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自貿試驗區建設十周年。十年成就證明,自貿試驗區已成為中國高水平開放的先導力量、深層次改革的開路先鋒、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引領和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平台。面向新征程新起點,自貿試驗區依然肩負著重大使命,將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更大力量。
文| 北京 陸新明
覆蓋東西南北中的改革開放創新格局
十八大以來,按照中央決策部署,十年來共分6批設立了21個自貿試驗區,涉及 21 個省份的 51 個城市和海南島全島,從東部沿海向內陸、沿邊延伸,逐漸形成覆蓋東西南北中的改革開放創新格局。
2013年9月29日,中國首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運行。
2015年,廣東、天津、福建自貿試驗區設立。
2017年,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陝西自貿試驗區設立。
2018年,海南自貿試驗區設立。
2019年,山東、江蘇、廣西、河北、雲南、黑龍江自貿試驗區設立,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
2020年,北京、湖南、安徽自貿試驗區設立。
2022年,21家自貿試驗區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國土面積,貢獻了佔全國18.1%的外商投資和17.9%的進出口貿易,今年上半年進一步提升到18.4%和18.6%,已成為高水平開放的先導力量,為穩外貿穩外資發揮了積極作用。
2023年11月,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中國自貿試驗區在促進制度創新、產業轉型和南南合作中的作用》報告,這是國際組織首次圍繞中國自貿試驗區發布專題研究報告,彰顯出自貿試驗區建設正受到越來越多的國際關注。報告肯定了中國自貿試驗區十年建設成就,指出自貿試驗區是中國獨特的創舉,深化了中國的改革開放,不僅有助於推動中國與其他國家建立更廣泛的經濟聯繫,更為發展中國家謀求改革、開放和發展提供了有益參考。
取得一批標誌性引領性創新成果
自貿試驗區建設的部署和實施,凝聚了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的理念和共識,激發了各地制度創新的活力和動力,拓展了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深度和廣度,展示了中國堅持擴大開放的決心和信心。
十年來,各自貿試驗區解放思想、守正創新,在貿易、投資、金融、航運、人才等方面對接國際通行規則,推出了一大批基礎性、開創性改革開放舉措,形成了許多標誌性、引領性制度創新成果,培育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站在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前列,有效發揮了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平台作用。
推出五項率先舉措,引領深化改革新格局。一是率先實施外商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推動投資管理體制實現歷史性變革。2013年,在上海自貿試驗區推出我國首張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經過7次修訂,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條目由190條壓減到27條,實現制造業條目清零,服務業准入大幅放寬。同時,積極推動實現外商投資管理由審批制到備案制的重大轉變。二是率先建立以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為核心的貿易便利化模式,有力支撐貿易強國建設。商務、海關、財稅、外匯等部門協作在上海自貿試驗區上線全國首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目前已聯通20多個監管部門,涵蓋70多個功能模塊,引領帶動全國版“單一窗口”建設。三是率先以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為代表推進服務業綜合開放,推動各類高端要素自由便捷流動。2021年在海南推出首張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同時,各自貿試驗區積極推動數據、人才等服務要素的流動集聚。四是率先實施“證照分離”等一系列政府管理改革,促進營商環境改善和政府職能加快轉變,進一步完善市場准入,著力解決“准入不准營”問題,促進商事基礎制度改革,2021年在全國推行。五是率先探索創設自由貿易賬戶,金融開放創新穩步推進。實現本外幣一體化、賬戶內自由兌換,促進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不斷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建成一批世界領先產業集群,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在21個自貿試驗區的建設方案中,明確各自貿試驗發展目標和產業定位,支持各地因地制宜,開展差別化探索,促進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十年來,自貿試驗區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吸引全球優質資源要素,推動高端產業不斷集聚,取得顯著成效,建成了一批世界領先的產業集群,成為高質量發展的示範者和引領者。例如:上海自貿試驗區建立以“中國芯”“創新藥”“智能造”“藍天夢”“未來車”“數據港”六大產業為核心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天津自貿試驗區聚力發展融資租賃產業,成為全球第二大飛機租賃聚集地。浙江自貿試驗區集聚油氣企業上萬家,保稅燃料油加注規模居全球第五。湖北自貿試驗區聚集光電子信息企業超過1.6萬家,成為中國光通信領域最大的技術研發和生產基地。江蘇自貿試驗區集聚各類生物醫藥企業4,000多家,年產值超過4,000億元人民幣。
推廣一批標誌性制度成果,當好開放發展“試驗田”。通過先行先試,探索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試點經驗,是自貿試驗區建設的重要使命。十年來,中央出台了28份自貿試驗區建設方案及一批含金量較高的政策文件,累計部署3,400多項改革試點任務,建設方案與專項政策相結合的自貿試驗區政策制度框架體系初步建成。各自貿試驗區堅持播下“良種”,精心耕作,並把培育“良種”的經驗推廣開來。截至目前,對自貿試驗區探索形成的先進經驗,國家層面總結提煉了七批改革試點經驗、四批最佳實踐案例,累計向全國複製推廣302項制度創新成果、地方自主推廣2,800餘項制度創新成果,涉及投資貿易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政府管理改革等領域,打造了開放發展的生動樣板,形成了改革紅利共享、開放成果普惠的良好局面。
推動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提升戰略
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於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自貿試驗區依然肩負著重大使命。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明確了自貿試驗區在我國改革開放全局中的重要定位,對新征程上自貿試驗區建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在高標準對接國際經貿規則、引領高水平市場開放方面,今年6月,首批自貿區港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的政策措施已經出台,還將適時向更大範圍推廣。在此基礎上,商務部等有關部門將加快推動全面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的先行先試工作,進一步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推動合理縮減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儘快出台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引領全國持續擴大開放。
