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雜誌(記者肖揚)12月5日昆明報道:今日上午,第五屆世界媒體峰會(雲南分會場)暨第二屆國際大象國際傳播論壇在昆明隆重開幕,出席開幕式的嘉賓有雲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寧、新華通訊社總編輯呂連松,雲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予波,雲南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長曾豔等重要領導以及來自全球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80多家媒體、國際組織等機構的300余名代表出席媒體出席盛會。
雲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寧致辭指出,雲南是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環印度洋地區開放的大通道,並且山川樹美,高原湖泊、雪山峽谷與藍天白雲,綠水青山,是享譽世界的旅遊天堂。雲南文化燦爛,擁有6處世界遺產,8座歷史文化名城,有777個中國傳統村落,雲南是中華文明的一張亮麗名片。
王寧表示,雲南資源分享具有地貌多樣性、氣候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的顯著特點,是名副其實的植物王國,動物王國和有色金屬王國。雲南與國際傳媒結緣已久,早在13世紀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就到過雲南,讚歎昆明是一座壯麗大城,把雲南的美寫進了遊記,告訴了世界。
上世紀20年代美國探險家洛克來到雲南一住27年,通過《國家地理》雜誌,向世人展示了雲南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進入新時代。當前,越來越多的國際媒體,走進雲南、宣傳雲南,拉近了雲南與世界的距離。
王寧指出,媒體是傳播美好的使者。今年3月,雲南推介了“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全網閱讀量超過210億次,帶動雲南旅遊人次突破9。2億,旅遊總收入突破1。1萬億元人民幣。這種生活,精彩紛呈、引人入勝,是美好中國帶露珠的花朵,是讀懂可信、可愛、可敬中國的視窗,值得大家去發現、去傳播。接著,王寧向與會嘉賓分享雲南生動感人的故事:
兩年前,COP15在雲南舉辦,15頭亞洲象北上南歸,這段人象和諧的神奇之旅,通過媒體的生動報導,把溫暖傳遍了全世界。一群亞洲象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出發,一路北上,途經普洱、紅河、玉溪、昆明4個州(市)後,回歸適宜棲息地,引發“追象”熱潮。這趟特別的“旅行”立體展現了人與野生動物和諧共處的新圖景,生動介紹了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中國樣本。
這樣的場景,在雲南還有很多。如延續千年的普洱景邁山古茶林,當地村民像保護眼睛一樣,世世代代守護,繪就了人、茶、林共生的文化景觀,今年申遺成功,填補了世界遺產茶主題的“空白”。 “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位於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西元10世紀以來,布朗族、傣族先民先後遷徙至景邁山定居,並在這裡發現和認識野生茶樹,利用森林生態系統,探索出“林下茶”種植技術,逐步形成萬畝古茶林。
千百年來,人們圍繞古茶林,對山區土地集約利用並合理佈局,創造出林茶共生、人地和諧的獨特文化景觀。今年9月,“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片古老而神奇的茶林從此擁有了世界級的名片,成為全球首個茶文化主題世界文化遺產。不止于茶,人與自然相生相伴、保護與饋贈,正是“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最鮮豔的綠色主題。
雲南的蔬菜一年四季豐產,年外銷超過2000萬噸;雲南的咖啡產量占全中國的99%,香飄海內外;雲南的鮮切花年產180億枝,出口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平均人手2枝,為世界貢獻了雲南的美和浪漫。地處低緯度高原,垂直氣候特徵鮮明,光熱、生物資源豐富,讓雲南成為北半球農業資源最富集的區域之一,也為高原特色農業發展提供了沃土。
2022年,雲南高原特色農業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茶葉、花卉、堅果、咖啡、中藥材、天然橡膠、野生食用菌規模和產量居全國前列,茶葉、花卉、蔬菜等8個產業的全產業鏈產值均突破1200億元。雲南期待廣大媒體朋友,來親身領略這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景,並分享給世界。
中國共產黨幫助人民實現夢想的故事此次出征太空,桂海潮主要負責空間科學實驗載荷的在軌操作,這也是我國太空人隊伍“新成員”——載荷專家的“首秀”。今年11月,從太空“出差”回來的桂海潮給家鄉的父老鄉親回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說:“海潮從學生成長為教師,又幸運地成為太空人,把科研工作搬到太空,離不開家鄉的哺育、教育,源於黨和人民的培養,源於新時代提供的新機遇,源於全體航太人的接續奮鬥!”
