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鍾海明
世界面臨人口老齡化與健康的困境
習近平主席強調,人口老齡化是世界性問題,對人類社會產生的影響是深刻持久的。我國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程度比較高的國家之一,老年人口數量最多,老齡化速度最快,應對人口老齡化任務最重。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眾多的大國,改革開放帶動了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在人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中國也提前跨入了老齡化的社會。伴隨環境污染,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近年來,我國慢性病發病也呈快速上升趨勢,心腦血管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病已成為主要死因。根據國家衛計委公布的數據,慢性病導致的死亡人數已佔到全國總死亡人數的86.6%,其導致的疾病負擔占總疾病負擔的70%。要想讓老年人都能在無病、少病的狀態下安享晚年,就需要大健康產業協同政府一起努力。
據國家統計局2023年數據,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8億,約佔總人口的19.84%,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2.1億,約佔總人口的14.86%,我國已快速進入了深度老齡化社會。中國老年人有近1.6億的人患慢性病,多數都在兩種慢性病以上,佔老年人口的65%,失能半失能老人大概有4400萬人。
全國性橫斷面研究顯示,中國60歲及以上人群有1507萬癡呆患者,其中阿爾茨海默病(AD)983萬,血管性癡呆392萬,其他癡呆132萬。另估算出,中國60歲以上輕度認知障礙(MCI)的患病率為15.5%,患者數達3877萬人。全球癡呆患者5000萬人,中國患者數目超1500萬人,全球第一。
隨著現代信息傳播與交流方式的變化,以及社會和工作節奏的加快,使得人們的視覺負荷在日益加重,隨之各種眼病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且愈來愈趨於年輕化、低齡化。眼健康正是人體健康狀況的綜合反映。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近期發布數據顯示,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總體發生率為53.6%,高中生為81%,大學生總體發生率為90%。近視已經成為國民健康的重要問題。「少年強則國強」,全面提高青少年身體綜合素質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任務。
防治未病是全民健康的基礎
面對世界性的難題及全民健康狀況,國家提出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以此作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行動綱領。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為核心,從廣泛的健康影響因素入手,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顯著改善健康公平。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已經成為全面提升國民身體素質的重要國策。
從代表中華文化的道家思想來看,「防治未病」是實現全民健康的基礎。盡管道學、中醫、修真、煉養、學神仙在現代文明中的位置幾乎是處於「封建迷信」境地。然而,實際上現代醫學僅僅屬於古典生命科學的一個子集。道家文化是人類優秀的傳統文化,其核心要義不僅具有「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更有無極、太極哲學體系與修真證道之法,有「五運六氣之說」,可對「先天後天」作預測,還有在道德規範下的萬物負陰以抱陽之重生道醫體系,進而達到易(預則立易學體系)、醫(醫治未病體系道醫中醫)、藝術(藝術表達天地大道真意),一統天下。
國務院在研究部署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時也曾強調,「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重點在增加供給,核心要確保質量,關鍵靠改革創新」並提出要「提升中醫藥醫療保健服務能力」
中醫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千年瑰寶,而道家養生和道醫則是中華民族養生文化之根源,在推動全民健康方面具有獨到的優勢。可以幾乎零成本的完成綜合型人體三期測試,對在安全天然藥物和深知生命各個層次功能有道者測試評定。在提升中老年人生活質量方面都具有巨大的潛力和作用。這些都是現代西方醫學和高科技手段都難以達到的。
自強不息——獨具中華民族特色的健康之路
中華民族文化中的另一千年瑰寶——武術,不僅是中國功夫的象徵,更具有獨到的強身健體的方法。中國自古就有「醫武不分家」、「武醫同源」的說法。其中,武醫就是傳統中醫的一個重要分支,不僅在跌打損傷康復治療方面獨樹一幟,在養生保健方面也一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民間就流傳著無數可以有效調理身體疾病的方法,而深受民眾喜愛。
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不僅是獨具民族特色和合文化的核心,也是指導全民健康過程中,通過修身、修心創建和諧環境的基礎。修煉,是一種改變身心的生理狀態。修是通過不斷強化心神之力而增強身心功能;煉是通過丹藥不斷興奮身心功能而為修提供生命能量。煉是修的基礎階段,修是煉的高級階段。修的前提是要有相對穩定的身心基礎,是有門坎要求的。然合乎要求的修道人甚少,絕大多數都有「先天不足」。其「先天不足」系指「血、氣、熱、寒、痰」的虛盛。若要修真,必須先用湯液調整之。若能調平就可轉入修真;若調不平就轉入養生。僅此就有很高的成本。
