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 文其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文物承載著歷史的厚度,文物傳遞著文化的深度。近日,流失海外的7根石柱文物歷百年顛沛流離,終於重回祖國的懷抱,成為繼馬首銅像後又一批回歸原屬地的圓明園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中西合璧、窺見勝境
享有“萬園之園”等諸多美譽的清代皇家園林圓明園始建於康熙四十六年,由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組成,統稱圓明園,面積達350公頃。圓明園是清雍正至咸豐五朝皇帝長期園居理政之地,被稱為“御園”。這裡不僅集歷代造園藝術之大成,薈萃南北方名園勝景,而且兼容並蓄,仿建了西洋建築群。
西洋樓於乾隆十二年籌建,乾隆四十八年完工,位於長春園東北部的狹長地帶,與周圍的中式園林以土山相隔,自成一區。它由十一座西式建築和二十餘組噴泉組成,主要建築自西至東依次為諧奇趣、黃花陣、養雀籠、方外觀、五竹亭、海晏堂、遠瀛觀、大水法、觀水法、線法山、線法畫。雖然圓明園的主體是中國古典園林,但乾隆皇帝將數量眾多、種類豐富的西洋器物,源源不斷地送進西洋樓陳設,為這裡配備了與西洋式建築風格統一的內部裝飾,使得西洋樓完美融合了東西方建築、園林元素,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圓明園西洋樓建築以木質樑柱為基礎,通過用磚砌築內牆,外部包以漢白玉等石材的方法建造。其建築主體仿西方巴洛克風格建造,常在建築上設立石柱作為望柱或欄杆連接物使用,同時還具有裝飾的作用。兩側沒有雕花的石柱應為建築上的聯排裝飾物,兩側飾有花瓶或花紋的石柱則用於樓梯或樓層平台欄杆部分,花瓶的樣式則是配合欄杆形制雕刻而成。
圓明園罹難已163年,如今人們只能透過一幅幅銅版圖和老照片去遙想昔日“萬園之園”的瑰麗勝境。在現存乾隆五十一年西洋樓銅版圖中,可見海晏堂、諧奇趣、方外觀、養雀籠、遠瀛觀等均使用了較多的石柱,這些石柱分布於庭院、噴泉池邊、樓梯、樓層平台等處,發揮著實用、審美的價值。
目前,在圓明園天心水面石質文物展示區、殘雕沉思石質文物展示區及西洋樓多個遺址中,均展示有造型豐富、紋飾多樣的圓明園石柱文物。這些殘留的石柱見證了圓明園歷史的輝煌,也經歷過苦難悲愴的過往,更寄托了中華兒女對於文化興、國運興的美好願景。
此次回歸的石柱文物共7件,均為漢白玉材質,通高約80-92cm,立面有雕花造型,品相較好。石柱正面紋飾以西式番花、貝殼紋等西洋雕花為主,側面花瓶內花束則以具有吉祥寓意的牡丹、玉蘭、荷花、菊花等中國傳統花卉為主,圭角捲雲紋、開窗的海棠線雕刻方式等亦與中國古建望柱、欄板相同,體現了中西合璧的文化內涵。這7根石柱,整體造型統一而細節有別,其紋飾、形制與圓明園現存部分石柱的紋飾、形制十分相似,推測均來自西洋樓遺址區。
輾轉漂泊、藏於挪威
清朝末年至民國時期,國力衰敗,局勢動蕩。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在圓明園等皇家園囿大肆劫掠。經此大劫,圓明園的建築構件、山石碑刻等逐漸被大規模盜用、售賣,出現在市場上流通。
約翰.威廉.諾爾曼.蒙特(Johan Wilhelm Normann Munthe,1864-1935),出生於挪威的一個商人家庭,1886年來到中國,期間曾擔任多項軍事職務。在中國工作、生活多年,蒙特對中國文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通過交易等多種渠道收集了諸多中國藝術品,包含繪畫、書籍、雕塑、金屬、瓷器、玉器、漆器、紡織品等,質量參差不齊,其中既有精品,也不乏贗品。
1907年,蒙特訪問了位於挪威卑爾根市的西挪威裝飾藝術博物館(The West Norway Museum of Decorative Art,科德博物館的前身之一),此後,蒙特曾多次將其收集的藏品運往該館,直至1935年去世。
1926年,蒙特試圖將一部分藏品賣給美國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the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以獲取資金支持他在卑爾根的中國收藏。但他最終只順利出售了部分藏品,其它藏品因此被滯留在美國,圓明園石柱也位列其中。
1961年至1964年,佩特思—蒙特協會又將這批滯留的藏品捐贈給西挪威裝飾藝術博物館,供其收藏、展出。從此這些石柱便漂泊異鄉,陳列在挪威卑爾根的展廳裡。
流失百年、重歸故園
2013年8月,北京中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黃怒波在北歐與挪威科德博物館前館長愛蘭德結識,後應邀參觀了科德博物館。參觀過程中,他看到了圓明園石柱的展示,於是當即向愛蘭德館長表達了希望圓明園石柱能夠回家的願望。經過科德博物館基金會與董事會的反復商議,科德博物館內部就石柱重歸故園一事,達成了一致意見。
懷揣愛國之情以及對母校北京大學的深情厚誼,黃怒波決定推動這些石柱回到中國,並存放在北京大學校園裡進行展覽。2013年10月,愛蘭德館長帶領科德博物館基金會成員應邀來訪。訪問中,中坤集團、北京大學及科德博物館三方就圓明園石柱回歸及協助科德博物館整理館藏中國文物的合作達成了初步意向。
2013年11月,北京大學相關專家及中坤集團代表訪問科德博物館,初步判斷科德博物館館藏石柱疑似源自圓明園的石構件。
2013年12月,經過多次溝通,中坤集團、北京大學及科德博物館最終簽署了三方合作協議,約定將7根石柱運回中國,並開展文化交流活動。
此後,國家文物局通過媒體報道了解到相關情況後,持續關注事件進展,就文物進境申報程序等問題多次給予中坤集團、北京大學指導建議;並與財政部保持溝通,持續推進擴大國有公益性收藏單位進口藏品免稅政策覆蓋面,爭取使該批石柱盡早運回中國。
