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為推動專利產業化發展,完成科學研究、實驗開發、推廣應用的“三級跳”,作出了總體規劃、明確了改革舉措、提供了有力保障。
文| 北京 馬一德
中國是世界上創新進步最快的國家之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絕不僅僅是實驗室裡的研究,而是必須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和知識產權工作,中國特色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科技創新事業發生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變化。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新發布的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中國全球排名第12位,位居中高等收入經濟體之首,是世界上創新進步最快的國家之一,國內有效專利數量、國際專利申請量等居全球第一,成為了全球知識產權大國。
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我國完成了知識產權資產的積累和儲備,但大量知識產權創新成果並未運用到生產實踐。201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在檢查《專利法》實施情況時即提出,“專利運用能力不足,專利的市場價值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專利轉移轉化困難成為了制約科技創新向經濟發展動能轉化的“最後一公里”。
成果轉化和知識產權運用取得顯著成效
為推動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打通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通道,中央高度重視科技成果轉化和知識產權運用工作。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強化目標導向,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知識產權是創新成果的產權保障、創新成果轉化的制度性載體,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強調:“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明確提出“建設激勵創新發展的知識產權市場運行機制”,《“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也將“提高知識產權轉移轉化成效,支撐實體經濟創新發展”作為一項重點任務加以部署。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教育部出台了《知識產權助力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7年)》《關於提升高等學校專利質量 促進轉化運用的若干意見》《關於實施專利轉化專項計劃 助力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通知》等文件。
通過開展系列改革探索,我國在科技成果轉化和知識產權運用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2021年全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14.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7.9%,佔GDP12.44%;2022年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總額達4,868.8億元,同比增長57.1%;涉及知識產權的技術合同24.1萬項,成交額1.8萬億元;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發行規模達62億元。
將初步建成高效順暢的知識產權市場體系
《方案》的出台,是從國家層面對以往改革經驗的全面總結、針對性完善和系統性升級,確立了專利運用轉化的具體目標、總體規劃、重點舉措和有力保障,為加強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發揮科技創新在經濟轉方式調結構重要作用提供了制度動能。
按照《方案》規劃,到2025年我國將初步建成高效順暢的知識產權市場體系,推動一大批高價值專利產業化,高校科研機構專利產業化率顯著提高,一批主攻硬科技、掌握好專利的企業成長壯大,重點產業領域知識產權競爭優勢加速形成。三方面改革舉措將確保這一目標的順利實現:
一是全方位布局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的專利產業化。專利轉化運用根本上要依靠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發揮主體作用,實現產學研深度融合,政府要發揮好支持功能,建立健全全國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平台體系,促成創新供給與生產需求的精準對接、高效互動。優先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企業、產業和裝備,充分發揮引領示範作用。
二是面向關鍵堵點,明確高校、科研機構、國有企業、政府主管機關的重點責任。由於高校和科研機構等並不直接參與市場競爭,財政資助形成的專利長期以來一直面臨著轉移轉化難題,並面臨著國有資產管理處置的限制。《方案》提出健全免責和容錯機制為專利運用轉化“鬆綁”,優化知識產權權益分配機制強化轉化激勵,充分調動創新者的積極性,讓創新者積極推動成果轉化、享受創新利益。同時,《方案》明確政府管理部門考核評價要從數量轉向質量效益,對財政資助形成專利具有監督和促進實施的義務,將全面促進財政資助高價值專利的實施和產出。
三是培育良好服務生態,推動形成高效順暢的知識產權市場體系。作為知識產權市場運行的“潤滑劑”,知識產權服務是促進專利轉化運用的重要保障。《方案》全面布局了知識產權運營平台、金融服務、專利代理、信息服務以及服務業聚集區建設在內的轉化運用服務全鏈條,提出優化全國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平台體系,支持國家知識產權與科技成果產權交易機構鏈接區域和行業機構,集成知識產權交易、金融、專利導航等服務,推進質押融資、證券化等多元化知識產權金融支持,切實為企業專利轉移轉化、科研人員創新創業掃除現實阻礙。
總體來看,《方案》面向專利轉化運用的現實困境,從高校院所、創新企業、重點產業、專利產品各個層面確立了系統改革舉措,將有效打通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堵點、痛點,為建設激勵創新發展的知識產權市場運行機制提供了重要保障。
(作者係中國科學院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教授,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3年12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2/4/oZLBZg4uihfjcxNyBKG3hskOR1V7v2x1Lvi.jpe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為推動專利產業化發展,完成科學研究、實驗開發、推廣應用的“三級跳”,作出了總體規劃、明確了改革舉措、提供了有力保障。