納西族姑娘和豔群的家在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啟別村,過去她家十分貧困。在中國脫貧攻堅政策幫扶下,她做起鄉村旅遊,把自家院落改造成名叫“慢來悅”的民宿,吸引了大量遊客,帶動了當地村民增收,成為致富帶頭人近年來,啟別村以特色民宿為抓手,盤活空置農舍、農家餐飲、民族文化等系列鄉村資源,將民宿與當地特色文化結合起來,特色民宿也啟動了傳統農業的休閒功能,讓“民宿+”成為民族地區高品質發展的一把“金鑰匙”。和豔群還是迪慶州香格里拉青年創業聯盟的成員,這個聯盟裡有漢族、藏族、傈僳族、納西族等不同民族,他們一起分享創業經驗,團結互助、充滿朝氣。香格里拉青年創業聯盟是在共青團迪慶州委指導支持下,於2020年10月成立的公益性、互助性社會團體,現有會員單位100余家,經常性開展創業沙龍、創業服務、創業培訓等,為廣大創業青年提供學習創業知識、推薦創業專案、籌措創業資金等平台和機會。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雲南933萬農村群眾擺脫貧困,實現了小康夢。這些都是中國夢的雲南故事。中國夢同世界各國人民追求幸福的夢想是相通的,雲南還有很多普通人奮鬥圓夢的故事,一定會引發共鳴。
習近平主席指出,共建“一帶一路”注重的是眾人拾柴火焰高、互幫互助走得遠。作為共建“一帶一路”西南方向的重要紐帶,雲南弘揚絲路精神,加強與世界各國交流合作,其中有許多精彩片段。
中老鐵路通車兩年來,發展勢頭遠超預期,幫助很多人將夢想照進現實。來自老撾孟賽的姑娘希達,從雲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後,如願成為中老鐵路第一批老撾籍機修工,她十分驕傲地說“這份工作很酷”!通過中方培訓,有800余名老撾青年,像希達一樣成為老撾第一代鐵路技術人才。
中老鐵路是共建“一帶一路”的標誌性工程,自2021年12月3日開通運營以來,中老兩國鐵路部門堅持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的目標,全力維護好、運營好中老鐵路,客貨運輸持續增長,服務品質顯著提升,輻射效應不斷增強,中老鐵路已成為中老人民的發展路、幸福路、友誼路。
雲南連續舉辦7屆南博會,每屆有近百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加。今年8月,第7屆南博會在昆明舉行,吸引了來自8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代表嘉賓,線上線下超3萬家展商參會、參展。南博會上,很多留學生既當翻譯又做生意,其中有一個很會“帶貨”的“小老闆”,他叫阿裡,來自伊朗,今年才10歲。他熟練運用中文介紹商品,還接受媒體採訪,成為展會的“小網紅”。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2/7/PcwI8otGlKzViQSozEKBzJ6t08sTTHHkJL7.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紫荊雜誌(記者肖揚)12月5日昆明報道:今日上午,第五屆世界媒體峰會(雲南分會場)暨第二屆國際大象國際傳播論壇在昆明隆重開幕,出席開幕式的嘉賓有雲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寧、新華通訊社總編輯呂連松,雲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予波,雲南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長曾豔等重要領導以及來自全球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80多家媒體、國際組織等機構的300余名代表出席媒體出席盛會。
雲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寧致辭指出,雲南是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環印度洋地區開放的大通道,並且山川樹美,高原湖泊、雪山峽谷與藍天白雲,綠水青山,是享譽世界的旅遊天堂。雲南文化燦爛,擁有6處世界遺產,8座歷史文化名城,有777個中國傳統村落,雲南是中華文明的一張亮麗名片。
王寧表示,雲南資源分享具有地貌多樣性、氣候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的顯著特點,是名副其實的植物王國,動物王國和有色金屬王國。雲南與國際傳媒結緣已久,早在13世紀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就到過雲南,讚歎昆明是一座壯麗大城,把雲南的美寫進了遊記,告訴了世界。
上世紀20年代美國探險家洛克來到雲南一住27年,通過《國家地理》雜誌,向世人展示了雲南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進入新時代。當前,越來越多的國際媒體,走進雲南、宣傳雲南,拉近了雲南與世界的距離。
王寧指出,媒體是傳播美好的使者。今年3月,雲南推介了“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全網閱讀量超過210億次,帶動雲南旅遊人次突破9。2億,旅遊總收入突破1。1萬億元人民幣。這種生活,精彩紛呈、引人入勝,是美好中國帶露珠的花朵,是讀懂可信、可愛、可敬中國的視窗,值得大家去發現、去傳播。接著,王寧向與會嘉賓分享雲南生動感人的故事:
兩年前,COP15在雲南舉辦,15頭亞洲象北上南歸,這段人象和諧的神奇之旅,通過媒體的生動報導,把溫暖傳遍了全世界。一群亞洲象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出發,一路北上,途經普洱、紅河、玉溪、昆明4個州(市)後,回歸適宜棲息地,引發“追象”熱潮。這趟特別的“旅行”立體展現了人與野生動物和諧共處的新圖景,生動介紹了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中國樣本。
