛起園、展翮園、思源園等精緻園林無不彰顯學子對母校的感恩之情。校友張德兆捐贈創客室,校友彭順豐捐贈元宇宙教室、太空天體科普館,校友張定武捐款總金額500多萬元……次次捐贈、筆筆捐款,均可見憲中人身上的“憲梓精神”。
如今,曾憲梓中學已走出了幾十位有一位影響力的國家科研人才、上市公司總裁,優秀的校友遍及海內外,他們活躍在各個行業領域發光發熱。身雖在外,但“勤儉誠信”的校訓始終指引着他們秉承愛黨愛國愛家的初心做人做事。
“我們力求辦學質量一年比一年好,不讓一個學生掉隊、讓每個學生都能平等享受優質教育。”林敏校長表示,接下來,該校將加強“教學文化”構建,密切與高校的聯動,探索建立“雙高聯盟”,推動學校教育高水平、高質量發展。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1/18/yj9RKDUGQlat73akOvsWT9THCIXmpDYzrXV.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細數神州大地的教育版圖,港人捐資興建的學校不勝枚舉。在廣東梅州,30年前,情系桑梓的曾憲梓在梅水之南親手種下一棵光明樹,並捐資逾2000萬元創辦梅州市曾憲梓中學(下稱“曾憲梓中學”),為家鄉育人添才。
剛剛過去的2023年高考,梅州市曾憲梓中學取得了長足的進步,600分以上有24人,比去年多13人,特控率為28.9%。特別是被985、211學校錄取人數比2022屆接近翻了一倍,創下近年來最佳“戰績”。
18日,曾憲梓中學迎來建校30周年慶典。子承父業、家鄉興學,全國政協委員、金利來集團主席曾智明表示,會好好傳承父親熱心教育的精神,將出資建設新的教學大樓,繼續支持家鄉梅州的教育,爭上一個新台階。
往回看,曾憲梓中學創立不過三十年,數十年間,無數青年學子以曾憲梓先生的家國情懷為榜樣,謹記“勤儉誠信”校訓,努力學習,勇敢逐夢;往前看,三十而立的曾憲梓中學恰是風華正茂,正以朝氣蓬勃的姿態走向教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目前,我們正通過打造‘精緻校園’、實施‘精細管理’、實現‘精品教育’,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曾憲梓中學校長林敏表示,該校將不忘立德樹人初心、銘記教書育人使命,傳承發揚“憲梓精神”。
曾智明憶述說,他30年前就跟着父親到梅州,看着曾憲梓中學一點點建設起來。30年春風化雨,不少校友都成為行業的佼佼者,開始回饋社會,參與學校的建設發展,父親熱心教育的精神由此薪火相傳。他續說,此番也特意把自己的孩子們帶到現場,就是希望他們繼承爺爺愛國愛港的思想,未來也能繼續做對祖國建設發展有貢獻的人。
梅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崔毅在致辭時表示,自曾憲梓博士於1993年捐資辦學以來,“憲梓精神”已走過30載弦歌不輟、薪火相傳的崢嶸歲月。30年來,曾憲梓中學確立“三精”辦學理念,開展教育教學改革,推動特色課程升級迭代,堅持“教學生三年,為學生着想三十年”的培養目標,教育引導學生多元高質量發展,一批批畢業生從這裏奔赴山海、建功立業。“從這裏走出去的傑出校友遍布海內外各行各業,為梅州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樹立了名校品牌和擔當。” 崔毅點讚道。
最年輕的廣東省一級學校
1993年創辦,1999年(辦學僅六年)就跨入省一級學校的行列,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廣東省一級學校。作為一所由原全國人大常委、金利來集團創始人曾憲梓博士捐資興建的僑資學校,曾憲梓中學有過輝煌的歷史時刻。
