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愛詩 | 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會原副主任、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首任司長
「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是香港得天獨厚的顯著優勢。在「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下,香港得以鞏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維護自由、開放、規範的營商環境,保持普通法制度;同時亦能對接國家各項重大戰略發展規劃,開拓更加暢通便捷的國際聯繫。在香港發展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擁抱祖國、發揮自身優勢、審時度勢、創新進取,無疑是激發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動能。
「一國兩制」是香港發展全新的時代起點
今年是「一國兩制」在港實踐第26年,憲制秩序在首25年已按憲法和基本法建立起來。回顧26年來的最大挑戰,莫如2019年的「修例風波」。其實自2016年開始,反中亂港份子不斷在立法會上演鬧劇,阻撓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更借《2019年逃犯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法例(修訂)條例草案》煽動市民,挑起動亂,企圖分裂國家、顛覆政權、進行恐怖活動,這當中也明顯有外國勢力的干預。幸而在一年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權全國人大常委會在2020年6月30日通過《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法》,並將其列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直接在港實施,恢復了香港社會秩序,止暴制亂。
2021年3月1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實行「愛國者治港」,保障了政權安全。兩項法律通過後,香港為國家安全築起一道防線,為長治久安建立了健全的政治、法律和執行機制,恢復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的正常運作,特區得以「由亂及治」,從而開啟「由治及興」的新階段。
在這個新階段,香港如何激發它的新動能?過去一段日子,中央要求我們團結一致,共同維護香港的和諧穩定,熱愛香港,弘揚和發揮以愛國愛港者為核心、包容共濟、求同存異的精神,並提醒我們要準確貫徹「一國兩制」,遵守基本法和特區法律。因此,我們要認真學習香港的憲制秩序,推廣國民教育、法治教育。
二十多年來,許多矛盾的產生是由於市民對中央政府和特區的制度不了解,誤以為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做的事、講的話違反「一國兩制」。但如果他們懂得憲法和基本法,便明白中央做的事,都是有法律理據的。過去兩年,特區政府、學校和團體在這方面下了大量功夫,漸見成效。2019年的動亂,讓我們醒覺,急起直追,讓所有市民都能認識到作為一個公民的責任和法治的重要性,團結在「一國兩制」的旗幟下,激發動能,參與香港美好明天的建設。
完善的政治、法律機制為香港發展新動能保駕護航
2021年5月29日,特區完成了完善選舉制度的本地立法,隨後依序選出了選舉委員會委員、立法會議員和第六屆行政長官,成功建立了「愛國者治港」的隊伍。其目的不是阻止不同聲音的人參與政事,而是不容許政治權力落到損害中央和香港利益的人的手裡。
區議會的功能,原來便是非政權性的。過去一段時期,區議會被反中亂港分子騎劫,不務正業,甚至與特區政府對立。完善選舉制度以後,12月10日選出新一屆區議會,新的區議會議員必須符合「愛國者治港」的要求。
這一屆行政机關和立法會的組成高度多元化、年輕化,區議會亦如是,為港人治港開新篇。參政議政之事,任重千鈞,希望行政官員和立法會議員,能如習近平主席去年「七 · 一」重要講話中所要求的,提高治理水平、切實排解民生憂難,聽取民意,制訂出遠期和近期的政策,解決市民的實際困難。
「一國兩制」是我們一步步共同走出來的,經過不少的挑戰,跌宕起伏。我們更要汲取經驗和教訓,不斷豐富實踐、不斷向上。
習近平主席去年的「七 · 一」重要講話強調必須保持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背靠祖國、聯通世界』,這是香港得天獨厚的顯著優勢」「鞏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維護自由開放規範的營商環境,保持普通法制度,拓展暢通便捷的國際聯繫」。他還希望香港能「主動對接『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同世界各地展開更廣泛、更緊密的交流合作,吸引滿懷夢想的創業者來此施展抱負。……充分釋放香港社會蘊藏的巨大創造力和發展活力。」在香港踏上「由治及興」的新階段,這番話足以為我們立橋指路,激發香港新動能。