這樣的場景,在雲南還有很多。如延續千年的普洱景邁山古茶林,當地村民像保護眼睛一樣,世世代代守護,繪就了人、茶、林共生的文化景觀,今年申遺成功,填補了世界遺產茶主題的“空白”。 “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位於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西元10世紀以來,布朗族、傣族先民先後遷徙至景邁山定居,並在這裡發現和認識野生茶樹,利用森林生態系統,探索出“林下茶”種植技術,逐步形成萬畝古茶林。
千百年來,人們圍繞古茶林,對山區土地集約利用並合理佈局,創造出林茶共生、人地和諧的獨特文化景觀。今年9月,“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片古老而神奇的茶林從此擁有了世界級的名片,成為全球首個茶文化主題世界文化遺產。不止于茶,人與自然相生相伴、保護與饋贈,正是“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最鮮豔的綠色主題。
雲南的蔬菜一年四季豐產,年外銷超過2000萬噸;雲南的咖啡產量占全中國的99%,香飄海內外;雲南的鮮切花年產180億枝,出口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平均人手2枝,為世界貢獻了雲南的美和浪漫。地處低緯度高原,垂直氣候特徵鮮明,光熱、生物資源豐富,讓雲南成為北半球農業資源最富集的區域之一,也為高原特色農業發展提供了沃土。
2022年,雲南高原特色農業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茶葉、花卉、堅果、咖啡、中藥材、天然橡膠、野生食用菌規模和產量居全國前列,茶葉、花卉、蔬菜等8個產業的全產業鏈產值均突破1200億元。雲南期待廣大媒體朋友,來親身領略這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景,並分享給世界。
中國共產黨幫助人民實現夢想的故事此次出征太空,桂海潮主要負責空間科學實驗載荷的在軌操作,這也是我國太空人隊伍“新成員”——載荷專家的“首秀”。今年11月,從太空“出差”回來的桂海潮給家鄉的父老鄉親回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說:“海潮從學生成長為教師,又幸運地成為太空人,把科研工作搬到太空,離不開家鄉的哺育、教育,源於黨和人民的培養,源於新時代提供的新機遇,源於全體航太人的接續奮鬥!”
納西族姑娘和豔群的家在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啟別村,過去她家十分貧困。在中國脫貧攻堅政策幫扶下,她做起鄉村旅遊,把自家院落改造成名叫“慢來悅”的民宿,吸引了大量遊客,帶動了當地村民增收,成為致富帶頭人近年來,啟別村以特色民宿為抓手,盤活空置農舍、農家餐飲、民族文化等系列鄉村資源,將民宿與當地特色文化結合起來,特色民宿也啟動了傳統農業的休閒功能,讓“民宿+”成為民族地區高品質發展的一把“金鑰匙”。和豔群還是迪慶州香格里拉青年創業聯盟的成員,這個聯盟裡有漢族、藏族、傈僳族、納西族等不同民族,他們一起分享創業經驗,團結互助、充滿朝氣。香格里拉青年創業聯盟是在共青團迪慶州委指導支持下,於2020年10月成立的公益性、互助性社會團體,現有會員單位100余家,經常性開展創業沙龍、創業服務、創業培訓等,為廣大創業青年提供學習創業知識、推薦創業專案、籌措創業資金等平台和機會。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雲南933萬農村群眾擺脫貧困,實現了小康夢。這些都是中國夢的雲南故事。中國夢同世界各國人民追求幸福的夢想是相通的,雲南還有很多普通人奮鬥圓夢的故事,一定會引發共鳴。
習近平主席指出,共建“一帶一路”注重的是眾人拾柴火焰高、互幫互助走得遠。作為共建“一帶一路”西南方向的重要紐帶,雲南弘揚絲路精神,加強與世界各國交流合作,其中有許多精彩片段。
中老鐵路通車兩年來,發展勢頭遠超預期,幫助很多人將夢想照進現實。來自老撾孟賽的姑娘希達,從雲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後,如願成為中老鐵路第一批老撾籍機修工,她十分驕傲地說“這份工作很酷”!通過中方培訓,有800余名老撾青年,像希達一樣成為老撾第一代鐵路技術人才。
中老鐵路是共建“一帶一路”的標誌性工程,自2021年12月3日開通運營以來,中老兩國鐵路部門堅持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的目標,全力維護好、運營好中老鐵路,客貨運輸持續增長,服務品質顯著提升,輻射效應不斷增強,中老鐵路已成為中老人民的發展路、幸福路、友誼路。
雲南連續舉辦7屆南博會,每屆有近百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加。今年8月,第7屆南博會在昆明舉行,吸引了來自8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代表嘉賓,線上線下超3萬家展商參會、參展。南博會上,很多留學生既當翻譯又做生意,其中有一個很會“帶貨”的“小老闆”,他叫阿裡,來自伊朗,今年才10歲。他熟練運用中文介紹商品,還接受媒體採訪,成為展會的“小網紅”。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2/7/PcwI8otGlKzViQSozEKBzJ6t08sTTHHkJL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