在文風鼎盛、善學重教的梅州,創造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首屆畢業班,邱偉坡同學考了全市第一名,本科率84%,其中48人的高三(2)班47人考了本科,轟動了整個梅州。學校更是先後被評為“廣東省僑資學校辦學成果”一等獎、廣東省“文明單位”,廣東省“綠色學校”等。
曾憲梓中學的迅速崛起,飽含着曾憲梓先生對推動梅州教育發展的殷切期望。為建好學校、為社會培育優秀人才,曾憲梓先生不僅先後捐資貳仟多萬元建設校舍,而且始終如一關心學校的發展,提出了一系列的辦學指導思想。每次回梅州,曾憲梓先生都會抽空到學校看望學生和老師,以實際行動勉勵他們積極向上。
“學生不僅要學好文化科學知識,還要學會做人,學會怎樣使自己成為社會的有用之人。”曾憲梓先生生前常如此教導學生,校訓的“勤儉誠信”四字便由曾憲梓先生所提出。
“雖然曾憲梓先生已離我們而去,但他給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卻依然熠熠生輝。”1997年到曾憲梓中學任教後,教師鍾新鬆日益讀懂“憲梓精神”,並深感敬佩。
創辦30年來,曾憲梓中學一直以教學為中心,以高考為重心,致力於培育英才,連續28年高考本科率入圍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有10位學生考取清華大學或北京大學,多位學生先後獲得過語文、物理、歷史的全省單科第一。但因為曾憲梓中學自身和招生競爭因素,高分優投率近年來有所下降。
知不足而後進,望山遠而力行。近年來,曾憲梓中學刀刃向內,重新出發,用“沉下心、走出去”等方式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全面打造精品教學,培育更多精英學子。
在常規高考備考策略的基礎上,學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科技創新節、梅州市物化生學科創新實驗展示活動、全國中學生外語素養大賽、“葉聖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等大型的、含金量高的賽事,為學生提供平臺、指導方向,激發學生對相應學科的興趣愛好,以賽促教,以賽促研,以賽促學。近年來,曾憲梓中學高考成績逐年向好,呈現V型反轉之勢。
航天員、奧運冠軍進校園 激發學子“強國夢”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曾憲梓除積極支持國家教育外,還特別注重體育和航天等事業,其名下還設有體育和載人航天基金。過去不少航天員和奧運冠軍們也多次到訪曾憲梓中學, 例如,航天英雄楊利偉、劉洋、劉伯明,奧運冠軍冼東妹、羅玉通、楊伊琳、王鑫、楊維等都和學生們進行近距離的“熱血追夢”的故事分享。此番,航天航空專家、原首批航天員兼航天員教練、一級航天員、一級飛行員吳傑、奧運跳水冠軍羅玉通、張雁全一併出現在校園,再次和朝氣蓬勃的學子們分享“強國有我”熱血奮鬥故事。
羅玉通說,過去也曾榮幸獲得曾憲梓基金會的獎勵,感受到曾憲梓博士的愛國愛港情懷,自己的成長也離不開他這樣愛國企業家的支持。“愛國是時代永恆的主題,也是每一個中國人不可磨滅的情感。曾憲梓先生的一生,矢志愛國,樂善好施,生前長期關心支持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多次為國家的體育、教育、航天等各項公益事業慷慨解囊。”羅玉通表示,在曾憲梓中學創校30周年時,大家一起紀念曾憲梓先生,就是要學習他的愛國情操和報國熱忱,他飲水思源的正直品格,他守初心、擔使命、報國恩的赤子之心。
同時,他也鼓勵在校學子:每一個運動員也許都有着堅定執著的冠軍夢,平日我們每一次的訓練,同一個動作,重複千萬遍;但比賽需要應對各種瞬間的突變和挑戰,我們必須要學會不妥協、不退縮、永不言棄,才有可能登上冠軍的高峰。