文| 北京 馬一德
中國是世界上創新進步最快的國家之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絕不僅僅是實驗室裡的研究,而是必須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和知識產權工作,中國特色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科技創新事業發生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變化。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新發布的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中國全球排名第12位,位居中高等收入經濟體之首,是世界上創新進步最快的國家之一,國內有效專利數量、國際專利申請量等居全球第一,成為了全球知識產權大國。
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我國完成了知識產權資產的積累和儲備,但大量知識產權創新成果並未運用到生產實踐。201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在檢查《專利法》實施情況時即提出,“專利運用能力不足,專利的市場價值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專利轉移轉化困難成為了制約科技創新向經濟發展動能轉化的“最後一公里”。
成果轉化和知識產權運用取得顯著成效
為推動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打通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通道,中央高度重視科技成果轉化和知識產權運用工作。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強化目標導向,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知識產權是創新成果的產權保障、創新成果轉化的制度性載體,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強調:“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明確提出“建設激勵創新發展的知識產權市場運行機制”,《“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也將“提高知識產權轉移轉化成效,支撐實體經濟創新發展”作為一項重點任務加以部署。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教育部出台了《知識產權助力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7年)》《關於提升高等學校專利質量 促進轉化運用的若干意見》《關於實施專利轉化專項計劃 助力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通知》等文件。
通過開展系列改革探索,我國在科技成果轉化和知識產權運用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2021年全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14.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7.9%,佔GDP12.44%;2022年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總額達4,868.8億元,同比增長57.1%;涉及知識產權的技術合同24.1萬項,成交額1.8萬億元;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發行規模達62億元。
將初步建成高效順暢的知識產權市場體系
《方案》的出台,是從國家層面對以往改革經驗的全面總結、針對性完善和系統性升級,確立了專利運用轉化的具體目標、總體規劃、重點舉措和有力保障,為加強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發揮科技創新在經濟轉方式調結構重要作用提供了制度動能。
按照《方案》規劃,到2025年我國將初步建成高效順暢的知識產權市場體系,推動一大批高價值專利產業化,高校科研機構專利產業化率顯著提高,一批主攻硬科技、掌握好專利的企業成長壯大,重點產業領域知識產權競爭優勢加速形成。三方面改革舉措將確保這一目標的順利實現:
一是全方位布局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的專利產業化。專利轉化運用根本上要依靠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發揮主體作用,實現產學研深度融合,政府要發揮好支持功能,建立健全全國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平台體系,促成創新供給與生產需求的精準對接、高效互動。優先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企業、產業和裝備,充分發揮引領示範作用。
二是面向關鍵堵點,明確高校、科研機構、國有企業、政府主管機關的重點責任。由於高校和科研機構等並不直接參與市場競爭,財政資助形成的專利長期以來一直面臨著轉移轉化難題,並面臨著國有資產管理處置的限制。《方案》提出健全免責和容錯機制為專利運用轉化“鬆綁”,優化知識產權權益分配機制強化轉化激勵,充分調動創新者的積極性,讓創新者積極推動成果轉化、享受創新利益。同時,《方案》明確政府管理部門考核評價要從數量轉向質量效益,對財政資助形成專利具有監督和促進實施的義務,將全面促進財政資助高價值專利的實施和產出。
三是培育良好服務生態,推動形成高效順暢的知識產權市場體系。作為知識產權市場運行的“潤滑劑”,知識產權服務是促進專利轉化運用的重要保障。《方案》全面布局了知識產權運營平台、金融服務、專利代理、信息服務以及服務業聚集區建設在內的轉化運用服務全鏈條,提出優化全國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平台體系,支持國家知識產權與科技成果產權交易機構鏈接區域和行業機構,集成知識產權交易、金融、專利導航等服務,推進質押融資、證券化等多元化知識產權金融支持,切實為企業專利轉移轉化、科研人員創新創業掃除現實阻礙。
總體來看,《方案》面向專利轉化運用的現實困境,從高校院所、創新企業、重點產業、專利產品各個層面確立了系統改革舉措,將有效打通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堵點、痛點,為建設激勵創新發展的知識產權市場運行機制提供了重要保障。
(作者係中國科學院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教授,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3年12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2/4/oZLBZg4uihfjcxNyBKG3hskOR1V7v2x1Lvi.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