在加強改革整體謀劃和系統集成方面,將圍繞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研究制定綜合性指導文件,明確未來發展的目標定位,在貿易、投資、金融等重點領域集中推出一批引領性、集成性改革舉措。同時研究制定支持各自貿試驗區深化差別化探索的專項政策,進一步加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在推動全產業鏈創新發展方面,因各自貿試驗區資源稟賦、區位特點各不相同,將支持各自貿試驗區進一步開展差別化探索,優先施行更多開放舉措,圍繞生物醫藥、海洋經濟、大宗商品貿易等重點領域,推動全產業鏈創新發展。同時,支持各地因地制宜發揮好輻射帶動作用,特別是在支撐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和引領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開展先行先試,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在自貿試驗區建設十周年之際,中央決定設立新疆自貿試驗區,進一步完善自貿試驗區總體布局,這也是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的新部署。
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是我國西北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新疆自貿試驗區是我國西北沿邊地區首個自貿試驗區,實施範圍179.66平方公里,涵蓋烏魯木齊、喀什、霍爾果斯三個片區。
根據中央決策部署,國務院印發《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提出了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做大做強傳統優勢產業、強化與周邊國家經貿合作等25個方面的具體舉措。新疆自貿試驗區的設立,將有利於把自貿試驗區的制度創新優勢和新疆的區位優勢疊加起來,進一步激發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促進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惠及人民群眾和經營主體。
十年磨一劍,敢為天下先。十年至今,以上海為起點,以新疆為又一新支點,自貿試驗區不斷向南、向北、向西延伸,它們敢為人先、大膽創新,在華夏大地開闢出一條條經貿暢通的坦途大道,繪製成一幅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的盎然畫卷。
面向新征程,奮進正當時。自貿試驗區建設將進一步在我國的改革開放進程中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將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更大力量。
(作者係國家部委研究員,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3年12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2/4/vfB2RW7k1STEqgeBG1aGvGJwuGeEH1wC7EB.jp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今年是中國自貿試驗區建設十周年。十年成就證明,自貿試驗區已成為中國高水平開放的先導力量、深層次改革的開路先鋒、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引領和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平台。面向新征程新起點,自貿試驗區依然肩負著重大使命,將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更大力量。
文| 北京 陸新明
覆蓋東西南北中的改革開放創新格局
十八大以來,按照中央決策部署,十年來共分6批設立了21個自貿試驗區,涉及 21 個省份的 51 個城市和海南島全島,從東部沿海向內陸、沿邊延伸,逐漸形成覆蓋東西南北中的改革開放創新格局。
2013年9月29日,中國首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運行。
2015年,廣東、天津、福建自貿試驗區設立。
2017年,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陝西自貿試驗區設立。
2018年,海南自貿試驗區設立。
2019年,山東、江蘇、廣西、河北、雲南、黑龍江自貿試驗區設立,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
2020年,北京、湖南、安徽自貿試驗區設立。
2022年,21家自貿試驗區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國土面積,貢獻了佔全國18.1%的外商投資和17.9%的進出口貿易,今年上半年進一步提升到18.4%和18.6%,已成為高水平開放的先導力量,為穩外貿穩外資發揮了積極作用。
2023年11月,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中國自貿試驗區在促進制度創新、產業轉型和南南合作中的作用》報告,這是國際組織首次圍繞中國自貿試驗區發布專題研究報告,彰顯出自貿試驗區建設正受到越來越多的國際關注。報告肯定了中國自貿試驗區十年建設成就,指出自貿試驗區是中國獨特的創舉,深化了中國的改革開放,不僅有助於推動中國與其他國家建立更廣泛的經濟聯繫,更為發展中國家謀求改革、開放和發展提供了有益參考。
取得一批標誌性引領性創新成果
自貿試驗區建設的部署和實施,凝聚了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的理念和共識,激發了各地制度創新的活力和動力,拓展了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深度和廣度,展示了中國堅持擴大開放的決心和信心。
十年來,各自貿試驗區解放思想、守正創新,在貿易、投資、金融、航運、人才等方面對接國際通行規則,推出了一大批基礎性、開創性改革開放舉措,形成了許多標誌性、引領性制度創新成果,培育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站在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前列,有效發揮了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平台作用。