“曾憲梓博士作為黨中央表彰的改革先鋒,不僅是一名成功的企業家,更是堅定的愛國者、著名的慈善家。”吳傑在致辭時表示,曾憲梓載人航天基金會對祖國載人航天工程的建設發展十分關心,與航天員和航天科技工作人員結下了深厚的友誼。2004年曾憲梓博士捐資1億元設立載人航天基金會,專門獎勵從事國家載人航天工程的優秀科技工作者。至今,基金會已先後拿出5790萬元,對執行飛天任務的航天員和載人航天領域的科技人員368人次進行了獎勵,載人航天工程全體同志深受鼓舞和激勵。
他也勉勵在校學生說,載人航天是當今世界高新技術發展水平的集中展示,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中國空間站,是建設科技強國、航天強國的重要引領性工程,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標誌性成果。吳傑告訴同學們說,要想成為航天員,翱翔浩瀚宇宙,探索未知太空,除了要有熱愛祖國、為國爭光的堅定信念和飛天的夢想外,還須要精研科學,克服各種困難,經歷多種常人難以承受的專業訓練。他也期待,藉助此類交流活動激發學生們學習科學、崇尚科學的興趣,從小培養科學精神、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憲梓精神”鑄人鑄魂
“我是憲中學子,我要肩負起成年人的責任……以我壯志激情,創造嶄新未來,以我火紅青春,建設錦繡中華。”5月5日,曾憲梓中學2023年成人宣誓儀式舉行,全體高二同學面向國旗莊嚴宣誓,儀式感滿滿。
舉辦成人禮是曾憲梓中學的傳統,亦是該校德育開展工作的縮影。秉承“教學生3年、為學生着想30年”的育人思想,一直以來,曾憲梓中學把德育教育作為學校重點工作之一,實行多元德育模式鑄人鑄魂。
“每年我們要組織學生重走‘憲梓求學路’,清明節祭奠先烈。”林敏介紹,新生培訓第一課,學校也安排老師通過講述曾憲梓先生的故事,激勵學生弘揚“憲梓精神”。
此外,曾憲梓中學充分挖掘“憲梓精神”內涵,通過開展主題班會、養成教育月等每月一主題的德育活動,實行“三聲文化”(讀書聲、口號聲、唱歌聲)“星級宿舍評比” “我與校長面對面” “三育人”等活動,定期開展跑操授旗儀式和專家勵志演講等大型活動,推行志願者服務證、才藝證、體能證、誠信證“四證”機制模式等,先育人再育才。
“推行‘四證’主要是爲了鼓勵學生們在德育、智育、體育、美育上全方面發展。”學生科副科長劉情介紹,目前,該校至少有2200名學生獲得了體能證、誠信證,1200名學生獲志願者服務證、超600名學生獲才藝證。
潛心育人潤無聲,一代代憲中的學子走出梅州,始終不忘“挖井人”,回饋着母校的培育之恩。近四年,每屆畢業生自發美化校園,勇拓園、崛起園、展翮園、思源園等精緻園林無不彰顯學子對母校的感恩之情。校友張德兆捐贈創客室,校友彭順豐捐贈元宇宙教室、太空天體科普館,校友張定武捐款總金額500多萬元……次次捐贈、筆筆捐款,均可見憲中人身上的“憲梓精神”。
如今,曾憲梓中學已走出了幾十位有一位影響力的國家科研人才、上市公司總裁,優秀的校友遍及海內外,他們活躍在各個行業領域發光發熱。身雖在外,但“勤儉誠信”的校訓始終指引着他們秉承愛黨愛國愛家的初心做人做事。
“我們力求辦學質量一年比一年好,不讓一個學生掉隊、讓每個學生都能平等享受優質教育。”林敏校長表示,接下來,該校將加強“教學文化”構建,密切與高校的聯動,探索建立“雙高聯盟”,推動學校教育高水平、高質量發展。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1/18/yj9RKDUGQlat73akOvsWT9THCIXmpDYzrXV.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