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周琦
粵劇是中國傳統戲曲藝術的重要分支之一,起源於廣東地區,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粵劇脫胎於昆曲,亦有著南音與粵謳的影子。粵劇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集合音樂、歌唱、武術、雜技和戲劇等中國傳統藝術於一體,香港作為粵劇的重要傳承地之一,自20世紀初開始興盛起來,並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香港粵劇藝術風格。
香港粵劇的演出劇目豐富多樣,包括經典劇目和現代創作。經典劇目如《紅樓夢》、《西施》、《白蛇傳》等,這些劇目具有深厚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現代創作的劇目則更加注重與時俱進,融入當代社會的元素和主題,以更好地吸引年輕觀眾。
香港粵劇藝術團(粵藝)於2023年5月成立,由何陳婉珍博士與幾位熱心傳承粵劇的有心人創辦,以傳承及推廣粵劇藝術,培養有潛質及有理想的粵劇新一代,包括演員和樂師為宗旨;同時粵藝致力保存、優化以及認真製作傳統粵劇精品劇目。
粵藝劇團行政總裁兼資深音樂領導王勝泉先生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表示,現時欣賞粵劇曲藝的主力觀眾群多在60歲以上,粵藝希望通過為演員們提供藝術交流、學習沉澱的場所,讓粵劇曲藝中的國粹及藝術精華得以傳承與保留,讓表演藝術家們有平台、有場地去做除商業演出之外,更純粹、深度的沉澱和享受粵劇藝術的魅力,從而推動粵劇藝術向更高水平發展。
此前,粵藝宣佈與香港都會大學(都大)「何陳婉珍粵劇研藝中心」攜手推廣粵劇文化,培育年輕粵劇演員和樂師,並向更廣大群眾推動粵劇教學導賞。在都大兼教粵劇課的王勝泉總裁分享道:「不少學生初學時都對粵劇抱有懷疑,但課程結束後,80%的學生表示對粵劇的喜愛度增加,反映正確的粵劇導賞對推廣的重要性。」
他表示,「香港粵劇藝術團的成立,希望能全力培訓有潛力、有熱誠的青年粵劇從業員,現時香港每年有逾千場粵劇演出,從業員不缺機會,但是坊間演出質量參差,倘若重量不重質,對年輕一代發展沒有益處」,粵藝將結合都大的研究輔助業界調整,希望將經典粵劇做得更優秀。
香港粵劇藝術團自置一千多呎設備完善的場地,可供粵劇排練、粵曲表演、道具儲存及講座或研討會之用。王勝泉表示,藝術團時常邀請粵劇名伶如朱慶祥等,為有熱忱青年演員授課,針對其不同弱點進行教學,幫助他們提高演出水平。
除此之外,讓青年從業者參與粵劇創作過程,提升藝術修養和累積經驗亦是粵藝發展的重點之一。
粵藝亦都致力於保存、優化以及演出傳統粵劇劇本並製作具專業水平的粵劇演出。
王勝泉表示,自成立以來,粵藝通過系統性的排練及演出管理和自設排練場,打造高水平、高品質、高藝術價值的精品劇目,並將陸續在全港有影響力的劇院、藝術中心演出,希望透過一次次的精彩演出,為粵劇藝術家及觀眾提供交流、共賞、共情的橋樑,引起更廣泛觀眾的共嗚,吸引年輕一代中的熱忱觀眾欣賞和加入香港粵劇創作,從而培養新一代有心、有潛質的新秀演員和青年樂師,以傳承及推廣粵劇藝術,讓這項古老的文化藝術瑰寶再現榮光。
為推動粵劇發展,提升國際對本土粵劇文化認識,粵藝與香港都會大學「何陳婉珍粵劇研藝中心」保持緊密合作,研究及保育粵劇傳統藝術,翻譯劇本,從而推廣至大灣區及海外國家。在藝術創作和演出方面,粵藝積極探索創新,註重結合現代元素和傳統粵劇表演,以吸引更多觀眾。還有一些年輕的粵劇演員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才華,為香港粵劇藝術註入了新的活力和創意。值得一提的是,現時粵藝的活躍的青年演員中,不乏來自全世界其他國家慕名而來的粵劇藝術發燒友,用流利的粵語及嫻熟的樂器技藝,生動詮釋著粵劇藝術在「出海」講好香港故事,講好中華傳統文化故事的優秀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