2018年4月,挪威文化部審核批准了科德博物館關於該批石柱文物的出境許可,同意將石柱歸還中國。
2019年10月,為了便利該批石柱進境,實現石柱的最佳保護展示效果,國家文物局積極協調推動將該批石柱存放在圓明園或其他具有文物進境免稅資格的博物館。
2020年9月,為促成石柱盡快回到中國,北京大學委托中坤集團全權負責7根石柱的運輸及進關等工作。受全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直至2023年3月,在科德博物館的支持下,中坤集團終於將該批石柱運離挪威卑爾根港口,通過海運的方式運回中國。
2023年3月至6月,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推動,海關總署密切配合,在北京海關、天津海關、國家文物進出境審核天津管理處、北京大學、北京魯迅博物館(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的多方共同努力下,7根石柱以“文物”名義順利入境。6月20日,7根總重超過2.6噸的石柱安全運抵北京,21日於圓明園完成文物點交入庫。
2023年6月30日,國家文物局組織中國社會科學院、故宮博物院、北京大學、四川大學等專家開展實物鑒定。專家一致認為:該7件文物為漢白玉質地,工藝精湛,浮雕雕刻花卉、纏枝幾何紋飾,具有中西合璧的文化因素。其質地、紋飾均可與現存圓明園西洋樓遺存的文物對照。該組文物保存較完整,略有風化痕跡,據工藝、紋飾和材質情況,可定為真品。原持有者於民國時期曾長期在中國工作,該組文物應為其在此時期獲得並流出中國。
歷經百年輾轉,幾經周折,7根石柱終於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成為繼原位於西洋樓海晏堂的馬首銅像後,又一批回歸原屬地的圓明園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共促回歸、譜就新篇
為更好弘揚、踐行流失文物回歸原屬地的國際共識,國家文物局經研究決定,將7根石柱劃撥給原屬地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永久收藏,為其回歸之路畫上圓滿的句號。
2023年10月13日,圓明園博物館在圓明園正覺寺揭牌,“傳承.守望——圓明園文物保護成果展”同期開展。7根回歸石柱及230餘件(組)文物展品正式與大眾見面,帶領觀眾回望百年“圓夢之旅”。
在此次7根石柱回歸過程中,社會力量慷慨奉獻、主動作為,高等院校熱心支援、建言獻策,抓住與海外收藏單位相向而行、互相釋放善意的有利契機,國家多部門統籌引領、保駕護航,保護機構盡心履職、勇於擔當。各方密切合作,歷經十年,最終促成石柱回到原屬地的成果,不僅為圓明園文物保護利用和博物館展覽展示譜寫了新的篇章,也為新時代社會力量投身流失文物返還工作創立了新模式、開闢了新路徑。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表示,7根圓明園石柱回歸原屬地是我國流失海外中國文物追索返還工作的最新成果和又一重要進展,也是政府、高校、社會力量通力合作、久久為功,助力流失海外中國文物回家的最新案例。中國願同國際社會一道,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0年公約”、國際統一私法協會“1995年公約”等國際公約框架下,以面向未來的態度,展開務實合作,搭建多邊合作平台,通過文物溯源研究、科技保護、展覽交流、人員交往等多種形式,探索文物保護利用、追索返還新模式,共同撫平歷史傷痕,消除分歧與隔閡,架起民心相通、相知、相親的橋樑。
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郝平表示,這是海外文物回歸祖國的又一盛事,北京大學將以此為契機,在國家文物局的領導下,組織專家學者積極參加圓明園文物的研究與保護工作,為圓明園的保護利用與考古事業的發展作新的貢獻。
挪威卑爾根科德博物館館長培特.斯奈爾表示,石柱的回歸於科德博物館而言是一個重要的時刻,作為圓明園的一部分,它們見證了中西文化的早期接觸,印證了18世紀中國與歐洲的交流。希望石柱百年流亡的故事可以用於宣傳教育,增進公眾理解。科德博物館願繼續與中方合作,促進兩國人民之間的對話交流。
文物和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當我們與文物照面的一瞬間,時空交疊、歷史重逢,五千年中華文明的璀璨與震撼變得觸手可見。讓漂泊在外的文物回到故土,是中華兒女責無旁貸的使命,亦是祖國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的體現。
十八大以來,中國政府以多種途徑、多種方式促進了多批次海外流失文物的回歸,已有37批次、1,800多件流失海外中國文物回歸祖國,涉及美國、意大利、法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瑞士、加拿大、埃及、土耳其以及中國港澳台等13個國家和地區。與此同時,中國積極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擴大文物追索返還“朋友圈”,與157個國家簽署文化、文物、旅遊合作協議,與25個國家簽署防止文物非法進出境政府間協定。
從馬首到石柱,文物回歸之路漫漫,但依然在國人不懈努力中書寫下中華文明賡續綿延的動人篇章……
(作者係資深媒體人,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3年12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2/3/rqUZLhDjUuvE9nqJ5gbTrNdp4r2e2d7rGie.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