推出五項率先舉措,引領深化改革新格局。一是率先實施外商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推動投資管理體制實現歷史性變革。2013年,在上海自貿試驗區推出我國首張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經過7次修訂,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條目由190條壓減到27條,實現制造業條目清零,服務業准入大幅放寬。同時,積極推動實現外商投資管理由審批制到備案制的重大轉變。二是率先建立以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為核心的貿易便利化模式,有力支撐貿易強國建設。商務、海關、財稅、外匯等部門協作在上海自貿試驗區上線全國首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目前已聯通20多個監管部門,涵蓋70多個功能模塊,引領帶動全國版“單一窗口”建設。三是率先以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為代表推進服務業綜合開放,推動各類高端要素自由便捷流動。2021年在海南推出首張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同時,各自貿試驗區積極推動數據、人才等服務要素的流動集聚。四是率先實施“證照分離”等一系列政府管理改革,促進營商環境改善和政府職能加快轉變,進一步完善市場准入,著力解決“准入不准營”問題,促進商事基礎制度改革,2021年在全國推行。五是率先探索創設自由貿易賬戶,金融開放創新穩步推進。實現本外幣一體化、賬戶內自由兌換,促進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不斷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建成一批世界領先產業集群,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在21個自貿試驗區的建設方案中,明確各自貿試驗發展目標和產業定位,支持各地因地制宜,開展差別化探索,促進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十年來,自貿試驗區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吸引全球優質資源要素,推動高端產業不斷集聚,取得顯著成效,建成了一批世界領先的產業集群,成為高質量發展的示範者和引領者。例如:上海自貿試驗區建立以“中國芯”“創新藥”“智能造”“藍天夢”“未來車”“數據港”六大產業為核心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天津自貿試驗區聚力發展融資租賃產業,成為全球第二大飛機租賃聚集地。浙江自貿試驗區集聚油氣企業上萬家,保稅燃料油加注規模居全球第五。湖北自貿試驗區聚集光電子信息企業超過1.6萬家,成為中國光通信領域最大的技術研發和生產基地。江蘇自貿試驗區集聚各類生物醫藥企業4,000多家,年產值超過4,000億元人民幣。
推廣一批標誌性制度成果,當好開放發展“試驗田”。通過先行先試,探索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試點經驗,是自貿試驗區建設的重要使命。十年來,中央出台了28份自貿試驗區建設方案及一批含金量較高的政策文件,累計部署3,400多項改革試點任務,建設方案與專項政策相結合的自貿試驗區政策制度框架體系初步建成。各自貿試驗區堅持播下“良種”,精心耕作,並把培育“良種”的經驗推廣開來。截至目前,對自貿試驗區探索形成的先進經驗,國家層面總結提煉了七批改革試點經驗、四批最佳實踐案例,累計向全國複製推廣302項制度創新成果、地方自主推廣2,800餘項制度創新成果,涉及投資貿易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政府管理改革等領域,打造了開放發展的生動樣板,形成了改革紅利共享、開放成果普惠的良好局面。
推動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提升戰略
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於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自貿試驗區依然肩負著重大使命。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明確了自貿試驗區在我國改革開放全局中的重要定位,對新征程上自貿試驗區建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在高標準對接國際經貿規則、引領高水平市場開放方面,今年6月,首批自貿區港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的政策措施已經出台,還將適時向更大範圍推廣。在此基礎上,商務部等有關部門將加快推動全面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的先行先試工作,進一步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推動合理縮減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儘快出台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引領全國持續擴大開放。
在加強改革整體謀劃和系統集成方面,將圍繞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研究制定綜合性指導文件,明確未來發展的目標定位,在貿易、投資、金融等重點領域集中推出一批引領性、集成性改革舉措。同時研究制定支持各自貿試驗區深化差別化探索的專項政策,進一步加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在推動全產業鏈創新發展方面,因各自貿試驗區資源稟賦、區位特點各不相同,將支持各自貿試驗區進一步開展差別化探索,優先施行更多開放舉措,圍繞生物醫藥、海洋經濟、大宗商品貿易等重點領域,推動全產業鏈創新發展。同時,支持各地因地制宜發揮好輻射帶動作用,特別是在支撐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和引領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開展先行先試,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在自貿試驗區建設十周年之際,中央決定設立新疆自貿試驗區,進一步完善自貿試驗區總體布局,這也是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的新部署。
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是我國西北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新疆自貿試驗區是我國西北沿邊地區首個自貿試驗區,實施範圍179.66平方公里,涵蓋烏魯木齊、喀什、霍爾果斯三個片區。
根據中央決策部署,國務院印發《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提出了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做大做強傳統優勢產業、強化與周邊國家經貿合作等25個方面的具體舉措。新疆自貿試驗區的設立,將有利於把自貿試驗區的制度創新優勢和新疆的區位優勢疊加起來,進一步激發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促進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惠及人民群眾和經營主體。
十年磨一劍,敢為天下先。十年至今,以上海為起點,以新疆為又一新支點,自貿試驗區不斷向南、向北、向西延伸,它們敢為人先、大膽創新,在華夏大地開闢出一條條經貿暢通的坦途大道,繪製成一幅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的盎然畫卷。
面向新征程,奮進正當時。自貿試驗區建設將進一步在我國的改革開放進程中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將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更大力量。
(作者係國家部委研究員,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3年12月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2/4/vfB2RW7k1STEqgeBG1aGvGJwuGeEH1wC7E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