找準自身定位,在融合創新中激發香港發展新動能
香港應積極參與「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有些人對「融入」一詞有誤解,以為這是說香港要跟隨內地的制度、變成與內地一樣。「融入」的真正意義不是「溶入」,把自己變了質,而是與大局融合,發揮香港的優勢而不失其獨特之處,同時更要審時度勢,利用更寬更廣的領域,敢於創新,拓展對外業務。
上述各項戰略不但容許香港的商人和專業服務者到內地或海外尋找機會賺錢或就業,他們同時應該銘記這些計劃各有使命。例如「一帶一路」倡議是提升與沿線國家的合作發展、互利共贏、共同繁榮,以期達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香港可以發揮支撐引領作用,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作出貢獻。「十四五」規划期望香港、澳門兩個特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內地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我們要明白這些使命,敢於承擔,便不會走錯路,也能事半功倍。有了使命感,便能激發新動能。
因此,無論商貿亦或是服務行業,我們並非與內地或海外同行擁擠在同一跑道上,而是開闢一條條新跑道,同時有利於雙方的發展。為便利香港和內地居民的民商事活動,司法部的委托公證人制度便是個好例子:它不完全按照內地公證的調查核證,也不完全按照國際公證人的見證簽署制度,而是按香港的獨特制度進行創新,保障文件的真實性和效力,這便是融入而不失其獨立性的例子。
一些跨國或跨區域的投資者(無論商貿或服務貿易領域)會擔心發生糾紛時如何解決法律和程序上的衝突問題,而一地之法律和程序不在境外或區外生效。因此,對於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和地區,應由政府之間先訂協議,涉及法律的部分還要雙軌立法或修訂法律;程序方面可以聯合國各組織的規則為藍本,訂定模範合同,在訂立合同時規定適用法律、解決爭議和執行的機制,有利於合同權益的穩定性。香港服務貿易市場相當成熟開放,匯聚各行業專業人才,是國際貿易爭議解決(包括非訴訟的爭議解決,如仲裁和調解)最受歡迎的中心之一,以協議作為聯通的橋樑,解決不同區域間制度上的衝突。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3年11-12月號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梁愛詩 | 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會原副主任、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首任司長
「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是香港得天獨厚的顯著優勢。在「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下,香港得以鞏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維護自由、開放、規範的營商環境,保持普通法制度;同時亦能對接國家各項重大戰略發展規劃,開拓更加暢通便捷的國際聯繫。在香港發展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擁抱祖國、發揮自身優勢、審時度勢、創新進取,無疑是激發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動能。
「一國兩制」是香港發展全新的時代起點
今年是「一國兩制」在港實踐第26年,憲制秩序在首25年已按憲法和基本法建立起來。回顧26年來的最大挑戰,莫如2019年的「修例風波」。其實自2016年開始,反中亂港份子不斷在立法會上演鬧劇,阻撓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更借《2019年逃犯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法例(修訂)條例草案》煽動市民,挑起動亂,企圖分裂國家、顛覆政權、進行恐怖活動,這當中也明顯有外國勢力的干預。幸而在一年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權全國人大常委會在2020年6月30日通過《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法》,並將其列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直接在港實施,恢復了香港社會秩序,止暴制亂。
2021年3月1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實行「愛國者治港」,保障了政權安全。兩項法律通過後,香港為國家安全築起一道防線,為長治久安建立了健全的政治、法律和執行機制,恢復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的正常運作,特區得以「由亂及治」,從而開啟「由治及興」的新階段。