中華文化的核心具有「道統」(此處非指道教和道家)的理念,即諸術皆為載體。習練修行的過程,都是「由術而藝,由藝而入其道」。在傳統武術和武醫養生中就引入了道家的修身養性理念與修行之法,並在此基礎上不斷演化、充實。數十年來,有業界的修行者和學者針對現代生活方式、節奏和消費習慣的變化,在傳統武醫的基礎上,依據武術和中醫健康養生核心理念,融合匯集多種經典的中醫外治法(在世界上也統歸為自然療法),形成了全新的武醫健康養生體系,特別是重點引入了主動調理的理念和方法(即精選、梳理、整合出多種傳統武術養生功法)。
現代的武醫健康養生學脫胎於傳統武醫,依然是以傳統中醫學理論為基礎,注重以多種形式的經絡調理為主要手段。武醫健康養生學在調理與健康理念上,突出和強調回歸自然,更注重充分激發和調動人體恢復健康的本能與潛力。中華武道講求「知行合一」,故而在對人類生命與健康的認知與方法上都具有獨到的優勢。
因此,有必要把具中華民族特色和競爭力的武醫健康養生體系作為全民健康發展之路。把傳統武術與道家的各種修身養性功法普及到各個社區、企事業機構、養老院、療養院。特別是應該「從娃娃抓起」,從小就通過習武了解「養勇、知止」,鍛煉孩子們的「精、氣、神」,培養「自強不息」的精神,養成良好的生活與動作習慣。
武醫健康養生體系的推動不僅可以喚起全民「主動健康」的意識,強調積極調動人體的潛能,培養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習慣。同時,也十分符合國家在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中,強調「要關注醫養結合的發展」精神,以及提升中醫藥醫療保健服務能力的要求。
武醫健康養生文化有助於培育全民的健康養生意識,充分調動其積極性,有效分擔國家在醫保、養老等方面的負擔。全民老少建立正確的健康養生理念,掌握有效的自我保健方法,並養成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必然會有效提升全民身體素質和改善生活質量,自然也就有效減緩全民醫療和養老方面的壓力。
與此同時,武醫健康養生體系中融合匯集各種民間經典的中醫外治方法獨特,調理保健效果明顯,方便易行,深受廣大民眾喜歡。可以有效彌補現有醫療資源和醫保的不足。隨著全民健康養生需求的形成,必將在原有保健產業基礎上形成新興的武醫健康養生產業,還可有助於解決社會就業問題。
隨著武醫健康養生產業的形成與發展,在推進醫保改革過程中採取兩條腿走路的模式,走獨具中華民族特色的健康之路,必將促進全民健康興邦,營造更加和諧的社會與世界環境。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2/6/2rqlMudo2Nsj0s5b2hguZyRDBPa20f4Ate5.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文 鍾海明
世界面臨人口老齡化與健康的困境
習近平主席強調,人口老齡化是世界性問題,對人類社會產生的影響是深刻持久的。我國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程度比較高的國家之一,老年人口數量最多,老齡化速度最快,應對人口老齡化任務最重。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眾多的大國,改革開放帶動了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在人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中國也提前跨入了老齡化的社會。伴隨環境污染,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近年來,我國慢性病發病也呈快速上升趨勢,心腦血管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病已成為主要死因。根據國家衛計委公布的數據,慢性病導致的死亡人數已佔到全國總死亡人數的86.6%,其導致的疾病負擔占總疾病負擔的70%。要想讓老年人都能在無病、少病的狀態下安享晚年,就需要大健康產業協同政府一起努力。
據國家統計局2023年數據,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8億,約佔總人口的19.84%,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2.1億,約佔總人口的14.86%,我國已快速進入了深度老齡化社會。中國老年人有近1.6億的人患慢性病,多數都在兩種慢性病以上,佔老年人口的65%,失能半失能老人大概有4400萬人。
全國性橫斷面研究顯示,中國60歲及以上人群有1507萬癡呆患者,其中阿爾茨海默病(AD)983萬,血管性癡呆392萬,其他癡呆132萬。另估算出,中國60歲以上輕度認知障礙(MCI)的患病率為15.5%,患者數達3877萬人。全球癡呆患者5000萬人,中國患者數目超1500萬人,全球第一。
隨著現代信息傳播與交流方式的變化,以及社會和工作節奏的加快,使得人們的視覺負荷在日益加重,隨之各種眼病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且愈來愈趨於年輕化、低齡化。眼健康正是人體健康狀況的綜合反映。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近期發布數據顯示,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總體發生率為53.6%,高中生為81%,大學生總體發生率為90%。近視已經成為國民健康的重要問題。「少年強則國強」,全面提高青少年身體綜合素質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任務。
防治未病是全民健康的基礎
