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雜誌(記者郭孟琦 史鈺琳)12月15日香港報道:“健筆縱橫八十春——施子清書法展”2023年12月15日在香港中環中商藝術大廈集古齋展廳隆重開幕,本次展覽由集古齋主辦,美術家雜誌、西泠學堂和集古齋拍賣(中國)有限公司聯合協辦,精彩呈獻施子清博士近年來創作的九十余幅書法佳作。
眾多嘉賓出席施子清書法展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紫荊文化集團總經理文宏武,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體部副部長張國義,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霍啟剛,著名社會學家、教育家、書法家、西泠印社社員、香港中文大學原校長金耀基教授,原全國政協常委、大紫荊勳賢楊孫西博士,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工會聯合會會長吳秋北,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主席鄭翔玲,聯合出版集團董事長傅偉中莅臨主禮開幕儀式。
本次展覽得到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盧新寧女士的大力支持,因盧主任有重要公務未能親臨現場,亦特別委託對施子清書法展成功舉辦表達誠摯祝賀。
傅偉中致辭(紫荊雜誌記者 郭孟琦 攝)聯合出版集團董事長傅偉中在致歡迎辭稱對施先生綿延不絕的創作源泉感到讚歎,施先生長期對香港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今年榮膺香港特區頒發的大紫荊勳章,一直致力於推動更加完善、更加專業化的書法教育,組織並參與了諸多書法教材的編寫,在香港不遺餘力地推動包括書法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辦了中國書協香港分會,團結香港書法家和培育年輕書法人才,推廣書法藝術及促進香港與內地的文化交流、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方面貢獻卓著。傅偉中表示,相信在施子清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定會為將香港打造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及傳承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劉震致辭(紫荊雜誌記者 郭孟琦 攝)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致辭時稱,施博士一直積極在香港推廣書法藝術,並將中國文化推廣至世界各地,貢獻良多。他稱,香港擁有中西文化薈萃的獨特背景和廣泛的國際網絡,在國家十四五綱要的支持下,正全力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文體局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致力通過不同渠道向公眾和青年推廣中國歷史和文化,推動他們欣賞中華文化,加深他們對國家的認識,提升國民身份的認同。劉震期望大家繼續秉持對中華文化的熱愛,與特區政府攜手推動藝術文化發展,展現中華文化深厚底蘊,說好中國故事、香港故事。
金耀基教授致辭(紫荊雜誌記者 郭孟琦 攝)著名社會學家、教育家、書法家、西泠印社社員、香港中文大學原校長金耀基教授致辭時表示,施子清先生的人生是多方面的,跨越書法界、商界和政界三界。他稱,施子清先生既是書法家同時又為商界巨子,極為難得,他積極為民服務,為香港做出巨大貢獻。他稱讚施先生的書法有領軍風範,博采眾家,且具備自成一家之面目,書法寫得好需要懂得用筆和用墨,而施先生書字造型獨特,墨跡似雲似水,他的書法是清流、正流中的典範。
鄭翔玲女士致辭(紫荊雜誌記者 郭孟琦 攝)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主席鄭翔玲致辭稱,施子清先生是各界學習的楷模,在多個領域有極深造詣,更是書法界泰斗。施先生的學識令人如沐春風,後人大可沿著他的足跡前行,應多加學習、欣賞施先生的精神、意志以及書法。鄭女士提到,期待今後每年都能看到施子清先生的書畫展,也希望通過展覽讓更多人喜歡字畫、學會欣賞,並有更多機會學習作品背後的文化。
施子清先生(紫荊雜誌記者 郭孟琦 攝)施子清在致辭時感謝眾多嘉賓光臨展覽,他回顧了自己兒時學習書法的艱苦經歷,他稱兒時非常喜歡寫字,每早堅持用清水練字,在習字過程中感受到中國字字形變幻的樂趣,其後上小學時學寫標語,其中一位老師的一手好字對其至今影響深遠;來到香港之後,偶遇恩師拜師學習書法,仍然持之以恆。他稱,寫字最重要的是發揮個性且能堅持下去,他回顧九七年香港回歸時舉辦第一次展覽,其後在香港科大、城大、浸會和理大四所大學辦展,不遺餘力推廣中國書法。他還表示已編輯一套四冊書法學習教材,希望將中國書畫及傳統文化推廣至香港的校園,並呼籲攜手聯合大家共同的力量將中國書畫藝術進入學校。
主禮嘉賓為施子清書法展剪綵
眾多政商文化界人士親臨施子清書法展
施子清書法展現場
施子清博士為現場觀眾題字
展出的部分施子清書法作品(紫荊雜誌記者 郭孟琦 攝)施子清2023年榮膺香港特區政府頒發大紫荊勳章,他熱愛書法,創辦中國書協香港分會,聯繫本地書法家並培育年輕書法人才,積極在香港推廣中華傳統書法藝術,促進香港與內地文化交流,對香港發展貢獻殊偉。
本次施子清博士書法展展期至12月21日,歡迎莅臨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