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目光,聚於太平洋兩岸。
連日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美國之行持續引發關注。習近平此行,之於中國,之於中美,之於亞太,之於世界,意味着什麼?世界潮流,浩浩蕩蕩,將向何方?
“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習近平以古語呼應時代呼喚。
今天,立於關鍵十字路口,中國之道是什麼?中美相處之道是什麼?世界共處之道又該是什麼?
此次在舊金山,習近平做出多個判斷,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中美該怎麼相處?
“中美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加強團結合作,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促進世界安全和繁榮。另一種是抱持零和思維,挑動陣營對立,讓世界走向動盪和分裂。”
面對這兩種選擇,美國舊金山當地時間11月15日,習近平在中美元首會晤時連用三個“不”指出:中美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變對方是不切實際的,衝突對抗的後果是誰都不能承受的。

當”的新願景,即:共同樹立正確認知,共同有效管控分歧,共同推進互利合作,共同承擔大國責任,共同促進人文交流。這一最新提法受到外界廣泛關注。地時間11月1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舊金山斐洛里莊園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中美元首會晤。
近年來,中美關系困難重重,特別是近一段時間以來,不管是美方所謂管控競爭的“護欄論”,還是競爭、合作、對抗的“三分法”,都意在以競爭定義中美關系,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雙邊關系歷經曲折。
對此,習近平明確指出:這個地球容得下中美兩國。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機遇。
著眼未來,習近平提出“共同努力澆築中美關系的五根支柱
三項原則、五根支柱、七條共識……這場全球矚目的會晤,開闢了中美關系面向未來的“舊金山願景”。
太平洋兩岸風雲如何變幻,且看大洋此岸,亦看彼岸。

當地時間11月15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舊金山出席美國友好團體聯合舉行的歡迎宴會。這是習近平發表重要演講。
這些親和溫暖的小故事,展現着習近平的外交風采,更生動揭示出:中美關系的大門是由人民打開,故事是由人民書寫,未來也將由人民創造。

當地時間11月16日中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舊金山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同東道主嘉賓非正式對話會暨工作午宴。
亞太,是我們安身立命之所,也是全球經濟增長動力之源。如何打造下一個“黃金三十年”,世界關注。
來源: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