在這個新階段,香港如何激發它的新動能?過去一段日子,中央要求我們團結一致,共同維護香港的和諧穩定,熱愛香港,弘揚和發揮以愛國愛港者為核心、包容共濟、求同存異的精神,並提醒我們要準確貫徹「一國兩制」,遵守基本法和特區法律。因此,我們要認真學習香港的憲制秩序,推廣國民教育、法治教育。
二十多年來,許多矛盾的產生是由於市民對中央政府和特區的制度不了解,誤以為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做的事、講的話違反「一國兩制」。但如果他們懂得憲法和基本法,便明白中央做的事,都是有法律理據的。過去兩年,特區政府、學校和團體在這方面下了大量功夫,漸見成效。2019年的動亂,讓我們醒覺,急起直追,讓所有市民都能認識到作為一個公民的責任和法治的重要性,團結在「一國兩制」的旗幟下,激發動能,參與香港美好明天的建設。
完善的政治、法律機制為香港發展新動能保駕護航
2021年5月29日,特區完成了完善選舉制度的本地立法,隨後依序選出了選舉委員會委員、立法會議員和第六屆行政長官,成功建立了「愛國者治港」的隊伍。其目的不是阻止不同聲音的人參與政事,而是不容許政治權力落到損害中央和香港利益的人的手裡。
區議會的功能,原來便是非政權性的。過去一段時期,區議會被反中亂港分子騎劫,不務正業,甚至與特區政府對立。完善選舉制度以後,12月10日選出新一屆區議會,新的區議會議員必須符合「愛國者治港」的要求。
這一屆行政机關和立法會的組成高度多元化、年輕化,區議會亦如是,為港人治港開新篇。參政議政之事,任重千鈞,希望行政官員和立法會議員,能如習近平主席去年「七 · 一」重要講話中所要求的,提高治理水平、切實排解民生憂難,聽取民意,制訂出遠期和近期的政策,解決市民的實際困難。
「一國兩制」是我們一步步共同走出來的,經過不少的挑戰,跌宕起伏。我們更要汲取經驗和教訓,不斷豐富實踐、不斷向上。
習近平主席去年的「七 · 一」重要講話強調必須保持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背靠祖國、聯通世界』,這是香港得天獨厚的顯著優勢」「鞏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維護自由開放規範的營商環境,保持普通法制度,拓展暢通便捷的國際聯繫」。他還希望香港能「主動對接『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同世界各地展開更廣泛、更緊密的交流合作,吸引滿懷夢想的創業者來此施展抱負。……充分釋放香港社會蘊藏的巨大創造力和發展活力。」在香港踏上「由治及興」的新階段,這番話足以為我們立橋指路,激發香港新動能。
找準自身定位,在融合創新中激發香港發展新動能
香港應積極參與「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有些人對「融入」一詞有誤解,以為這是說香港要跟隨內地的制度、變成與內地一樣。「融入」的真正意義不是「溶入」,把自己變了質,而是與大局融合,發揮香港的優勢而不失其獨特之處,同時更要審時度勢,利用更寬更廣的領域,敢於創新,拓展對外業務。
上述各項戰略不但容許香港的商人和專業服務者到內地或海外尋找機會賺錢或就業,他們同時應該銘記這些計劃各有使命。例如「一帶一路」倡議是提升與沿線國家的合作發展、互利共贏、共同繁榮,以期達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香港可以發揮支撐引領作用,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作出貢獻。「十四五」規划期望香港、澳門兩個特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內地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我們要明白這些使命,敢於承擔,便不會走錯路,也能事半功倍。有了使命感,便能激發新動能。
因此,無論商貿亦或是服務行業,我們並非與內地或海外同行擁擠在同一跑道上,而是開闢一條條新跑道,同時有利於雙方的發展。為便利香港和內地居民的民商事活動,司法部的委托公證人制度便是個好例子:它不完全按照內地公證的調查核證,也不完全按照國際公證人的見證簽署制度,而是按香港的獨特制度進行創新,保障文件的真實性和效力,這便是融入而不失其獨立性的例子。
一些跨國或跨區域的投資者(無論商貿或服務貿易領域)會擔心發生糾紛時如何解決法律和程序上的衝突問題,而一地之法律和程序不在境外或區外生效。因此,對於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和地區,應由政府之間先訂協議,涉及法律的部分還要雙軌立法或修訂法律;程序方面可以聯合國各組織的規則為藍本,訂定模範合同,在訂立合同時規定適用法律、解決爭議和執行的機制,有利於合同權益的穩定性。香港服務貿易市場相當成熟開放,匯聚各行業專業人才,是國際貿易爭議解決(包括非訴訟的爭議解決,如仲裁和調解)最受歡迎的中心之一,以協議作為聯通的橋樑,解決不同區域間制度上的衝突。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3年11-12月號