面對世界性的難題及全民健康狀況,國家提出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以此作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行動綱領。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為核心,從廣泛的健康影響因素入手,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顯著改善健康公平。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已經成為全面提升國民身體素質的重要國策。
從代表中華文化的道家思想來看,「防治未病」是實現全民健康的基礎。盡管道學、中醫、修真、煉養、學神仙在現代文明中的位置幾乎是處於「封建迷信」境地。然而,實際上現代醫學僅僅屬於古典生命科學的一個子集。道家文化是人類優秀的傳統文化,其核心要義不僅具有「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更有無極、太極哲學體系與修真證道之法,有「五運六氣之說」,可對「先天後天」作預測,還有在道德規範下的萬物負陰以抱陽之重生道醫體系,進而達到易(預則立易學體系)、醫(醫治未病體系道醫中醫)、藝術(藝術表達天地大道真意),一統天下。
國務院在研究部署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時也曾強調,「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重點在增加供給,核心要確保質量,關鍵靠改革創新」並提出要「提升中醫藥醫療保健服務能力」
中醫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千年瑰寶,而道家養生和道醫則是中華民族養生文化之根源,在推動全民健康方面具有獨到的優勢。可以幾乎零成本的完成綜合型人體三期測試,對在安全天然藥物和深知生命各個層次功能有道者測試評定。在提升中老年人生活質量方面都具有巨大的潛力和作用。這些都是現代西方醫學和高科技手段都難以達到的。
自強不息——獨具中華民族特色的健康之路
中華民族文化中的另一千年瑰寶——武術,不僅是中國功夫的象徵,更具有獨到的強身健體的方法。中國自古就有「醫武不分家」、「武醫同源」的說法。其中,武醫就是傳統中醫的一個重要分支,不僅在跌打損傷康復治療方面獨樹一幟,在養生保健方面也一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民間就流傳著無數可以有效調理身體疾病的方法,而深受民眾喜愛。
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不僅是獨具民族特色和合文化的核心,也是指導全民健康過程中,通過修身、修心創建和諧環境的基礎。修煉,是一種改變身心的生理狀態。修是通過不斷強化心神之力而增強身心功能;煉是通過丹藥不斷興奮身心功能而為修提供生命能量。煉是修的基礎階段,修是煉的高級階段。修的前提是要有相對穩定的身心基礎,是有門坎要求的。然合乎要求的修道人甚少,絕大多數都有「先天不足」。其「先天不足」系指「血、氣、熱、寒、痰」的虛盛。若要修真,必須先用湯液調整之。若能調平就可轉入修真;若調不平就轉入養生。僅此就有很高的成本。
中華文化的核心具有「道統」(此處非指道教和道家)的理念,即諸術皆為載體。習練修行的過程,都是「由術而藝,由藝而入其道」。在傳統武術和武醫養生中就引入了道家的修身養性理念與修行之法,並在此基礎上不斷演化、充實。數十年來,有業界的修行者和學者針對現代生活方式、節奏和消費習慣的變化,在傳統武醫的基礎上,依據武術和中醫健康養生核心理念,融合匯集多種經典的中醫外治法(在世界上也統歸為自然療法),形成了全新的武醫健康養生體系,特別是重點引入了主動調理的理念和方法(即精選、梳理、整合出多種傳統武術養生功法)。
現代的武醫健康養生學脫胎於傳統武醫,依然是以傳統中醫學理論為基礎,注重以多種形式的經絡調理為主要手段。武醫健康養生學在調理與健康理念上,突出和強調回歸自然,更注重充分激發和調動人體恢復健康的本能與潛力。中華武道講求「知行合一」,故而在對人類生命與健康的認知與方法上都具有獨到的優勢。
因此,有必要把具中華民族特色和競爭力的武醫健康養生體系作為全民健康發展之路。把傳統武術與道家的各種修身養性功法普及到各個社區、企事業機構、養老院、療養院。特別是應該「從娃娃抓起」,從小就通過習武了解「養勇、知止」,鍛煉孩子們的「精、氣、神」,培養「自強不息」的精神,養成良好的生活與動作習慣。
武醫健康養生體系的推動不僅可以喚起全民「主動健康」的意識,強調積極調動人體的潛能,培養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習慣。同時,也十分符合國家在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中,強調「要關注醫養結合的發展」精神,以及提升中醫藥醫療保健服務能力的要求。
武醫健康養生文化有助於培育全民的健康養生意識,充分調動其積極性,有效分擔國家在醫保、養老等方面的負擔。全民老少建立正確的健康養生理念,掌握有效的自我保健方法,並養成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必然會有效提升全民身體素質和改善生活質量,自然也就有效減緩全民醫療和養老方面的壓力。
與此同時,武醫健康養生體系中融合匯集各種民間經典的中醫外治方法獨特,調理保健效果明顯,方便易行,深受廣大民眾喜歡。可以有效彌補現有醫療資源和醫保的不足。隨著全民健康養生需求的形成,必將在原有保健產業基礎上形成新興的武醫健康養生產業,還可有助於解決社會就業問題。
隨著武醫健康養生產業的形成與發展,在推進醫保改革過程中採取兩條腿走路的模式,走獨具中華民族特色的健康之路,必將促進全民健康興邦,營造更加和諧的社會與世界環境。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2/6/2rqlMudo2Nsj0s5b2hguZyRDBPa20f4Ate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